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用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82位用户访谈结论:家用人形机器人或许还远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5 13:59
人形机器人进家庭的行业悖论 - 近期多家估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将人形机器人进家庭炒成新风口,例如Figure AI演示放碗碟、特斯拉Optimus叠衣服打鸡蛋、1X Technologies擦窗吸尘 [1] - 但华盛顿大学教授Maya Cakmak的研究指出人形机器人进家庭存在悖论,其团队调研显示用户更倾向专用机器人而非人形方案 [1][3][4] 用户偏好调研结果 - 对76位英美普通用户的调研显示,大部分人认为专用机器人比人形更靠谱,偏好集中在安全顾虑(担心绊倒故障、接触高温尖锐物体)、隐私焦虑(摄像头数据上传、远程控制、黑客入侵)和空间压力(笨重占地) [6] - 6位有运动障碍的精准用户全部拒绝人形方案,认为其"令人毛骨悚然"且要求100%安全性,并比喻为人形机器人开车是绕远路 [8] - 仅当专用替代方案更难实现(如穿衣助手)且安全可靠、价格不高于替代方案时,部分用户会接受人形机器人 [7] 人形机器人的设计缺陷与替代方案 - 人形机器人黑色面罩设计引发恐怖谷效应,被用户吐槽怪异且像被监视 [7] - 带基本夹爪的轮式机器人成本更低、实现难度更小,通过适度家居改造(如留插座、腾墙面)即可胜任取物等高频任务 [11] - 研究显示高度模仿人类的机器人易引发负面情绪,而设计简单、卡通化或无人类特征的机器人更易被用户接受 [11] 行业方向反思 - 家居场景需要通用机器人但不必须人形,目前简单设计已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9] - 行业需减少技术炫技并增加用户洞察,例如公开分享客户调研数据,并关注非人形通用机器人的开发 [12] - 用户核心选择标准是"好用、安全、不添堵",而非取代人类护理员的"伙伴"定位 [11][12]
埃斯顿:一般专用机器人需要根据客户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开发
证券日报· 2025-09-03 10:15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专用机器人产品需根据客户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开发 [2] 行业技术特点 - 工业机器人领域存在高度定制化需求 需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专项开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