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690芯片

搜索文档
万亿寒王来了!寒武纪未来可期?
格隆汇APP· 2025-08-27 13:55
核心观点 - 寒武纪正从国产替代者转型为行业主导者 凭借690芯片技术突破和大厂订单爆发 2025年营收预计达100亿元 2026年有望冲刺300-500亿元 [2][3] - 公司股价从200元上涨至1400元 一年涨幅达7倍 市值约6000亿元 乐观情景下市值可能达1万亿元 [2][11] 技术突破 - DeepSeekV3.1模型推出UE8MOFP8格式 算力消耗降低15% 单位能耗比提升20% 专门适配寒武纪690芯片 [4] - 690芯片在UE8MOFP8格式下算力效率比同类国产芯片高25% 成为下一代国产AI芯片核心标的 [4][5] - 英伟达CUDA生态垄断被打破 国产厂商从被动跟进转向技术标准制定 [5] 订单与客户 - 字节跳动2025年芯片采购计划600亿元 2026年达800亿元 寒武纪份额预计40%-60% 对应300-500亿元订单 [6][7] - 字节跳动已适配寒武纪芯片 其他国产芯片仍处测试阶段 英伟达份额从70%降至50% 2026年可能进一步降至20%-40% [6][8] - 阿里 百度 腾讯为寒武纪提供增量需求 阿里多模态领域采购寒武纪 百度因适配进度滞后考虑寒武纪 腾讯现有芯片算力密度不及690 [7] 行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B30/B40芯片存在缺陷 B30仅支持8路互联 B40 HBM容量仅24GB且单价1.2万美元 算力仅为寒武纪690的1.2倍但价格高1.8倍 [6] - 国产替代窗口全面打开 英伟达受出口管制影响 阉割版芯片逐步失去头部客户 国产厂商迎来3-5年黄金替代期 [8] - 寒武纪产能问题已解决 2025年可满足300亿元订单交付需求 摆脱有订单没产能困境 [8] 财务与盈利预测 - 公司2024年营收10亿元 2025年预计100亿元 2026年目标300-500亿元 [2][9] - 轻运营模式实现高利润弹性 研发费用稳定在25亿元 销售费用率仅3% 远低于行业平均10% 管理费用年增长不超5% [9][10] - 2025年预计毛利率55% 净利润19亿元 2026年中性情景(收入300亿)毛利率60% 净利润108亿元 净利率35% 乐观情景(收入500亿)净利润175亿元 [11]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公司市值约6000亿元 若2026年净利润达175亿元 按60倍PE测算 市值可能达1万亿元 较当前有翻倍空间 [11]
万亿寒王来了!寒武纪未来可期?
格隆汇· 2025-08-27 09:28
公司技术突破 - 寒武纪690芯片成为下一代国产AI芯片核心标的,技术卡位成国产替代核心抓手[1][2] - DeepSeekV3.1模型推出UE8MOFP8格式,专门适配寒武纪690芯片,算力消耗降15%、单位能耗比提升20%[3] - 690芯片在UE8MOFP8格式下算力效率比同类国产芯片高25%[4] 订单与采购 - 字节2025年采购计划600亿元、2026年800亿元,寒武纪份额有望达40%-60%,对应300-500亿元订单[5] - 字节对英伟达采购占比从2024年70%降至2025年50%,2026年预计再降至20%-40%,空缺由华为和寒武纪填补[7] - 阿里、百度、腾讯为寒武纪提供增量订单,阿里多模态领域采购寒武纪进入测试名单,百度昆仑芯适配滞后,腾讯倾向芯片算力密度不及690[6] 财务表现 - 2025年Q2合同负债飙至5.43亿元,同比增5.4亿元、环比增5.42亿元,创历史新高[1] - 2024年营收10亿元,2025年营收有望冲刺100亿元,2026年剑指300-500亿元[1] - 2025年预计净利润19亿元,2026年中性情景净利润108亿元(净利率35%),乐观情景净利润175亿元[10] 行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B30/B40芯片存在互联能力不足、HBM容量缺失、性价比低等缺陷,B40单价约1.2万美元是寒武纪690的1.8倍,算力仅为后者1.2倍[5] - 寒武纪解决国产芯片产能与良率痛点,2025年预计满足300亿元订单交付需求[7] - 寒武纪销售费用率仅3%,远低于行业平均10%,管理费用每年增长不超5%,员工规模稳定在1500人左右[9] 市场前景 - 寒武纪从国产替代者向行业主导者跃迁,改写AI芯片市场格局[1] - 国产厂商迎来3-5年黄金替代期,英伟达阉割版芯片逐步失去头部客户[7] - 按2026年60倍PE测算,寒武纪市值可达1万亿元,较当前约6000亿元市值有翻倍空间[10]
寒武纪炸裂财报,未来如何?
