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底盘域控
icon
搜索文档
经纬恒润20250827
2025-08-27 15:1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 同比增长43% 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15.8亿元 环比增长19%[3] * 公司上半年净亏损0.87亿元 较去年同期减亏2.46亿元 一季度净亏损1.2亿元 二季度实现净利润3300万元 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3]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99亿元 同比减少流出4.3亿元 其中一季度净流出1.79亿元 二季度净流出1.2亿元 呈现改善趋势[6] 费用管理 * 研发费用为4.4亿元 同比减少18%左右 研发费用率为15.12% 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4] * 销售费用1.44亿元 同比增加13% 销售费用率下降至4.97% 同比下降约1.3个百分点[4] * 管理费用2.15亿元 同比增长19% 管理费用率下降至7.41% 同比下降约1.5个百分点[4][5] 人员结构与技术应用 * 员工总数约6600人 其中研发和技术人员占比75% 硕博以上学历员工占比55%[7] * 将AI技术融入研发 生产等关键环节 提高了整体营销水平[7] 业务发展方向 * 新增大总成业务 包括动力电池包 集成电气桥 集成热管理等关键系统[8] * 特种载具业务推出重载自动驾驶平板车HAV 无人驾驶重卡 无人驾驶公交等产品[8] * 电池包型号已实现量产并应用于特种载具平台 集成热管理系统和电驱桥仍处于研发阶段[14] 电子产品业务 * 域控产品不断迭代更新 车身区域控制器实现100万套下线 并获得吉利等大客户订单[9] * 智能驾驶与控制器与白心物流达成战略合作 底盘域控持续获得蔚来等整车厂定点[9] * 汽车电子业务中车身相关产品占比约45% 低价产品约20% 网联和新能源各占10-15% 座舱和底盘则不到10%[17] * 新能源领域实现超过100%的增长[18] 底盘域控业务 * 线控转向计划2026年上半年量产 并提供手感与路感两个power pack[11] * 布局48伏线控制动系统 计划今年10月在头部电动及增程OEM中量产 同时进军海外市场[11] * 底盘业务正在高速增长[15] 研发服务与解决方案 * 构建车载系统 云端应用和研发平台三位一体的车云一体化架构解决方案[10] * 自主工具链在比亚迪出货超过5000套 并获得广汽 江淮等多家公司的订单[24] * 嵌入式中间件业务适配多种国产芯片 并搭载于量产车型上[24] 智能运输解决方案 * Robotruck继承自港口领域全无人特种载具HAV 具备公开道路运输能力[12] * 聚焦多场景运营服务以及车路网云图系统解决方案 在海港 内河港及铁路港完成部署[12] * 主要针对短距离运输场景 如工厂园区内若干工厂之间 铁路货场到仓库之间等[13] 毛利率提升措施 * 对低于一定毛利水平的项目不再承接[16] * 产品一量产后即启动降本方案 配合客户年降要求[16] * 通过新产品逐渐起量 实现规模效应 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16] * 通过技术积累获得开发费 对人工成本支付起到关键作用[16] * 原材料采购量增加 获得更大的年度降价力度[39] * 新量产项目的毛利率高于历史量产项目[39] 海外布局与客户发展 * 上半年在商用车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包括大众商用车 MAN 斯堪尼亚 Navistar及传统客户 达夫 Stellantis等均获得定点[19] * 国内本田中央域控加区域控制器 大众大灯控制等项目取得重要突破[19] * 大项目单个年产值已超过2000万[20] * 与江铃集团合资成立江西经纬恒润 是江铃集团唯一具备电池包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19] 研发投入与人员规划 * 招聘超过600名校招学生 提高招聘门槛[19] * 引入AI工具提升开发效率 如代码测试 硬件布局及软件代码开发[19] * 员工总数预计在7500至7800人之间 与去年基本持平[23] * 人均开票需达到140万元 人均回款至少要大于100万元[28] 未来展望 * 目标全年实现盈利[13] * 下半年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小米 吉利等大客户[24] * 2026年收入确定性较高 将推出800伏多合一功率电系统等新产品[33] * 与核心客户保持紧密合作 做到量产一代 开发一代和预研一代[34] 其他业务布局 * 机器人业务聚焦工业智能化 通过智能检测设备替代人工操作 已向自有工厂提供20多台设备[24] * 在无人物流车方面 与白犀牛等合作伙伴合作 提供预控制器 传感器 电池包等解决方案[24] * 将汽车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 如机器人等工业智能领域[30] 智能驾驶发展 * 基于英伟达Orin X平台的城市NOA方案预计今年年底量产 具备城市NOA功能 并配备11个摄像头及雷达[42] * 4D毫米波成像雷达在海外市场L3车型上必然会使用 一辆车至少配备一颗 有些客户甚至规划每车配五颗[44] * 4D雷达价格正在下降 以48发48收前向雷达为例 初始价格200-300美元 目前已显著下降 并有望进一步降至100美元以下[44]
经纬恒润H1营收29.08亿元,同比减亏2.46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8-26 10: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08亿元 同比增长43.48%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696.44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额减少2.46亿元 [1][3] - 第二季度单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00.17万元 成功扭亏为盈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15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3.87亿元显著收窄 [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2.99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7.27亿元改善明显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9.26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6.16% [1] - 总资产94.62亿元 较上年度末微增0.58% [1] 业务进展 - 物理区域控制器产品实现100万套下线里程碑 [2] -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与头部物流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预计年底量产 [2] - 车身域控产品持续获得新定点 底盘域控获得新一代车型项目定点并启动国产芯片方案量产开发 [2] - 新能源多合一控制器配套主流车型并快速放量 动力域集成控制器获得客户新项目定点并开展迭代产品联合开发 [2] - 座舱域多款产品取得技术突破和功能升级 获得多家海外客户定点 多款新产品将于下半年量产 [2] - 大总成及特种载具业务使用全栈自研电控产品 覆盖车-路-网-云-图及运营领域 报告期内对多项关键产品技术迭代升级 [2] 客户与市场 - 客户群体覆盖吉利 小米 一汽 小鹏 蔚来 上汽等整车厂以及白犀牛等物流运输领域客户 [4] - 国际业务进展迅速 持续获得多个OEM/Tier1产品定点 [4] - 在天津 南通 南昌及马来西亚设立四大生产基地 建立完善集成供应链体系 [4] - 在中国 美国 欧盟及东盟地区设有研发和服务中心 [4] - 马来西亚工厂通过ISO14001和ISO45001国际认证 天津工厂通过国际知名整车厂供应商审核 [4]
经纬恒润-W:经纬恒润动态跟踪 —— 季度亏损同比收窄,智驾业务持续拓展新客户及新产品-20250608
