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搜索文档
“到人民中去”群众合唱音乐会将于10月5日在海口举办
海南日报· 2025-09-24 01:49
整场演出拟唱响曲目约16首,包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祖国》等曲目,以及海南本 土题材曲目《久久不见久久见》《万泉河水清又清》《永远的邀请》等。其中,《风雨骑楼·送番歌》 《南溟之恋》两首曲目为海口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蔡先民原创作品,将在此次音乐会上首次唱响。 此次音乐会节目将围绕"歌颂祖国、赞美海口、传递群众心声"主线,拟邀请海口市音乐家协会合唱 团、海南华韵合唱团、海南大学校友合唱团、海南兰心合唱团、海南省老干部艺术团、海南律师合唱 团、海南红星合唱团、海南中学校友合唱团、海南省文化馆圆梦合唱团、海口市白沙门小学合唱团等多 个合唱团参演,关序、付坪、符美霞、陈晶晶、王莹莹、丁岩、向仕兵等人执棒指挥。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习霁鸿 见习记者 刘响)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口市音乐家协 会获悉,作为2025海口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一,"到人民中去"群众合唱音乐会将于10月5日举办,目前音 乐会节目单已确定。 ...
在熟悉的旋律中重温经典共忆峥嵘 “点亮星夜”大型音乐会点燃红色激情
镇江日报· 2025-09-18 23:57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16日晚,丹阳市文明实践"点亮星 夜"大型音乐会在丹阳大运河志愿者驿站举行。激昂的歌声,吸引了沿大运河边散步的市民驻足观看, 在"红色歌曲大合唱""器乐合奏""朗诵"三大篇章的旋律中重温经典、共忆峥嵘。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丹阳稻草人青少年公益服务活动中心、丹阳作协-雅韵文学文化志愿服务队主 办,老干部文体协会合唱团、新歌声精英俱乐部、运河之声乐队、萨克斯协会萨之声队、雅韵文化书香 丹阳诵读队协办。 音乐会的第三篇章是朗诵。由雅韵文化书香丹阳诵读队带来的《不朽》《英雄》两首配乐朗诵,让 现场观众在铿锵的字句中致敬永不磨灭的英雄精神。 音乐会结束前,全体演职人员一起放声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起 立、齐声高唱,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党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祝福。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音乐会的第一篇章, 章晓兰和眭顶立的深情演唱,唱出了东北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的悲愤与抗争。由孙兰英指挥、丹阳市老干 部文体协会合唱团与新歌声精英俱乐部联袂献上的大合唱《南泥湾》等歌曲,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 畏和 ...
“国家强盛,是最动人的交响!”
人民日报· 2025-09-03 23:32
核心人物背景 - 于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 曾担任六次阅兵活动的重要指挥职务 包括1984年分指挥 1999年和2009年总指挥 2015年合唱团团长兼总指挥 2019年及此次阅兵艺术指导 [1] - 于海15岁考入解放军军乐团 从单簧管演奏员成长为一级指挥 退休后仍从事宣讲活动 [1] 阅兵仪式内容 - 此次阅兵由3000多名大学生组成合唱团 演唱《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抗战经典歌曲 [1] - 2019年阅兵出现的《钢铁洪流进行曲》再次奏响 采用15种乐器和11个声部 展现新时代中国气派 [2] - 2009年国庆阅兵首次在天安门广场演奏《红旗颂》 实现作曲者吕其明的心愿 [2] 专业标准与技术改进 - 于海坚持军乐必须现场演奏 反对使用录音 曾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方队因距离差异导致的节拍感知问题 [2] - 强调国家仪式精度要求 国歌包含84个字 37小节和46秒的严格标准 [1] 精神传承与社会影响 - 于海与学生在排练中披星戴月全力以赴 阅兵结束后获得年轻人致敬与合影要求 [1][2] - 于海认为国家强盛是最动人的交响 继续循着时代节拍奏响动人乐章 [2]
“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 淬火青春
北京青年报· 2025-08-15 08:24
抗日战争历史事件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1] - 一二九运动中数千名北平学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街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华北特殊化[1] - 香山樱桃沟镌刻的"保卫华北"巨石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锤炼抗日本领的见证[1][18] 隐蔽战线斗争 - 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作为华北地区重要情报枢纽,从1939年至1949年秘密电波从未中断,为晋察冀根据地建设、抗战胜利和北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4] - 平西情报站建立大功率地下电台,1941年共产党员王文携带电台在妙峰山附近山洞收发电报,白天伪装农民,夜晚工作[5] - 平西开辟秘密交通线,使爱国青年、革命志士和国际友人往来于根据地和敌占区,包括燕京大学教授董鲁安和英国电讯专家林迈可[5] 革命火种传播 - 崔显芳作为门头沟第一位中共党员,1926年创办田庄完全小学,讲授《共产党宣言》等进步著作,1932年创立京西山区第一个党支部[6] - 崔显芳组织"提灯会"游行反对内战,发动农民请愿迫使当局停收赋税,变卖自家良田解救200多名矿工[7] - 崔显芳1934年因"通共"罪名被捕,出狱12天后去世,临终前在儿子掌心比画"跟党走"[7] 抗战文艺创作 - 1937年麦新受第二十九军大刀队事迹鼓舞创作《大刀进行曲》,8月8日在上海首次公开演唱后迅速传遍全国[14] - 1943年曹火星针对蒋介石"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言论,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更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迅速成为鼓舞抗战的精神旗帜[15] - 麦新、曹火星、冼星海等音乐家的作品凝聚民族力量,为抗战胜利作出不可磨灭贡献[15][20] 抗日武装斗争 - 1937-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创造"推磨""牛刀子钻心"等战术,被毛泽东称赞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6] - 1940年康庄伏击战回民支队以零伤亡歼灭日伪军上百人,"引蛇出洞围点打援战术"被列入抗日军政大学教学案例[16] - 1943年八公桥战斗回民支队采用"牛刀子钻心"战术直插敌军总部,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劲旅[17] 青年抗日运动 - 1936年"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北平师范大学成立,迅速向全国辐射,在天津、武汉等地设立分部[18] - 1936-1937年"民先队"在香山举办夏令营,学生接受军事训练和时事政治教育,樱桃沟"保卫华北"石刻为夏令营学生所刻[18] -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民先队"队员奔赴战场,实现从"拿笔"到"拿枪"的转变,为敌后抗战提供人才支撑[19]