傅里叶的猫· 2025-08-26 15:18
公司市场地位与客户关系 - 公司是国内AI芯片领头羊 早在2022年已被列入实体清单[2] - 与华为昇腾共同主导国产AI芯片市场 尤其深度绑定互联网大厂客户[6] - 字节跳动为主要客户 其AI芯片采购以公司产品为主 已完成大规模模型适配[6] - 网传字节2025年AI芯片采购额达600亿元(国产与英伟达各占一半) 2026年预计增长30%至800亿元[6] - 公司预计在800亿元采购额中获取300-500亿元份额 但该目标存在产能和HBM囤货难度[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7.69亿元 环比增长59.19%[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总额16.11亿元 同比增长3865.94%[4]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增长15.68亿元[4] - 扣非净利润15.21亿元 同比增长9.13亿元[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上年同期-6.31亿元转为正值9.11亿元[4] - 期末总资产84.2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5.34%[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31% 同比增加27.06个百分点[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下一代芯片690已送样大客户测试 反馈良好 正式流片后预计启动大规模采购[6] - 690芯片支持FP8精度 与Deepseek所述UE8M0 FP8标准兼容[13] - 华为昇腾下一代产品将成为重要竞品 可能改变市场格局[14] 盈利潜力与估值 - 公司费用结构固定且人员未增加 收入增长将显著放大利润弹性[7][8] - 英伟达2023年估值中枢为45倍PE 未来可能降至40倍 国产AI芯片因增速更快或享有更高估值[8] 产业链协同效应 - 公司发展直接带动合作伙伴浪潮信息的利润提升 近期股价上涨反映此效应[13] - 出货量、服务器组成和利润率可推算产业链伙伴的盈利增幅[13] 行业竞争与风险 - 国内AI芯片竞争激烈 对手包括华为、摩尔、隧原、天数、沐曦等[9] - 市场呈现头部集中趋势 公司地位短期稳定但需关注大厂采购需求变化[9] - 英伟达B30A芯片(带NVLINK和HBM)性能超H100 若获批准可能冲击国产芯片市场[9][11] 未来关键节点 - 690芯片正式流片测试结果将影响短期表现[14] - 大客户最终采购量决定将奠定公司未来3-5年发展基调[14]
再论寒武纪20250822
2025-08-24 14:47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涉及人工智能AI芯片、大语言模型和深度推理模型[1][3] * 公司包括寒武纪、字节跳动、英伟达、华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岁元、沐曦、浪潮[2][7][13][15] 核心观点和论据 * Deepseek V3.1版本整合大语言模型和深度推理模型 提高回答质量 降低换句率 在某些方面超越GPT-5[3] * FP8数据格式使用8位浮点数 相比FP16降低算力消耗 Deepseek早期采用并开源 成为全球通行标准[4][5] * UE8M0 FP8去掉正负号位 简化为7位实数 进一步减少算力消耗 针对华为920和寒武纪690等下一代国产芯片优化[6][16] * 字节跳动为国内最大AI芯片采购商 2025年投入600亿元 2026年可能达到800亿元[2][8][17] * 英伟达2026年主要提供B30和B40芯片 存在互联能力和HBM等问题 难以满足字节跳动需求 市场份额可能下降[2][9][10] * 寒武纪与字节跳动完成大规模适配 优先于其他厂商 在字节跳动2026年采购中占据有利地位[2][11][13] * 寒武纪向大客户提供690芯片样品 测试结果良好 正式流片后开始大规模采购[2][12][18] * 寒武纪2024年收入约10亿元 2025年预计达到100亿元 2026年收入可能增长至300-500亿元[12][14][17] * 寒武纪费用固定 利润弹性高 若2026年收入300-500亿元 利润可能达到200多亿元[12][14][18] * 国内AI芯片市场竞争格局集中 华为和寒武纪稳居第一梯队 其他厂商进入取决于自身努力和大厂采购测试[7][13][16] 其他重要内容 * 字节跳动几千个模型只适配寒武纪的卡 国产卡在推理应用中表现出色[10][17] * 寒武纪使用斯米克n加2工艺 供给无虞[18] * 浪潮等合作伙伴预期提升 寒武纪出产芯片带动服务器利润率和浪潮股价上涨[15] * 英伟达估值中枢约45倍PE 国内AI芯片增速更快 寒武纪合理估值60倍PE 当前4000亿元市值仍有增长空间[14][18]
寒武纪20CM暴力涨停!国产芯片杀疯了
格隆汇APP· 2025-08-12 09:51
寒武纪股价大涨及市场表现 - 寒武纪20CM涨停创历史新高带动国产芯片板块集体上涨科创半导体指数大涨近4% [2] - 半导体板块吸走市场流动性导致白酒板块反弹中断茅台等白酒股翻绿 [2] 寒武纪大涨的传闻驱动因素 - 传闻景硕明年订购50万颗载板当前单月2万颗(等效690芯片)ASP为8-10万对应26年营收300-400亿 [3] - 中芯国际产能从下半年1000片/月提升至2000片/月改善供货能力 [3] - 市场传闻推理芯片可能禁止外购彭博报道中国或敦促企业避免使用H20芯片 [3] 寒武纪产品与产能进展 - 产品端690芯片完成内部送样性能达H100的80%为国内最强预计超越升腾910C且价格更具优势 [4] - 产能端中芯国际N+2良率30%上半年每片晶圆切割<15颗GPU下半年月产能近2000片可切割34万颗590芯片(690因双芯片封装产能减半) [4] 业绩预期变化 - Q2业绩预计较差受国产版良率问题、产能限制及台积电库存出货异常影响 [5] - 下半年业绩有望显著改善传闻指向2024年业绩亮眼 [5] 半导体行业中长期逻辑 - 需求端AI大模型技术突破推动泛AI需求爆发将加速终端产品换机周期并催生AI眼镜/机器人等新形态产品 [7][8] - 供应端国内企业技术突破实现国产替代并有望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10] - 行业呈现成长周期性特征需注意投资节奏波动幅度可达数倍涨跌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