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欧红利优享
icon
搜索文档
绩优基金吸金效应显著 15位基金经理晋级“百亿操盘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3:16
伴随A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绩优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水涨船高"。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在公募基金市场上,管理规模超过一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共有84位;对比2024年末,今年 内新增了15位百亿基金经理(包括新进或重回)。 这15位基金经理分别来自中欧基金、汇添富基金、永赢基金、鹏华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国金基金等11家公募 机构。其中,中欧基金旗下有3位基金经理晋级,汇添富基金、永赢基金各有2位基金经理入围。并且,这些基金经理的在管规模增幅均超过 100%。 哪些基金经理晋级? 2025年A股市场的结构性行情,为主动权益基金创造超额收益提供了肥沃土壤。 据Wind统计,截至9月22日,年内回报率达到100%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77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年内回报率位于50%—100% 区间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1167只。同期,沪深300、中证1000、科创50、创业板50、北证50指数的涨幅分别为14.94%、25.71%、42.44%、 51.49%、53.13%。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回暖过程中,一些绩优基金经理晋级为"百亿操盘手"。 来自公募排排网 ...
15位基金经理晋级“百亿操盘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4:35
记者丨易妍君 编辑丨姜诗蔷 伴随A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绩优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水涨船高"。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在公募基金市场上,管理规模超过一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 金经理共有84位;对比2024年末,今年内新增了15位百亿基金经理(包括新进或重回)。 这15位基金经理分别来自中欧基金、汇添富基金、永赢基金、鹏华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富国 基金、景顺长城、国金基金等11家公募机构。其中,中欧基金旗下有3位基金经理晋级,汇添富基金、 永赢基金各有2位基金经理入围。并且,这些基金经理的在管规模增幅均超过1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上半年晋级为"百亿操盘手"的基金经理,多为年内业绩突出或是中 长期业绩稳健的选手,其投资策略各有侧重。 哪些基金经理晋级?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回暖过程中,一些绩优基金经理晋级为"百亿操盘手"。 来自公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相较2024年年末,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市场新增了15位百亿主动权益基 金经理(统计范围:在管产品包括主动权益基金,股票投资市值占净值比超过50%)。 这15位基金经理分别来自中欧基金、汇添富基金、永赢基金、鹏华基金、易方达基 ...
15位基金经理晋级“百亿操盘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3:59
记者丨 易妍君 编辑丨姜诗蔷 伴随A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绩优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水涨船高"。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在公募基金市场上,管理规模超过一百亿元的主 动权益基金经理共有84位; 对比2024年末,今年内新增了15位百亿基金经理(包括新进或重 回)。 这15位基金经理分别来自中欧基金、汇添富基金、永赢基金、鹏华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 金、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国金基金等11家公募机构。其中,中欧基金旗下有3位基金经理晋 级,汇添富基金、永赢基金各有2位基金经理入围。并且,这些基金经理的在管规模增幅均超 过1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上半年晋级为"百亿操盘手"的基金经理,多为年内业绩突 出或是中长期业绩稳健的选手,其投资策略各有侧重。 哪些基金经理晋级? 2025年A股市场的结构性行情,为主动权益基金创造超额收益提供了肥沃土壤。 据Wind统计, 截至9月22日,年内回报率达到100%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77只(不同份额 分开计算,下同);年内回报率位于50%—100%区间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1167只。同期,沪 深 300 、 中 证 1000 、 科 创 5 ...
绩优基金吸金效应显著,15位基金经理晋级“百亿操盘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伴随A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绩优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水涨船高"。 据Wind统计,截至9月22日,年内回报率达到100%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77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年内回报率位于50%—100%区间的主动权 益基金共有1167只。同期,沪深300、中证1000、科创50、创业板50、北证50指数的涨幅分别为14.94%、25.71%、42.44%、51.49%、53.13%。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回暖过程中,一些绩优基金经理晋级为"百亿操盘手"。 来自公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相较2024年年末,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市场新增了15位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统计范围:在管产品包括主动权益基金,股 票投资市值占净值比超过50%)。 这15位基金经理分别来自中欧基金、汇添富基金、永赢基金、鹏华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国金基金等11家公募机构。 其中,中欧旗下有3位基金经理晋级,汇添富、永赢各有2位基金经理入围;其他8家基金公司则分别有1位基金经理入围。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在公募基金市场上,管理规模超过一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共有84 ...
