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含氟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巍华新材: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3:1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8634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17.3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50,154.26万元(按发行股数×发行价格计算),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41,156.81万元 [1] - 募集资金已于2024年8月9日全部到账,并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24]ZF11029号)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制度,与保荐机构及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协议内容符合上交所范本要求 [2] - 监管银行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上虞支行、招商银行绍兴上虞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及中信银行绍兴分行 [2] 募集资金存储与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2.88亿元(287,912,279.71元),主要存放于中信银行(1.09亿元)、建设银行及招商银行账户 [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4.12亿元,已投入募投项目7.01亿元,其中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4.79亿元,以前年度投入1.20亿元 [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及定期存款4.30亿元,并获得利息及理财收益679.41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募投项目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01亿元 [3] 募投项目具体进展 - 主要募投项目"年产2.22万吨含氟新材料及新型功能化学品和企业研究院项目"承诺投资额14.11亿元,累计投入4.74亿元,进度41.05% [5] - 另一项目"年产5000吨邻氯氯苄等氯化氟化系列产品"承诺投资额2.57亿元,累计投入2.27亿元,进度88.21% [5] - 项目未达计划进度因处于建设期,未发生可行性重大变化 [6] 闲置资金管理 - 公司董事会批准使用不超过1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保本型理财或存款类产品 [4] - 报告期内具体理财操作包括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及中信证券的多期理财产品,单笔金额介于5000万至2亿元 [5] 资金使用合规性 - 公司无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超募资金使用或节余募集资金情况 [4][5] - 募集资金存放、使用及披露符合监管规定,不存在违规情形 [5]
巍华新材: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巍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6 13:1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8634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7.39元,募集资金总额150145.26万元[1] - 扣除发行费用8988.45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41156.81万元[1] - 募集资金已经专户存储,并与保荐机构、银行签订监管协议,保证专款专用[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28791.23万元[3] - 募投项目累计支出70081.10万元,其中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47916.27万元,以前年度已投入12024.05万元[3] - 购买定期存款及理财未赎回金额43000万元,利息及理财收益679.41万元[3] 募投项目具体投入 - 年产2.22万吨含氟新材料及新型功能化学品和企业研究院项目承诺投资141096万元,累计投入47481.63万元[5] - 年产5000吨邻氯氯苄、4000吨三氟甲苯系列、13500吨二氯甲苯和8300吨二氯甲苯氯化氟化系列产品项目承诺投资25732.1万元,累计投入22699.48万元[5] - 两个募投项目合计承诺投资166828.1万元,实际募集资金141156.81万元,已累计投入70081.1万元[5] 现金管理方案 - 拟使用不超过70000万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起12个月内可滚动使用[7] - 现金管理产品限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保本型产品,期限不超过12个月,不得质押[7] - 资金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7] - 董事会授权董事长或授权人士在额度内行使投资决策权,财务部负责具体实施[7] 决策程序与合规性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金管理议案[9] - 该事项在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9]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已履行必要审批程序,符合相关监管规定,对现金管理事项无异议[9] 资金使用效率与收益分配 - 现金管理目的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现金资产收益,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6] - 现金管理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产品到期后资金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7] - 公司正在有序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在不影响项目建设和正常经营前提下进行现金管理[5]
一周A股IPO观察:3家获批2家终止,2新股首日涨超300%
搜狐财经· 2025-08-25 08:47
IPO排队企业情况 - 截至8月24日IPO排队企业总数292家 其中北交所排队企业175家占比最高 沪主板26家 科创板37家 深主板25家 创业板29家 [2] - 按审核阶段划分 已受理企业6家 已问询企业236家 已通过企业10家 中止企业22家 提交注册企业18家 [3] 新增上市企业情况 - 8月20日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920018 发行当日收盘价42.00元 涨幅358.02% 成交额11.09亿元 换手率94.11% [4][5][6][7] - 8月22日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920056 发行当日收盘价32.04元 涨幅344.38% 成交额7.58亿元 换手率73.08% [4][5][7][8] 新增辅导备案企业情况 - 8月18日至24日新增5家辅导备案企业 包括广东昭明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密金属五金制造) 赛特威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家用安防产品) 江苏君华特种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PEEK材料) 上海普适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导航与位置服务) 上海科州药物股份有限公司(抗肿瘤创新药) [9][10][11] - 辅导机构涵盖申万宏源 中信证券 国泰海通 中信建投等券商 备案地点涉及广东 宁波 江苏 上海等证监局 [10] 证监会注册通过情况 - 8月18日至24日3家企业获得注册批文: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沪主板 印制电路板研发生产) 德力佳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沪主板 风电齿轮箱制造) 河北世昌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 汽车燃料系统研发) [14][15][16][17] - 超颖电子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通信领域 德力佳专注风电主齿轮箱 世昌股份主要客户包括吉利/奇瑞/一汽等整车制造商 [15][16][17] 交易所终止审核情况 - 湖北楚大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 玻璃成型设备)和福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沪主板 氟化工材料)终止IPO审核 均为主动撤回 [18][19][21] - 两家企业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楚大智能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德尔科技业务涵盖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与新能源锂电材料 [19][21]
ST联创:8月1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1:13
公司动态 - ST联创于2025年8月14日召开第四届第二十六次董事会会议,审议了《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的议案》等文件 [2] - 会议采用现场和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在公司会议室举行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至12月份,ST联创营业收入中,含氟新材料占比71.34%,聚氨酯新材料占比28.66% [2] 市场信息 - ST联创股票代码为SZ 300343,8月15日收盘价为5.49元 [2]
ST联创:累计回购约121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0:13
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回购股份约121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13% [2] - 回购最高成交价4.28元/股 最低成交价3.93元/股 成交总金额约5019万元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含氟新材料业务占比71.34% 聚氨酯新材料业务占比28.66% [2]
高光时刻倒计时!湾芯奖报名即将截止,错过再等一年!