东方证券· 2025-06-08 07: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0.24元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调整收入、毛利率及费用率等,新增2027年预测,预计公司由亏损转向盈利 [2] - 公司1季度实现同比减亏,毛利率略有下降但费用率及现金流同比改善,汽车电子业务全面推进,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将迎来增量 [9]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总结 营业收入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6.78亿、55.41亿、69.52亿、85.37亿、102.0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3%、18.5%、25.5%、22.8%、19.5% [4] 营业利润 - 2023 - 2027年分别为-2.84亿、-5.95亿、0.26亿、2.49亿、3.7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48.6%、-109.7%、104.3%、875.7%、52.2% [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2023 - 2027年分别为-2.17亿、-5.50亿、0.26亿、2.49亿、3.7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2.2%、-153.3%、104.6%、875.7%、52.2% [4] 每股收益 - 2023 - 2027年分别为-1.81、-4.59、0.21、2.08、3.16元 [4] 毛利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24.6%、21.5%、23.8%、23.9%、24.1% [4] 净利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6%、-9.9%、0.4%、2.9%、3.7% [4] 净资产收益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2%、-12.0%、0.6%、5.2%、7.4% [4] 市盈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53.7、-21.2、456.8、46.8、30.8 [4] 市净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2.4、2.8、2.5、2.4、2.2 [4] 公司经营情况总结 盈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55.41亿元,同比增长18.5%;归母净利润-5.5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2024年4季度营业收入19.95亿元,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1.40亿元。1季度营业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49.3%;归母净利润-1.20亿元 [9]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毛利率21.5%,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2025年1季度毛利率21.4%,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2024年期间费用率30.7%,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2025年1季度期间费用率33.2%,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 [9] 现金流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38亿元,2025年1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9亿元,主要系公司销售回款增加所致 [9] 汽车电子业务 - 2024年电子产品业务营收44.06亿元,同比增长28.9%;毛利率19.4%,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多款产品2025年有望起量 [9] 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 - 2024年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营业收入10.60亿元,同比减少14.0%;毛利率31.9%,同比减少7.6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海外客户将有望贡献增量 [9]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总结 | 公司 | 2024A市盈率 | 2025E市盈率 | 2026E市盈率 | 2027E市盈率 | | --- | --- | --- | --- | --- | | 德赛西威 | 28.73 | 21.48 | 16.95 | 13.57 | | 虹软科技 | 101.41 | 76.39 | 57.95 | 43.11 | | 华阳集团 | 25.72 | 18.98 | 14.59 | 11.50 | | 思瑞浦 | -103.26 | 150.38 | 65.33 | 46.05 | | 格科微 | 214.76 | 171.91 | 100.78 | 62.35 | | 立昂微 | -59.85 | 156.37 | 60.25 | 39.16 | | 全志科技 | 192.72 | 90.68 | 63.64 | 50.66 | | 调整后平均 | 57.75 | 99.06 | 52.83 | 38.51 | [10]
经纬恒润(688326):25Q1业绩符合预期 汽车电子业务带动营收高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06: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5.4亿元 同比增长18.46% 归母净利润-5.5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28亿元 同比增长49.34% 归母净利润-1.2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 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 [1] - 2024年毛利率21.51% 剔除会计准则变动影响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 主要因低毛利率的汽车电子产品增速更快 [2]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21.4% 剔除会计准则变更影响 同比下降2.09个百分点 但环比上升0.59个百分点 [3] 业务发展 - 2024年汽车电子产品业务营收44.06亿元 同比增长28.89% 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营收10.6亿元 同比下降14.03% 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营收0.65亿元 [2] - 汽车电子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为小米SU7配套区域控制器等产品 于2024年二季度开始量产 为小鹏MONA MO3配套中央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于9月开始量产爬坡 [2] - 公司已完成整车电控产品全覆盖布局 包括区域控制器出货超十万套 中央计算平台量产配套新能源车型 车身域控产品持续获得新定点 底盘域控获得客户认可并启动国产芯片方案规划 [3]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10.39亿元 同比增长7.3% 研发费用率18.8%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2]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增加约500人 重点布局智能驾驶 车身域控 底盘域控 自研工具 L4业务等领域 [2]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2.48亿元 与2024年四季度基本持平 显示研发效率逐步提升 [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亿元 90亿元和10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亿元 1.8亿元和4.9亿元 [4] - 基于高研发投入阶段的特征 给予公司2025年1.6倍PS估值 6个月目标价95.8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