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icon
搜索文档
太古地产抛售迈阿密资产回血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4:39
美国资产剥离 - 公司以4500万美元出售迈阿密Brickell City Centre开发用地给迪拜酒店管理公司 这是去年以来在迈阿密退出的第三项资产 [2] - 2020年以1.63亿美元出售Two Brickell City Centre和Three Brickell City Centre办公楼 2021年以1.74亿美元出售酒店部分 [5] - 上半年以5.49亿美元出售购物中心75%股权及停车位等权益 以2.1亿美元出售超高层办公楼地块 7月出售North Squared用地 [6] 迈阿密投资历史 - 1978年与Cheezem Development成立合资公司 开发碧琪箕岛33.6公顷土地 [4] - 1980年代在Brickell Key开发首个住宅项目One Tequesta Point 逐步打造滨水住宅区 [4] - 2012年启动Brickell City Centre综合体开发 总投资10.5亿美元 总面积540万平方英尺 2016年迈阿密东隅酒店开业 [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基本盈利同比增长15%至44.2亿港元 主要反映迈阿密资产出售收益 [2] - 股东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同比减少4%至34.2亿港元 股东应占呈报亏损12.02亿港元 为十五年来首次中期亏损 [11][12]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46.8亿港元 主要来自香港办公楼组合 [11] 战略重心调整 - 宣布未来十年在核心市场投资1000亿港元 其中500亿港元投向内地 目前67%资金已投放 内地投资落实92% [8] - 将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以回流资金 专注于一线及新兴一线城市零售主导的多用途项目 [6][8] - 计划到2032年将内地和香港总建筑面积增加一倍 香港住宅市场年内推出两个可售项目 [8] 内地业务表现 - 内地零售物业应占租金收入总额26.22亿港元 同比增长1% 租金收入总额22.72亿港元 增长2% [8]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销售额增长6.8% 成都太古里增长0.2% 上海兴业太古汇增长13.5% 前滩太古里增长4% [9]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租金收入增长5% 成都太古里增长3% 上海兴业太古汇下滑6% 前滩太古里下滑10% [10] 香港业务表现 - 香港零售销售额整体下滑3.3% 太古广场商场和太古城中心实现1%-2%增长 东荟城名店仓下滑3% [10] - 办公楼组合整体出租率91% 较年初降2个百分点 租金收入总额24.55亿港元 同比下跌5% [11] - 太古广场出租率94%最高 太古坊二座仅68% 其他办公楼89% [11]
太古地产上半年营收87.2亿港元,500亿港元内地投资计划已落实92%
华夏时报· 2025-08-11 04:2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87.2亿港元 基本溢利同比增15%至44.20亿港元 但股东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同比减4%至34.2亿港元[2] - 香港办公楼租金总收入同比跌5%至24.55亿港元 整体租用率88%[5] - 零售物业租金收入36.52亿港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 内地市场表现 - 内地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30.73亿港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2] - 内地零售物业租金收入总额上升2%至22.72亿港元 撇除汇率影响后仍增2%[3] - 内地应占零售销售额同比升1% 较2019年同期高出70%[3]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租金收入总额增5% 成都太古里增3% 北京颐堤港增1% 广州太古汇跌1% 上海兴业太古汇跌6% 前滩太古里跌10%[3] 香港零售市场 - 香港零售物业租金收入微跌2%至12.63亿港元[4] - 太古城中心和东荟城名店仓出租率达100%[4] - 香港零售销售额整体下滑3.3% 但太古广场商场和太古城中心销售额实现1-2%增长[4] 千亿港元投资计划进展 - 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已落实67%资金投放[2][6] - 内地市场500亿港元投资额已落实92%[2][6] - 内地8个发展项目如期推进 包括北京太古坊(2026年分阶段落成) 上海前滩21号(2026年落成) 上海陆家嘴太古源(2026年分阶段落成) 广州聚龙湾太古里(2027年分阶段落成) 西安太古里(2027年分阶段落成) 三亚太古里(2026年分阶段落成)[6] - 项目全部落成后 内地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将从1044.34万平方呎增至1892.48万平方呎[7] 资产处置与资金调配 - 出售美国迈阿密Brickell City Centre股权获5.49亿美元 出售超高层办公楼地块获2.1亿美元[7] - 7月出售迈阿密Brickell的North Squared用地[7] - 下半年将继续剥离非核心资产以回流资金[7]