半导体芯闻· 2025-07-29 10:29
湾芯奖评选活动 - 2025湾芯奖聚焦半导体全产业链,旨在表彰国内外企业在技术突破、产品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同时致敬推动行业进步的领军人物与先锋力量 [1][48][49] - 截至7月23日已有115家行业佼佼者报名,报名通道即将于7月30日关闭 [1][77] - 评选流程包括参选申报、资料审核、入围线上评选、专家复评及10月15日的颁奖盛典 [60] - 奖项设置包括企业奖、技术创新奖、个人奖和产业服务奖,分别表彰行业标杆企业、技术领先主体、产业领袖及关键服务贡献者 [52][55][56][59] 参选企业展示 - **宁波江丰电子**:超高纯材料及溅射靶材领域全球领先,产品进入3纳米工艺,出货量世界第一 [3][4] - **苏州诺德森电子**:隶属年收入超21亿美元的Nordson集团,提供半导体测试与检测解决方案 [5][6] - **芝浦机电(上海)**:专注于半导体高精密制造设备,覆盖清洗、键合、蚀刻等关键工艺 [7][8] - **光微半导体**:铜锰靶材进入台积电3nm供应链,拥有全产业链技术 [9][10] - **天津绿菱气体**:国内电子特气领军企业,自主研发高纯刻蚀气体并规模化生产 [13][14] - **弥费科技**:半导体AMHS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导制定国内首个天车系统标准 [20][21] - **福建德尔科技**:氟化工全产业链布局,产品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光伏等领域 [28][29] - **宁夏盾源聚芯**:国内少数覆盖半导体石英坩埚至硅部件全产业链的制造商 [44] 行业技术亮点 - **灿芯半导体**:提供一站式定制芯片及IP服务,专注于高价值解决方案 [15][16] - **无锡先为科技**:研发GaN MOCVD及SiC外延设备,性能达行业领先水平 [22][23] - **昂科技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首创全自动老化测试系统提升芯片测试效率 [24][25] - **海拓创新**:专注静电卡盘国产化,技术覆盖半导体及显示行业 [36][37] - **板石智能科技**:提供精密测量仪器与半导体检测设备,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38][39] 展会与生态合作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将于10月15-17日在深圳举办,预计600+头部企业参展 [47][77][79] - 活动由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等机构主办,获政府及多家龙头企业支持 [75] - 获奖企业将获得荣誉认证、官方宣传授权及参与高端论坛的VIP特权 [69][71][72]
高光时刻倒计时!湾芯奖报名即将截止,错过再等一年!
