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乙烯基酯树脂
icon
搜索文档
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市值上演18倍“奇幻漂流”
搜狐财经· 2025-09-25 16:45
公司股价表现 - 上纬新材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过1800% 录得连续两个20厘米涨停板 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1] - 公司股价从7月1日收盘价7.78元上涨至132.1元 不到三个月累计涨幅超过16倍 成为2025年A股超级牛股[3][4] - 公司总市值突破530亿元 较2020年上市时10.04亿元市值增长超50倍[3] 收购交易细节 - 智元恒岳计划以每股7.78元要约收购1.49亿股 占总股本37% 最高所需资金总额11.61亿元[1][3] - 要约收购价不足市价6% 价差幅度接近17倍[3] - 智元机器人相关方已通过协议转让获得29.99%股权及表决权 若要约收购完成 合计持股比例将达66.99%[1] 公司背景与历史 - 上纬新材成立于2000年 主要从事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 风电叶片用材料及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3] - 2020年以10.04亿元市值登陆科创板 实际募资1.08亿元 创科创板IPO最低纪录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约7000万元[3] - 上市后股价长期在7元左右徘徊 市值多数时间低于50亿元 近三年归母净利润维持在8000万元水平[3] 智元机器人背景 - 智元机器人为具身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 成立不到三年 创始团队包括华为前副总裁邓泰华和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6] - 公司已获得超过十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 红杉中国 腾讯 京东 比亚迪等顶级机构和产业巨头[6] - 2024年已完成1000台人形机器人的量产目标 预计年底产能将实现指数级增长[8] 行业前景与产品布局 - 招商银行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1.24万台 市场规模63.39亿元 2035年销量有望突破500万台 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8] - 智元机器人产品线覆盖远征 精灵 灵犀等 应用场景包括交互服务 工业智造 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8] - 产品已在运营商营业厅 金融网点 企业展厅及汽车4S店等多个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8] 交易背景与市场影响 - 此次收购是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三步走策略的关键一步 收购期限为9月29日至10月28日[1][11] - 交易完成后 市场关注重点将转向业务整合及将传统材料制造能力转化为机器人结构件供应链优势[11]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原持股占比85% 外部流通股占比仅约15%[4]
智元机器人入主 上纬新材市值上演18倍“奇幻漂流”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56
公司股价表现 - 上纬新材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过1800% 录得连续两个20厘米涨停板 成为市场瞩目的十倍牛股 [2] - 公司股价从7月1日停牌前收盘价7.78元上涨至132.1元 三个月内累计涨幅超过16倍 总市值突破530亿元 [3][4] 控制权变更交易 - 智元机器人通过三步走策略入主:先通过协议转让获得29.99%股权及表决权 再以每股7.78元要约收购37%股份 若完成合计持股比例将达66.99% [2] - 要约收购价格7.78元/股不足市价6% 价差幅度接近17倍 要约收购期限为9月29日至10月28日 最高所需资金总额11.61亿元 [2][3] 公司基本背景 - 上纬新材2020年以10.04亿元市值登陆科创板 实际募资1.08亿元创科创板最低纪录 募集资金净额约7000万元 [3] - 公司主营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及新型复合材料 产品覆盖乙烯基酯树脂等多个应用领域 [3] - 上市后股价长期在7元左右徘徊 市值多数时间低于50亿元 近三年归母净利润维持在8000万元水平 [3] 智元机器人背景 - 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成立不足三年 创始团队包括华为前副总裁邓泰华和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 [5] - 已完成超过十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红杉中国、腾讯、京东、比亚迪等顶级机构及产业巨头 [5] - 2024年完成1000台人形机器人量产目标 产品线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等多场景应用 [6] 行业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达1.24万台 市场规模63.39亿元 2035年销量有望突破500万台 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 [6] - 中国市场2035年出货量预计达200万台 规模接近1400亿元 [6] 后续发展重点 - 市场关注智元机器人如何整合上纬新材原有复合材料业务 以及能否将传统材料制造能力转化为机器人结构件供应链优势 [8]
智元机器人正式入主,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
观察者网· 2025-09-23 15:46
收购交易完成 - 上纬新材股东SWANCOR萨摩亚 STRATEGIC萨摩亚及金风投控协议转让股份已完成过户登记手续[1] - 协议转让后SWANCOR萨摩亚 STRATEGIC萨摩亚 金风投控合计持股比例从83.62%降至53.63%[3] - 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合伙合计持股比例从0%增至29.99%[3] 控制权变更 -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由SWANCOR萨摩亚变更为智元恒岳[3] - 邓泰华成为实际控制人 其曾任华为公司副总裁 计算产品线原总裁 2025年3月任智元机器人董事长[3][5] - 智元恒岳由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5] 收购方案结构 - 2025年7月8日公布通过"协议转让+要约收购"组合方式获取控制权[3] - 协议转让阶段受让29.99%股份 后续计划要约收购总股本37%[3] - 原股东SWANCOR萨摩亚预先承诺将其持有的33.63%股份用于预受要约[3] 交易进程时间线 - 7月8日公布收购方案后股价大幅上涨[5] - 8月15日披露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 取得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4] - 9月23日完成股权过户登记手续 正式入主上纬新材[5] 市场反应与公司背景 - 控股股东变更消息推动公司股价大幅攀升 成为A股市场今年首只股价涨幅达15倍个股[5] - 上纬新材专注于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 风电叶片用材料及新型复合材料[5] - 核心产品涵盖乙烯基酯树脂 特种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风电叶片用灌注树脂[5]