太古地产(01972.HK):业绩兑现、资本循环与股东回报稳健均好
格隆汇· 2025-08-10 03:33
业绩表现 - 1H25收入同比+20%至87.2亿港元 公司股东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同比-4%至34.2亿港元 物业投资分部同比+1.5%至37.5亿港元 [1] - 考虑资产出售收益后 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溢利同比+15%至44.2亿港元 符合市场预期 [1] - 中期每股派息0.35港元/股 同比+3% 对应当前股息收益率1.66% [1] 业务运营 - 内地购物中心零售额同比增长1%(对比1H24及2024同比-7%) 上海太古汇同比+14%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同比+7% [1] - 内地购物中心租金收入1H25同比+2%至22.7亿港元 [1] - 香港办公楼组合出租率为88%(同比-1ppt) 租金同比-5%至24.6亿港元 但潜在及现有租户咨询量同比增加 [1] - 香港零售方面 太古广场 太古城中心1H25销售额分别同比+1%和+2% 租金收入同比略跌2%至11.7亿港元 [1] 资产处置与投资 - 上半年录得资产出售收益10亿港元 主要来自美国迈阿密购物中心及毗邻地块 合计总对价最高7.60亿美元 [2] - 1H25公司净负债率环比2024年末持平于15.7% [2] - 千亿投资计划中500亿港元投向内地市场 460亿已明确投向 包括广州聚龙湾太古里2025年末分期开业 2026年三亚太古里 2027年西安太古里竣工 [2] 未来发展 - 公司重申股息以中单位数逐年增长指引 [2] - 资产处置方面 下半年迈阿密地块与港岛东中心43层出售将确认 [2] - 住宅销售方面 2H25香港及内地整体新推盘体量将有所上行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和2026年经常性基本溢利同比-5% +17%至61.7亿港元 72.0亿港元 [2]
太古地产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20%至87.23亿港元 推进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
北京商报· 2025-08-07 10: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7.23亿港元 同比增长20% [1] - 股东应占基本溢利44.2亿港元 同比增加15% [1] - 中期股息每股0.35港元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租金收入总额30.73亿港元 与2024年上半年持平 [1]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7% 上海兴业太古汇增14% 前滩太古里增4% [1] - 广州太古汇零售销售额同比下降2% 成都太古里和北京颐堤港与2024年同期持平 [1] 战略投资 - 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已完成67%资金投放 剩余资金聚焦中国香港 中国内地及东南亚市场 [2] - 中国内地市场计划投资500亿港元 已落实92% [2] - 重点推进陆家嘴太古源 前滩太古里扩建等大型综合发展项目 [2] 项目布局 - 北京太古坊项目加码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建设 [2] - 三亚推进创新零售项目 西安打造西安太古里 [2] - 大湾区新增广州太古汇扩建及聚龙湾太古里(大湾区首个太古里项目) [2] 运营亮点 - 上海兴业太古汇与路易威登合作打造"路易号"地标 成为全国性热点 [1] - 中国内地物业组合在创新消费体验方面保持竞争优势 [1]
太古地产(01972.HK)2025年上半年运营数据点评:商圈头部优势显著 购物中心零售额持续改善
格隆汇· 2025-08-05 03:30
内地购物中心运营表现 - 上海兴业太古汇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上升13.5% [1]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零售额同比增长6.8% [1] - 上海前滩太古里零售额同比增长4% [1] - 成都太古里零售额同比微增0.2% [1] - 北京颐堤港零售额同比持平 [1] - 广州太古汇零售额同比下降2.1% 但较2024年10.7%的降幅明显收窄 [1] 项目运营优势 - 奢侈品牌持续入驻推动业绩增长 LV"路易号"和Dior快闪店等改造成果显著 [1]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2025-2028年头部奢侈品牌独栋门店逐步开业 预计推动零售额和租金快速增长 [1] - 商圈头部地位结合强大运营招商能力保障零售额增长 [1] - 预计2025年购物中心租金仍将实现增长 [1] 香港购物中心表现 - 