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余额宝货币

搜索文档
天弘基金“后余额宝时代”的挑战:红利消退之后,增长何以为继?
搜狐财经· 2025-09-19 14:31
曾经,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缔造"万亿神话",一度登顶公募基金行业规模榜首。但截至2025年上半年,天弘基金管理规模为1.2万亿元,行业排名已跌落至 第五位。这一排名变化反映了天弘基金在行业竞争中的相对下滑,同时也揭示了其过度依赖货币基金的结构性问题。 余额宝风光不再,规模腰斩收益率探底 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2025年上半年,多家基金公司业绩回暖,营收利润均跑出亮眼增速,而天弘基金却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 据君正集团最新披露,天弘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80亿元,同比增长4.01%;净利润为9.17亿元,同比下降2%。对比历史数据,天弘基金的业绩下滑趋 势更为明显。2018年,该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曾分别高达101.25亿元和30.69亿元,位居行业前列。然而到了2024年,这两项指标大幅缩水至53.94亿元和16.79 亿元,六年间规模几近腰斩,辉煌不再。 余额宝作为天弘基金的"现金奶牛",规模持续缩水,其收益表现同样不尽人意。2025年7月,天弘余额宝货币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降至1.087%,在同类产品中 排名靠后。 作为天弘基金最核心的业务,货币基金规模占总规模七成左右。随着货币基 ...
郭树强“隐身两年”仍拿2000万分红:天弘基金盈利背后的“分红狂欢”与基民无感
搜狐财经· 2025-09-02 11:26
公司财务表现 - 天弘基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净利润9.17亿元,在65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3] - 君正集团从天弘基金获得分红1.25亿元,前总经理郭树强通过持股获得分红2000万元,累计分红超过2亿元[1][8] - 天弘基金员工持股平台累计分红近9.6亿元,其中郭树强个人累计分红达2.02亿元,副总经理周晓明累计分红近1.4亿元[11][12] 产品业绩与投资者回报 - 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规模达7923亿元,位居行业首位,但2025年上半年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1.3056%排名行业中下游,年初至8月末均值1.2486%排名倒数第8[4][6] - 天弘基金旗下基金(债券型、股票型、混合型、货币型)2025年上半年合计利润为95.8亿元,远低于南方基金的273.6亿元和富国基金的329.8亿元[3] - 余额宝收益持续下行,投资者留存逻辑依赖支付场景和便捷性而非收益本身[4] 行业对比与竞争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公司净利润前三名为易方达(18.8亿元)、工银瑞信基金(17.5亿元)和南方基金(11.9亿元)[3] - 天弘基金管理规模行业排名第五,但为投资者赚取的利润落后于同体量竞争对手[3] - 在36只规模超千亿的货币基金中,余额宝收益率排名长期处于底部区间[4][6]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郭树强通过天瑞博丰与天阜恒基间接持有天弘基金约2.5%股权,为公司最大个人股东[8] - 天弘基金2014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184名自然人通过四个合伙平台持有11%股权,认缴成本(2.42元至4.32元/注册资本)低于机构股东[11] - 郭树强2023年7月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但未影响其分红权,2024年8月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变更为崔德广[8][9] 业务结构 - 君正集团子公司内蒙古君正化工总资产190.23亿元,净资产120.34亿元,营业收入58.82亿元,净利润4.98亿元[2] - 子公司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总资产132.04亿元,净资产82.65亿元,营业收入26.18亿元,净利润6.57亿元[2] - 参股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总资产181.13亿元,净资产151.33亿元,营业收入27.80亿元,净利润9.17亿元[2]
业绩 宽基ETF挑大梁 公募二季度盈利385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7-21 19:58
公募基金二季度盈利表现 - 二季度公募基金合计盈利3850 98亿元 较一季度的2517 47亿元显著增长 [1] - 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合计盈利超1800亿元 其中股票型基金单类盈利达1204 79亿元 [1][4] - 固收类产品盈利1029 64亿元 较一季度亏损74 83亿元实现扭亏 货币型基金盈利471 68亿元 环比略降 [1] - QDII基金和商品型基金分别盈利429 17亿元和65 45亿元 FOF产品盈利23 22亿元 均较一季度有所提升 [1] 被动投资产品表现 - 宽基ETF占据盈利主导地位 二季度盈利前10名基金中9只为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113 77亿元居首 [2][5] - 沪深300ETF包揽盈利榜前五中的四席 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80 51亿元) 华夏沪深300ETF(65 06亿元)等单品盈利均超50亿元 [2][5] - 纳指100 中证500 创业板等指数ETF同样表现突出 广发纳指100ETF(38 65亿元) 南方中证500ETF(38 23亿元)进入前十 [2][5] 基金公司竞争格局 - 头部公司保持领先优势 华夏基金以超300亿元盈利居首 易方达和广发基金盈利均超200亿元 [3] - 中小基金公司受限于产品数量和结构 部分出现亏损 [3] - 部分中小公司产品抓住结构性机会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等上半年净值增幅超7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