炸了!A股十年罕见信号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 牛市氛围强烈
华夏时报· 2025-08-07 16:0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年内首次触及3600点,8月6日收盘报3633.99点,8月7日报3639.67点 [1] - A股市场两融余额连续两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8月5日和6日分别达到20002.59亿元、20094.14亿元,约占A股流通市值的2.30% [2] - 全市场5300余只个股中约4300只实现上涨,占比高达八成 [4] 杠杆资金流向 - 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等行业7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100亿元 [3] - 通信、国防军工、汽车、非银金融、基础化工等行业7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超过50亿元 [3] - 创新药、新能源赛道龙头股如新易盛、北方稀土、胜宏科技、宁德时代、江淮汽车、药明康德等融资净买入额靠前 [3] 个股表现 - 3300多只股票年内涨幅突破10%,近千只个股涨幅超50%,250多只股票实现翻倍 [5] - 上纬新材年内股价上涨超1200%,主要从事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 [6] - *ST宇顺、舒泰神、联合化学、北方长龙等10家公司年内涨幅集体突破300% [7] 行业分析 - 电子制造领域如*ST宇顺、胜宏科技表现突出 [7] - 生物医药企业如舒泰神、昂利康凭借创新药研发进展引发资金关注 [7] - 军工装备配套企业北方长龙带动相关产业链个股活跃度攀升 [7] 宏观与政策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 [9] - 当前"反内卷"行情启动,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业绩增长 [9]
炸了!A股十年罕见信号,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牛市氛围强烈
华夏时报· 2025-08-07 10:37
两融余额突破 - 近10个交易日两融余额持续攀升 从7月24日的19,419.92亿元增长至8月6日的20,094.14亿元 增幅达674.22亿元[1] - 8月5日至6日两融余额连续突破2万亿元大关 分别达20,002.59亿元和20,094.14亿元 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稳定在2.30%[2][3] - 此次突破为2015年后首次站上2万亿元 杠杆资金与市场回暖形成共振[3] 资金行业分布 - 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行业7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均超100亿元 机械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紧随其后[4] - 创新药与新能源龙头受追捧 新易盛、北方稀土、胜宏科技、宁德时代等个股融资净买入额居前[4] - 房地产、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融资净买入额相对有限 反映杠杆资金偏好成长赛道[4] 市场表现特征 - 全市场5300余只个股中约4300只上涨 占比达80% 其中3300只个股涨幅超10%[5][6] - 近千只个股涨幅超50% 250余只实现翻倍 科技与新能源领域多只个股涨幅达200%-300%[6] - 上纬新材成为年内首只十倍股 涨幅达1232.46% *ST宇顺、舒泰神等10家公司涨幅均超300%[7][8] 行情驱动因素 - 两融余额与市场走势形成正反馈 赚钱效应吸引杠杆资金入场并进一步推高股价[10] - 增量流动性驱动行情中领涨行业持续集中 资金倾向于追逐高共识品种而非低位轮动[10] - 当前两融余额与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仍处低位 政策力度加大可能进一步改善市场情绪[10] 宏观背景支撑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较去年同期及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11] - "反内卷"行情启动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 上市公司凭借技术及资金优势实现业绩增长[11]
上纬新材: 上纬新材关于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提供和取消部分担保额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7 10:15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拟为全资子公司上纬江苏和上纬天津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担保总额度不超过人民币 具体金额以实际签署协议为准[1] - 担保范围包括流动资金贷款、信用证额度、银行票据额度、贸易融资额度、保函、资产池等业务[1] 新增担保额度明细 - 为上纬天津提供中信银行担保额度不超过6000万元 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2] - 为上纬江苏提供中信银行担保额度不超过2500万元 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2] - 为上纬天津提供中信银行资产池业务担保额度不超过6000万元 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2] - 为上纬江苏提供中信银行资产池业务担保额度不超过7500万元 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2] - 为上纬天津提供中国信托担保额度不超过3300万元 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2] 取消担保额度明细 - 取消上纬天津中信银行6000万元担保额度 原由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4] - 取消上纬天津中信银行资产池业务6000万元担保额度[4] - 取消上纬江苏中信银行2500万元担保额度[4] - 取消上纬江苏中信银行资产池业务7500万元担保额度[4] - 取消上纬天津宁波银行3000万元担保额度 原由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4] - 