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XNGP智能驾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新势力”成穗企“冲榜”亮点
广州日报· 2025-08-05 01:46
广州企业上榜概况 - 21家广州企业上榜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其中新进企业2家,连续上榜企业19家 [2] - 上榜企业以能源、汽车、医药、科技行业为主 [2] - 13家企业排名上升,占广州上榜企业总数61.9% [2] - 连续上榜的19家企业中有11家排名上升,主要集中在科技和金融领域 [2] 排名显著上升企业 - 5家企业排名上升超过30位:小鹏汽车(上升101位)、先导科技(上升84位)、广发证券(上升63位)、金发科技(上升50位)、广州产投(上升38位) [2] - 2家新进企业均属于排名上升企业: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从榜外跃升至354名(上升超156位),大参林医药集团新进排名404位 [2] 新材料领域表现 - 金发科技营收8410.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4.2%,排名上升50位 [3][4] - 公司突破生物基耐高温聚酰胺、热致液晶聚合物等多种高性能新材料产业化技术 [4] - 先导科技营收501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4.3%,排名上升84位 [3][4] - 公司在稀散金属材料市场领先:铟、镓、锗全球市占率分别达60%、45%、40% [4] 科技金融领域进展 - 广发证券营收5190.4百万美元,排名上升63位 [3][4] - 广州产投营收9173百万美元,排名上升38位,运营150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和500亿元创投母基金 [3][4] - 创投母基金已投资27家独角兽和未来独角兽企业,领投广汽埃安、粤芯半导体等项目 [4] 医药服务数字化 - 大参林医药营收3682.5百万美元,新进排名404位 [3][5] - O2O送药服务覆盖80.38%门店,24小时配送强化线上线下融合 [5] - "AI小参"智能客服实现查询响应时间缩短80%,小程序精准服务1.8亿人次 [5] 汽车与科技产业突破 - 小鹏汽车营收5679.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1.1%,排名上升101位 [3][6] - 公司实现国内首个全栈自研技术,自研智驾芯片成功流片,建立800V高压SiC平台 [6] - 2025年海外销量增长超200%,飞行汽车基地年产1万台,机器人已投入工厂使用 [6][7] - 广汽集团与小鹏汽车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价值链百强" [7] 其他重点企业数据 - 南方电网营收118607.5百万美元,排名持平(第25位) [3] - 广汽集团营收56059.1百万美元,排名下降13位(第66位) [3] - 广州建筑营收35676百万美元,排名下降24位(第114位) [3] - 粤海控股营收6413.1百万美元,排名上升20位(第329位) [3]
广汽+华为联合发布!围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广东军团”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13:01
广汽与华为合作 - 广汽传祺与华为联合创"新"计划首款车型传祺向往M8乾崑亮相文博会,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与鸿蒙智能座舱,支持7屏互联全场景智能交互 [2][3] - 广汽传祺成为首个在轿车、SUV、MPV全领域搭载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智能技术的品牌 [2] - 广汽+华为组合瞄准高端市场,依托新能源、B级以上市场、自主品牌三个千万级细分市场规模突破的行业背景 [3]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 2024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61.78万辆,同比增长43%,占全国总产量的25% [4][5] - 2024年广东汽车产业营业收入12812.73亿元,利润总额318.06亿元,汽车总产量570.74万辆连续八年全国第一 [5] - 深圳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293.53万辆,年增115万辆,增速64.4%,跃居全国榜首 [5] 产业链与技术优势 - 广东拥有全球最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超1.2万家企业覆盖上游原材料至下游充换电、电池回收全生态 [4][6] - 2024年广东省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强度3.6%,高新技术企业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6] - 汽车与ICT产业深度融合,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6] 政策支持 - 广东省出台《发展汽车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目标2025年汽车制造业营收超1.35万亿元,新能源车产量超300万辆占全国18% [7] - 广州市推出最高1.5亿元年度奖励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7] - 税收优惠、购置税减免及充电设施优惠等政策覆盖全产业链 [7] 国际化布局 - 2023年广东电动汽车出口25.8万辆,同比增37.3%,价值403.8亿元,同比增39.1% [8] - 广汽埃安在泰国、印尼设厂(泰国年产能5万辆),比亚迪布局东南亚及欧洲,形成"整车+零部件+服务"立体出海模式 [8][9] - 比亚迪ATTO 3在泰国销量连续多月第一,小鹏XNGP智能驾驶系统进入欧洲市场 [9][10] 技术反向输出 - 比亚迪刀片电池向特斯拉、丰田供货,广汽埃安弹匣电池技术进军欧洲 [10] - 速腾聚创激光雷达供应奔驰、沃尔沃,巨湾技研计划2025年前建成1000个超充站并拓展东南亚、欧洲 [10] - 小鹏与大众合作开发下一代智能电动车,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技术出海的升级 [10]
透过2025上海车展,看外资汽车企业的反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8 01:10
中国品牌汽车崛起与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变化 -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从2020年38.4%大幅提升至2024年65.2% [1] - 外资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从2020年64%下降至2024年37%-39.5% [1] -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年销量超3000万辆 [1] 外资汽车品牌在华表现 - 大众汽车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292.8万辆占全球销量902.74万辆的32.4% [2] - 大众在华合资企业2024年投资收益17亿欧元占全球营业利润191亿欧元的8.9%较2023年下滑33.5% [2] - 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但仍是重要市场 [4] 外资品牌战略调整与本土化举措 - 大众投入25亿欧元建设智能网联研发中心3000名本土工程师开发下一代车型 [6] - 大众与小鹏合作的两款电动车型2026年投产首款中型SUV搭载小鹏技术 [6] - 奔驰MBUX车机系统基于中国用户偏好开发并反向输出全球市场 [8] - 宝马"新世代车型"由上海团队主导设计2026年沈阳投产采用800V高压平台技术输出欧洲 [8] - 丰田在江苏常熟建设氢能研发中心整合中国研发力量形成"ONE R&D"独立体系 [8] - 日产与华为合作开发鸿蒙智能座舱利用通义大模型优化语音交互 [9] 外资品牌技术合作与研发模式创新 - 本田2025年与Momenta、DeepSeek、宁德时代合作推进智能化电动化 [11]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采用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共同定义下一代智能汽车架构 [11] - 大众ID.CODE概念车续航1400公里配备V2X模块智能驾驶算法由中国团队自主开发 [11] - 丰田铂智7由中方团队完全主导研发建立RCE体制下放核心车型决策权 [10] - 奔驰长轴距GLE SUV采用端到端大模型优化智驾系统技术反哺全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