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

搜索文档
在熟悉的旋律中重温经典共忆峥嵘 “点亮星夜”大型音乐会点燃红色激情
镇江日报· 2025-09-18 23:57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16日晚,丹阳市文明实践"点亮星 夜"大型音乐会在丹阳大运河志愿者驿站举行。激昂的歌声,吸引了沿大运河边散步的市民驻足观看, 在"红色歌曲大合唱""器乐合奏""朗诵"三大篇章的旋律中重温经典、共忆峥嵘。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丹阳稻草人青少年公益服务活动中心、丹阳作协-雅韵文学文化志愿服务队主 办,老干部文体协会合唱团、新歌声精英俱乐部、运河之声乐队、萨克斯协会萨之声队、雅韵文化书香 丹阳诵读队协办。 音乐会的第三篇章是朗诵。由雅韵文化书香丹阳诵读队带来的《不朽》《英雄》两首配乐朗诵,让 现场观众在铿锵的字句中致敬永不磨灭的英雄精神。 音乐会结束前,全体演职人员一起放声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起 立、齐声高唱,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党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祝福。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音乐会的第一篇章, 章晓兰和眭顶立的深情演唱,唱出了东北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的悲愤与抗争。由孙兰英指挥、丹阳市老干 部文体协会合唱团与新歌声精英俱乐部联袂献上的大合唱《南泥湾》等歌曲,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 畏和 ...
赓续“觉悟”精神 传承信仰之光
央广网· 2025-09-05 06:42
历史背景与革命活动 - 1919年周恩来 邓颖超等20名青年在天津成立觉悟社 以革新 革心 自觉 自决为宗旨 通过《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唤醒民众并开展街头活动[1] - 1920年周恩来 郭隆真等人因请愿释放被捕代表遭军警逮捕 在狱中坚持绝食斗争并办读书会继续追寻真理[1] - 1919年9月21日李大钊到天津演讲 鼓励社员研究世界革命新思潮 为改造中国而奋斗[2] 红色资源保护与数字化建设 - 2021年《天津市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条例》施行 首次以地方法规明确红色资源认定标准 将觉悟社旧址等150余处遗迹纳入名录[4] - 同步搭建数字化档案平台 实现文物史料可查 可溯 可传[4] - 建成5万平方米思政课虚拟仿真中心 红色资源中心及12个思政课教学改革重点实验室 免费向大中小学开放[4] 文旅融合与创新传播 - 2024年觉悟社成立105周年之际启动京津冀红色文旅研学线路 串联重要革命场馆和研学基地 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7] - 推出线上解谜游览项目《寻找第二十一人》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古今青年薪火相传 推动红色记忆从静态展览向动态传播转型[7] - 高校学子演绎觉悟薪火沉浸式党课 深刻感受先辈理想信念和爱国精神[7]
“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走进海南
海南日报· 2025-09-01 01:08
宣讲活动在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军民团结一家亲》中拉开帷幕。随后,一次次令人 心潮澎湃的宣讲接续呈现,深情演绎不同历史时空下的英雄事迹——《铁血少年营》再现了东北抗联少 年战士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壮烈青春,《红色电波中的胜利回响》带领观众聆听抗战时期从延安发出 的"希望之声",《脊梁》刻画了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脊梁,《将军的口琴》讲述了杨靖宇将军 用音乐坚定信仰、鼓舞士气的感人片段,《"展儿"的青春抉择》再现了青年烈士杨展为国牺牲的坚定决 心,《敢问路在何方》回顾了20万民众手凿滇缅公路的壮举,《战旗》讴歌了新四军82名战士在刘老庄 全部殉国的英雄连队,《我们都是王家川》讲述了一个名字背后前赴后继、全村抗战的动人故事。 海南日报海口8月31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黎鹏)8月31日,"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巡回宣 讲活动在海口开讲,来自全国多地的优秀红色讲解员深情讲述抗战岁月中的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讲述英雄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走进海南 值得一提的是,《跨越时空的团圆》深情讲述了一段跨越73年,寻找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牺牲的年轻 战士 ...
