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旋翼无人机

搜索文档
AI来主持、与极地视频连线,广东这样创新宣传测绘法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11:19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动态 - 广东省基础测绘服务覆盖139个重点项目和31个海洋项目 为1178个乡镇约2万个行政村提供基础地图支持 [5] - "粤政图"平台发布842个地理空间数据服务 为全省237个单位467个应用系统提供统一底图支撑 [5] - 提供北斗导航定位公共服务超15亿次 公共地图访问量达512万次 [5] 技术应用与装备创新 - 测绘技术从人工滩涂测量发展到无人船测绘 从手绘海图升级至自动化成图 [5] - 无人船、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等前沿测绘装备实现规模化应用 [5] - 应急测绘体系在抢险救灾中发挥关键作用 [5] 产业竞争力提升 - 2024年广东省13家企业入选全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 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5] - 测绘数据要素和技术支撑航空航天、生态保护、智慧城市治理、数字政府及智能交通等领域 [5] 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 "从山顶到海洋"科技成果巡展采用双展联动模式 展示陆海统筹与山海联动技术成果 [7] - 深空对地观测自然资源卫星体系、珠峰测量技术、地质找矿及地灾防治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7] - "蛟龙号""雪龙号""梦想"号等深海极地探测装备实现技术产业化应用 [7]
武汉首条生态纵轴航线获批
长江日报· 2025-08-27 01:57
航线获批与规划 - 武汉市首条连接产业功能区与城市生态及生活核心区的低空物流航线获批 航线直线距离约9公里 命名为"生态纵轴航线" [1] - 航线由湖北科投旗下武汉光谷时空智能投资有限公司规划申报 连接光谷综保区与光谷生态大走廊LOGO广场 [1] - 预计10月上旬试运营 将建设无人机末端站式自动化机场并进行试飞 [1] 运营模式与效率提升 - 配送时间从电动车33分钟大幅缩短至无人机最快10分钟内精准送达 [1] - 用户可通过线下扫码或运营方小程序平台下单 配送品类包括网红咖啡 奶茶及精致特色轻食 [1] - 北端覆盖大悦城 沃德中心等商业体 南端为光谷综合保税区 [1] 技术参数与应用拓展 - 采用多旋翼无人机 最大起飞重量25千克 最大载荷10千克 最大航程24公里 最高速度15米/秒 [2] - 起降条件为中雨及以下 抗风等级六级 [2] - 未来将从单一物流向医疗急救 教育培训等多元场景延伸 [2]
多旋翼无人机为海洋督察打开广阔空间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4 10:31
无人机技术在自然资源督察中的应用优势 - 多维信息捕获突破单一感知局限 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热红外成像仪、高光谱相机等设备 实现从视觉可见到多维可感的延伸 多光谱相机通过分析植被反射率差异精准识别伪装成耕地的非农用地 热红外成像能捕捉非法采矿点夜间作业的热源信号 即使在茂密植被遮挡下也能锁定目标 [3][5] - 时空弹性适配应对复杂场景挑战 无人机在高陡山地、湿地沼泽、丛林密盖、广袤荒漠等多样化地形实现无死角巡查 小型无人机能在任务下达10分钟内完成升空并实时回传画面 可按周、月制定巡航计划形成周期性监测 微型无人机能穿越狭窄山谷 大型无人机可覆盖数百平方公里开展作业 [3][5] - 数据精度跃升推动精准决策 搭载RTK/PPK差分定位系统的无人机平面精度达厘米级 高程精度优于0.1米 在河北省某铁矿区无人机生成的三维模型精确计算开采量 将数据偏差率控制在3%以内 为执法提供刚性依据 唐山市引入103台大疆无人机实现5300平方公里矿区有效监测 [4][5] 无人机与智能技术融合的督察新模式 - 构建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辅助决策机制 融合低空飞行平台、高精度三维地形高程模型和建构筑物形态智能分析等关键能力 具备实时性、高效率和自动化特征 在耕地保护、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矿产监管等领域提升疑似问题发现效率与精准度 [7][8] - AI算法实现智能识别与预警 通过对地形数据的AI模型训练 可自动识别特定行业建构筑物如火电厂的冷却塔、采矿业的坝体等 发现违反《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工业项目 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自动识别毁林开垦等禁止性人类活动 实时三维地形叠加红线矢量数据实现精准管控 [8][9] - 实现多期数据自动比对分析 通过对比多期实景模型自动计算盗采区域的位置、范围与方量 实时监测数据与历史数据在"一张图"系统融合 使矿区变化趋势一目了然 为打击盗采提供证据支撑 [5] 无人机技术在海洋督察中的创新应用 - 突破海洋督察物理维度限制 多旋翼无人机可前往广袤、艰险或隐蔽的海洋领域 覆盖陡峭崖岸、无居民海岛等传统手段难以到达区域 携带高清传感器赋予海洋督察千里眼和透视镜能力 [11][12] - 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取证 可从不同天空视角进行航测航拍 拍摄正射影像、全景照片和录制视频 通过地理坐标信息明确违法主体在生态红线管控区的具体行为 精准确定养殖用海违法违规面积 单张全景图直观展现无居民海岛灭失问题 [13] - 显著提升督察效率与安全性 在违法用海用岛督察中迅速拍照摄像固定证据 在临时用海到期拆除督察中快速确认海域现状 在自然岸线督察中解决淤泥质岸线不便行走、基岩岸线陡峭险峻带来的安全问题 [12][13] 无人机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 技术集成度持续提升 形成飞行平台、传感器、定位技术、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的完整技术链条 与5G/6G网络、大数据分析、AI赋能深度交融 推动督察工作向全域感知、精准督察、高效协同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15] - 应用成本效益优势显著 一套中小型无人机系统采购成本远低于传统人工巡查、有人机航测和卫星遥感技术 结构可靠且部件易于更换维修 价格相对低廉 可短时间内培养大量无人机驾驶员 [14] - 逐步克服现有技术局限 虽然当前锂电池续航时间有限 对恶劣海况适应性不足 但通过技术改进已能实现大规模应用 提升督察工作效率并助力常态化督察 [14]