太古广场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增长1.4% [2] - 太古城中心零售额同比增长2% [2] - 东荟城名店仓零售额同比下降3.3% [2] - 出租率连续6个季度保持100% [2] - 商户倾向于选择头部优质物业的趋势持续 [2] 写字楼市场状况 - 香港整体办公楼市场因新增供应面临租金下行压力 [2] - 资本市场改善但对办公楼需求恢复仍需时间 [2] - 香港写字楼新签约租金未见明显下降 出租率小幅下降 [2] - 租金调幅维持在-16%至-14%区间 [2] - 内地写字楼因位置核心且质量好 出租率环比小幅提升且租金稳定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449% 54% 37% [2] - 分红保持年5%的增速 [2] - DDM模型测算每股净现值为23.92港元 [2] - 对应2025年股息率为5.6% [2]
二季度三里屯太古里租用率99%
北京商报· 2025-08-04 08:55
内地零售物业租用率表现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租用率99% 较上年同期98%上升1个百分点 [1] - 广州太古汇租用率保持100% 与上年同期持平 [1] - 北京颐堤港租用率100% 较上年同期98%上升2个百分点 [1] - 成都太古里租用率97% 较上年同期96%上升1个百分点 [1] - 上海兴业太古汇租用率94% 较上年同期93%上升1个百分点 [1] - 上海前滩太古里租用率98% 与上年同期持平 [1] 发展中投资物业建设进展 - 北京太古坊总楼面积375,837平方米 预计2026年中开始落成 目前进行上盖、幕墙和机电安装工程 [1] - 西安太古里预计2027年起落成 相关工程进行中 [1] - 三亚太古里预计2027年起落成 相关工程进行中 [1]
连升三名内地高管,太古地产为千亿港元投资计划护航?
第一财经· 2025-06-06 12:40
人事调整与战略布局 - 公司提拔多位熟悉内地市场的高管,涉及北京、上海、成都三地太古里项目,包括余国安、顾育真和伍玉珊 [1] - 余国安升任中国内地零售业务(新项目)总经理,负责三亚、西安及广州聚龙湾等新项目 [5] - 顾育真获委任为零售业务(上海浦东)总经理,统筹前滩太古里扩展项目及陆家嘴太古源零售部分 [5] - 伍玉珊升任中国内地零售业务总经理,协调内地零售策略与营运,继续负责成都太古里 [8] 高管背景与业绩 - 余国安曾引入超过60家北京或全国首店至三里屯太古里,推动其成为商业潮流地标 [3][4] - 伍玉珊带领成都太古里引进超215个品牌,其中约80家为区域或全国首店 [7] - 伍玉珊因陪同LVMH主席巡店出圈,被称为"真实的女总裁形象" [5] 千亿港元投资计划 - 公司计划投入1000亿港元,其中约500亿港元用于内地市场,目标2032年内地总楼面面积翻倍 [9] - 已落实项目包括西安太古里、三亚太古里、上海前滩综合项目、广州聚龙湾太古里等 [9] 零售业务表现 - 2024年零售业务占总收入51.2%,首次超过五成,较2023年提升2.5个百分点 [9] - 内地零售物业租金收入上升7%至44.89亿港元,客流量增长约5% [10]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租金收入上升12%,创历史新高;前滩太古里增长7%;成都太古里与2023年持平 [10] - 成都太古里租用率96%,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和上海前滩太古里出租率98% [10] 市场展望 - 公司预计内地零售销售额增长趋势将延续至2025年,长远看好内需和奢侈品市场 [10] - 业内认为高管调整意味着公司加强与内地市场融合,为稳定发展提供动力 [11]
太古地产(1972.HK):重大事项点评
格隆汇· 2025-05-17 02:13
内地购物中心运营数据 - 上海兴业太古汇、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上海前滩太古里一季度零售额同比上升10 1%、6%、1 5% [1] - 成都太古里、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一季度零售额同比下降2 9%、2 5%、0 4%,降幅较24年明显收窄 [1] - 内地6座购物中心占24年公司应占租金的35%,一季度零售额增速较24年整体好转 [1] - 兴业太古汇Q1零售额增速转正,得益于25年初调改后引入更多奢侈品牌 [1] - 三里屯太古里Q1出租率较24年底提升1pct至99%,零售额同比上升6%,北区重点奢侈品牌旗舰店开业后将贡献增量 [1] - 内地购物中心经营改善因项目为城市头部玩家,具备网络效应及强大招商调改能力,预计25年应占租金保持增长 [1] 香港购物中心及写字楼运营数据 - 香港太古城中心、太古广场、东荟城名店仓Q1零售额增速同比+2 9%、-5%、-5 8%,出租率连续5季度达100% [2] - 香港写字楼整体出租率保持89%,租金与24年底持平,新签约租金调幅环比收窄,预计25年应占租金小幅承压 [2] - 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写字楼出租率均上升1pct至91%、84%,上海兴业太古汇出租率下降2pct至94% [2] 投资建议与财务预测 - 公司通过持有护城河资产获取稳定现金流,Q1内地购物中心零售额好转符合预期 [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449%、54%、37%,分红保持年5%增速 [3] - DDM模型测算每股净现值为21 55港元,对应2025年股息率为6 9% [3]
