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设备及耗材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执政下的“232调查”版图一览——关税大棒下,哪些行业在风口浪尖?
新浪财经· 2025-09-25 06:14
已加征关税 1. 汽车及零部件:已加征25%关税,范围覆盖乘用车、SUV、轻型卡车及大量零部件。 2. 铜及其衍生品:已加征50%关税,但铜矿石、精矿和电解铜(阴极铜)等原材料获得豁免。 3. 钢铁、 铝及其衍生品:已加征50%关税,且征收范围正持续扩大,近期新增了包括风力涡轮机部件、家具、压 缩机等衍生产品。 调查进行中 1. 中型和重型卡车及其零部件:调查于2025年4月启动,调查细节未公 布。 2. 商用飞机和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调查于2025年5月启动,调查细节未公布。 3. 无人机、无人机系 统及其零部件:调查于2025年7月启动,调查细节未公布。 4. 多晶硅及其衍生品:调查于2025年7月启 动,多晶硅是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材料。 5. 医疗设备及耗材:调查于2025年9月启动,调查范 围或包括口罩、注射器、导管、起搏器、呼吸机等。 6. 机器人、工业机械:调查于2025年9月启动,调 查范围或包括数控机床、工业冲压机、激光切割设备等。 7. 原木、木制品及衍生产品:调查于2025年3 月启动,调查范围或包括家具、橱柜、木制吊顶、木材制装饰件等。 8. 药品和药品成分:调查于2025 年4月 ...
可孚医疗股价微涨0.29% 公司筹划赴港上市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12 13:3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2日15时最新股价为38 16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11元涨幅0 29% [1] - 当日开盘价37 94元最高触及38 68元最低下探37 88元 [1] - 成交量22307手成交金额0 85亿元 [1] 公司业务 - 属于医疗器械行业主营业务涵盖医疗设备及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湖南地区重要医疗企业产品涉及多个医疗细分领域 [1] 资本动态 - 近期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已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推进工作 [1] - 动向显示公司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意图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93 28万元占流通市值0 08%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930 39万元占流通市值0 4% [1]
普祥健康递表港交所 旗下3家医院撑起逾七成收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1:37
公司概况 - 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申万宏源(香港)和农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总部位于北京,未披露拟发行股份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 [1] - 募资用途包括拓展内地及海外业务、医养结合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支付系统多元化及运营资金 [1] 业务布局 - 公司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排名第二 [1][2] - 战略布局13家医疗机构网络(6家自营+5家托管+2家投资),其中11家位于北京 [2] - 北京医疗机构覆盖6个城区,这些城区人口占北京市总人口的60% [3] - 按北京非三级医院数量计算,公司在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5.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4388.2万元 [4] - 同期毛利率为25.7%、22.5%、23.5% [4] - 2024年医养结合业务收入2.46亿元(占比96.4%),医疗设备及耗材收入912万元(占比3.6%) [4]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5.3%降至2024年3.1%,最大客户占比从1.6%降至0.8% [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2年51%降至2024年42.6%,最大供应商占比从16.9%降至10.1% [5] 核心收入来源 - 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53.2%、69.4%、73.2% [6] - 公司明确表示这3家旗舰医疗机构是主要收入来源 [6] 行业前景 - 中国医养结合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638亿元增至2034年6951亿元(CAGR 10.2%) [3] - 华北地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71亿元增至2034年800亿元(CAGR 11.5%) [3] - 行业受人口老龄化和分级诊疗政策推动,存在医养结合供给空白 [3]
普祥健康递表港交所:医养结合服务去年贡献96%营收,旗下3家医院撑起逾70%收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08:48
公司上市申请 - 普祥健康向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申万宏源(香港)和农银国际,未披露发行股份数量和募集资金数据 [1] - 募集资金拟用于拓展内地及海外业务、医养结合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多元化支付系统及运营资金 [1] - 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计,公司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 [1][2] 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北京等老龄化程度高的区域战略布局13家医疗机构(6家自营/5家托管/2家投资),其中11家位于北京 [2] - 按北京非三级医院数量计算,公司在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2] - 医疗机构覆盖北京6个城区,覆盖人口占北京市总人口的60% [3] 行业前景 - 中国医养结合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638亿元增至2034年6951亿元(CAGR 10.2%) [3] - 华北地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71亿元增至2034年800亿元(CAGR 11.5%) [3] - 行业受到政府政策支持,且存在医养结合供给空白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5.0亿元,净利润3884.4万元/3922.7万元/4388.2万元 [5] - 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65.4%,2024年增速放缓至18.6% [6] - 毛利率维持在22.5%-25.7%区间 [5][6] 收入结构 - 2024年医养结合业务收入2.46亿元(占比96.4%),医疗设备及耗材收入912万元(占比3.6%) [4] - 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贡献收入占比从2022年53.2%提升至2024年73.2% [8][9]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低于5.3%,客户分散但供应商集中(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42.6%-51%) [8] 运营特点 - 公司积累超过20年运营管理经验,专注中老年群体需求 [2] - 通过构建社区长期医患关系获取患者,业务高度依赖华北地区 [3][8] - 流动比率维持在1.1-1.3,速动比率0.9-1.0,显示短期偿债能力稳定 [6]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税政策悄然变化 中国医药制造不可或缺
新浪财经· 2025-04-14 00:23
行业指数表现 - 申万医药指数本周跌幅5.61%,跑输沪深300指数2.73%,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2位 [1] - 医药生物行业PE(TTM)为25.78倍,沪深300指数PE为11.50倍,行业估值溢价率为124.23%,处于历史低位 [1]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于4月11日发布更新税则,豁免自动数据处理器、电脑、通信设备、显示器与模组、半导体等商品的进口税率 [1] - 新政策适用于所有"对等关税"国家,相关产品统一适用10%标准附加关税,替代原有额外国别税率 [2] - 豁免措施适用于4月5日美国东部夏令时00:01后进入消费或从仓库提取的商品,进口商需在清关后10天内提交更正报关单 [2] 中国医药产业链影响 - 中国电子及半导体产业链直接受益,体现中国制造供应链的强粘性和高性价比优势 [3] - 医药产业链具备类似电子产业的供应链能力,全球对中国制药工业基础存在强依赖性,药品加征关税威胁有望止步 [3] - 医药出海业务压力大幅缓解,涉及CXO、原料药及仿制药、医疗设备及耗材等领域 [3] 投资方向建议 - CXO产业链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康龙化成、九洲药业等公司 [4] - API及仿制药制剂领域关注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健友股份、司太立、天宇股份、美诺华等企业 [4] - 耗材出口方向关注维力医疗、英科医疗、振德医疗、蓝帆医疗、海泰新光、美好医疗、三星医疗等标的 [4] - 医疗设备出口领域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万东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公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