热点轮换、分路突围,那些绩优基金经理都在买啥?
搜狐财经· 2025-09-03 15:51
市场表现 - 2025年A股市场显著走强 上证指数刷新近十年新高[2]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首次突破35万亿元[2] - 截至9月2日 红利指数年内下跌4.41%[8] 基金公司业绩 - 上半年净利润超2亿元的基金公司共19家[2] - 广发基金、中欧基金、兴业基金净利润增速超40%[2] 基金经理表现 - 汇添富马翔管理的科技创新混合任职回报超240%[2] - 中欧蓝小康管理的中欧红利优享近一年收益50.73% 任职回报159.05%[2][8] - 大成韩创管理的大成产业趋势年内上涨46.48%[2] - 中欧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混合任职回报175.71%[6] - 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年内上涨71.58%[6] - 易方达祁禾管理的高端制造混合A年内上涨41.55%[6] - 嘉实王贵重管理的科技创新混合年内上涨35.81%[6] 科技板块投资 - 科技股成为下半年市场核心 半导体、云计算、机器人板块全线飙升[5] - 人工智能投资聚焦上游高端制造(CPO、PCB)和下游互联网龙头[5] - 新易盛年内涨幅335.58% 中际旭创涨幅212.17% 中芯国际H股涨幅90.88%[6] - 沪电股份涨幅71.7% 腾讯控股涨幅45.58% 阿里巴巴涨幅67.46%[6] 价值投资策略 - 中欧蓝小康采用价值平衡策略 在管规模136亿元[2][8] - 投资体系融合宏观国别分析和产业周期配置[8] - 重仓紫金矿业、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建设银行、中国黄金国际等标的[9] - 关注反内卷政策下顺周期龙头公司盈利恢复机会[9] 行业配置动向 - 科技成长与价值投资双线并行[2][5] - 人工智能赛道短期等待技术突破临界点[6] - 二季度优化AI应用组合 聚焦盈利模式清晰标的[6]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绩优产品限购
中证网· 2025-08-13 04:04
基金限购动态 -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绩优产品近期实施或下调大额限购 其中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于8月13日将限购额从100万元下调至10万元 蓝小康管理的中欧红利优享和中欧价值回报于8月12日调整为单日单账户限购100万元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和邵洁管理的中欧科创主题于8月11日起分别限购10万元和100万元 [1] 基金业绩表现 - 限购产品近一年回报率表现突出 截至8月11日 中欧数字经济近一年收益率达149.64% 中欧科创主题收益率为86.19% 中欧价值发现收益率为36.95% 中欧医疗创新收益率为84.49% [1] 限购策略背景 - 基金公司在市场行情较好阶段主动限购 通过科学控制规模保障投资策略有效性 提升基金运作稳定性 此举符合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 旨在保护持有人利益 [1] 投资方向与市场观点 - 冯炉丹聚焦五大核心投资方向:AI基础设施、AI应用、国产AI产业链、智能机器人与智能驾驶、端侧AI [2] - 邵洁提示需关注推理落地速度和力度 若AI应用或大模型进展不及预期 科技股可能面临波动风险 [2] - 蓝小康持续看好港股和A股低估值资产 重点关注银行、非银金融、有色、工程机械、重卡、建筑、建材、钢铁、航空、纺织服装及餐饮行业 同时提示西方债务风险与地缘冲突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 建议重视贵金属及资源类股票 [2]
悄然“逆袭” 超百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6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6月25日全市场超过180只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其中超半数基金成立时长超过1年 最长成立时间接近14年 [1] - 10只主动权益基金自成立以来净值实现翻倍上涨 涨幅最高为金元顺安元启(成立以来涨幅超450%) 广发多因子(成立以来涨幅超340%)和大成景恒(成立以来涨幅接近300%)紧随其后 [2] - 今年以来约八成主动权益基金实现上涨 涨幅超10%的基金约1100只 涨幅超50%的基金中主投医药的基金占比超七成 [4] 领先基金产品特征 - 金元顺安元启主要投资小盘股 由基金经理缪玮彬管理 截至一季度末规模超10亿元 自2022年8月22日起持续暂停申购 [2] - 广发多因子采用基本面因子、管理因子和价格因子精选个股 大成景恒结合量化投资与主动投研 两只产品均偏向量化投资策略 [2][3] - 多只成立超5年的基金涨幅显著 包括金信智能中国2025、光大欣鑫、诺安多策略等自成立以来涨幅均超120% [3] 行业板块表现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今年以来涨幅超90% 