武汉首条生态纵轴航线获批,奶茶咖啡10分钟“打飞的”到手
长江日报· 2025-08-22 07:57
航线获批与规划 - 武汉市首条连接产业功能区与城市生态及生活核心区的低空物流航线获批 标志着光谷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取得新突破 [1] - 航线由湖北科投旗下武汉光谷时空智能投资有限公司规划申报 命名为"生态纵轴航线" 纵贯光谷生态大走廊 直线距离约9公里 [3] 航线运营与基础设施 - 航线北端聚集大悦城 沃德中心等商业体 南端为光谷综合保税区 将建设无人机末端站式自动化机场等基础设施 [5] - 预计10月上旬试运营 用户可通过线下扫码或小程序平台下单 配送时间从电动车33分钟缩短至无人机最快10分钟 [5] 技术参数与应用扩展 - 采用多旋翼无人机 最大起飞重量25千克 最大载荷10千克 最大航程24公里 最高速度15米/秒 起降条件为中雨及以下 抗风等级六级 [7] - 未来将从单一物流向多元融合转型 延伸至医疗急救 教育培训等场景 [7]
夜经济蓬勃、首发经济火热、“AI+消费”升级……多“彩”业态秀出经济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6-29 06:12
夜间经济与绿色消费 - 绿色消费与夜经济结合推动新"夜"态发展 [2] - 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通过灯光秀和特色夜市吸引游客 [4] - 景区创新升级服务 搭建声光电一体化文艺演出舞台 [6] 夜经济与首发经济 - 多地打造夜经济打卡地 推动消费繁荣并形成新生活方式 [9] - 河北承德元宝街夜间化身为梦幻艺术空间 [9]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吸引头部品牌开设旗舰店 客流6个月破千万人次 [12] - 2025年1-5月上海新增首店365家 全球及亚洲首店占比20% [12] - 南京推出"世界遗产经典影响展"等首展项目 补贴近千部艺术展演 [14] - 辽宁启动首发消费季活动 引入16家法国企业特色产品 [16] 科技驱动消费升级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成为博览会焦点 [17] - 智能仿生手实现弹钢琴、写字、调酒等复杂操作 [19] - 南京商业化落地全球首款智送一体咖啡机器人 [22] - 多旋翼无人机、通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成果公布 [26]
港科大智能建造实验室诚招博士后/博士生/研究助理(机器人方向)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20 00:44
郑展鹏教授学术背景 - 郑展鹏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正教授 并担任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副系主任 极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 智能建造实验室主任 低空经济研究中心成员等多个学术职务 [1] - 教授拥有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 在国际期刊发表360篇论文 总引用超18,000次 h-index达76 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2] - 曾获buildingSMART国际openBIM大奖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等荣誉 担任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等期刊编委 [1][2] 研究方向与招募信息 - 方向一聚焦多旋翼无人机开发 需实现无GPS环境自主巡航 要求申请人熟悉ROS编程 SLAM算法和飞控系统 [4] - 方向二基于水下机器人 研究水下目标识别与三维重建 要求掌握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及水下成像原理 [5][6] - 招募岗位包括博士后 博士生和研究助理 优先考虑有相关科研竞赛经验及论文发表者 [4][5] 博士生待遇详情 - 常规博士奖学金为每年HK$225,120(月HK$18,760) 港府奖学金达每年HK$337,200(月HK$28,100) [8] - 红鸟奖学金提供HK$40,000入学奖金 免除首年学费 后续每年额外HK$20,000奖学金 [8] - 另设会议及海外交流奖学金资助 具体参见港科大研究生奖学金网页 [8]
2025国家新质生产力与智能产业发展会议:研讨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08:30
会议概况 - 2025国家新质生产力与智能产业发展会议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包含大会报告和8场平行会议 近60位专家学者参与专题报告 [1] - 会议聚焦具身智能 脑机接口 AI大模型 自动驾驶等未来产业 探索智能产业发展潜力 [1] - 北京市科协表示将围绕国家对新质生产力与智能产业的战略部署 发挥组织人才优势 推动产业生态和创新氛围建设 [1] 技术发展趋势 - 工业具身智能系统("工业大脑")可整合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生产要素 实现供需感知 制造调控和要素配置 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2] - 大模型技术发展引发参数量与算力竞赛 但工业场景需要更高效 更轻量的模型而非单纯追求大模型性能 [2] - 元能源系统(Meta-Energy)提出算力-智力-电力融合新范式 面临建模仿真 智能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 推动电力系统升级 [3] 行业创新成果 - 会议展出多旋翼无人机 人形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 动作捕捉系统 全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系统等产品 [3] - 中国自动化学会颁发123项科技成果奖 表彰5个创新团队 2位杰出人才和34位青年人才 [3] 细分领域研讨 - 平行会议设置8个议题 包括数智赋能低空经济 具身智能 脑机接口 人工智能前沿 智能系统前沿 自主指令技术 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自动驾驶与汽车智能 [4]