取消上纬江苏宁波银行1000万元担保额度[4] - 取消上纬天津中国信托4000万元担保额度 原由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5]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上纬天津成立于2007年1月5日 注册资本5654.68万元 公司持有100%股权[7] - 上纬江苏成立于2014年10月21日 注册资本12250万元 公司持有100%股权[6] - 上纬天津2024年未经审计资产总额52576.98万元 负债总额29508.94万元 营业收入23827.60万元 净利润173.35万元[6] - 上纬江苏2024年未经审计资产总额33705.44万元 负债总额14712.13万元 营业收入16064.08万元 净利润356.45万元[8] 担保决策程序 - 担保事项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 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1][7] - 董事会授权公司董事长或其指定代理人在批准额度内签署担保合同[2] 累计担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总担保额度折合人民币共计37163.44万元 占2024年末净资产比例29.35% 占总资产比例18.96%[9] - 目前无逾期对外担保及涉及诉讼的担保情形[1][10]
15倍大牛股急涨再警告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5 15:10
股价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价格自2025年7月9日至2025年8月5日累计上涨1320 05% 期间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 [2] - 截至8月5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110 48元/股 总市值攀升至446亿元 年内涨幅达到1565 65% [5] - 7月9日至7月30日期间 公司录得11个交易日20%涨停 股价由每股9 34元飙升至92 07元 累计涨幅达1083 42% 成为A股2025年以来首只10倍股 [8] 基本面与估值 - 公司目前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但股票价格已严重脱离基本面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滑 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公司PE(TTM)为480 27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自由流通股本0 6亿股 流通值446亿元 [6] - 公司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始终在8000万元左右徘徊 2020年科创板IPO实际募资净额仅7000万元 [7][8] 收购与控股权变更 - 智元机器人将通过两步走方式收购至少63 62%股份 取得公司控股权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 [8] - 该收购是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以来 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 智元机器人累计耗资将达21亿元 [8][9] - 智元机器人是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梯队"企业 具备"本体+AI"全栈技术及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 [9] 市场反应与监管 - 上交所通报称部分投资者在交易中存在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的异常行为 已对相关账户采取暂停交易的自律监管措施 [4] - 7月9日至7月30日期间 公司股票交易7次触及异常波动 7次触及严重异常波动 累计发布9次风险提示公告 [8] - 市场认为股价暴涨核心支撑在于"机器人+新材料"跨界收购的题材炒作 叠加机器人行业景气预期 [9] 行业前景 - 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近半份额 [9]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 产品涵盖乙烯基酯树脂、特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多个应用系列 [7]
上纬新材的“魔幻现实”:业绩滑坡难挡15倍股价狂飙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1:58
股价表现 - 8月5日复牌后尾盘封住20%涨停板 收盘价站上110元创历史新高 [1] -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1565.65% 成为A股涨幅王 总市值从不足30亿元飙升至446亿元 [1] - 7月9日复牌后连续11个交易日上演20%一字涨停 创A股20CM一字连板纪录 [2] 资本运作 - 智元机器人拟收购公司63.62%股权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主体 [2] -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及CEO邓泰华 此为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首单收购案例 [2] - 公司2020年9月以10.04亿元市值压线登陆科创板 实际募资仅1.08亿元创科创板IPO最低纪录 [1]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4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12.50% [3] - 预计归母净利润2990.04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32.91% [3] - 净利润下滑主因海外销售运费及佣金增加约1100万元 新台币兑美元汇率急升11.76%致汇兑损失约768万元 研发可回收产品检测试验费增加约572万元 [3] - 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始终在8000万元左右徘徊 [1] 监管关注 - 上交所对股票进行重点监控 公司股票价格脱离当前基本面 涨幅显著高于同期相关指数 [3] - 7月9日至7月30日期间股票交易7次触及异常波动 7次触及严重异常波动 累计发布9次风险提示公告 [2] - 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换手率显著高于前期水平 主营业务和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 [3]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涵盖乙烯基酯树脂、特种不饱和聚酯树脂、风电叶片用灌注树脂、轨道交通用安全材料等多个应用系列 [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总部位于上海松江区 [1]
12倍大牛股停牌核查,“中场休息”还是“熄火”?
