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还有明天》
icon
搜索文档
焦点访谈|共赴“金熊猫”之约 尽享文化盛宴
央视网· 2025-09-17 14:18
活动概况 - 第二届金熊猫奖于9月12日至13日在成都举行 由中国文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活动主题为"光影之约 遇见美好" [1] - 活动包括影视作品评选和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 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 电视剧 纪录片 动画片作品参加评选 [1] - 金熊猫奖从2023年开始举办 每两年一届 致力于通过评选全球优秀影视作品和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5] 奖项评选 - 共揭晓27个奖项 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获最佳动画片奖 《还有明天》获最佳影片奖 《山花烂漫时》获最佳剧集奖 《新荒野》获最佳纪录片奖 [3] - 参评作品达5343部 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27%为中国作品 73%为国外作品 国外作品数量及参评国家和地区数量较首届有所增长 [7][9] - 评委会由获得艾美奖 奥斯卡奖等荣誉的国际艺术家组成 评选体现多元评价体系 [7] 文化价值 - 奖项评选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 体现多元共生 兼容并蓄的精神内核 [11] - 获奖作品题材多元 包括商业片 艺术片 大制作和小成本作品 体现文明多样性 [12] - 作品关注人类共通情感 如亲情 对自然的敬畏 和平等 能够跨越文化差异引发共鸣 [13] 产业影响 - 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以"文明共聚 开创未来"为主题 吸引780余位海内外嘉宾参会 [17] - AI技术成为论坛热议话题 获奖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制作中应用AI技术 [19] - AI技术从内容生成 制作过程 后期制作到发行环节重塑影视产业 提升创作效率并降低成本 [19][21] - 启动金熊猫全球影像合作计划 打造"金熊猫视听人才成长营"助力全球影视人才发展 [21] 经济贡献 - 举办"遇见光影·牵手成都"成都影视产业项目签约仪式 100余家企业参与 签约64个影视产业相关项目 总投资额超120亿元 [24] - 推出14条"跟着影视游四川"主题文旅线路 深度融合四川文化地标和特色场景 [23] - 开展"大家一起看电影"活动 覆盖四川省15家特色影院 10大城市地标和2万多个村和社区 [23] 国际交流 - 奖项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 获得不同文化人群赞赏的国际性奖项 [5] - 为全球优秀影视作品敞开大门 搭建文明互鉴平台 促进中外影视交流 [7] - 通过影视连接文旅 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推动文化传播 [23]
在光影交汇间展开文明对话——第二届金熊猫奖侧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6 23:33
"我与熊猫面对面"活动上,中外嘉宾拍摄可爱的大熊猫。(本文配图由主办方提供) 日前,以"光影之约 遇见美好"为主题,第二届金熊猫奖在四川成都揭晓。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 部作品,角逐出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4大单元共27个奖项。与此同时,这也是一次文化交流 第二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上,大凉山妞妞合唱团、希腊歌手埃里尼(中)和金熊猫少儿艺术团以中英 双语演唱歌曲《玉盘》。 中国演员朱一龙(右二)、巴西演员黛丽丝·韦恩伯格(左二)分别获得电影单元最佳男、女主角奖。 与行业对话的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走进成都街头,近距离观察熊猫,体验非遗文化,感受现代化 的城市建设,共话文明交流互鉴。 中外佳作同台竞技 伴随着韩红演唱的一曲《锦绣》,第二届金熊猫奖颁奖典礼拉开帷幕。演出将充满巴蜀特色的文化符 号,与国际元素巧妙融合,将多元文化的魅力呈现给世界。 "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大放异彩,而艺术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穿透偏见的高墙,直抵人心深处。"本 届金熊猫奖评委会主席、导演陈凯歌表示。 传承、互鉴、创新是本届评选的三大原则。 在电影单元,意大利影片《还有明天》凭借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精彩的歌舞叙事,斩获最佳影片 ...
