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库卡发布五大智能体 构建智能制造全链路生态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8:57
库卡是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领军企业,业务遍布全球,美的集团于2017年收购库卡。库卡本次发布 的五大智能体已在美的集团旗下工厂运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库卡本次推出的AI视觉智能体KUKA AI Vision实现软硬件深度集成,支持2D/3D视觉识别、分割、姿态 估计与路径规划。搭载NVIDIA Jetson高性能处理器,支持眼在手上/手外灵活安装,适用于抓取、测 量、拆垛、装配等多场景,大幅提升生产精度与柔性。节省50%空间,半球形关节防积灰,支持正/倒/ 侧装,较传统IPC方案成本更低,交付更快。在美的集团旗下的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注塑车间,KUKA AI Vision视觉系统与机械臂深度融合,实现毫米级高精度定位与识别,实时完成工件抓取、缺陷检测与 装配校正,并适应多机型混线生产。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万宇)9月23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开幕,库卡(KUKA)以"库卡AI,让 智造更简单"为主题参展,并推出五大战略级智能体产品,构建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的全链路智能生 态,标志着其智能制造进入"生态协同"新阶段。 工程软件智能体iiQWorks将机器人编程从"代码苦旅"变为"拖拽式游戏",提供从选型 ...
库卡2025工博会发布五大智能体 推动制造业全链路数据贯通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7:41
产品发布 - 库卡在工博会推出五大战略级智能体产品 包括AI视觉智能体KUKA AI Vision 工程软件智能体iiQWorks 设备运维智能体KUKA CONNECT IOT 小库AI助手和物流智能体KUKA AMR Fleet [1] - 五大智能体构建从感知 决策到执行的全链路智能生态 标志智能制造进入生态协同新阶段 [1] 产品功能与应用 - KUKA AI Vision实现软硬件深度集成 支持2D/3D视觉识别 分割 姿态估计与路径规划 搭载NVIDIA Jetson高性能处理器 适用于抓取 测量 拆垛 装配等多场景 [1] - KUKA AI Vision在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注塑车间实现毫米级高精度定位与识别 实时完成工件抓取 缺陷检测与装配校正 [1] - iiQWorks为机器人编程提供从选型 仿真到调试的全流程可视化支持 搭配iiQKA.OS2与KR C5-2控制器可缩短产线准备时间 降低总拥有成本 [2] - KUKA CONNECT IOT在国内连接超6000台机器人 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 故障预警与预防性维护 采用B/S架构与MQTT协议 [2] - 小库AI助手具备自然语言转代码能力 支持实时故障诊断 参数查询与程序生成 [2] - KUKA AMR Fleet具备毫米级定位与动态避障能力 支持81台机器群控协同 配送效率提升30% 丢码率≤0.1% 齐套率达95%以上 [2] 系统集成与协同 - 五大智能体协同作战 AI视觉负责看 iiQWorks负责编 CONNECT负责管 小库负责教 AMR负责跑 [3] - 智能生态实现从设计 生产到运维 物流的全链路数据贯通 推动制造业从局部优化迈向系统级跃迁 [3]
【上海鸣志】港股成新热土?卧龙电驱、埃斯顿、兆威机电纷纷冲击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26
卧龙电驱港股上市申请 - 卧龙电驱于8月13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4年上半年营收突破80亿元人民币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5%) 工业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2.8%) 暖通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2.0%) [1] 港股市场融资状况 - 2024年港股股权融资规模达2879.82亿港元 同比增长350.56% [3] - 上半年港股IPO募集金额达106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35亿港元大幅上升688.56% [16] - 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制造等科技板块成为资本追逐焦点 [3] 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企业上市案例 - 越疆机器人于2023年12月23日港交所上市 按2023年出货量计在中国协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 全球排名前二 [5] - 极智嘉于2024年7月9日港交所上市 连续6年蝉联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1-2024年毛利从0.8亿元提升至8.4亿元 [6] - 埃斯顿于2025年6月27日递交港交所申请 