将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游红色场馆 听历史回响)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6 23:58
红色场馆参观数据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25年累计接待社会各界观众30多万人次[6]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2023年末至2024年初迎来前所未有参观热潮[13] -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2024年上半年接待参观人数近65万人次 其中青少年群体约20万人次[17] 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开展义务宣传演出600余场次 讲党课200余场次 培养上千名小小八路讲解员[6] - 新四军纪念馆接待大批高校学子实地探访 观众提问深度从"兴趣"转向"求真"[10] -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开展青少年教育系列研学活动 420名中小学生参与 75名小小讲解员暑假期间累计志愿讲解720场 服务游客2万余人次[17] 馆藏与展陈特色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展出3000个刻录殉难者名单的长方形石碑[15]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展出单薄衣衫/破旧绷带/磨损草鞋/补丁行军袜等具有穿越时空力量的静默文物[8] - 新四军纪念馆通过重建军部5位领导人雕像等展陈创新细节引发观众深刻共鸣[9] 宣教体系建设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常态化开设讲解员培训班 定期组织专业培训/理论讲授/专家指导/实践练习[15]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采用"因人施讲"模式 通过采访近200位老八路/将帅子女为《八路军序列沿革研究》搜集资料[5] -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通过"听看说讲唱写"多种形式开展沉浸式教育课程[17] 国际传播与影响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开通线上直播 海外老华侨留言感谢让异国游子感受历史[15] - 该馆接待海外华裔青少年群体 成为整个行程中最安静最认真的参观体验[14] - 2024年7月首次公开七三一部队原成员完整口述证言视频 揭露人体解剖/细菌实验等反人类暴行[15]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巫恒通:英勇不屈、绝食明志的新四军团长
新华社· 2025-08-25 15:35
巫恒通生平事迹 - 1903年出生于江苏句容市柘溪村农民家庭 求学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 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 1936年任泰兴县教育局长[2] - 1938年3月因参加抗日活动被国民党泰兴县政府以擅离职守罪名逮捕入狱[2] -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地方武装被整编为新四军新三团并任团长 率部扼守南京近郊门户[3] 家族抗战贡献 - 兄嫂被日军杀害 弟弟巫恒达战死 幼子巫健柏被日军掳走 巫恒通发出"有敌无我 有我无敌"誓言[3] - 1941年9月6日因叛徒告密遭日军围袭重伤被俘 严词拒绝日伪劝降 拒医绝食8日后于9月14日壮烈殉国 时年38岁[3][4] - 兄长巫全仁 弟弟巫恒达皆在抗战中殉国 形成"巫门三烈"事迹 当年柘溪村数十名青年受感召投身革命[4] 红色文化传承 - 2018年当地政府按历史原貌修缮加固巫恒通烈士故居 使其成为红色精神地标[2][4] - 句容市茅山风景区管委会将巫恒通事迹编演成可体验互动的情景剧 串联进红色研学路线[4] - 烈士故居定期举办党日活动 巫恒通孙子巫充实常带后辈瞻仰并转述"骨气要代代传下去"的家训[4]
抗日根据地 今昔巨变丨抗联热土换新颜 解锁黑龙江汤原县的“经济密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4 08:05
历史背景与革命地位 - 汤原县是东北抗联第六军的诞生地 东北抗联十一个军中有七个军曾在此战斗[1] - 1929年成立中共汤原县委 1931年改称中心县委 成为松花江下游抗日活动策源地[3] - 1936年召开汤原会议 建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 形成党的统一领导[5] - 现存东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抗联密营遗址 曾作为军部机关及后勤补给基地[7] 革命事迹与群众贡献 - 北靠山村村民1938年秋通过"抬车送粮"方式突破敌人封锁 为抗联将士运送粮食补给[11][9] - 密营是抗联在深山里建立的后勤补给、安置伤员、培训干部的秘密营地[9] 经济发展与产业建设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6.6亿元 较2021年80.1亿元实现显著增长[21] - 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园区营业性收入增长153% 增速均列全省县市第一[21] - 经济开发区现有122家企业 其中规上企业20家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17] - 本土机械制造企业成功自主研发大型鲜食玉米收割机 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15] - 企业从100多平方米小作坊发展至7万多平方米园区 体现营商环境优化[17] 产业规划与招商重点 - 聚焦奶乳一体、现代机械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畜牧、清洁能源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领域[19] - 通过强化产业配套和深耕产业生态构建高质量招商格局[19]
经济日报:琼崖扬帆
经济日报· 2025-08-20 10:23
