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SSD)

搜索文档
算力之后看存力 AI浪潮下存储狂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11:20
存储市场复苏与增长 - 2025年存储市场显著复苏 服务器市场在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刺激下大幅增长 [1] - 美光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增长37%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翻倍 HBM收入环比增长近50% [1] - SK海力士二季度营收增长35% 营业利润暴涨68% 公司加快HBM等前沿领域投资进度 [1] AI驱动存储需求变革 - 存储芯片从"配角"转变为决定AI效能的关键变量 大模型训练、边缘计算和实时推理需求爆发 [1] - 存力与算力需相匹配 存力发展非常重要 [1] - Yole Group预计2025年全球存储芯片销售额从2023年960亿美元增长到2340亿美元 2023-2029年CAGR达16% [1] 数据价值提升与存储重要性 - AI三大核心要素中数据地位显著提升 数据是训练和推理的基础 存储是数据的物理承载和高效访问关键支撑 [2] - 存储技术直接影响数据规模、访问速度、成本和AI模型训练效率 [2] - 人工智能存储从看重算力转为看重数据和存储 存储成为大模型关键基础设施 [2] AI应用对存储技术的新要求 - AI应用场景要求数据高吞吐量和实时性 温数据和热数据需求激增 [3] - 数据中心向大容量、高带宽、低延迟和高可靠性方向演进 [3] - SSD加速替代机械硬盘 读写速度达机械硬盘数十倍 更好匹配AI"零延迟"要求 [3] 技术迭代与市场分化 - 接口标准迭代加速 PCIe6.0理论带宽达64GT/s 是PCIe4.0的4倍 更好满足大模型训练高吞吐需求 [3][4] - 消费端追求高能效比、高性价比和高兼容性 适应个人用户和中小企业需求 [4] - 存储行业呈现"两端强化"新常态 数据中心和消费市场寻求差异化存储技术 [4] 国产存储发展机遇 - AI需求爆发叠加地缘政治因素为国产存储芯片提供突破机会 [4] - 存储自主可控关系到AI产业安全边界 国产化替代需全产业链协同 [4] - 国产存储产品在性能和稳定性取得进步 满足数据中心等重要场景需求 [5] 国产存储面临的挑战 - 需快速适配多样化国产生态 国内CPU、操作系统、服务器平台处于"百花齐放"阶段 对存储兼容性要求更高 [5] - 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课题 国内市场提供"练兵场"但真正竞争力需通过国际市场检验 [5] - 需在良率和产能上进一步爬坡才能与国际厂商竞争 [5] 国产存储发展路径 - 通过实际运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 [5] - 政策红利促进市场进入和扩大 有量才能降低产业链和供应链成本 [5] - 企业开始业务出海 通过与海外服务器厂商合作嵌入供应链 与国际品牌直接竞争 [6] - 建立自主全球渠道和服务体系是打破海外垄断的根本路径 [6] - 发展路径为技术突破、商业落地和全球化推进 是全产业链协同能力的检验 [6]
三星利润,暴跌94%
半导体芯闻· 2025-07-31 10:23
三星电子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 半导体部门营业利润同比下降94%至4.67万亿韩元(约合34亿美元),主要由于库存相关费用大幅增加[1] - 集团整体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5.23%至4.67万亿韩元,净利润下降48.01%至5.11万亿韩元,营收小幅增长0.67%至74.56万亿韩元[1] - 半导体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代工和系统半导体部门总营收稳定在6.7万亿韩元[1] - 智能手机和网络业务营业利润增长40.9%至3.1万亿韩元,得益于Galaxy S25及中端机型销售强劲[1] - 消费电子部门利润下降60%至2000亿韩元,主要受中国制造商竞争加剧影响[2] 业务板块分析 - 服务器内存销售有所改善,但未售出内存库存持续拖累业绩[1] - 固态硬盘(SSD)和数据中心组件库存水平下降,但前期库存估值大幅减记削弱盈利能力[1] - 代工业务产能利用率低持续拖累盈利[1] - 移动业务表现亮眼,旗舰机型Galaxy S25及中端Galaxy A系列销售强劲支撑利润率[1] - 网络设备海外销售额实现增长[1] 下半年发展策略 - 计划提高服务器内存芯片销量,等待HBM3E高带宽内存认证结果,有望获得英伟达更多订单[2] - 代工业务目标提高2纳米GAA工艺良率,已与特斯拉签署8年23万亿韩元芯片制造合同[2][8] - 移动领域依靠新推出的Galaxy Z Fold 7和Z Flip 7保持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2] - 