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房子营造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建筑在京举办首批“好房子”营造体系践行项目授牌
环球网· 2025-09-28 07:55
公司战略与品牌发布 - 公司在北京举行首批"好房子"营造体系践行项目授牌仪式 标志着自主研发的住房品质提升体系进入实践推广阶段 [1] - 公司发布"好房子"品牌标识 以人字形屋脊寓意"以人为本"核心理念 传递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住房价值 [1] - 公司明确"好房子"认证需满足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基础要求 并进入好服务阶段 [7] 项目实践与试点规模 - 首批四个授牌项目为北京和瑞叁号院 北京中建宸园 北京都阙臺 上海海上和集 综合客户满意度均达90%以上 [3] - 试点项目总数达88个 包括74个商品房项目和14个保障房项目 总建筑面积1287万平方米 [5] - 试点覆盖1052栋住宅共计6.5万余户 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南等20个省市区 [5] 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 项目需解决101项百姓基础需求(六不六防三省三要) 可售住宅去化率需达90%以上 [7] - 交付时间要求不少于一个月 收房业主总体满意度需达到90%以上方可认证 [7] - 通过体系化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房子设计建造服务全环节质量 [3]
服贸会|以营造“好房子”为使命 建筑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中国经营报· 2025-09-12 08:30
9月11日下午,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核心论坛——"绿色智建赋能好 房子高品质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论坛上,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与"好房子"建设要求,多位业内人 士指出,好房子建设是建筑业的重大战略机遇,需树立未来观、全球观、全局观,把握内需、全球化与 数字化机遇,推动行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建筑业破局立新 在论坛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毛志兵表示,新 中国成立76年来,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支柱产业地位稳固。当前,随着人口结构 调整和城镇化进程推进,居民住房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行业发展逻辑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 优化。 他指出,这一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重心转变,从新建项目转向城市更新。2023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十四 五"期间存量建筑改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万亿元。 二是发展动能转变,从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工业化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将逐 步取代传统高耗能、低效率的模式。 毛志兵认为,建设好房子需要坚持系统思维, ...
中国建筑上半年实现营收1.1万亿元 利润平稳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1: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3.2%) 基本每股收益0.73元(同比增长2.8%)[1] - 新签合同总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0.9%) 其中境外收入598.1亿元(同比增长5.8%)[1][2] 业务板块表现 - 房建业务营业收入6963.8亿元 新签合同额14964亿元 公共建筑新签合同额占比提升至62% 工业厂房/学校/仓储物流合同额分别增长约16%/14%/18%[1] - 基建业务营业收入2734.3亿元(同比增长1.5%) 新签合同额8237亿元(同比增长10%) 能源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运合同额分别增长约34%/44%/31% 合计占比达66%[1] - 地产业务销售额1745亿元 营业收入1318.8亿元(同比增长13.3%) 中海地产权益销售额居行业前列[1] 战略区域与新兴业务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新签合同额占比约80% 完成投资额占比近90%[2] - 城市更新项目覆盖150多个城市 新签合同额1600亿元(同比增长10%)[2] - 战新产业营业收入916亿元(同比增长3.5%) 重点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领域[2][3] 运营管理与创新 - 实施专项资产盘活行动 上半年盘活存量资产914亿元[4] - 建立"好房子"营造体系 在38个项目落地应用 推出11大类产业化产品包括新建好房子/BIPV系列产品等[3] - 推进数字化创新 扩大BIM系列软件/智慧建造平台/建筑工业机器人应用[3]
新签2.5万亿元,营收1.1万亿元!中国建筑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0:23
财务表现 - 新签合同额2.5万亿元 同比增长0.9% [1] - 营业收入1.1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304亿元 同比增长3.2% [1] - 基本每股收益0.73元 同比增长2.8% [1] - 利润总额498亿元 同比增长0.1% [2] - 毛利率9.4% 营收利润率4.5% 同比稳中有升 [2] - 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改善259亿元 营业收现率提升6.3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房建业务营业收入6963.8亿元 新签合同额14964亿元 [2] - 公共建筑新签合同额占比提升至62% 工业厂房/学校/仓储物流合同额分别增长16%/14%/18% [2] - 基建业务营业收入2734.3亿元 同比增长1.5% 新签合同额8237亿元 同比增长10% [2] - 能源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运合同额分别增长34%/44%/31% 合计占比提升至66% [2] - 地产业务销售额1745亿元 营业收入1318.8亿元 同比增长13.3% [2] 区域市场策略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新签合同额占比约80% 完成投资额占比近90% [3] - 境外营业收入598.1亿元 同比增长5.8% [3] 新兴业务发展 - 城市更新新签合同额1600亿元 同比增长10% 覆盖150多个城市 [4] - 战新产业营业收入916亿元 同比增长3.5% 重点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 [4] 科技创新与应用 - "好房子"营造体系在38个项目落地应用 推出十一大产业化推广产品包括新建好房子/旧改好房子/模块化建筑/BIPV系列产品等 [6] - 持续扩大BIM系列软件/智慧建造集成平台/建筑工业机器人等数字化技术应用 [6] 管理效能提升 - 实施专项资产盘活行动 上半年盘活存量资产914亿元 [7] - 出台《机构评价与治理管理办法》 建立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评价模型 [7] - 制定《市值管理规定》 发布估值提升计划 [7] 可持续发展 - 迭代升级ESG指标体系 编制发布2025年度绿色发展报告 [7] - 开展节能降碳专项行动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