重大事项点评Q1表现符合预期,内地购物中心经营改善
华创证券· 2025-05-15 1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 21.55 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太古地产是持有具有护城河底层资产获取稳定现金流的商业地产公司,Q1 内地购物中心零售额好转符合预期,因其购物中心为城市头部项目,且公司招商和调改能力强,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 449%、54%、37%,分红年增速 5%,测算 DDM 模型下每股净现值 21.55 港元,对应 2025 年股息率 6.9%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14,428|14,616|14,995|18,638| |同比增速(%)|-2.1%|1.3%|2.6%|24.3%| |归母净利润(百万)| -766|2,676|4,132|5,671| |同比增速(%)|-129.0%|449.3%|54.4%|37.2%| |每股盈利(元)| -0.13|0.46|0.72|0.98| |市盈率(倍)| -127.4|36.2|23.4|17.1| |市净率(倍)|0.4|0.3|0.3|0.3|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57.72 亿股,已上市流通股 57.72 亿股,总市值 965 亿港元,流通市值 965 亿港元,资产负债率 21.66%,每股净资产 47.35 港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17.3/11.2 港元 [5] 内地购物中心经营情况 - 内地 6 座购物中心占 24 年公司应占租金 35%,一季度零售额增速较 24 年好转,上海兴业太古汇、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上海前滩太古里一季度零售额同比上升 10.1%、6%、1.5%,成都太古里、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一季度零售额同比下降 2.9%、2.5%、0.4%,降幅较 24 年收窄 [8] - 兴业太古汇 Q1 零售额增速转正,得益于 25 年初调改引入更多奢侈品牌;三里屯太古里表现坚挺,北区仍在升级改造,Q1 出租率较 24 年底提升 1pct 至 99%,零售额同比上升 6%,北区重点奢侈品牌旗舰店开业后将贡献增量 [8] - 公司内地购物中心经营改善因项目为城市及商圈头部玩家有网络效应,且公司招商和调改能力强,预计 25 年内地购物中心应占租金保持增长 [8] 香港购物中心经营情况 - 香港购物中心整体延续 24 年 Q4 趋势持续小幅改善,太古城中心、太古广场、东荟城名店仓 Q1 零售额增速同比 +2.9%、 -5%、 -5.8%,出租率连续 5 个季度达 100% [8] 写字楼经营情况 - 香港写字楼受供给冲击仍承压,Q1 整体出租率 89%与 24 年末一致,最新租金阶段性企稳,新签约租金调幅环比收窄,预计 25 年香港写字楼应占租金小幅承压 [8] - 三个内地写字楼项目,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出租率均上升 1pct 至 91%、84%,上海兴业太古汇出租率下降 2pct 仍保持 94%高位,整体较稳定 [8] 附录: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港元)|5,121|5,270|6,060|6,501| |应收款项合计(百万港元)|4,205|4,253|4,366|5,440| |存货(百万港元)|12,751|13,951|13,951|12,451|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港元)|27,091|26,067|27,187|28,816| |固定资产净额(百万港元)|3,623|3,610|3,636|3,667| |权益性投资(百万港元)|31,463|36,218|39,450|41,250|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港元)|328,335|336,685|343,740|347,869| |资产总计(百万港元)|355,426|362,752|370,927|376,685| |负债总计(百万港元)|76,999|78,846|82,717|79,091| |股东权益总计(百万港元)|278,427|283,906|288,210|297,594| [9] 