在光影交汇间展开文明对话(深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6 22:42
活动概况 - 第二届金熊猫奖在四川成都举办 主题为"光影之约 遇见美好" [3] - 活动涵盖电影 电视剧 纪录片 动画片4大单元共27个奖项 [3] - 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部作品参评 [3][5] 参评作品与国际化 - 国际作品占比73.2% 较首届提高3.2个百分点 [5] - 参评国家和地区数量较首届增加22个 [5] - 评委会由27位资深从业者组成 近半数来自海外 [5] 获奖作品与创作者 - 意大利影片《还有明天》获电影单元最佳影片奖 [5] - 中国导演万玛才旦凭《雪豹》获最佳导演奖 [5] - 中国演员朱一龙和巴西演员黛丽丝·韦恩伯格分获电影单元最佳男、女主角奖 [2][5] -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获最佳剧集奖和最佳编剧奖 [5] - 中国演员吴镇宇和唐嫣分获电视剧单元最佳男、女主角奖 [5] 文化交流与传播 - 活动包括熊猫观赏 非遗体验和城市探访等文化交流环节 [3][6] - 金熊猫奖已走进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亮相联合国总部展览及香港书展等活动 [6] - 意大利议员评价该奖为"凝聚各国人民共同价值观的全球性平台" [6]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 数字特效 虚拟制片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正重塑影视制作方式 [9] - AI技术可辅助修复历史影像和生成场景 降低电影制作预算门槛 [9] - 文化遗产数字化(如卢浮宫、敦煌)为全球文化体验提供新途径 [9] - 技术需与创意结合以满足Z世代对沉浸式文化消费的需求 [9] 行业合作与影响 - 德国提名代表称期待与中国影视行业达成更多合作 [7] - 美国制片人认为活动推动文化视角碰撞与融合 [8] - 法国合拍制片人强调合作是成功的基石 [8]
光影流转 气象万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人民日报· 2025-09-14 22:03
核心阅读 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活动在四川成都举办。走进现场,听中外嘉宾共话如何以光影讲述文 明故事、促进交流互鉴;看优秀影视作品如何用真挚情感打动人心、展现艺术之美;思考人工智能技术 的应用边界、长剧集如何应对微短剧热潮……透过"金熊猫",可以看见文明的多姿多彩,感受光影的气 象万千。 "艺术能够为文明对话开启新的窗口,传播和平与创新的价值。"埃及文化部部长艾哈迈德·福阿德·汉诺 说,中国与埃及既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保持自身文化特质,又以开放胸怀拥抱世界,与其他文明和谐共 生。 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如何跨越地域、文化等差异,更好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瑞士导演文森特·佩雷 斯认为,尽管世界各地的语言和习俗有所不同,但电影拥有将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中国作家刘震云的答案是:"看一部这个民族的电影,读一本他们的文学书。因为文学和电影能让人立 刻'钻'进对方的生活,知道他们怎么吃饭、怎么谈恋爱、怎么过日子。"在刘震云看来,交流是"认识自 己、也认识他人"的关键。去年,他的作品《一日三秋》被智利导演卡罗琳娜改编成话剧,上演后一票 难求。"这就是交流的力量。"刘震云说。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说,文化 ...
第二届金熊猫奖揭晓 《哪吒2》获最佳动画片奖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00:54
中新社成都9月13日电 (记者 贺劭清)作为第二届金熊猫奖的压轴大戏,金熊猫盛典13日晚在成都举行, 27个奖项逐一揭晓。《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获动画片单元最佳动画片奖。 第二届金熊猫奖揭晓 《哪吒2》获最佳动画片奖 9月13日,金熊猫盛典在成都举行。《哪吒2》获最佳动画片奖。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据了解,金熊猫奖是以影视为载体、以大熊猫为文化符号、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旨归的国际影 视文化大奖。本届金熊猫奖共有126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参评,共征集作品5343部。其中,国外作品 3910部、占73.2%。 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委会主席、中国导演陈凯歌在盛典表示,人们需要的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不同文化兼 容并蓄。金熊猫奖正是要搭建这样一座桥梁,让交流和互鉴变得真实可感。 在纪录片单元,中国导演高松凭借《故乡几万里》获最佳导演奖;挪威纪录片《新荒野》获最佳纪录片 奖。 在动画片单元,《哪吒2》获最佳动画片奖,《长安三万里》获最佳视觉效果奖。来自巴西的动画片 《塔伊纳和亚马孙守护者》获最佳动画形象奖。 动画片单元主席、中国导演蔡志军表示,动画片用最简洁的符号,最真挚的情感,唤醒人类共同的记 忆。今天中 ...