将全力拓展HBM及代工业务,专注于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业务[3] - 预计DRAM价格将从下半年开始大幅上涨,NAND价格有望从第三季度反弹[6] 技术创新与产品规划 - HBM3E占比预计从80%提升至90%以上,HBM4样品已向客户供应[7] - 已完成第一代2纳米工艺可靠性评估,量产准备顺利,建立第二代2纳米工艺技术基础设施[7] - 计划量产下一代低功耗DRAM模块SoCAMM[6] - 推出XR耳机和三段式"Trifold"智能手机,应对未来外形尺寸变化[4] - 人工智能战略全面推进,与谷歌合作在S25系列引入跨应用控制功能[9] 市场预期与投资布局 - 预计下半年业绩将较上年同期有所反弹,IT市场随AI和机器人行业增长逐步改善[6] - 上半年向约40家公司投资1.2亿美元,重点关注AI、机器人和数字健康领域[6] - 智能手机市场预计同比略有下滑,但高端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将继续增长[8] - 折叠屏产品线预计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8] - 美国232条款调查可能对半导体、智能手机等核心业务产生广泛影响[6]
西部数据(WDC.US)Q2业绩大超预期 盘后飙涨逾10%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1:48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销售额达26.1亿美元 同比增长30% 超出华尔街预期约5% [1]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收益为1.66美元 较分析师预期1.48美元高出12.1% [1] - 调整后营业利润为7.32亿美元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6.675亿美元 利润率28.1% 超出预期9.7% [1] - 自由现金流利润率为25.9% 高于去年同期的12.5% [1] 营收趋势 - 过去五年营收年均下降10.7% 反映业务质量相对较低 [2] - 过去两年营收年均下降12.1% 显示需求仍受抑制 [4] - 近期实现连续4个季度增长 标志进入行业上升周期 典型上升周期持续8-10个季度 [7] - 卖方分析师预计未来12个月营收将增长10.3% 较过去两年有所改善 [7] 运营指标 - 库存周转天数为NaN(数据缺失) [7] - 库存水平显著改善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季度业绩指引 [9]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股价应声上涨 夜盘上涨超10%至79美元 [9] - 半导体行业具有周期性 呈现高速增长期与营收收缩期交替出现的特点 [2][4]
中国存储芯片厂搅动全球价格战
36氪· 2025-05-12 00:27
中国半导体存储器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中国政府实施补贴政策鼓励购买国产半导体存储器 中国产DRAM和NAND比其他国家的产品便宜23% 考虑补贴后最多便宜50%左右 [1] - 中国大型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市场存在感增强 技术创新推动供应商以中国为中心增加 价格竞争力显著提高 [1] 中国半导体企业技术进展 - 长江存储科技在NAND领域采用混合键合技术量产方面领先韩国企业 其市售产品层数达到267层 为全球最高水平 [5] - 长鑫存储技术在DRAM领域持续增长 其崛起正在压低DDR4和DDR3等产品的全球价格 [5] 半导体存储器价格走势 - NAND型闪存价格持续下跌 1-3月TLC 256GB SSD大宗交易价格为29.9美元/个 环比下降8% [2] - DRAM价格连续6个月下降 2月DDR4 8GB大宗交易价格为1.70美元/个 4GB产品为1.30美元/个 均为2023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5] - 行业观点认为价格可能在年内见底 最早在4-6月出现触底迹象 主要因企业为应对潜在关税政策增加库存 [5][6] 市场需求变化 - 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销售疲软导致DRAM和NAND需求减弱 DRAM约50%用于PC和数据中心 35%用于智能手机 [6] - 近期市场出现变化迹象 DDR4、DDR5及HBM需求正在增强 部分机构预测库存可能比预期更早减少 [6] - NAND领域部分大型制造商正在减产 若服务器需求增强可能推动价格在年内转向上涨 [6]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半导体存储器领先企业包括美国美光科技、韩国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 [1] - 中国长江存储科技在NAND领域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长鑫存储技术在DRAM领域持续增长 [1]