第九届丝绸之路博览会低空经济展亮点纷呈
中国民航网· 2025-05-26 05:14
展会盛况与创新展示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低空经济展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启幕,现场汇聚100多架各类飞行器和350余套低空设备,以实物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现创新突破与应用潜力[1] - 陕西德鑫智能科技展示多旋翼无人机、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等产品,其管式发射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应急消防、物资投送等场景[1] -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参展10余款工业级无人机,覆盖巡检、物流、应急救援全场景[1] - 陕西电子信息集团发布新型反无人机电子干扰系统,填补国内低空安防技术空白[1] - 中国电信推出全球首个低空量子安全智联网,采用量子加密技术保障通信安全[1] 应用场景与政策支持 - 陕西省发布2025年低空应用场景试点清单,包括客运索道无人机智能巡检、智慧光伏无人值守巡检等10余个场景[2] - 陕西航空产业发展集团旗下秦汉通航运营"中国龙"涂装直升机,其自主研发的低空运行控制指挥系统已覆盖全国10余个省份[2] - 陕西推进"低空+黄河环境监测"、"国家管网油气管道无人值守"等典型场景落地[2] 产业合作与技术突破 - 上海柏毅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与西北无人机检测评价认证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合作成立西安子公司,为当地无人机检测提供设备支撑[3] - 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联合多家企业成功实现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试飞,验证液氢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潜力[3] - 业内看好陕西打造"低空+"产业链,通过业态创新与商业模式升级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3]
第七届西洽会凸显西部发展新动能
人民网· 2025-05-25 00:57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高科技产品展示 - 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开幕,展示重庆本土"黑科技"产品,包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机器狗、多旋翼无人机等 [1] -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80%零部件自研、自产、自销,实现智慧医疗领域产品的国产替代并出口海外 [1] 医疗技术及智能阀门产业突破 - 重庆凯磁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应用全磁悬浮技术开发人工心脏,价格降至进口产品一半,解决传统产品血液破坏和血栓问题 [2] - 重庆垫江县引资超百亿元打造西部智能阀门产业基地,整合低效闲置资产,完善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加工及整阀生产销售,形成高端智能阀门产业链 [2] 农业合作及柠檬产业升级 - 重庆潼南区通过脱毒育苗中心和柠檬产品研发基地,提升柠檬附加值10倍以上,并计划与川渝毗邻市区打造100万亩、120万吨全国柠檬核心产区 [3] - 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打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计划出口柠檬汁、柠檬糖等加工产品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重庆和成都相互赋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 - 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表示期待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与重庆等西部城市的合作 [3]
万亿规模?无人机产业,最新研判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2:11
低空经济论坛核心观点 - 无人机产业将迎来万亿级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突破1万亿元 [1][3] - 无人机正从消费级向大中型、功能型转型,细分赛道均为千亿级别 [1][4] - eVTOL将成为低空经济主流载体,2030年大城市或普及10万架空中的士 [5] 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300亿元,2024年突破2000亿元 [3]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趋于饱和,转向物流、巡检等工业级应用 [3][4] - 固定翼无人机载重突破1.5-3吨,未来目标5-20吨,航程超2000公里 [3] - 多旋翼无人机以纯电为主,覆盖300公里半径短途运输 [3] 技术路线与能源转型 - 当前以油电混合/纯电为主,太阳能/氢能无人机将逐步推出 [3] - eVTOL采用电动垂直起降技术,主打200-300公里半径点对点飞行 [5] 应用场景拓展 - 成熟场景包括物流、植保、巡检、医疗等12大领域 [4] - 低空物流将率先爆发,2024年计划建成500座通航机场支撑 [6] - eVTOL商业化分阶段推进:2025年试飞,2027年或10家企业获适航认证 [5] 政策与基础设施 - 空域开放是普及关键,未来3-5年全面放开后应用将加速 [4] - 安全认证严格,eVTOL需通过多次测试才能载人运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