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搜索文档
22名国家级和省级医疗专家“下乡赶集”
辽宁日报· 2025-09-22 01:11
"大夫,同样是后背鼓个大包,为啥我这个就需要手术……"9月17日下午,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 第二初级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门前人头攒动,2025年"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暨辽宁省卫生健康下 乡集中示范活动在这里启动。 本次活动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名医走基层"系列活动的深入实践,也是响应我省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 生"三下乡"、全面推进健康辽宁建设的重要举措,涵盖专家现场义诊、带教查房、健康知识进校园、健 康科普节目展演等多个环节。 今年的名医走基层活动,我省特别邀请"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志愿服务总队来到辽宁。由国家 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带队,8名国家级专家与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的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10家 省属医疗机构的14名专家,共同组成高水平义诊团队,为百姓提供优质的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 除了现场义诊,专家团队还深入丹东市中心医院、宽甸县中心医院开展带教查房。在丹东市中心医 院普外三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肝脏外科主任医师王正昕详细查看一名患者的全部 检查结果,并对患者进行床边问诊,不仅提出了解决方案,还细致讲解了治疗原则和操作要点。 活动现场还发放了多种健康宣传资料,开展专业讲解和常识普及 ...
《医疗广告认定指南》为广告划红线 也为科普留空间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16:11
政策背景与行业痛点 - 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导致医疗广告、信息公示与健康科普形式趋同,监管难以有效区分[1] - 部分医疗机构因担忧合规风险主动减少必要信息发布,影响公众获取正规医疗信息渠道[1] - 违规机构利用边界模糊特征,通过短视频平台"专家讲解"和社交媒体病例分享等形式变相宣传医疗机构或疗法[1] 政策核心内容 - 首次系统性厘清医疗广告与医疗信息、健康科普的界限[2] - 严格限定医疗广告发布主体仅为依法设立的医疗机构,从源头遏制非正规机构误导公众[2] - 明确信息公示不构成广告的情形:机构在自身场所或官方平台发布基本信息且无主观推介行为[2] - 界定变相医疗广告特征:科普宣传中宣称诊疗技术优势或明示暗示疗效来推介具体医疗机构[2] 监管机制创新 - 建立市场监管部门与卫生健康、中医药部门的线索移送与情况通报制度性安排[3] - 明确分工:市场监管部门处置违法广告,卫生健康部门负责非广告类错误医疗信息的整改指导[3] - 通过协同监管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治理合力,提升综合治理效能[3] 政策影响与行业意义 - 为监管部门提供明确执法依据,助力打击违法医疗广告[4] - 降低公众被违规广告误导风险,保障健康信息知情权[4] - 消除正规医疗机构合规困惑,有利于开展正常信息公示与科普活动[4] - 推动构建规范有序且充满活力的医疗信息生态,最终保障公众健康权益[4]
筑牢健康科普阵地 扩大健康传播声量
人民网· 2025-08-12 05:49
健康科普行业动态 - 健康科普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抓手,当前行业正推动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1] - 《健康中国行动》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列为首要任务,后续政策如《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健康科普的战略地位 [7] 人民好医生科普行动共创空间项目 - 项目于8月8日在北京启动,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与人民健康联合发起,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支持 [4] - 目标包括:三年内组建30人权威专家团队,覆盖1万名以上医生,联动三甲医院建设共创空间并建立科普数据库 [8] - 专家建议共建权威内容生产体系、共创多元传播生态、建立科普人才培养机制 [7] 行业参与方观点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强调需围绕重点领域开发知识库,善用新媒体技术实现精准传播 [7] -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提出应整合资源聚焦基层医生科普能力建设,将临床经验转化为健康指引 [7] -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表示将利用物流网络优势,把药械配送网络转化为健康知识传播通道 [8] 医疗机构实践建议 - 专家建议激发医务人员创作主动性,加强临床医生科普技能培训以提升内容质量 [8] - 具体案例包括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温州市中心医院等机构探讨构建可持续科普生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