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 7

搜索文档
雷军:没有什么事情是命中注定的,只要你不断尝试就有机会逆天改命
新浪科技· 2025-09-23 05:53
公司战略与活动 - 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将于9月23日举办第六次年度演讲 主题为"改变" 原计划6月与小米YU 7发布会一同举行 但因内容过多推迟至9月与小米17系列年度旗舰一同发布[1] - 年度演讲旨在分享小米最新进展和故事 类似年终总结 雷军表示可借助小米17发布流量提升关注度[1] 管理层观点 - 雷军认为人的命运并非命中注定 关键在于个人勇气和决心 通过不断尝试、努力和成长可实现逆天改命[1] - 雷军近年最大变化是认知提升 小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本质源于认知变化 该内容将成为年度演讲重点[2]
雷军:年度演讲临时推迟到9月份,原计划和小米YU 7发布会一起办
新浪科技· 2025-09-23 05:53
公司动态 - 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将于9月23日举办第六次年度演讲 主题为"改变" 原计划6月与小米YU7发布会合并举办但因内容过多推迟至9月与小米17系列旗舰发布会同步进行 [1] - 公司通过年度演讲形式分享最新进展和故事 类似年终总结 旨在展示快速变化中的发展轨迹 [1] - 演讲将探讨认知变化主题 反映公司近年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本质原因 [2] 产品规划 - 小米17系列被定位为年度旗舰产品 预计在9月发布会中正式推出 [1] - 小米YU7原计划6月发布 但因发布会内容过多调整至9月与旗舰产品协同发布 [1] 市场反馈 - 公司年度演讲活动持续获得高度关注 参与人数保持旺盛态势 [1] - 管理层通过社交媒体渠道积极收集用户反馈 鼓励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1]
雷军谈年度演讲:像交一次年终总结,挺有趣的
新浪科技· 2025-09-23 05:50
公司动态 - 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于9月23日发布视频预热第六次年度演讲 主题为"改变" 探讨命运改变的可能性[1] - 年度演讲原计划6月与小米YU 7发布会联合举办 因内容过多推迟至9月与小米17系列年度旗舰发布会同步举行[1] - 雷军表示年度演讲旨在分享小米最新进展和故事 类似年终总结形式[1] 战略认知 - 公司近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本质源于认知层面的转变[2] - 雷军强调认知变化是其个人近年来最大变化 将在演讲中详细探讨[2] 用户互动 - 雷军通过视频邀请用户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参与演讲的原因[1] - 公司注意到年度演讲参与人数持续保持高位 但未明确具体原因[1]
七月流火上的中国汽车惊人之语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03 23:07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中国汽车行业在2025年7月呈现激烈竞争态势,涉及财务争议、技术路线争论、营销策略调整等多维度交锋 [5][6] - 行业面临智能化转型深水区的集体焦虑:平衡价格战生存与技术创新、全球化扩张与行业底线、发展速度与人文关怀 [6] - 多家车企高管通过公开场合发声,反映行业从硬实力竞争转向软实力输出的趋势 [16][26] 蔚来财务与换电模式 - 蔚来2025年一季度营收120.3亿元同比增长21%,整车毛利率10%,研发投入31.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8.91亿元 [8] - 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近600亿元,采用全额费用化处理研发支出,区别于行业常见的分期摊销方式 [8][9] - 李斌批评行业"堆大电池"现象,指出车重增加一倍导致道路损耗激增16倍,暗推换电模式优势 [12][13] - 蔚来累计资本投入近千亿元,三地上市车企中无形资产仅400万美元,强调财务透明度 [8] 华为营销反思与安全事件 - 余承东澄清"开车睡觉"风波实为低头看手机导致,首次因交通违法受处罚 [15][16] - 反思华为"理工男营销短板",以车辆防晒功能宣传不足为例,承认与竞品营销差距 [16] - 事件反映车企在用户注意力争夺中从硬刚转向软性沟通的策略转变 [16] 人才战略与社会责任 - 长城汽车启动35+专场招聘,魏建军称35岁是"深蹲起跳起点",逆行业裁员潮而动 [17][19] - 招聘涵盖生产、供应链、研发、营销等多领域,覆盖6个城市,强调经验员工在转型中的价值 [19] - 此举被视为传统车企在技术革命中对人力资源价值的重估,旨在转化经验为转型动能 [19] 技术标准与安全争议 - 奥迪李凤刚强调车规级芯片缺陷率需低于1PPM,远严于消费级芯片的500PPM标准 [22] - 指出汽车芯片需承受极端环境考验,暗讽部分车企采用消费级芯片存在安全隐患 [22] - 行业存在车规与消费级芯片混用现象,特斯拉、问界等品牌曾有先例 [23] 出海战略与行业自律 - 奇瑞尹同跃自嘲"跟风参与内卷",呼吁避免将价格战延伸至海外市场 [25][26] - 奇瑞上半年总销量126.01万辆同比增长14.5%,其中海外销量55.03万辆占43.7% [27] - 提出建立"汽车行业统一战线",强调海外市场需维护"中国汽车"整体形象 [26] 自动驾驶监管规范 - 公安部明确市售汽车智驾系统均属辅助驾驶范畴,驾驶人需全程担责 [29][30] - 警告"脱手""脱眼"驾驶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 [30] - 将联合工信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管,遏制车企过度宣传自动驾驶功能 [30] 技术路线争议 - 李想澄清五年前"搞臭技术"言论,强调理想汽车专注用户价值导向的技术研发 [33][34] - 理想增程路线市场表现验证前瞻性,L6-9车型多次蝉联新势力销冠 [34] - 多家品牌跟随采用增程技术,推动该路线成为市场重要选择 [34] 智能驾驶商业模式 - 博世吴永桥警告高阶智驾免费标配将导致行业灾难,1-5月行业利润下滑11.9% [36][37] - 指出智驾研发需建立付费商业闭环,参照特斯拉FSD和华为ADS模式 [37] - 当前价格战导致产业链利润微薄,威胁技术创新可持续性 [37] 产业整合与新格局 - 中国长安集团挂牌成立,整合三大央企汽车板块形成行业新巨头 [40][41] - 新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年营收3400亿元,员工11万人 [40] - 目标2030年产销500万辆,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占比超30%,冲击全球前十 [41]
小米第三款车“昆仑”大曝光,这配置真绝了!
猿大侠· 2025-07-22 03:33
小米汽车新车型进展 - 小米第三款车型代号"昆仑"N3已开始路测 预计2024年底至2025年初亮相 充电口位于车身左侧[1] - 新车定位大型增程SUV 采用三排6/7座布局 内部代号"昆仑" 主打家庭市场[2] - 车身尺寸预计超过5.1米 轴距达3100mm 较YU7的4999mm车长和3000mm轴距进一步扩大[4] - 延续家族设计语言:配备大尺寸轮毂 半隐藏式门把手 车顶激光雷达 大灯设计与YU7相似[4] 产品配置与定价策略 - 新车可能命名为YU9 延续YU7顶配超30万元的定价策略 但增程车型或低于纯电版本[6] - 采用运动硬朗风格设计 配置信息尚未完全曝光 预计将冲击豪华大型SUV市场[4][6] 小米16手机产品规划 - 屏幕配置:基础版采用6.3英寸1.5K极窄直屏(边框1.2mm) Pro版升级2K分辨率 或采用微曲屏设计[7] - 性能配置:首发第二代骁龙8至尊版平台 发布时间较小米15系列提前1个月至2024年9月[8] - 影像系统:延续1英寸大底主摄+徕卡三摄 Pro/Max版强化长焦能力 采用横向矩阵Deco设计[9] 行业趋势观察 - 安卓旗舰发布节奏持续提前 从次年1月逐步提前至当年10月 2024年可能进一步提前至9月[8] - 2025年旗舰手机趋势预测:普遍采用直屏设计 配备超大底影像传感器和超大容量电池[7]
雷军:不会公布24小时销量
快讯· 2025-06-27 14:19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小米YU 7于昨晚10点开售,订单量远超公司最乐观的预期 [1] - 公司表示不会因初步成功而自满,承认与全球行业领导者仍存在巨大差距 [1] - 公司强调将继续保持谨慎态度并全力以赴改进不足 [1] - 公司决定不公布24小时销量数据 [1] 公司战略与自我认知 - 公司高层明确表示现阶段仍处于"稚嫩"阶段 [1] - 公司认识到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和改进空间 [1] - 公司表态将谨言慎行以回应用户期待 [1]
小米汽车:小米YU 7正式发布
快讯· 2025-06-26 13:38
小米YU 7发布 - 小米集团正式发布小米YU 7 [1] - 全系车型具备超长续航能力 [1] - 标准版续航里程达到835公里 [1]
招商证券:料小米汽车今年销量达35万-40万辆 YU 7或成下一爆款
快讯· 2025-06-18 02:13
小米汽车销量预测 - 预计小米汽车今年销量达35万-40万辆 [1] - SU 7+YU 7组合有望冲击5万-6万辆月销量 [1] - 明年销量有望挑战70万-80万辆 [1] - 若产能释放足够 明年有望突破100万辆 [1] YU 7车型分析 - YU 7预计7月上市 起售价约25万元人民币 [1] - 留资用户数是SU 7技术发布同期的3倍 [1] - 最大直接竞争产品为特斯拉Model Y 蔚来EC6及小鹏G7 [1] - 预计稳态月销量达3万-4万台 [1] 市场表现 - 小米SU 7未受价格战影响 需求依然强劲 [1] - YU 7或比SU 7更有爆款效应 [1] - 公司考虑明年继续投放新车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