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港股医药标的 包括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等 [4]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今年以来涨幅达78.59% 重仓泽璟制药、信达生物等创新药企业 基金经理重点关注创新药板块政策支持与业绩兑现机遇 [4][5] - 主投港股、医药、北交所、新消费和科技方向的基金涨幅居前 医药基金在涨幅领先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 [4] 机构配置策略 - 创新药、科技和红利成为机构共识较高的三大配置方向 "哑铃型"策略(一端进攻一端防守)受到青睐 [6] - 创新药板块基本面和情绪面形成共振 2025-2026年港股创新药企业可能进入收获期 建议关注国际化潜力和商业化能力标的 [6] - 科技方向关注AI算力供应链和应用环节(如AI眼镜、AI玩具) 因海外科技大厂用户活跃度增长和模型能力提升 [6] - 红利资产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吸引力提升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金可能加大配置 当前拥挤度和估值仍具投资性价比 [7] - 科技成长方向因拥挤度和相对收益处于历史低位 叠加季节效应 可能占优 建议关注"科技+红利"哑铃策略 [7]
基金业绩回暖!超90%主动权益基金正收益,翻倍产品涌现
证券时报· 2025-08-04 10:27
公募基金业绩回暖 - 2025年主动权益基金迎来业绩翻身,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超过13%,业绩翻倍产品达17只,最高收益超140% [1][2] - 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近一个月创历史新高,部分基金经理取得近5年最好业绩 [3] - 医药等前期表现不佳的基金经理今年业绩逆袭,有产品斩获超70%正收益,但2020-2022年高位买入的持有人仍亏损 [4] 基金经理策略调整 - 全市场近2500只基金在二季度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部分基金仓位提升幅度达5-8个百分点,聚焦科技成长方向 [5] - 嘉实红利精选A股票仓位从15.82%大幅提升至92.8%,持股集中度从9.88%升至43.58%;中信保诚至瑞A仓位从9.19%提升至81.06%,集中度从2.98%升至41.7% [6] - 基金经理转向"强者恒强"策略,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提升至60%,重点配置商业模式清晰、估值调整充分的科技和高端制造龙头 [5][7] 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7月以来116只权益基金提前结募,大成洞察优势8天募集24.61亿元,创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之最 [9][10] - 6月新成立基金155只(仅次于2023年3月),7月成立135只,149只新基金启动发行 [9][11] - 特色行业基金(如机器人、医药、军工)及红利、科创等主题产品规模增长显著,科创综指增强产品销量达目标额130% [9] 市场资金与投资者行为 - 居民储蓄高增长叠加"资产荒",场外资金配置需求强劲,市场或进入资金流入与行情正向循环 [4] - 业绩靠前基金获净申购但未爆发,存量基金中表现不佳产品规模持续缩水,"回本即赎"现象强化 [11] - 被动投资产品热度高于主动权益基金,高弹性产品更受青睐,券商营业部权益基金销售完成率分化(30%-75%) [11] 相关ETF表现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0.54%,主力资金净流入2.1亿元,市盈率43.19倍 [1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2.22%,市盈率114.70倍,估值分位达91.20% [15] - 食品饮料ETF(515170)份额增加3450万份但主力净流出257.5万元,市盈率19.87倍 [14]
基金渐入夏,超90%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翻倍产品涌现
