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连续8年实现正收益
中国证券报· 2025-09-27 01:25
9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 忠在会上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6年底启动投资运营以来,连续8年实现正收益,较好地实现了 保值增值目标。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持续扩大,"十四五"期间投资收益额超过7560亿元。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稳健增值。"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持续扩大委托规模、提升投资收 益,扎实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运营各项工作。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6万 亿元,比"十三五"期末翻了一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6年底启动投资运营以来,连续8年实现正收 益,年均投资收益率5.15%,较好实现了保值增值目标。 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持续扩大。企业(职业)年金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 投资运营状况直接关系第二支柱作用的发挥。"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从规范基金运营管 理、加强风险防控、强化信息披露、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等方面,持续完善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相关制 度。目前,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达到7.56万亿元,比"十三五"期末增加4.02万亿元。"十四五"期 间,企业(职业)年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连续8年实现正收益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22:45
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持续扩大。企业(职业)年金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 转A02版) 李忠说:"下一步,基金运营规模还会稳步扩大,我们将进一步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 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确保基金长期稳健,实现保值增值。" 李忠表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事关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是提高基金长期支撑能力、推动社会保障 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始终坚持以安全为前提,以合 规为底线,按照规范、稳健、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完善社保基金投资运 营政策,健全投资监管体系。"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积极落实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决策部署,助力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稳健增值。"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持续扩大委托规模、提升投资收 益,扎实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运营各项工作。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6万 亿元,比"十三五"期末翻了一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6年底启动投资运营以来,连续8年实现正收 益,年均投资收益率5.15%,较好实现了保值增值目标。 ● 本报记者 王舒嫄 9月26日,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连续8年为你悄悄挣钱了!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06:06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26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 忠介绍,"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始终坚持以安全为前提,以合规为底线,按照规范、稳 健、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完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政策,健全投资监管体系。尤其是去年以来, 人社部积极落实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决策部署,助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一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稳健增值。"十四五"期间,人社部持续扩大委托规模、提升投资收益,扎实做好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委托投资运营各项工作。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6万亿元,比"十三五"期末翻了一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自2016年底启动投资运营以来,连续8年实现正收益,年均投资收益率5.15%,较好实现了保值增值目标。 二是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持续扩大。企业(职业)年金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投资运营状况 直接关系第二支柱作用的发挥。"十四五"期间,人社部从规范基金运营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强化信息披露、完善长周期考核 机制等方面,持续完善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相关制度。目前,企业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已连续8年为你悄悄挣钱了!
证券日报· 2025-09-26 05:39
三是储备基金提供长期保障。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我国积极应 对人口老龄化、增强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期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续做大做 强,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承接和运营工作稳步推进。截至8月底,作为长期储备的全国社会保障 基金规模为3.22万亿元,其从2000年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7.55%,此外还有中央层面划转充实社 保基金的国有资本及现金收益2.26万亿元,这些资金都将为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发挥积 极作用。 李忠表示,下一步,基金运营规模还会稳步扩大,人社部将进一步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 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确保基金长期稳健实现保值增值。 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事关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是提高基金长期支撑能力、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稳健增值。"十四五"期间,人社部持续扩大委托规模、提升投资收益,扎实 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运营各项工作。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6万亿元, 比"十三五"期末翻了一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6年底启动投资运营以来,连续8年实现正 ...
★财政部公布2025年度立法工作安排 研究制定社保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01:56
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更新 - 财政部计划2025年研究制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以替代已实施20年的《暂行办法》[1] - 现行《暂行办法》部分内容不适应当前金融市场发展和社保基金投资管理需求 专项批复需系统梳理[1] - 新规征求意见稿下调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上限 因社保基金已形成规模效应[1] - 投资品种分类为存款利率类、信用固收类、股票类、股权类 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提至40% 股权类提至30%[1] 财政部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 同步推进资产评估法修改、预算法修改、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制定等法律行政法规起草[2] - 研究修订企业财务通则、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管办法、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办法等财政规章[2] - 涉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代理记账管理办法、注册会计师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制度更新[2]