半导体芯闻· 2025-07-24 10:21
湾芯奖评选活动 - 2025湾芯奖聚焦半导体全产业链,旨在表彰国内外企业在技术突破、产品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同时致敬推动行业进步的领军人物与先锋力量 [1][48] - 截至7月23日已有115家行业佼佼者报名,报名通道即将在7月30日关闭 [1][77] - 评选活动由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组委会权威设立,在深圳市人民政府等多个单位指导下进行 [49][75] 参选企业展示 -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超高纯铝、钛、钽等全系列先端靶材产业化,产品进入全球领先3纳米工艺,出货量世界第一 [4] - 苏州诺德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年收入超21亿美元,提供SMT和半导体客户测试与检测解决方案 [6] - 光微半导体材料(宁波)有限公司产品进入台积电3nm供应链,批量供应海内外知名晶圆厂 [10] - 天津绿菱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规模化生产高纯SF6、CF4等刻蚀气体的电子特气企业 [14] - 弥费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近300项知识产权,主导制定中国首个半导体天车系统标准 [21] 奖项设置 - 企业奖:表彰拥有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 [53] - 技术创新奖:表彰具有技术领先性、产业推动力的创新主体 [55] - 个人奖:表彰推动产业发展的产业贡献者与技术专家 [57] - 产业服务奖:表彰为产业提供关键供应链支持或创新金融服务的贡献者 [59] 评选流程 - 参选申报:6月16日-7月30日 [60] - 资料审核:7月31日 [60] - 入围线上评选:8月1日-22日 [60] - 专家评审团复评:8月25日-9月5日 [60] - 颁奖盛典:10月15日19:00-21:00 [60] 评选标准 - 企业规模与行业地位 [65] -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65] - 产品及解决方案成熟度 [65] - 市场拓展与应用案例 [65] - 未来发展潜力 [65]
铜锣湾20亿元项目落子儒商故里
齐鲁晚报· 2025-06-27 06:38
项目建设与投资 - 铜锣湾章丘商业广场项目总投资约20.6亿元,占地183亩,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计划打造融合儒商文化特色的文旅商业新地标[1][5] - 中氟年产46760吨含氟新材料技改项目和华氟化工高性能含氟新材料产业链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已签约落地,共同构建含氟新材料产业创新集群[2] - 圣泉先进材料创新基地等10个项目已破土动工,总投资4.5亿元;明泉绿色高效肥料产业链等36个重点项目全速推进,总投资122亿元[6] 产业发展与布局 - 刁镇街道工业经济强劲,拥有省级化工产业园和80余家规上企业,1-5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3.34亿元,占全区本土企业产值30%[1][5] - 街道紧扣济南市"13+34"产业链和章丘区"3+2+2"产业链目标,聚力打造特色工业产业集群[6] - 现代服务业取得突破,铜锣湾商业广场将涵盖零售、餐饮、文创等多元业态,打造"24小时经济"特色[5] 经济表现与成效 - 1-5月街道累计完成公共预算收入2.72亿元,同比增加942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8.82亿元,技改投资6.78亿元[5] - 限上企业销售额累计完成45.8亿元,占全区近四分之一[5] - 52个民生实事项目扎实推进,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育幼等领域[6] 区位优势与基础设施 - 刁镇街道区位交通优势显著,青银高速、G308等4条干线交汇,庆章高速加快建设[1] - 庆章高速章丘段路基工程完成72%、桥涵工程完成68%,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区域通达性[6] - 街道加快第二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升级,盘活用好扩区调区新增土地资源[3]
研判2025!中国含氟新材料行业现状、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2 01:22
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氟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588.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15.8万吨,市场需求强劲且产品附加值逐步提升[1][7] - 含氟新材料是高端制造业、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配套材料,技术含量高且应用广泛[1][9]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天赐材料、多氟多、昊华科技等12家企业,覆盖锂电池、光伏等热门领域[2] 含氟新材料特性与历史发展 - 含氟新材料因氟原子特性具备耐高温、耐腐蚀、低表面能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2] -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实现含氟材料工业化应用,中国自60年代起开发出聚烯烃类氟橡胶等产品,最初服务于国防军工[4] 政策支持与区域布局 - 福建、山东等省份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含氟新材料高端化发展,重点支持电子级氢氟酸、含氟聚合物等产品[4][6] - 江西省提出提高高端氟化工产品比重,河南省重点发展含氟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6] - 龙岩市、赣州市将含氟新材料列为重点产业链,部署研发平台建设[6] 产业链上游原材料 - 萤石是基础原材料,2023年中国产量占全球70%(630万吨),2024年增至670万吨,氟化工领域消费占比超50%[11] - 2024年中国硫酸总产能达1.41亿吨(同比+4.4%),产量1.20亿吨(同比+7.7%),新建产能1500万吨[13] 下游应用领域分析 锂离子电池 - 2024年中国锂电池产量1170GWh(同比+24%),行业总产值超1.2万亿元[15] - 六氟磷酸锂2024年全球出货量20.8万吨(同比+23.1%),但市场规模下滑33.3%至129.6亿元,行业产能过剩[17] - 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2024年出货量约3万吨(同比+100%),有望替代六氟磷酸锂[19] - PVDF作为正极粘结剂和氟代碳酸乙烯酯作为添加剂显著提升电池性能[21] 光伏领域 - 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277.57GW,累计装机885.68GW,均为全球第一[22] - PVDF和PVF是主流光伏背板材料,PVDF在抗紫外线、阻燃性等方面优于PVF但成本较高[24][25] 氢能领域 - 2024年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超817MW,氢能重卡平均功率提升至131KW[27] -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依赖进口,技术壁垒高,国内量产能力不足[29] 未来发展趋势 - 下游应用扩张将持续驱动市场规模增长,技术突破将拓宽含氟新材料应用场景[30] - 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区域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