旅游娱乐业发展 - 三亚市小洲岛海域开展水上娱乐活动吸引游客体验假期[2] - 海口湾畅通工程建成后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游玩[15] 港口物流业表现 - 海南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2亿吨同比增长8.6%[17] - 集装箱吞吐量368万标箱同比增长12.3%[17] - 洋浦港形成兼备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航线新格局[18] 产业转型升级 - 推动产业向种、向天、向海、向绿、向数转型升级[18] - 低空经济展区亮相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13] - 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公司在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开展业务[15] 大型活动平台建设 -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汇集全球精品[18] - 博鳌亚洲论坛向世界传递中国扩大开放强音[18] 文化设施建设 - 海南省歌舞剧院举办国际童声合唱团交流活动[10] - 海南省史志馆对外开放参观学习[8] - 云洞图书馆成为海口湾标志性文化地标[15]
“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在山西省阳泉市开讲
新华社· 2025-08-20 05:32
数十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 河的抗战史诗。从运筹帷幄的将领到浴血奋战的士兵,从毁家纾难的志士到前赴后继的民众,还有无数 稚气未脱的少年英雄,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牺牲,共同铸就了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文化和旅游部资 源开发司、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于18日在山西省 阳泉市启动。来自多个单位的优秀讲解员齐聚这片革命热土,深情讲述英雄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推动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阳泉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如今,狮脑山上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巍然矗立,见证这座城市的沧桑 巨变。 青少年英雄浴血奋战接起抗战大旗。 来自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高姗,讲述了东北抗联中年轻的战士们顶着日寇的弹雨冲锋,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行,宁死也绝不后退的故事。数十名少年战士将十几岁的生命献给了祖国,他们没有 留下名字,却留下了一个永不磨灭的番号"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少年营"。来自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讲 解员韩琦,通过一封"不必挂念"的家书, ...
善用地利之便 凝聚人和之力——重走英雄路②
人民日报· 2025-08-06 04:33
核心观点 - 红色精神推动地区发展转型 通过传承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 结合区位优势与产业升级 实现经济跨越式增长 [1][3][4] 区位优势分析 - 山水格局形成天然战略屏障 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 桃花山"山回路转、地势险要"的地理特征为历史军事行动提供游击战争绝佳屏障 [2] - 现代交通枢纽优势凸显 岳阳港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码头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与浩吉铁路交会点 实现西北煤炭南运 降低运费并缩短运输时间 [2] - 战略区位叠加政策红利 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与中部地区崛起国家战略机遇 形成通道畅、项目旺的发展态势 [2] 产业发展现状 - 能源与物流产业成为新增长点 电力储能、粮油仓储物流项目相继落地 推动能源消费与现代物流产业升级 [2] - 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业规模突破 产业产值达430亿元 带动超20万人就业 涵盖芥菜种植、鱼虾养殖、皱皮柑及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 [3] - 农文旅融合基地建设 现代化果园面积达500多亩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 [3] 基础设施升级 - 铁水联运枢纽投入运营 煤炭运输码头进入调试阶段 连接浩吉铁路与长江水道 增强物资集散能力 [2] - 战备设施转型经济通道 昔日河湖水网升级为物畅其流的黄金水道 支撑区域物流体系重构 [4]
善用地利之便 凝聚人和之力(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21
区位优势与产业布局 - 岳阳港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码头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与浩吉铁路交汇点 降低煤炭运输运费并缩短运输时间[2] - 电力储能 粮油仓储物流项目落地推动能源消费和现代物流产业成为当地新增长点[2] - 华容县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产值突破430亿元 带动超过20万人就业[3] 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 仙鹅寺村通过多方支持和村民自筹建成500多亩现代化果园[3] - 政府引导 企业带动 群众参与模式推动芥菜种植 鱼虾养殖产业加快发展[3] - 皱皮柑 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形成良好市场口碑[3] 历史传承与发展理念 - 石公华地区凭借河流纵横 湖泊密布的地理特征成为抗日根据地天然屏障[2] - 同舟共济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精神被视作实现共同富裕的红色密码[1][3] - 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崛起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形成发展向前之势[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