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为乾崑智驾ADS 3.0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与豪华的优雅交汇——试驾阿维塔06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2 03:18
阿维塔06的车身侧面不同于传统两厢车或猎装车,悬浮车顶与20英寸五辐运动轮毂形成视觉焦点,类似 猎豹的头部与四肢。隐藏式门把手与无框车门设计,是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最爱之一,更加凸显出这款车 的运动气息。车尾采用无后舷窗设计,配有可升降电动尾翼,既优化了空气动力学又强化了运动属性。 智能进化完成体 如何打破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同质化严重的困局,阿维塔06以仿生学设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 款拥有华为乾崑智驾ADS 3.0、2940mm超长轴距、零重力座椅等软硬件突出配置的新能源车型,力求 将科技与豪华合二为一。近日,在《中国汽车报》第十八届年度消费车型试驾活动中,记者全面领略了 阿维塔06的产品哲学。 打造视觉革命 据悉,阿维塔06的设计灵感捕捉自猎豹"凝势"姿态的绝美瞬间,从外观上看,这确实打造出一场视觉革 命。阿维塔06的车身长度4855mm、宽度1960mm、高度1450mm(带空悬)/1467mm,营造出一股灵 动、轻盈的动态张力。值得一提的是,在阿维塔06从静止大油门起步的瞬间,车头略微上翘,确实有一 种猛虎出笼的视觉感受。阿维塔06前脸采用碟翼式设计,200余颗LED灯珠组成的飞翼灯组在夜间点亮 时,具 ...
ADS 4+WEWA亮相,岚图与华为共建“智驾安全底线”
钛媒体APP· 2025-08-05 00:26
岚图与华为合作进展 - 岚图与华为于2024年1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打造智能出行体验并加速智能化技术商业化落地 [2] - 合作首款车型岚图梦想家乾崑版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和鸿蒙座舱 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 [2] - 第二款合作车型岚图FREE+上市15分钟锁单量超1.15万辆 大订订单突破2万台 [2] - 东风汽车与华为于2024年5月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协议 覆盖汽车智能化、企业数字化和生态共建领域 [2] 智能化安全技术突破 - 岚图AEB系统支持130km/h刹停(国家高速限速120km/h) 最大起效车速达150km/h [4] - 新增GAEB功能可识别通用障碍物(如滚落柱子/失控车辆/石块)并触发制动或避让 [4] - 后向RAEB系统支持60km/h刹停 识别行人及儿童闯入场景 [4] - UAP防误踩功能可在误踩油门时切断动力并制动 [4] - 华为乾崑ADS主动安全系统累计避免可能碰撞238万次(截至2025年6月底) [5] WEWA云端驾校技术 - 岚图FREE+搭载乾崑智驾ADS 4 采用WEWA架构(世界事件引擎WE+世界行为模型WA) [6] - WEWA架构决策到制动延时降低50% 通行效率提升20% 冗余率下降30% [7] - WE引擎通过AI生成极端场景训练车辆大模型 每5000公里迭代一次 [7] - WA行为模型具备学习进化能力 从模仿人类到超越人类 [7] - 华为乾崑智驾ADS 4在2024年6月高温雨季避免可能碰撞12.32万次 [7] 行业合作模式与影响 - 岚图与华为形成"技术共同体"关系 共研共担智能化深水区挑战 [2][8] - 合作体现车企用户思维与华为AI技术工程化落地能力的双向赋能 [8] - 智能化发展需车企工程体系与合作方协同效率双重支撑 [9]
方程豹汽车媒体体验日,共鉴硬核实力与个性锋芒
中金在线· 2025-06-27 06:29
公司动态 - 方程豹汽车在深圳罗湖4S店举办媒体体验日活动,展示旗下新能源车型的技术实力和驾乘体验[1] - 方程豹区域经理刘杰林介绍家族三款车型:豹5、豹8和钛3,组成产品矩阵并展示技术亮点[3] - 豹5智驾版提供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和比亚迪自研天神智驾两种选择,豹8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3] - 豹5和豹8基于比亚迪DMO电驱越野平台和云辇-P液压悬架系统打造,定位智能硬派越野旗舰[3] - 钛3作为紧凑型SUV,4月上市以来累计交付量突破10,000辆,6月第一周单周销量3,371辆,成为A级纯电SUV周销量冠军[3] 产品表现 - 媒体试乘试驾体验豹5、豹8和钛3,反馈空间大、舒适度高、智能化技术强[5] - 钛3车型深受女性消费者喜爱,展现年度热门爆款潜力[3] - 比亚迪品牌中高端化进程加速,市场反响积极[5] 技术亮点 - 方程豹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和比亚迪自研天神智驾系统[3] - 采用比亚迪自研DMO电驱越野平台和云辇-P液压悬架系统[3] - 产品矩阵覆盖不同细分市场,从硬派越野到紧凑型SUV[3]
马斯克: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不能共用!
半导体芯闻· 2025-06-16 10:13
智能驾驶技术路线之争 - 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路线,认为人工智能、数字神经网络与摄像头结合是最适配道路系统的方案[2][6] - 国内新势力如华为、理想则主张激光雷达的必要性,强调其在雨雾天气的安全性优势[6][7] - 小鹏汽车支持视觉+大模型方案,认为激光雷达在远距离探测中存在信息密度低、易受干扰等缺陷[8][9][10] 激光雷达技术局限性 - 激光雷达远距离探测时能量密度呈平方反比衰减,192线激光雷达在200米外的信息获取能力弱于800万像素摄像头[10] - 多径效应导致复杂地形下信号失真,主流激光雷达帧率不足摄像头一半,影响高速移动物体识别[10] - 近红外光波长特性使其易受雨雪雾干扰,几米内形成噪点,穿透性弱于毫米波雷达[11] 视觉方案技术优势 - 高分辨率摄像头可更有效区分远距离目标(如塑料袋与电瓶车)[10] - 摄像头帧率更高,配合大模型能减少高速场景下的识别误差[10] - 特斯拉补充麦克风用于识别紧急车辆声音,增强环境感知维度[6] 行业技术路线对比 - 华为强调激光雷达对安全性的不可替代性,认为摄像头存在致盲风险[6][7] - 小鹏指出激光雷达"看得远"是伪命题,实际应用中受物理定律限制[9][10] - 特斯拉认为多传感器冲突可能导致系统自相矛盾,纯视觉方案更符合道路设计原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