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

搜索文档
“到人民中去”群众合唱音乐会将于10月5日在海口举办
海南日报· 2025-09-24 01:49
整场演出拟唱响曲目约16首,包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祖国》等曲目,以及海南本 土题材曲目《久久不见久久见》《万泉河水清又清》《永远的邀请》等。其中,《风雨骑楼·送番歌》 《南溟之恋》两首曲目为海口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蔡先民原创作品,将在此次音乐会上首次唱响。 此次音乐会节目将围绕"歌颂祖国、赞美海口、传递群众心声"主线,拟邀请海口市音乐家协会合唱 团、海南华韵合唱团、海南大学校友合唱团、海南兰心合唱团、海南省老干部艺术团、海南律师合唱 团、海南红星合唱团、海南中学校友合唱团、海南省文化馆圆梦合唱团、海口市白沙门小学合唱团等多 个合唱团参演,关序、付坪、符美霞、陈晶晶、王莹莹、丁岩、向仕兵等人执棒指挥。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习霁鸿 见习记者 刘响)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口市音乐家协 会获悉,作为2025海口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一,"到人民中去"群众合唱音乐会将于10月5日举办,目前音 乐会节目单已确定。 ...
海南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热血丰碑”交响合唱音乐会
海南日报· 2025-09-03 01:00
音乐会概况 - 海南省举办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 由省委宣传部指导 省演艺集团主办 现场座无虚席[1] - 音乐会分为山河泣血 黄河怒吼 寰宇同心 胜利丰碑四大篇章 共演绎13首中外经典曲目 融合诗朗诵 对唱 重唱 联奏等多元形式[1][2] - 演出团体包括海南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 合唱团及海南爱乐混声合唱团等五个专业团体 未来将提供专场演出服务[4] 演出内容亮点 - 第一篇章以《松花江上》开篇 通过低沉大提琴营造历史沉浸感 第二篇章《黄水谣》《怒吼吧黄河》展现山河巨变与民族觉醒[1] - 第三篇章包含《喀秋莎》《啊朋友再见》四重唱致敬国际同盟 《娘子军操练舞》赞颂女性力量 《亮剑之中国军魂》诠释抗战精神传承[2] - 终章《红旗颂》《我的祖国》礼赞和平 原创交响合唱《启航——自由贸易港》首演 展现海南自贸港建设昂扬姿态[2] 参与群体与社会影响 - 特邀道德模范 退役军人 新就业群体及英烈后代观演 合唱参与者黄雄作为琼崖纵队后代表示艺术形式有效传承革命精神[4] - 音乐会尾声全场齐唱《歌唱祖国》 气氛达到高潮 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文化传播功能[4] 国家级抗战纪念体系 - 国务院新增第四批34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退役军人事务部新增43名著名抗日英烈 海南黄金容 符克 李泽民3名烈士入选[5] - 全国累计认证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94处 著名抗日英烈及英雄群体1128名 海南共拥有2处设施遗址和11位英烈入选名录[5][6] 海南英烈事迹 - 四批名录收录的11名海南籍英烈牺牲时平均年龄不足35岁 首批包括黄振亚 林伯熙 黄魂 第二批新增唐惠洽 韩宪元等4人[6] - 第三批收录医务指导员许如梅 第四批新增县委书记黄金容 服务团总团长符克 支队副支队长李泽民 体现琼崖儿女英勇捐躯精神[6]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音乐会在伦敦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30 09:30
活动概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场音乐会在伦敦隆重举行 出席者包括英国上院议员戴维逊勋爵 金融城候任市长海尔斯 战略司令部全球防务网络局官员史密斯 社会科学院院士阿尔布劳 "里斯本丸"号纪念协会主席琼斯 长期收集整理"里斯本丸"号营救事件资料的退役少校费恩祺等各界人士300多人 [1] - 音乐会以"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为主题 演出形式丰富多样 融合交响乐 合唱 独唱及朗诵等多维视听语言 [1] 演出内容 - 演出以《红旗颂》拉开序幕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主题曲演唱者艾莉·奥基夫首次现场演绎 礼赞浙江舟山渔民勇救"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的感人义举 [5] - 华裔钢琴家肖荻演绎《黄河颂》彰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英两国乐团和艺术家共奏文明交流和平乐章 [5] -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合唱团 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合唱团和伦敦华人爱乐合唱团联袂演绎《保卫黄河》《我的祖国》两首合唱歌曲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5][6] 外交表态 -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表示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付出巨大民族牺牲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中英两国作为盟友并肩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并推动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2] - 中国历来是爱好和平的国家 9月3日北京将举行盛大概念活动彰显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决心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强意志 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强大能力 [2] - 伦敦专场音乐会目的用音乐铭记历史 缅怀为人类正义事业献身先烈 展现对世界和平珍爱 表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决心 [2]
以炙热的向党之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人民日报· 2025-07-07 22:28
