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

搜索文档
再生稻如何提升种粮质效(新知)
人民日报· 2025-09-22 21:55
优势良多,再生稻为何没在更大的范围内铺开?在机械替代人工作业的大趋势下,再生稻发展也面临瓶 颈,其中收割机碾压是关键痛点:传统联合收割机履带宽、割幅窄,在收获头季稻时,会对稻桩造成大 面积碾压,而遭碾压的休眠芽几乎无法再生,继而直接导致再生季水稻产量锐减、成熟度不一。 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进步,正是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实现的。一方面,各地积极研发推广窄履带、 宽割台的再生稻专用收割机。另一方面,江苏大学等单位的科研团队创新提出"宽窄行种植模式",从源 头上实现"少碾压""零碾压"。一个个攻坚克难的技术创新、方法突破,转化为可感可及的产量增加、获 得感提升。 发展再生稻,意义不止于一田一地的增收。它有助于盘活我国南方地区的光热资源,推动实现耕作制度 优化。农业农村部今年2月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明确了力争到 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的目标。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强化政策支 撑保障,将有力促进再生稻持续稳定发展。 【现象】8月中下旬以来,多地种植的再生稻进入集中收获期。在安徽肥东,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达600 公斤,再生季亩产预计150公斤,每 ...
河南稻田的N种打开方式
河南日报· 2025-08-27 23:39
再生稻产业发展 - 商城县再生稻种植面积从2014年40亩扩展至2025年预计18万亩 增长近4500倍 [2] - 再生稻头茬亩产突破1300斤 全年亩产超1800斤 增产超3亿斤 产值破7亿元 [2] - 组建95人农业科技团队 技术指导覆盖率超80% 2024年开展技术培训40余场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近千人次 [4] 技术创新与规模扩张 - 筛选"桃优香占""隆晶优1212"优质品种 良种推广应用率超60% [4] - 建成19个再生稻示范基地 8个乡镇实现万亩以上规模种植 [4] - 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产业奖补、基础设施和品牌建设 [4] 区域协同发展 - 光山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 建设全省首家大型智能化育秧工厂 年育秧能力近百万盘 [5] - 培育"光山蓝"区域公共品牌 7家企业14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 10个市级和8个省级知名品牌 [5] - 组织4支服务队45名技术骨干对32个生产基地包联服务 减轻气象灾害影响 [5]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潢川县推广"稻虾鳖"立体循环模式 亩产小龙虾500斤 生态甲鱼亩产200斤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30% [8] - 建成日加工30吨甲鱼生产线 年加工小龙虾3万吨、甲鱼1万吨、淡水鱼3万吨 [8][9] - 形成年产值20亿元产业集群 涵盖600余养殖户、40余家合作社、近80家加工企业 [9] 产业链深度整合 - 从虾壳提取虾青素、甲壳素制成保健品原料 实现"变废为宝" [9] - 线上平台甲鱼产品日销8000至1万单 打造"龙小甲""中华黄鳖"等知名品牌 [9] - 采用"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合作社+渠道"模式 构建种苗繁育、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 [9] 农文旅融合创新 - 汝阳县稻田小镇累计接待游客23万人次 清明假期门票收入破10万元 [12] - 春季研学活动接待团队超30批次 实现研学收入22万元 [12] - 2023年10月以来文旅收入346万元 村集体收益242万元 村民股东分红15万元 [14] 乡村运营机制创新 - 采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乡村合伙人+村民"合作模式 村民小额入股项目 [14] - 数字化乡村运营平台实现"即时分账" 现场消费实时到账 [14] - 观光小火车项目4名合伙人各入股2万元占股60% 24户村民每户筹资1000元占股20% [14]
安徽巢湖:再生稻收割忙
人民网· 2025-08-17 03:10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高度重复且缺乏实质性信息(仅标题"安徽巢湖:再生稻收割忙"在不同文档中重复出现),无法提取有效的行业或公司研究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以下至少一项内容的完整新闻文本: 1)再生稻产量数据或同比变化 2)种植面积或技术细节 3)相关农业企业信息 4)产业链影响分析 5)政策支持或行业趋势 当前文档仅显示标题重复,未包含可分析的财务数据、行业动态或公司行为等有效信息 [1][3][4][5]
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强化田管、精准灌溉,夏粮丰收基础牢
央广网· 2025-05-13 01:24
夏粮生产关键期田间管理 - 河南小麦处于灌浆期 豫南部分区域进入灌浆中后期 5月中旬干热风灾害风险较高可能影响正常灌浆 [1] -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已完成95%以上麦田最后一遍灌浆水浇灌 共引黄河水8414万立方米 灌溉面积76.5万亩次 [1] - 封丘县采取"能引则引 能提则提 多引水 送远水"原则调配水资源 科学制定灌溉计划 [1] 农业技术应用 -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使用200余架植保无人机开展"一喷三防"作业 实现自动巡航喷洒 定位准确且能自动避障 [1][2] - 临邑县已完成全县12个乡镇街道的小麦飞防作业 覆盖80多万亩小麦 [1][2] 灌溉保障措施 -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启用16座泵站24小时提引外河水 日均调水超5万立方米 并增设5台移动水泵保障偏远田块 [2] - 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疏通灌溉渠道 从青弋江引水 建议农户早晚时段灌溉避免高温作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