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自研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Redmi新品发布在即,小米辞退“爆料大王”王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3:34
事件概述 - 小米集团于9月8日深夜通过内部邮件宣布辞退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 原因为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和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 [1] - 王腾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致歉 承认过去犯了一些错误并接受代价 [1] 辞退原因分析 - 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具体涉及内容未公开 但网传版本包括小米16手机外观或自研芯片相关信息 [9] - 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 参照《小米集团诚信廉洁守则》进行处理 [9] - 公司未公开表示要追究更多责任 [4] 当事人背景 - 王腾被辞退前担任小米集团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和Redmi品牌总经理 职级为21级(距离副总裁级22级仅差一级) [2] - 拥有181.9万微博粉丝 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3800万 是小米重点打造的个人IP [3] - 职业生涯:2004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 曾在OPPO任职7年 2016年经雷军面试加入小米 4年内从产品经理升至产品总监 [2] 历史违规记录 - 2022年2月因二级泄密(提前泄露新品发布时间)被警告处分 取消年度晋升 扣除5000元绩效奖金和10分季度考核分 [5] - 2023年因与网友互动触碰边界被警告 [5] - 2024年8月雷军在直播中调侃其泄密行为 [6] 行业视角与影响 - 手机行业高管认为王腾的粉丝量和热度足以支撑其成为头部数码博主 再就业难度较低 [3] - 营销炒作与泄密的边界:营销炒作是公司授权行为 泄密则涉及未经同意的商业秘密泄露 [6] - 商业秘密泄露可能导致企业遭受商业损失、经济损失或法律纠纷 [7] 公司治理制度 - 小米集团明确14条高压线包括禁止利益冲突 2024年查处36起贪腐案件(其中8起移送司法) [10] - 2023年建立利益冲突管理制度 全体采购岗位签署《利益冲突申报承诺书》 2024年专项报备覆盖礼品礼金、股权权益等类别 [11]
小米做芯片,我是支持的
虎嗅· 2025-05-20 13:35
小米新品发布会动态 - 小米自研芯片及搭载产品15SPro、YU7等将于22号发布 原计划4月周年庆发布的产品延期一个月[2] - 公安机关侦破针对小米的网络黑公关案件 公司获得舆论环境改善[3][4] - 央视新闻公众号及微博推送小米芯片消息 实为广告投放而非新闻背书[6][7][8][9][10] 自研芯片战略分析 - 公司布局3nm制程工艺芯片 为国内手机厂商首次尝试 采用AP+BP分立设计或SoC封装方案[14][18][19][20] - 芯片研发前期保密工作严格 导致市场传言较多 但技术突破具有行业里程碑意义[15][16] - 自研芯片对供应链安全、产品性能、品牌高端化具有长期战略价值[13][26] 产品市场预期 - 15SPro作为15周年纪念款手机 承载检验用户忠诚度的重要使命[24][28][29] - YU7车型获市场高度期待 评价高于SU7 SUV品类更受关注[27][30] - 需警惕新品可能存在的初期性能波动风险 建议合理管理市场预期[22][23] 用户群体观察 - 部分用户存在将广告误读为官方背书的认知偏差[11] - 市场需关注用户"下次一定支持"的消费心理与实际购买力的匹配度[21][24] - 狂热粉丝与黑粉并存的现象对品牌形象管理提出挑战[17]
高通回应小米自研芯片:预计不会影响公司业务
快讯· 2025-05-20 07:34
高通回应小米自研芯片 - 高通首席执行官表示小米自研芯片预计不会对公司业务造成影响 [1] - 高通仍然是小米的芯片战略供应商 [1] - 高通骁龙芯片已用于小米旗舰机并将继续用于小米旗舰机 [1] 小米芯片战略 - 小米正在推进自研芯片计划 [1] - 自研芯片尚未对高通与小米的合作关系产生实质性影响 [1]
雷军内部会议再提爆燃事故:对SU7质量引以为傲,同时放三大信息
搜狐财经· 2025-05-17 12:35
小米SU7爆燃事故及舆论危机 - 小米SU7爆燃事故对公司造成重大打击,导致原定15周年庆典活动取消[5][6] - 事故后公司陷入舆论风波,产品质量和员工福利问题被集中曝光[5] - 雷军在此期间减少公开露面,表现出谨慎态度[5] 雷军内部会议回应 - 5月15日雷军首次线下回应SU7事故,并发布三大重磅消息[3][6] - 承认公司已过"新人保护期",需更脚踏实地[8] - 重申造车决心,目标成为行业领导者而非仅合规或行业前列[10] 研发投入披露 - 过去五年研发投入达1050亿元,超额完成1000亿目标[18] - 2024年计划研发投入300亿元,显示持续加码趋势[20] - 研发方向包括汽车和芯片领域[22] 自研芯片计划 - 2014年启动芯片研发计划,面临内外部质疑[24][26] - 即将发布自研芯片,被视为公司转型关键[22][29] - 芯片研发历时十年,投入巨大[31] 公司战略调整 - 从营销导向转向技术驱动的发展模式[16][18] - 面临"缺乏核心科技"的行业质疑[14][16] -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回应外界质疑[18][20]
【西街观察】警惕企业家IP与产品力失衡
北京商报· 2025-05-14 14:00
小米汽车退订风波 - 小米汽车因SU7 Ultra车型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标价4.2万元)实际结构与宣传不符引发退订潮[1] - 首批车主发现该选装件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无异,质疑产品与宣传中"完全复刻原型车空气动力学设计"存在差异[1] - 公司及CEO雷军未主动沟通解决,舆论情绪包含对产品功能、企业宣传及企业家信任的三重质疑[1] 企业家IP与产品关联性 - 雷军个人IP与小米汽车深度绑定,形成"雷军即小米"的强关联认知[1] - 安徽SU7事故后公司多项业务受影响,自研芯片等产品发布会无限延期,雷军社交媒体活跃度显著降低[1] - 企业家IP在产品口碑逆转时会形成反向加力,流量反噬效应显著[2] 企业家IP运营风险 - 过度依赖企业家IP营销易导致与产品力失衡,加剧品牌信任危机[2] - 企业家IP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需承担更高代价,小米当前面临舆论从"造神"到"冷眼"的转变[2] - 强个人IP会引发大众认知泛化,产生不可控的曝光效应和认知移位[3] 产品力与IP的底层逻辑 - 消费者最终为产品买单,企业家IP需以产品力为根本支撑[4] - 雷军公开承认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时期,隐含对IP双刃剑效应的反思[4] - 企业家IP的核心锚点应从个人魅力转向企业产品力,成为"好当家"而非仅"好偶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