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速无人配送车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无人机入局,快递物流行业如何成为前沿科技落地的试验场?
新华网· 2025-09-14 04:17
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 - 交通运输部审议通过《"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 [1] - 这是继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之后 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人工智能落地应用又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1] 物流行业智能化转型进展 - 快递物流已演进为城市运行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让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迎来质变 [1] - 无人机运输 智能机器人 算法调度等场景正逐渐构成中国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网络 [1] - 国务院《意见》明确将物流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的关键领域 运输物流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智能化升级 [2] 物流行业规模与增长数据 - 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1750亿件 同比增长20% 连续11年全球第一 [2] - 2025年1-7月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01.9万亿 全年有望突破400万亿大关 [2] - 科技产品在物流领域应用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 相关高技术产品物流量增速超过15% [2] - 服务机器人物流量增长15.6% 工业机器人物流量增长14.2% [2] 低空经济发展前景 - 2025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 国家层面将低空物流纳入交通网络规划 [3] - 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达1.5万亿元 [3] - 低空物流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330亿元跃升至2029年的1900亿元 [3] 无人机物流应用案例 - 无人机突破地形与路网限制 重构时效标准与服务边界 [4] - 在偏远地区无人机成为普惠服务关键基础设施 实现4分钟完成5公里山区直线运输 [4] - 截止2025年 美团无人机在深圳 北京等城市开通55条航线 累计完成订单超52万单配送 [4] 地面机器人应用发展 - 机器人军团深入仓储与末端环节 实现效率跃升与成本重构 [4] - 梅卡曼德AI+3D视觉引导机器人能够精准抓取随意堆叠的快递包裹 最快抓取速度达1.2秒左右来回一次 [4][5] - 新石器低速无人车实现无人零售和快递配送 [5] 物流自动化设备市场预测 - 2025-2028年物流无人车保有量将进入爆发期 年均增速超60% [5] - 到2028年总部署量将超20万台 [5] - 2025年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 [5] AI智能调度系统作用 - 基于AI的智能调度系统正成为行业"智慧大脑" 通过大数据分析 实时路况感知和动态需求预测自动生成最优配送路线 [5] - AI智能体能够7x24小时监控运营细节 主动识别风险和优化点 解放人力资源 [6] - 在冷链运输等特殊场景中 AI智能物联监控体系为食品安全筑牢防线 解决在途温控黑箱等问题 [6] 行业转型本质与影响 - 物流智能化转型是数据智能与实体网络深度融合的成果 [3] - 行业从"拼人力"转向"拼算力""拼科技" [2] - 人的角色将从"执行者"转变为"规划师"与"决策者" [6] - 物流配送从"送达"升级为"精准送达" 安全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 普惠从"可及性"深化为"体验优化" [3]
五年同城化进阶,从“四市协同”到万亿产业共同体的跨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9 01:34
经济总量与集中度 - 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从2020年的2.24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2.9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1] - 四市GDP占全省比重从2020年的46%提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48.5%,土地占比仅6.8%却贡献近半经济产出 [1] - 目标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 [1] 企业协作与产业链发展 - 2024年成都都市圈跨市合作企业达2860家,同比增长21.8%,增速为GDP增速的3.7倍 [2] - 形成"成都研发+德阳制造"模式,产品迭代速度提升30% [6] -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产值突破2900亿元,集聚企业近3000家 [8] - 成资"中国牙谷"产业链完整度全球第一 [8] 产业协同模式与创新 - 推行"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协作模式,五年内9条产业链产值破万亿元 [7][9] - 建成省级中试平台21个(占全省60%),市级中试平台135个(同比增长48.4%) [8] - 天府大道科创走廊集聚加州智慧城、华为大数据中心等创新载体 [7] 机制体制创新 - 建立五级工作机制和"1+1+N"规划体系,实现"共绘一张图"治理跃升 [13]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约6500家增至2024年1.3万家 [13] - 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打破行政边界,如共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13] 区域协同活力 - 2024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 [10] - 德眉资三市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10] - 日均跨市流动超68万人次,形成"1小时通勤圈" [15]
五年同城化进阶,从“四市协同”到万亿产业共同体的跨越 | 万千气象看成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9 01:29
经济总量与集中度 - 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从2020年的2.24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2.9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2] - 四市GDP占全省比重从2020年的46%提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48.5%,土地占比仅6.8%却贡献近半经济产出 [2] - 目标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 [2] 企业协作与产业协同 - 2024年跨市合作规上企业数量达2860家,同比增长21.8%,增速为GDP增速的3.7倍 [3] - 形成"成都研发+德阳制造"模式,产品迭代速度提升30% [8] - 菲斯特科技计划在眉山建成全球最大激光显示光学屏制造基地 [9] - 成都400余户供应商为德阳东汽等链主企业配套,成资80余户企业围绕中车实现产品配套 [3] 创新体系与产业链 - 建成省级中试平台21个(占全省60%),市级平台135个同比增长48.4% [11] - "天府科创贷"发放贷款超百亿元,四市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 [11] -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产值突破2900亿元,集聚企业近3000家 [11] - 形成9条万亿级产业链,19个产业生态圈联盟完成组建 [13] 产业协作模式 - 发展"总部+基地""研发+制造""成果+转化"等协作分工模式 [9] - 沿天府大道布局加州智慧城、华为大数据中心等创新载体,形成科创走廊 [9] - 金牛-什邡、天府新区-仁寿等产业合作园区加快建设 [13] - 2024年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德眉资三市实现两位数增长 [13] 机制创新与要素流动 - 建立五级工作机制和"1+1+N"规划体系,实现"共绘一张图"治理 [17] - 高新技术企业从2020年增至1.3万家(近两倍增长) [17] - 日均跨市流动超68万人次,形成"1小时通勤圈" [18]
山东推动无人驾驶场景突破 目标到2027年部署超1.5万辆低速无人配送车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13:26
第三类试点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车路云一体化。统筹路侧设施、车端设备、云 控平台投资建设,将"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有机结合起来,在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环卫、智慧 交管等领域开展无人驾驶场景应用,蹚出成熟可行的商业化模式。济南起步区到2026年,完成200公里 道路、117个路口网联设施建设,部署无人驾驶车辆150辆以上,联网社会车辆2万辆;青岛西海岸新区 到2027年,完成300公里道路、200个路口网联设施建设,部署无人驾驶车辆500辆以上,联网社会车辆3 万辆。 目前,山东全省无人驾驶各项工作逐步展开,无人配送车陆续上路,全省累计投放超700辆;烟台玲珑 集团车路云一体化测试基地加快建设,投用后将成为国内首批权威认证基地;济南起步区L4级无人驾 驶巴士完成测试里程2000公里;青岛港(601298)投入的无人驾驶智慧平板运输车,带动集装箱作业效 率提升20%以上。 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旭东介绍,山东省政府已针对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出台若干政策措施,涵盖税费调 节、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等诸多方面。将通过"补、奖、贴、偿、投"等方式,构建多层次财政金融扶持 政策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