彩色电视机

搜索文档
2025年1-7月中国彩色电视机产量为10782.2万台 累计下降5.5%
产业信息网· 2025-09-16 03:29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2020-2025年1-7月中国彩色电视机产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液晶电视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彩色电视机产量为1590万台,同比下降6.5%;2025年1-7月中 国彩色电视机累计产量为10782.2万台,累计下降5.5%。 上市企业:TCL科技(000100),创维数字(000810),海信视像(600060),四川长虹(600839),深康佳 A(000016),兆驰股份(002429),海信家电(000921),彩虹股份(600707) ...
2025年1-5月中国彩色电视机产量为7549.3万台 累计下降4.9%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1:15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彩色电视机产量1576万台 同比下降9.2% [1] - 2025年1-5月彩色电视机累计产量7549.3万台 累计下降4.9% [1] 涉及上市公司 - 液晶电视行业相关企业包括TCL科技 创维数字 海信视像 四川长虹 深康佳A 兆驰股份 海信家电 彩虹股份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 - 行业报告由智研咨询发布 [1]
兜牢环保底线 明确管控标准 电器电子有害物管控有新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1:13
政策发布与实施时间 - 中国RoHS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发布 将于2027年8月1日正式实施[1] - 标准实施前生产或进口的产品给予1年库存消纳期 2028年8月1日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禁止销售[7] 行业规模与背景 - 中国是全球最大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产量5.63亿台 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66亿台[2] - 主要家电居民保有量巨大:空调7.8亿台 彩色电视机5.5亿台 电冰箱5.3亿台 洗衣机5.02亿台 电热水器4.6亿台[2] 管控要求核心内容 - 对10种有害物质实施强制性限值:铅汞镉六价铬4种重金属 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及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4] - 将产品分为两类管理:I类包含12种日常高频使用产品(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必须满足限量要求并标注标识 II类产品需标注标识并披露有害物质信息[6] - 采用数字化标识技术(二维码或电子显示)使消费者可快速获取有害物质信息[4] 标准升级与国际接轨 - 从2011年管控6种有害物质的推荐性标准升级为管控10种的强制性标准 新增4种有害物质管控[5] - 10种有害物质测试方法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全面接轨[4] 实施准备与企业响应 - 截至2025年7月已有1400多家企业的3万多种型号产品完成合格评定[3] - 企业计划在过渡期内优化供应链管理 开展替代材料研发 增强有害物质检测能力[7] 监管与配套措施 - 建立"生产企业自查—第三方检测—政府随机抽查"闭环监管模式[7] - 动态调整达标管理目录 适时扩大产品范围 完善合格评定制度[8] - 市场监管总局将依据新国标开展监督抽查 对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罚[9] 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 - 整合高校及龙头企业资源发布无害材料技术案例与指南 推动中小企业合规水平提升[8] - 推动建立"原材料—零部件—整机"全链条绿色供应链协作机制[8] 国际合作与标准输出 - 跟踪欧美日韩等经济体RoHS管控动态 推动国际要求协调对接[8] -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修订 输出中国管控经验和标准化成果[8]
兜牢环保底线 电器电子有害物管控有新规
经济日报· 2025-09-08 00:30
中国RoHS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 中国RoHS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发布 将于2027年8月1日正式实施[1] 行业规模与背景 - 中国是全球最大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产量5.63亿台 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66亿台[2] - 主要家电居民保有量:空调7.8亿台 彩色电视机5.5亿台 电冰箱5.3亿台 洗衣机5.02亿台 电热水器4.6亿台[2] 管控要求内容 - 针对10种有害物质实施限量管控:4种重金属(铅、汞、镉、六价铬)和6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及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4] - 要求企业通过二维码或电子显示等数字化技术进行有害物质信息标识[4] - 规定的10种有害物质测试方法与相应国际标准技术要求保持一致[4] 产品分类管理 - I类产品包含12大类: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热水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视机、监视器、微型计算机、手机及电话机[6] - I类产品必须满足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并标注管控标识 II类产品需标注标识并披露有害物质信息[6] 实施时间安排 - 标准2027年8月1日正式实施 给予企业1年库存消纳期至2028年8月1日[7] - 2028年8月1日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禁止销售[7] 企业应对措施 - 企业将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优化与替代材料研发 增强有害物质筛查检测能力等方式应对新规[7] 监管体系构建 - 建立"生产企业自查—第三方机构检测—政府随机抽查"闭环监管模式[7] - 研究推动数字化检测报告应用以降低合规成本[7] 行业支持措施 - 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及龙头企业资源发布技术案例与指南 推动无害材料与工艺向中小企业渗透[8] - 动态调整达标管理目录 适时扩大管控产品范围[8] - 完善合格评定制度 细化实施规则和流程[8] 国际合作与标准对接 - 跟踪欧美日韩等经济体RoHS管控动态 推动国内管控要求与国际主要管控要求协调对接[8] - 积极参与RoHS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修订 输出中国先进管控经验和标准化成果[8] 现有基础与成效 - 截至2025年7月已有1400多家企业的3万多种型号电器电子产品完成合格评定[3] - 现行推荐性国家标准于2024年6月修订 新增4种有害物质管控[5]
每日市场观察-20250905