第二届金熊猫奖在成都揭晓
新华社· 2025-09-13 18:35
新华社成都9月13日电(记者边思琪、尹恒)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金 熊猫盛典13日晚在四川成都举行,第二届金熊猫奖共计27个奖项归属揭晓。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 获最佳动画片奖,《还有明天》获最佳影片奖,《山花烂漫时》获最佳剧集奖,《新荒野》获最佳纪录 片奖。 据悉,第二届金熊猫奖面向全球共征集了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部影视作品。金熊猫奖永久 落户四川,每两年举办一届,致力于通过评选全球优秀影视作品、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不同文明交 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
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施启帆:以文化艺术为桥梁,推进意蓉之间国际交流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20:45
文化交流活动 - "2025成都·欧洲文化季电影周"意大利专场在成都举行,放映了意大利2023年度票房冠军《还有明天》[1] - 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姜斌、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施启帆出席活动,与上百名成都市民共同观影[1] - 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施启帆表示成都充满文化艺术魅力,可以推动意蓉在旅游、商贸、科技等领域的深度合作[3] - 2025年是中意建交55周年,成都与意大利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5] - 成都直飞意大利客运航线形成米兰、罗马"双通道",促进人文商贸往来[5] - 意大利参与"欧洲风情街"、电影周等活动,并举办阅读分享会[5][6] - "远方的邂逅:意大利都灵现当代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将于8月8日在成都市美术馆开幕[6] 电影产业 - 《还有明天》是2023年意大利票房冠军,也是今年在中国上映的商业热片之一[1] - 该片由宝拉·柯特莱西自编自导自演,以二战后的意大利为背景,展现女性追求自我解放的故事[8] - 影片荣获第69届意大利电影大卫奖六项大奖,包括最佳新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等[8] - 市民评价该片通过普通家庭妇女呈现国家历史大事件的冲击力,展现导演才华[8] - "成都·欧洲文化季"电影周放映来自8个欧洲国家的10部影片,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10] 经贸合作 - 过去一年意大利与中国西南地区在贸易、人文交流及投资方面成效显著[6] - 越来越多的意大利投资者与游客来到成都,两地合作潜力巨大[6] - 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期待未来看到更多务实合作[6]
毁掉一部电影,只需一句话?
虎嗅· 2025-07-02 05:56
电影评论趋势 - 电影评论正从传统的故事、摄影、表演分析转向抽象标签化词汇如"嗲子文学"、"虐女"、"老登"等[2][3][4] - 互联网传播规则促使简短、情绪化、立场鲜明的标签式话语泛滥[7][8] - 这些标签逐渐脱离原义成为语言"肌肉记忆"[9][10] 标签化评论的案例 - 《长安的荔枝》因男性角色多被贴"老登"标签但实际强化了女性角色塑造[12][14][16] - 《教父》被归为"老登"《封神第一部》被称为"男人和马"《好东西》被指"女拳"[26] - 《碟中谍8》女性领导情节引发"爽感"与"假惺惺"两极评论[28] 标签化评论的影响机制 - 评论演变为身份鉴定而非作品质量评估形成党同伐异现象[20][21] - 采用"一票否决制"如《满江红》因假强奸戏被全盘否定[34][35] - 大词压缩电影解读空间如"恋爱脑"标签忽视角色复杂性[38][47][48] 行业反思 - 影评人指出标签化评论将电影窄化为价值评判背离艺术本质[71][72] - 《繁花》作者批评"渣男"等词汇简化人性复杂性呼吁保留解读余地[76][78] - 当前评论环境强调对立立场削弱私人化感受与创作自由[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