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现状与前景展望
平安证券· 2025-06-17 0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三支柱养老保险基金及社保基金投资运行良好,各支柱呈现差异化特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业绩好,社保基金投资业绩优秀,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投资偏保守,个人养老金起步晚且产品风险偏好不强;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扩大委托投资比例,二、三支柱产品风险偏好有望提升以强化养老储备功能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收益率良好 - 基本养老保险是覆盖面最广的制度,2012 年前结余主要留各地,2012 - 2014 年试点后推广委托投资,目前委托投资规模稳步扩张、收益率良好 [4] - 投资方式留存吃息为主、委托投资为辅,结余分地方留存和委托投资两部分,前者传统、后者较新;留存部分注重资金安全,可投银行存款或国债,委托投资侧重保值增值,可投境内多种金融资产;以留存为主、委托投资为辅,委托规模稳步增长 [5][10][12] - 投资收益留存部分平均收益率 2% - 3%,与 1 - 3 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当,委托投资部分年均收益率 5.00%,超年均保底收益率 2.12 个百分点;2023 年起风险基金独立运营,投资稳健,2023 年投资收益率 2.41% [18][20][25]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配置多元,业绩优秀 - 资金来源财政性拨入与投资回报并举,累计财政净拨入 1.14 万亿元,累计投资收益 1.68 万亿元,年化收益率 7.36%;财政拨入以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彩票公益金和国有股减转持为主,拨出较少 [27][31][34] - 投资方式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相结合,政策要求投资范围广,通过多文件规定和调整;实践中委托投资占比近 70%,投资区域以境内为主,境外投资占比 11.5%,未达 20%政策上限 [37][40][43] 两个年金:市场化运营,配置偏保守 - 企业年金自 2000 年试点,采用委托投资模式运营,投资限于境内和中国香港市场,资产类别丰富;截至 2024 年资产规模 3.61 万亿元,年化投资回报率 6.17%;含权益类计划为主,投资收益率略高;固定收益类资产是主要投资品类,投资风格偏保守 [48][50][57] - 职业年金起步晚,2019 年部分开始市场化运营,投资范围和资产类型与企业年金类似;截至 2024 年末投资运营规模 3.11 万亿元,2020 - 2024 年年化投资回报率 4.42% [61][62] 个人养老金:起步阶段,发展仍待观察 - 发展历程处于资金积累起步阶段,2022 年试点,2024 年全国推行;采用完全积累制,有缴费上限和税惠政策;开户数稳步增长但增速下滑,缴费热情冷淡,缴费人数占比约 30% [63][64][66] - 投资方式产品类型多样但风险偏好不强,可投储蓄存款等;截至 2025 年 5 月 25 日有 1026 只产品;银行理财类以稳健型为主,基金类以中风险产品为主,中高风险产品多为指数基金,风险偏好有提升空间 [69][70]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与财务管理系教授杨长汉:养老基金是天然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
财经网· 2025-05-28 04:33
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政策要点 - 国务院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提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投资灵活度 [1] - 六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 [1] - 养老金持续入市可提升投资收益缓解财政压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形成 [1] 养老基金投资战略意义 - 养老基金投资是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耐心资本、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 [1] - 养老基金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长期资金,形成"养老基金赋能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反哺社保民生"的良性循环 [2] - 养老基金具有期限长久、体量庞大、收益稳健等特点,是天然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 [3] 养老基金规模与业绩 - 2023年底全国社保基金资产规模达30145.61亿元,累计投资收益16825.76亿元 [5] - 2001-2023年全国社保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36% [5]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进行市场化投资,企业年金等个人养老金投资周期长达30年以上 [3] 养老基金资产配置方向 - 全国社保基金在股票市场和未上市权益市场并重投资,扩大对战略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配置 [5] - 养老基金对上市权益资产实际投资比例一般在10%-20%,政策许可上限为40%,非上市股权资产投资比例可逐步放大到30% [12] - 投资方向应加大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布局 [13] 养老基金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 提供长期稳定资金,符合科创投资的长时间周期偏好 [6] - 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创新风险,严格筛选标的提高投资成功率 [6] - 引导社会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7] - 作为机构投资者帮助企业加强公司治理,增强创新动力 [7] 优化养老基金投资的建议 - 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原则,平滑短期风险 [9] - 适当降低货币类和固定收益类资产比例,提高权益类资产比例至政策上限 [10][12] - 通过直接股权投资、私募基金、国家大基金等多渠道投入科技创新 [13] - 完善长周期考核体系,建立三年以上业绩考核机制 [15] -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运用金融衍生品对冲投资风险 [15]
戴相龙:中国养老金投资回报高于发达国家,社保基金六成收益来自股票
第一财经· 2025-04-25 05:24
养老金体系现状 - 中国已构建"一基金、三支柱"养老金体系,2024年末余额达19.5万亿元,占GDP的13.1% [2] - "一基金"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24年规模为5.5万亿元 [2] - 三支柱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8.21万亿元、企业年金5.8万亿元、个人养老金处于起步阶段 [2] - 2013-2024年养老金余额年均增长13.4%,预计2035年可达66万亿元,占GDP28% [3] 人口老龄化挑战 - 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比22%;65岁及以上2.2亿,占比15.6% [2] - 预计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3.9亿 [2] - 当前养老金规模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仍显不足 [3] 扩大规模措施 - 建议扩大全国社保基金规模,2024年投资收益1.6万亿元已超过中央财政拨款1.1万亿元 [3] - 建议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水平,2035年实现全国统收统支 [3] - 企业年金覆盖率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28.6%建立,登记企业仅0.2% [3] - 企业年金发展受阻于高负担:企业总负担31%-37%,个人15%以上 [4] 个人养老金发展 - 个人养老金年度缴费上限1.2万元,投资收益暂免个税 [6] - 当前面临"开户多存钱少"问题 [6] - 建议改进制度设计:大幅免税、提高50-60岁人群免税上限至2.4万元/年 [6] 投资收益表现 - 2000-2023年全国社保基金年均收益率7.36%,23年年均增长3.6% [7]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委托管理收益率5.06% [7] - 2007-2023年企业年金回报率6.26%,2019-2023年职业年金回报率4.3% [7] - 实际回报率3%-4%(扣除2%通胀),处于世界较高水平 [7] 提升投资收益建议 - 提高投资集中度:建议将更多基本养老保险委托全国社保理事会管理,预计可提升收益率至5% [8] - 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社保基金60%回报来自股票,最高可配置40%股票 [8] - 建立养老金精算制度,建议中央成立精算办公室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