文艺工作者入党与信仰 - 92岁的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预备党员,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和感激 [2][3] - 游本昌在2024年春节期间向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达入党愿望,2025年6月30日正式宣誓 [3][4] - 游本昌表示将全力以赴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工作,继续为党的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4] 文艺工作者的信仰与艺术创作 - 游本昌的艺术生涯体现了信仰与坚守,他在电视剧《济公》和《繁花》中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 [16][17] -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提到游本昌的"济公"形象温暖了千家万户,拥抱了信仰的朝阳 [5] - 老艺术家田华、蓝天野等用一生诠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创作态度体现了"人民艺术为人民"的担当 [6] 艺术教育与信仰传承 - 中央戏剧学院的艺术教育坚持信仰接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 [7] - 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提到梅兰芳1959年入党,用一生践行艺术劳动者的光明道路 [11] - 国家京剧院的前辈艺术家如杜近芳、刘长瑜等用艺术回报党和人民,传承京剧艺术 [12] 艺术创作与人民立场 - 游本昌强调角色无大小,灵魂要真诚,他的艺术生命与国家命运、人民期盼紧密相连 [17] - 一级编剧李宝群认为创作者必须有信仰,艺术应该为时代铸魂,创作有灵魂的作品 [18][19] - 文艺工作者应把心贴在人民的脉搏上,演绎伟大时代的精神气象 [8] 文化强国的建设 -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3][10] - 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年龄并非信仰的边界,真正的艺术永远与信念共生 [15][16] - 文艺工作者应凝聚在信仰的"聚光灯"下,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3][18]
和父亲在一起的童年时光
人民日报· 2025-06-05 22:02
音乐创作与传承 - 刘炽创作的经典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跨越时间和国界,被美国底特律儿童合唱团采用并演唱 [4] - 刘炽通过《我的祖国》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作品向女儿传授音乐知识,讲解大小调差异并培养指挥能力 [5] -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刘炽在颐和园昆明湖划船时的即兴笛声和孩子们的互动 [6] 音乐教育与文化影响 - 刘炽强调音乐是灵魂的语言,倡导学习各国音乐文化,避免狭隘视野 [5] - 刘炽的女儿刘萤萤在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大学教授音乐,延续了音乐教育的传承 [7] - 刘萤萤通过环保教育基金会将音乐与生物多样性教育结合,推动儿童环保意识培养 [7] 环保音乐与跨界合作 - 刘萤萤创作的歌曲《灵息》融合亚马孙雨林的自然声音和南美洲音乐元素,呼吁保护生态环境 [8] - 环保教育基金会已与200多所学校合作,并获得全球130多位艺术家和科学家的支持 [8] - 基金会通过环保音乐视频和故事图画书激发儿童对自然的热爱 [8]
“代表一代年轻人歌唱祖国”
杭州日报· 2025-05-15 02:17
浙江大学校园文化活动 - 浙江大学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决赛落幕,江颢凭借演唱《我的祖国》获得冠军 [2] - 江颢的演唱以铿锵有力的咬字、大气磅礴的唱腔和全情投入的表现获得网友高度评价 [2] - 江颢表示参赛目的就是为了演唱《我的祖国》这首歌 [2] 音乐表演与情感表达 - 江颢选择《我的祖国》源于童年对歌曲旋律的喜爱和成长后对歌词意境的理解 [2] - 比赛前江颢做了充分准备,选择《经典咏流传》改编版本以增强流行性和竞技性 [2] - 演唱时江颢脑海中浮现歌词意境,观众热烈反响体现大学生群体的爱国情感共鸣 [2] 个人背景与音乐经历 - 江颢本科就读于浙大竺可桢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就读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2] - 高中时期江颢就在卧室用手机录制歌曲,展现早期音乐兴趣 [2] - 每年夏季江颢参与指导竺可桢学院新生军训合唱团,选择经典歌曲传授音乐表达 [2] 音乐作品的社会意义 - 《我的祖国》的演唱实现了江颢的个人心愿,也代表了青年一代的情感表达 [3] - 江颢通过音乐表演完成了一次情感的交付和青年人的深情告白 [3]
特写:青春放歌 致敬英雄
新华网· 2025-04-27 01:18
纪念活动概况 - 辽东学院举办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五四运动106周年主题歌曲展演,1800余名师生参与[1] - 活动通过合唱、情景剧、历史影像等形式重现抗美援朝历史场景,如《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配合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影像[2] - 现场演绎《战地日记》情景剧,展现志愿军出征前的家国情怀[2] 节目内容与表现形式 - 化工与机械学院学生演唱《英雄赞歌》,荧幕同步展示"冰雕连"战士、志愿军分食苹果等历史画面[2] - 管理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分别合唱《最可爱的人》《歌唱祖国》,新华社记者全程记录[3][6] - 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结合电影《上甘岭》情节演绎《我的祖国》,强化艺术感染力[7] - 旅游与文化学院学生通过《勋章》歌词"你的名字是我胸前的勋章"传递荣誉感[8] 精神传承与教育实践 - 人文与教育学院学生分享采访92岁老战士徐庆林的经历,提及其在炮战中坚持作战的细节[4] - 纺织服装学院学生讲述老战士严迎发战友牺牲时口袋仅存半块冻土豆的故事[4] - 93岁抗美援朝老战士刘吉惠现场寄语青年"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4] - 辽东学院通过"红色家书诵读""战地日记分享"等沉浸式活动,将抗美援朝精神从课本延伸至舞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