财达证券· 2025-09-05 02:24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9月4日市场全天震荡走低 创业板指领跌4.25% 科创50指数跌超6% 沪指跌1.25% 深成指跌2.83% [3] - 成交额达2.5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约1800亿元 行业多数下跌 商贸、银行、社会服务、纺织小幅上涨 通信、电子、军工、有色、计算机跌幅居前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上证440.90亿元 深证360.67亿元 流入前三板块为一般零售、光伏设备、证券 流出前三为半导体、通信设备、元件 [3] 行业动态与政策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目标:规模以上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 全行业营收增速超5% 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 75英寸以上彩电渗透率超40% [4] - 家电行业101家A股公司上半年营收8670.56亿元(同比增8.32%) 净利润700.84亿元(同比增12.85%) 增长动力来自智能化、多元化与全球化布局 [7] - 学习平板市场Q2出货量154万台(同比增44.6%) 前五厂商份额合计82.3% PC市场(不含平板)Q2出货1020万台(同比增12%) 平板出货910万台(同比增18%) [8][9][10] 研发与创新投入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3.27%) 研发强度2.33%(同比小幅提升) [4][5] 基金与私募动态 - 今年以来私募市场备案股票策略产品5173只(同比增91.31%) 量化产品备案3584只(同比增100.34%) [11] - 9月124只新发基金中85只为权益类(占比68%) 医药、高端制造为主题基金为主力 多只浮动费率基金同步发行 [12] 板块表现与资金动向 - 算力、半导体、有色、军工等高位板块集体重挫 新能源板块冲高回落 资金呈现高低切换特征 储能与锂电池受景气催化 [1] - 储能龙头Q2业绩大幅增长 风电头部公司亏损缩窄 固态电池新产线投产 [1]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04 18:37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至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左右 [1] - 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1] - 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1] 细分领域发展目标 - 到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1]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 [1] - 个人计算机和手机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1] - 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元 [1] 供给侧优化措施 - 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 [2] - 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 [2] -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2]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破除内卷式竞争 [2]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和锂电池产业 [2] 需求侧挖掘策略 - 指导企业利用社交媒体线上广告产品发布会行业展会和体验店等多渠道宣传新技术新产品 [2] - 唱响国货潮牌激发消费潜力 [2] - 推进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建设 [3] - 面向工业文旅教育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需求遴选推广北斗规模应用先进计算应用智能体育等典型解决方案 [3] 产业链协同创新 - 鼓励地方定期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 [2] - 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 [2] - 支持深化供应链金融体系 [2] - 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常态化和长效化沟通机制 [2] 产业融合与升级 - 支持汽车电子海洋电子航空电子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 [3] - 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3] - 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与重大项目建设 [3] - 坚持国货国用政策 [3] 金融与资本支持 - 发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产业基金引导作用 [3] - 利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纽带作用 [3]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3] - 指导耐心智慧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 鼓励企业合理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 [3]
中国两部门: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5:41
行业政策目标 - 2025-2026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为7% [1] - 包含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超过5% [1] - 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预期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首位 [1] - 目标实现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突破万亿元 [1] 细分领域发展指标 - 服务器产业规模目标超过4000亿元 [1]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目标超过40% [1] - 个人计算机和手机产品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1] 产业布局优化措施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问题 破除"内卷式"竞争 [1]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指导产能梳理工作 [1] - 打造国际领先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1] - 推动电子信息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 [1] 技术创新方向 - 推动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 [2] - 促进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 [2] -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2] - 加快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技术攻关 [2] - 加强6G技术成果储备 [2]
新华财经晚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新华财经· 2025-09-04 13:51
体育产业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并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 电子信息制造业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2] - 到2026年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元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个人计算机和手机向智能化及高端化迈进 [2] 重点行业标准发布 - "十四五"以来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共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000余项 [3] 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9月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2] 国际金融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与阿塞拜疆共和国中央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促进双方在货币政策金融部门支付系统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业务与信息交流 [2] 生产资料价格监测 - 2025年8月下旬与8月中旬相比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中17种产品价格上涨28种下降5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下降0.7%焦炭(准一级冶金焦)环比上涨4.5% [3] 