新华全媒+丨倾听澎湃的时代战歌——重温80年前抗日沙场的激越旋律
新华社· 2025-07-08 16:37
抗战歌曲的历史背景与创作 - 抗战歌曲在1931年至1945年民族存亡关头诞生,凝聚民族力量并激发抗战意志 [1] - 《歌八百壮士》创作背景为1937年淞沪会战尾声,谢晋元率"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4天4夜 [3] -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1939年4月13日首演,毛泽东高度评价 [4] 经典抗战歌曲的创作过程与影响 - 《游击队歌》由贺绿汀在1937年山西前线八路军办事处创作,历时一个月完成 [6][7] - 《大刀进行曲》再现二十九军大刀队事迹,成为抗战时期时代强音 [8]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3年由曹火星在房山区堂上村创作,歌词反映群众生活改善 [8] 抗战歌曲的社会价值与历史地位 - 毛泽东评价"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凸显文艺宣传作用 [9] -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首映后引发轰动,后成为国歌 [10] - 《八路军进行曲》1941年诞生于延安,1988年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3] 抗战歌曲的传承与现代意义 - 抗战歌曲不仅在当时发挥宣传作用,至今仍鼓舞中华儿女 [11] - 四行仓库旧址等历史地点通过歌曲旋律持续传递抗战精神 [3] - 新华社报道强调抗战歌曲让中国人持续感受中国精神与力量 [13]
学习原声丨歌声献给党
新华社· 2025-06-30 09:2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主要聚焦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发展成就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莫斯科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宴会时,乐队特意加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体现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 [2]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全场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领航》,展现党的领导和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 [4]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11] -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坚持党的领导"列为党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之首,强调党的坚强领导是国家发展的核心 [14] 人民生活改善 - 重庆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村民春联"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共产党好",反映脱贫攻坚政策对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7] - 彝族群众称赞"共产党瓦吉瓦(好得很)",江西神山村村民对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你呀,不错嘞",体现基层群众对党的认可 [7] - 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世纪战"疫"的中国答卷,展现党领导下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9]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跟着共产党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好日子还在后头",强调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的未来展望 [14]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展现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就 [7] - 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活动举行,体现国家在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方面的努力 [12] - 江苏220千伏华电武坚25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配套输电线路建设,反映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展 [12] -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建设,展示国家在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成就 [14] - 复兴号列车穿行在拉林铁路林芝段,体现国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果 [18]
学习手记 | 领航中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
新华社· 2025-06-28 22:4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党的历史成就以及新时代的展望展开,属于政治宣传类内容。由于文中未提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趋势或经济数据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符合任务要求的分析。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人民日报· 2025-06-25 22:21
歌曲创作背景 - 曹火星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抗战时期传唱至今,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作品[1] - 歌曲创作灵感来源于1943年《解放日报》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曹火星将其改编为通俗易懂的歌曲形式[4] - 歌词内容反映了共产党坚持抗战六年多、改善人民生活、建设敌后根据地、实行民主等事实[4] 创作者生平 - 曹火星13岁时为逃婚参加抗战剧社,其父曹清廉在1943年日军"百日大扫荡"中与130多名村民一同遇害[1] - 曹火星将原名曹峙改为现名,寓意歌曲能星火燎原般传播[4] - 曹火星与其兄曹岱在抗战时期分属不同阵营,直到1989年才在分别40年后重逢[5] 历史背景 - 歌曲创作时正值蒋介石出版《中国之命运》试图削弱共产党地位,中共通过社论和歌曲进行反击[3] - 晋察冀边区实行"豆选"民主选举方式,并颁布"树叶训令"体现军队不与民争利的原则[3] - 抗战剧社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创作,用葫芦制作乐器,每人仅配发一颗"光荣弹"手榴弹[3] 歌曲传播与影响 - 歌曲采用当地霸王鞭曲调和大白话歌词,迅速传遍太行山并唱响全国[4] - 在传唱过程中歌词不断丰富完善,歌名增加"新"字成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5] - 曹火星兄长曹岱从台湾回大陆探亲时,承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