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居民存款
icon
搜索文档
居民存款“搬家”,“搬”到哪?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8-25 02:20
7月居民存款变动 - 人民币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1] - 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1] 存款转移驱动因素 - 持续降息导致居民对储蓄保值能力产生担忧 [4] - 保险产品回报率被强制降低 促使资金寻求境外保险或替代投资渠道 [5] - 管理层政策意图通过降息倒逼资金转向消费和投资领域 [5] 存款转移去向分析 - 历史模式显示资金流向与股市上涨预期、利率政策及监管变化高度相关 [3] - 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期间资金流向股票及券商保证金账户 [3] - 2009年4万亿刺激政策下资金流向理财产品、房地产及股票一级市场 [3] - 2014-2015年降准降息周期中资金流向股票与基金 [3] - 2021年结构性存款压降推动资金流向基金及净值型理财产品 [3] - 2023-2024年多轮存款利率下调后资金流向理财产品、ETF及股票 [3] - 7月存款转移可能与股市反弹存在关联 但普通居民风险承受能力有限 实际入市规模存疑 [3] - 部分资金可能流向楼市 高端楼盘及商品房销售表现活跃 [3] - 消费品更新政策推动消费复苏 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出现反弹 [3] 政策与市场环境矛盾 - 管理层希望资金转向消费与投资 但居民面临房贷、教育、医疗、养老等支出压力 消费意愿受限 [7] - 股市需避免大起大落及投机漏洞 应侧重投资者收益而非融资功能以增强吸引力 [9] - 保险产品回报率下调可能削弱居民长期保障选项 影响资金配置决策 [5][7]
7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 居民存款入市信号增强
第一财经· 2025-08-14 14:04
7月非银存款变动 - 7月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1][2] - 1-7月非银存款合计多增4.69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1.73万亿元 [2] - 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1][2] 存款转移驱动因素 - 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共同驱动居民存款向金融产品转移 [1] - 股市交易量维持高位推动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增长 [1] - 5月存款利率下调促使部分资金从居民存款流向非银机构 [2] 货币供应量变化 - 7月M2增速较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至8.8% 超出市场预期的8.3% [2] - M1增速较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至5.6% 连续三个月明显回升 [2] - M1-M2剪刀差收窄至-3.2% 显示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3] 存款搬家趋势分析 - 2020年至今居民超额储蓄体量约4.25万亿元 [5] - 2025年定期存款到期规模约105万亿元 2026年及之后到期规模约66万亿元 [4] - 银行理财规模达30万亿元 但含权益理财占比仍然较低 [5] 政策环境影响 - 财政贴息政策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8] - 结构性政策压缩全面降息空间 通胀预期升温使央行降息决策更谨慎 [8] - 政府债券大规模发行将释放显著财政效应 外需压力减轻 [8]
澳门金管局:6月广义货币供应量持续上升 居民存款及贷款均环比增加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1:10
货币供应 - 广义货币供应量M2环比增加1.1%至8,248亿澳门元 [2] - M1货币供应量环比增加3.2% 主要因活期存款上升4.5%且流通货币仅下跌0.2% [1][2] - 准货币负债环比上升0.9% [2] - M2货币结构以港元为主占比46.4% 澳门元占比32.1% 美元占比12.8% 人民币占比6.7% [2] 存款状况 - 居民存款环比上升1.1%至8,038亿澳门元 [1][3] - 非居民存款环比大幅增加6.5%至3,739亿澳门元 [1][3] - 公共部门存款环比上升1.6%至2,197亿澳门元 [3] - 银行体系总存款环比增长2.6%至13,973亿澳门元 其中港元占比46.7% 美元占比24.4% 澳门元占比18.8% 人民币占比8.3% [3] 贷款活动 - 本地私人部门贷款环比上升2.8%至5,126亿澳门元 [1][4] - 对外部门贷款环比增加5.5%至5,226亿澳门元 [4] - 银行体系总贷款环比上升4.2%至10,352亿澳门元 贷款货币结构港元占比44.1% 澳门元占比21.4% 美元占比20.0% 人民币占比11.2% [4] - 按经济用途分析 饮食及酒店业贷款按季大幅上升34.3% 水电及气体生产供应业贷款上升18.6% 而批发零售业贷款下跌11.7% 建筑业贷款下跌1.2% [4] 银行营运指标 - 本地居民贷存比率从49.3%上升至50.1% [5] - 总体贷存比率从73.0%上升至74.1% [5] - 一个月流动资产对负债比率为67.3% 三个月比率为56.6% [5] - 不良贷款比率回落至5.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