科技人才支持计划 - 上海启动"科妍"回归计划(试点)符合条件的女性科技人才生育后可获5万元资助其中2万元用于个人补贴3万元用于支持科研首批资金共100万元将资助20位优秀产后科技女性 [3] 营商环境优化 - 成都出台70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涵盖22个改革领域聚焦政务法治市场要素开放等关键领域 [4] 国际收支数据 - 韩国7月经常账户盈余为108亿美元较6月的143亿美元收窄但连续第三个月维持在100亿美元以上 [6] - 澳大利亚2025年7月货物商品贸易顺差达到73.1亿澳元较经调整后的6月顺差增加19.44亿澳元 [7] 货币政策与利率 - 泰国央行行长指出全球央行面临供给侧冲击导致实现特定通胀目标难度加大 [6] - 马来西亚央行将隔夜政策利率维持在2.75%不变2025年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4.4%全年增速预计在4.0%至4.8%区间 [6] 税收政策调整 - 印度政府宣布将商品和服务税税率从四档缩减为两档即5%和18%其中牙膏和洗发水等消费品税率从18%下调至5%小型汽车空调和电视税率从28%下调至18%健康和人寿保险保费税率降至零新税率于9月22日生效预计政府税收收入损失4800亿印度卢比(约390亿元人民币) [7] 金融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3765.88点下跌1.25%深证成指报12118.7点下跌2.83%创业板指报2776.25点下跌4.25%沪深300报4365.21点下跌2.12%恒生指数报25058.51点下跌1.12% [8] - 在岸人民币询价报7.1402上升13点离岸人民币报7.1393下降7点美元指数报98.306上升0.17% [8] - WTI原油报63.19美元/桶下跌1.22%布伦特原油报66.84美元/桶下跌1.12%COMEX黄金报3598.4美元/盎司下跌1.02%COMEX白银报41.54美元/盎司下跌1.24% [8] 经济数据与事件 - 2025年9月4日北京时间20:15发布美国8月ADP就业人数20:30发布美国至8月3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及美国7月贸易帐21:45发布美国8月标普全球服务业PMI终值22:00发布美国8月ISM非制造业PMI及举行美国参议院委员会就美联储理事提名听证会22:30发布美国至8月29日当周EIA天然气库存23:30美联储威廉姆斯发表讲话次日00:00发布美国至8月29日当周EIA原油库存 [9]
关于电子信息制造业,两部门发布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9-04 09:27
行业增长目标 - 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 [1] -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1] - 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4] - 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元 [4] - 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4]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 [4] 产业转型升级举措 - 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并提升产品供给水平 [5] - 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 [5] -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5]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5]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5] - 加快制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唯一产品识别码》强制性国家标准 [5] - 制定电子元器件等基础产业的知识产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 市场需求拓展措施 - 提振手机、电脑、电视等传统电子产品消费 [6] - 支持可穿戴设备在医疗、交通、教育等典型场景终端研发 [6]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 [6]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6] - 引导企业优化出口结构并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6] - 持续推进半导体、光伏等领域与有关国家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6]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未来显示等领域科技创新 [8] - 谋篇布局时空信息产业并推进卫星定位、导航、遥感等协同发展 [8] - 强化国内全产业链优势以增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韧性 [7] - 稳定手机、电脑、电视等重点产品贸易水平 [7]
关于电子信息制造业 两部门发布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08:58
行业增长目标 - 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025-2026年平均增速目标为7% [1] - 包含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达到5%以上 [1] - 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预期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首位 [4] 细分领域发展目标 - 服务器产业规模目标超过4000亿元 [4]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目标超过40% [4] - 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目标突破万亿元 [4] - 个人计算机和手机产品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4] 产业转型升级举措 - 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并提升产品供给水平 [5] -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5] - 依法治理光伏产品低价竞争并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5] - 加快制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唯一产品识别码》强制性国家标准 [5] 技术创新支持体系 - 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未来显示等领域科技创新 [8] - 谋篇布局时空信息产业,推进卫星定位、导航、遥感等协同发展 [8] - 加快培育消费电子、时空信息等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5] - 制定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等领域知识产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 市场需求拓展措施 - 提振手机、电脑、电视等传统电子产品消费 [6] - 支持可穿戴设备在医疗、交通、教育等典型场景终端研发 [6]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6]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并增加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供给 [6] 国际化发展策略 - 落实自由贸易区优惠政策并优化出口结构 [6] - 深度参与电子信息领域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6] - 持续推进半导体、光伏、锂电池等领域与国际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6] - 增强电子信息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鼓励设立产线和研发中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