江波龙:企业级存储加速放量,全球布局持续铺开-20250509
国信证券· 2025-05-09 1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环比增加,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环比收窄,预计2025年存储价格有望温和复苏 [2] - 企业级存储业务加速提升,成为重要增长极;海外业务整合顺利,Lexar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3] - 自研芯片持续突破,逐步打开中高端存储应用市场 [4] - 基于公司2024年与2025年一季度情况,上调研发费用,下调利润预期,看好公司中长期全球业务布局与企业级产品带来的产品结构升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2.56亿元(YoY - 4.41%,QoQ + 1.45%),扣非归母净利润 - 2.02亿元(YoY - 155.64%,QoQ + 38.82%),毛利率10.35%(YoY - 14.04pct,QoQ - 0.81pct) [2]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3/8.4/10.1亿元(前值2025 - 2026年10.7/11.4亿元),对应PE分别为61/39/32倍 [4]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01.25亿、174.64亿、218.89亿、255.24亿、286.6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 8.28亿、4.99亿、5.34亿、8.38亿、10.07亿元 [5] 业务情况 - 企业级存储业务:2024年公司企业级存储收入达9.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6.30%;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超200% [3] - 海外业务:巴西控股子公司Zilia 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23.12亿元,同比120.15%,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5%;Lexar 2024年全球销售收入达35.25亿元,已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近21% [3] - 自研芯片业务:2024年公司成功流片首批UFS自研主控芯片(WM7400/WM7300/WM7200),此前已有三款自研主控芯片累计出货超3000万颗;持续投入SLC NAND Flash等小容量存储芯片设计,累计出货量已超1亿颗 [4]
中国存储芯片厂搅动全球价格战
日经中文网· 2025-05-09 08:10
中国半导体存储器行业现状 - 中国产DRAM和NAND价格比其他国家的产品便宜23%,考虑补贴后最多可便宜50% [1] - 中国大型企业在半导体存储器市场的存在感增强,技术创新推动供应厂商以中国为中心增加 [1] - 中国正在实施鼓励购买本国半导体存储器的补贴政策,主要销售市场是中国国内 [1] 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 在NAND领域,中国的长江存储科技(YMTC)正在扩大市场份额 [1] - 在DRAM领域,长鑫存储技术(CXMT)也在增长 [1] - 世界领先企业包括美国的美光科技、韩国的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 [1] 价格趋势及影响因素 - 1~3月NAND型闪存的大宗交易价格(TLC 256GB)为每个29.9美元,比上季度下降8% [2] - 2月DRAM大宗交易价格(DDR4 8GB)为每个1.70美元,4GB产品为1.30美元,连续6个月下降 [2] - 长江存储科技的产品层数最多,达到267层,采用混合键合(HB)技术的量产化比韩国企业更早成功 [2] 市场供需及未来展望 - 由于中国企业的低价攻势,NAND和DRAM价格呈现下跌趋势,但有观点认为价格将在年内见底 [3] - 企业为应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正在增加库存,一定程度上导致价格下跌 [3] - DRAM中约50%用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设备,约35%用于智能手机 [3] - 近期市场出现变化,DDR4、DDR5以及高带宽存储器(HBM)等的需求正在增强 [3] - 一些大型NAND制造商正在减产,缩减供应的趋势仍在持续 [4] - 如果服务器等的需求增强,半导体存储器价格可能在年内转向上涨,最早4~6月可能出现触底迹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