利润表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港元)|14,428|14,616|14,995|18,638| |营业总支出(百万港元)|6,515|6,824|7,197|10,234| |营业利润(百万港元)|7,913|7,792|7,798|8,404| |净利息支出(百万港元)|991|1,256|1,407|1,882| |非经常项目前利润(百万港元)|1,547|4,522|6,158|7,554| |除税前利润(百万港元)|1,537|4,512|6,148|7,544| |所得税(百万港元)|2,138|1,670|1,844|1,660| |净利润(百万港元)| -766|2,676|4,132|5,671| [9]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港元)|3762|3515|2158|7049|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港元)| -6277| -8962| -7628| -4779|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港元)|2757|5596|6260| -1829| [9]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增长率(%)| -2.1%|1.3%|2.6%|24.3%|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增长率(%)| -129.0%|449.3%|54.4%|37.2%| |毛利率(%)|70.5%|69.0%|67.8%|60.5%| |净利率(%)| -5.3%|18.3%|27.6%|30.4%| |ROE(%)| -0.3%|1.0%|1.5%|2.0%| |ROA(%)| -0.2%|0.7%|1.1%|1.5%| |资产负债率(%)|21.7%|21.7%|22.3%|21.0%| |流动比率|1.4|1.7|1.9|1.9| |速动比率|0.7|0.8|0.9|1.1| |每股收益(港元)| -0.13|0.46|0.72|0.98| |每股经营现金流(港元)|0.65|0.61|0.37|1.22| |每股净资产(港元)|47.35|48.62|49.34|50.93| |P/E(倍)| -127.4|36.2|23.4|17.1| |P/B(倍)|0.4|0.3|0.3|0.3| [9]
太古地产(01972):重大事项点评:Q1表现符合预期,内地购物中心经营改善
华创证券· 2025-05-15 1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 10%-20%,目标价 21.55 港元 [2][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太古地产是持有具有护城河底层资产获取稳定现金流的商业地产公司,Q1 内地购物中心零售额持续好转符合预期,因其购物中心为城市头部项目且公司招商和调改能力强,具有强竞争优势,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 449%、54%、37%,分红保持年 5%增速,测算 DDM 模型下目前每股净现值为 21.55 港元,对应 2025 年股息率为 6.9%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14,428|14,616|14,995|18,638| |同比增速(%)|-2.1%|1.3%|2.6%|24.3%| |归母净利润(百万)| - 766|2,676|4,132|5,671| |同比增速(%)|-129.0%|449.3%|54.4%|37.2%| |每股盈利(元)| - 0.13|0.46|0.72|0.98| |市盈率(倍)| - 127.4|36.2|23.4|17.1| |市净率(倍)|0.4|0.3|0.3|0.3|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57.72 亿股,已上市流通股 57.72 亿股,总市值 965 亿港元,流通市值 965 亿港元,资产负债率 21.66%,每股净资产 47.35 港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17.3/11.2 港元 [5] 内地购物中心经营情况 - 内地 6 座购物中心占 24 年公司应占租金 35%,一季度零售额增速较 24 年明显好转,上海兴业太古汇、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上海前滩太古里一季度零售额同比上升 10.1%、6%、1.5%,成都太古里、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一季度零售额同比下降 2.9%、2.5%、0.4%,降幅较 24 年明显收窄 [8] - 兴业太古汇 25 年初调改后引入更多奢侈品牌,Q1 零售额增速转正;三里屯太古里表现坚挺,重奢定位北区仍在升级改造,Q1 出租率较 24 年底提升 1pct 至 99%,零售额同比上升 6%,北区重点奢侈品牌旗舰店开业后将贡献增量零售额和租金 [8] - 公司内地购物中心经营持续改善,因各项目为城市及商圈内头部玩家有网络效应,且公司招商和调改能力强,预计 25 年内地购物中心应占租金仍将增长 [8] 香港购物中心经营情况 - 香港购物中心整体延续 24 年 Q4 趋势持续小幅改善,太古城中心、太古广场、东荟城名店仓 Q1 零售额增速同比 + 2.9%、 - 5%、 - 5.8%,出租率连续 5 个季度达 100%,印证商户倾向头部优质物业趋势 [8] 写字楼经营情况 - 香港写字楼市场供给过剩,Q1 公司香港写字楼整体出租率仍为 89%,与 24 年末一致,最新租金阶段性企稳,与 24 年底水平一致,新签约租金调幅环比收窄,预计 25 年香港写字楼应占租金仍小幅承压 [8] - 三个内地写字楼项目中,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出租率均上升 1pct,分别至 91%、84%,上海兴业太古汇出租率下降 2pct,仍保持 94%的高位,整体较稳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