证券时报· 2025-07-30 14:08
公司停牌核查 - 上纬新材因股票价格自7月9日至7月30日期间多次触及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 将于7月31日开始停牌核查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1][2] - 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但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 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市场风险 [2] - 7月30日股价盘中创历史新高至99元/股 收盘报92.07元/股 单日涨幅9.37% 年初至今涨幅超过12倍 当前市值约371亿元 [2] 股权交易与控制权变更 - 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权 交易完成后将至少持有63.62%股份 [2] - 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 [2] - 股份转让价格为7.78元/股 交易总价约21亿元 随着股价暴涨 收购方所持股权价值已达236亿元 21天内浮盈超过215亿元 [3]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消息披露后公司股价一度连续10天"20cm"涨停 创A股纪录 此前股价长期在7元以内徘徊 [3] - 年内涨幅超过12倍 与人形机器人概念密切相关 机器人概念催化多只翻倍股诞生 [1][4] - 截至7月30日 年内已诞生212只翻倍股 包括中大力德、利元亨和汉威科技等机器人概念股 [5] 公司业务与收购方背景 - 上纬新材主营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乙烯基酯树脂等 [5] - 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 是具身机器人头部公司 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 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等多种场景 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5] 行业前景与投资观点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从2023年21.6亿美元增至2029年20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57% [6] - 板块短期静态估值较高 但长期看仍处于相对低位和早期投资阶段 近期回调后可能仍有很大投资空间 [1][5] - 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具备显著比较优势 尤其在核心零部件环节取得突破 拥有完整工业门类和完善产业集群 [7] - 中国已培养大量高端技术人才 工程师红利明显 完成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人形机器人发展将为供应链企业带来新机遇 [7] - PEEK材料性能优异 能兼顾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强度和刚性需求 有望依托产业增长实现催化 [7]
12倍大牛股,停牌核查!“中场休息”还是“熄火”?
券商中国· 2025-07-30 13:53
上纬新材股价异动与停牌核查 - 公司股票因7月9日至30日多次触及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自7月31日起停牌核查不超过3个交易日 [1][2] - 股价年内涨幅超12倍,7月30日盘中创99元/股历史新高,收盘报92.07元/股(日涨幅9.37%),市值达371亿元 [4] - 公告明确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提示交易风险 [3] 控制权变更与收购方浮盈 - 7月8日公告显示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取得公司63.62%控制权,转让价7.78元/股对应交易总价21亿元 [4][6] - 随着股价暴涨至92.07元/股,智元机器人拟收购股权价值飙升至236亿元,21天内实现215亿元账面浮盈 [6] - 消息披露后公司股价曾连续10天"20cm"涨停创A股纪录,此前长期在7元以内徘徊 [5] 人形机器人概念催化 - 公司主营环保高性能材料及风电叶片材料,与收购方智元机器人(具身机器人头部企业)形成业务协同 [8] - 智元机器人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覆盖工业/商业/科研场景,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8] - 年内212只翻倍股中多只受益机器人概念,如中大力德/利元亨/汉威科技等 [9]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1.6亿美元增至2029年206亿美元(CAGR57%) [10] - 基金经理认为板块短期静态估值较高但长期仍处早期阶段,回调后具备投资空间 [2][9] - 中国高端制造业在核心零部件环节突破显著,产业集群/工程师红利/完整供应链构成比较优势 [11][12][13] - PEEK材料因轻量化与强度兼顾的特性,有望随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实现催化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