证券时报· 2025-08-04 08:23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行业在2025年迎来显著复苏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大幅改善 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 业绩翻倍产品批量涌现 基金经理风险偏好提升 股票仓位和持股集中度明显提高 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新产品发行节奏加快 但投资者信心仍需进一步修复 "回本即赎"现象仍存 [1][3][7][12][14]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超过13% 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 [3] - 业绩翻倍产品批量涌现 7月29日年内翻倍产品总数达17只 业绩最佳基金收益率超140% [3] - 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在近一个月创出历史新高 [3] - 部分曾连续亏损的基金经理今年业绩惊艳 例如一位曾连续亏损4年的医药基金经理产品一度斩获超70%正收益 [4] 基金经理策略调整 - 全市场近2500只基金在二季度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 [1][8] - 上海某新锐基金经理近期仓位提升5到8个百分点 主要加仓科技成长方向 [8] - 另一位上海基金经理将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提升至接近60% [8] - 嘉实红利精选A股票仓位从15.82%大幅提升至92.8% 持股集中度从9.88%提升至43.58% [9] - 中信保诚至瑞A股票仓位从9.19%大幅提升至81.06% 持股集中度从2.98%提升至41.7% 持仓从传统消费转向成长性更高股票 [9] 基金发行市场情况 - 7月以来有116只权益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1][13] - 6月共有155只新基金成立 为近年之最 仅次于2023年3月的156只 [13] - 7月有135只基金募集成立 数量与3月份并列第二 [13] - 7月共有149只新基金启动发行 数量与2022年11月持平 [13] - 大成洞察优势基金仅募集8天就提前结束募集 募集24.61亿元 创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之最 [12] - 汇添富创新医药、华夏军工安全、中欧红利优享等产品二季度规模增长居前 [12] 市场资金流向特征 - 业绩靠前的基金产品多有净申购 但净申购规模尚未爆发 [13] - 主动权益基金份额并未因业绩回暖出现较大幅度净申购 [14] - 回本即赎回现象在基金投资者中有所强化 [14] - 被动投资产品受青睐程度大于主动权益基金 业绩弹性高产品热度高于稳健型产品 [14] 投资机会领域 - A股在人形机器人、北交所、AI硬件、创新药等领域不断涌现结构性机会 [3] - 新经济领域展现出显著产业竞争优势 长期投资价值不断凸显 [4] - 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估值调整充分 业绩有望率先复苏 [10] - 特色基金产品较受资金青睐 多聚焦机器人、医药、军工等特定行业及红利、科创、小微盘等主题 [12]
公募收获“盛夏的果实” 基民“信任裂缝”待修复
证券时报· 2025-08-03 19:47
公募基金市场回暖 - 2025年公募基金热度攀升,主动权益基金年内超九成实现正收益,业绩翻倍产品达17只,最牛基金收益率超140% [1][2] - 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超13%,超800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近一月创历史新高 [2] - 二季度近2500只基金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7月以来上百只权益基金提前结募加速入场 [1][6]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 - 基金经理风险偏好提升,上海新锐基金经理近期仓位提升5-8个百分点,主要加仓科技成长方向 [5] - 组合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提升至60%,基于深度研究强化对盈利确定性和成长韧性的把握 [6] - 嘉实红利精选A二季度股票仓位从15.82%大幅提升至92.8%,持股集中度从9.88%提升至43.58% [6] - 中信保诚至瑞A股票仓位从9.20%提升至83.94%,重仓股从消费切换至高成长股票 [7] 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6月新成立基金155只创近年之最,7月135只基金募集成立 [9] - 大成洞察优势基金8天募集24.61亿元,创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纪录 [8] - 二季度汇添富创新医药、华夏军工安全等特色行业基金规模增长居前 [8] - 7月149只新基金启动发行,116只权益基金结束募集 [9] 市场结构与投资者行为 - 新经济领域展现产业竞争优势,成为资产配置关键选项 [3] - 基金投顾组合业绩回升明显,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3] - 部分营业部权益基金销售完成率超75%,但整体销售差异较大 [10] - 被动投资产品受青睐程度大于主动权益基金,高弹性产品热度高于稳健型产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