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门青蟹
icon
搜索文档
“从农田到餐桌”消费新场景启用
杭州日报· 2025-09-29 02:31
本次"古荡寻鲜"特展市集作为产业园赋能下的消费体验窗口,打造了"能吃、能逛、能打卡"的沉浸 式场景。现场,正大榴莲月饼、琥珀虾等明星产品亮相,泰国香水椰青、云南昭通苹果、蔚县贡米、三 门青蟹等地标好物也集中展销。此外,市集联合正大太阳河咖啡推出特调饮品,深受年轻群体喜爱。 "能买能吃,还能坐在这里喝一杯正宗的太阳河咖啡,让我提前感受到了假期的松弛感,真不 错。"在附近工作的白领小张说。为提升参与度,市集还通过直播平台发放消费券,推出满减优惠,让 利消费者。 据甘琳透露,此类市集已成功举办三场。"前两场市集每场吸引超过3万人次参与,积累了2万多名 忠实粉丝。例如,甜度超22%的慈溪红西瓜单场销售过万斤;泰国金枕榴莲两场销量均超5万斤。本场 顺势推出的榴莲月饼,延续了市场热度。"她表示,未来每月末都将在产业园举办主题市集,持续打造 地标产品一站式购物场所,并深化"线下市集+线上平台"双轨模式,拓宽消费渠道。 "我们希望通过市集引入多元文化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体验各地风情。"古荡街道相关负责人表 示,此次活动既展现了云南、海南等地的特色文化,也为商圈聚拢了人气,未来街道将开展更多高品质 惠民活动。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 ...
浙江沿海城市,谁最懂海鲜?
虎嗅· 2025-08-14 14:02
终于终于,经过漫长的休渔期,浙江舟山海域终于要开海了。一船船东海梭子蟹即将由舟山上岸,发往全国各地,舟山梭子蟹以肉质肥厚、口感鲜甜傲视 全国,在梭子蟹上市的季节,每当码头有渔船归来,收蟹的人们便一拥而上,把渔船围得水泄不通,一筐筐梭子蟹被瞬间抢光。 开海了!一筐筐肥美的梭子蟹。 摄影/姜姜 但八月的梭子蟹只是浙江海鲜宇宙的先行兵,真正的大部队要九月东海全面开渔才开始轮番登场,带鱼、鲳鱼、小黄鱼、墨鱼、鱿鱼、鳗鱼、秋刀鱼...... 千种海鲜换着花样上市,可以一直鲜到来年开春。 不仅品种多,在浙江吃海鲜,有钱没钱,都能吃好。这里有上千元一条,米其林餐厅同款的大黄鱼,也有街边几元一个,上面堆满鲜虾的炸泡虾。浙江人 做海鲜,兼具豪放和精细,以梭子蟹为例,舟山人做梭子蟹,什么也不加,直接放在锅里干烧,而对岸的宁波人则将其生腌后斩成十八块,斩好后要求每 一块蟹肉上,都均匀分布有鲜红的蟹膏,称为十八斩,鲜美无比。 us 1 8 8 8 8 6 6 REAL C i 单是梭子蟹,在浙江就有百种做法。 图1摄影/吴学文 图2摄影/姜姜 北有辽宁渤海、山东黄海,南有海南南海,提起海鲜,人们通常不会立刻想起浙江。但其实,浙江坐拥 ...
田野上的希望——农业农村领域代表分享拼搏故事
新华网· 2025-05-23 23:47
农业机械化与规模化经营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种粮大户邹德海成立农机合作社,配备多台大型农机具,实现从整地到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14年累计生产粮食超3亿斤[3]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机械化作业和生产资料集采,帮助小农户每亩节约成本300多元[6] 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统筹资源解决小农户"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划算"的生产难题[3] - 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打造优质大米品牌,加价收购农户稻谷并将销售利润返还农户[6] 生态循环农业与科技兴农 - 江苏省镇江市果牧不忘农场采用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拥有多项绿色食品认证,累计带动农户就业400余人次[3][5] - 农场通过科技兴农帮助农民掌握机械化与现代化种植技术[6] 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发展"富硒+旅游"产业,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11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较2018年增长44倍[4] -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金和集体股金分红实现增收,案例显示农户年收入从2万元提升至6万元[5] 水产养殖技术升级 -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推广配合饲料替代传统"以鱼养蟹"模式,累计减少小杂鱼投喂量超2万吨,带动3300多养殖户综合效益提升10%以上[4] - 当地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并推广深水围网养殖,丰富"蓝色粮仓"资源[4] 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 - 黑龙江省克东县种粮大户邹德海成立食品公司,开发玉米粒罐头、真空玉米等深加工产品[4]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合作社打造友农优质大米品牌,实现产业链价值提升[6]
稳产增收绘新篇 乡村振兴展活力——多措并举助力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新华财经· 2025-05-23 14:52
粮食稳产增产 -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亩产同比增加5.1公斤,单产提升对增产贡献率超80% [2] - 黑龙江省克东县农机合作社采用"垄上双行、垄上三行"机械化种植模式,实现整地、播种、植保、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 [2] - 合作社种植高油高蛋白大豆3万多亩,籽粒玉米1.5万亩,鲜食玉米1.5万亩,14年累计产粮超3亿斤 [2] - 合作社2024年新建鲜食玉米加工企业,配备两条生产线(速冻隧道和真空生产线),形成农资销售、种植、加工等一体化经营 [2] 农业社会化服务 - 2024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1.4亿亩次,覆盖小农户9400多万户 [3] - 安徽黟县合作社通过水稻生产托管服务,使小农户亩产比其他农户高200斤 [3] - 水稻保险保额从406元/亩提升至1000元/亩,银行支农金融产品支持力度加大 [3] 特色产业发展 - 江西于都县潭头村开发富硒资源,建成富硒蔬菜产业园和水稻基地,打造"富硒小镇"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00万元 [4] - 通过"三金农民"模式(土地租金+务工薪金+集体股金),农户年收入从2万元增至6万元 [4] - 江苏镇江农场10年累计提供400多个岗位,季节性用工达100-200人/天,夫妻务工年收入近10万元 [4] 农民增收措施 - 合作社土地流转价格比农户间流转高200多元/亩,同时提供秸秆利用、农机技术等就业岗位,年创收800万元以上 [5] - 全国2024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307.9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6740元(前三季度) [4] 农技培训创新 - 2024年全国农业远程教育培训超400万人次,浙江三门县推广青蟹配合饲料技术,减少小杂鱼投喂2万吨,带动3300养殖户效益提升10% [6] - 通过校地合作突破青蟹苗种繁育等技术难题,养殖户采用新技术后亩效益提升1000元,部分开展直播带货 [6] - 浙江省建立100多支产学研推创新团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