按2024年收入计为全球第六大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份额1.7%) 中国最大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 [11] - 翼菲智能于2025年6月30日递交上市申请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和2.68亿元 但连续三年净亏损 [12] 产业链相关企业上市动态 - 仙工智能于2025年5月27日递交招股书 2023-2024连续两年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排名第一 [9] - 兆威机电于2025年6月18日递交招股书 专注于微型驱动系统方案解决 面向智能汽车、具身机器人等高增长行业 [10] - 立讯精密于2025年7月2日公告拟港交所上市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4.75-67.45亿元 同比增长20%-25% [13] - 歌尔微电子于2024年7月21日递交上市申请 按2024年销售额计为全球第五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2.2%) 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0%) [14] 企业选择港股上市动因 - 港交所18C章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以技术潜力为核心估值依据 FINI机制缩短审核周期 [17] - A股IPO收紧与港股估值回升形成剪刀差 港股具有上市费用低、审核周期短和流动性强优势 [18]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 为企业跨境扩张提供资金与品牌背书 成为全球化发展跳板 [19]
中国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行业:需求回暖,国产替代加速突围
智通财经· 2025-05-14 01:20
工业机器人市场复苏与增长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1.6%,结束库存去化周期,汽车主机厂、半导体、汽车零部件需求稳步提升 [1] - 协作机器人(cobots)产量同比激增41.4%,远超传统多关节机器人(12.5%)和SCARA机器人(11.2%),成为行业增长极 [1] - 汽车主机厂需求同比增长45.4%,锂电池行业从2024年的-19.4%反弹至+10.5%,光伏领域同比下滑15% [3]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国产厂商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52.3%小幅降至51.4%,但头部企业表现亮眼 [1] - 埃斯顿(9.9%)和汇川技术(8.9%)跻身行业前十,分别位列第二和第四,市占率持续提升 [1] - 发那科(10.1%)仍居首位,库卡、ABB等外资品牌通过调整价格策略扩大份额 [1] 未来增长预期 - 2025年工业机器人增速因竞争加剧下调至6.3%,但2026-2027年预计回升至11.2%和12.2% [3] - 外资品牌逐步提升均价以维持利润,价格战压力有望缓解,国产厂商在定制化服务与交付速度上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3] 工厂自动化市场表现 - 一季度工业自动化需求同比增长2.4%,终结连续四个季度的下滑 [5] - OEM市场在包装机械、锂电池设备等领域带动下增长3.3%,结束了长达11个季度的低迷 [5] 核心产品市场份额 - 汇川技术在伺服系统市场份额提升至31.4%(2024年为28.3%),逆变器市占率达20.8%,均为国内第一 [7] - 伺服和逆变器市场2025年增速分别上调至2.6%和1.3% [7] - 小型PLC国产化率从2023年的38.2%升至2024年的41.0%,汇川技术位列第四(6.7%) [8] - 大型PLC市场西门子占据45.2%份额,国产厂商本地化率从5.9%提升至8.3% [8] RV减速器国产化突破 - RV减速器2024年国内需求同比增长9.7%,远超工业机器人本体3.9%的增速,国产厂商市占率首次突破60% [8] - 双环传动以25%的市占率稳居国内第二,并进入国际四大机器人厂商供应链 [10] - 国产RV减速器价格仅为外资品牌的60-70%,预计2024-2028年国内需求将以10.4%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10] 技术差异与市场分工 - RV减速器主导重载机器人(如汽车焊接、搬运),谐波减速器在轻载场景(3C产品组装、医疗设备)更具优势 [10] - 国内厂商在谐波减速器领域加速突破,绿的谐波(LHDS)等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 [10] 行业长期趋势 - 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行业呈现"需求回暖+国产替代"的双重逻辑 [11] - 汇川技术、双环传动等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复苏与国产替代趋势 [11] - 协作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细分赛道将成为未来增长的新引擎 [11] - 国产厂商正从"替代"走向"引领",为产业链上下游带来长期投资价值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