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芯片设计

搜索文档
华天科技:下属企业拟出资参与设立产业基金 投向半导体芯片设计、半导体封测装备材料等领域
格隆汇APP· 2025-09-17 10:54
投资设立产业基金 - 华天科技下属企业西安天利投资合伙企业联合上海盛宇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南京盛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江苏华天盛宇产业投资基金 认缴出资总额2亿元人民币 [1] - 西安天利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8000万元人民币 认缴比例40% [1] 基金投资方向 - 产业基金主要投向半导体芯片设计及半导体封测装备材料等半导体产业领域 [1] - 基金将积极寻求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优质企业 [1] 战略协同效应 - 设立产业基金有利于挖掘与公司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主业具有战略协同性的标的或合作项目 [1] - 此次投资将推动公司整合产业资源 [1]
华天科技(002185.SZ)下属拟参投江苏华天盛宇 专项投资某半导体芯片设计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4:04
基金设立 - 华天科技下属企业西安天利与上海盛宇 华西慧创等十名出资人共同设立江苏华天盛宇创新成长投资基金 认缴出资总额2.06亿元 [1] - 上海盛宇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出资2100万元 占比10.194% 西安天利和华西慧创作为有限合伙人各认缴3000万元 各占比14.563% [1] - 其他七名有限合伙人合计认缴1.25亿元 占比60.680% [1] 投资方向 - 专项基金投向某半导体芯片设计企业 与公司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主业形成协同效应 [1] - 投资有利于提升公司综合竞争能力 助推封装测试业务持续发展 [1]
华天科技下属拟参投江苏华天盛宇 专项投资某半导体芯片设计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4:02
基金设立与出资结构 - 华天科技下属企业西安天利与上海盛宇 华西慧创等十名出资人共同设立江苏华天盛宇创新成长投资基金 认缴出资总额2.06亿元 [1] - 普通合伙人上海盛宇认缴出资2100万元 占比10.194% 有限合伙人西安天利认缴3000万元 占比14.563% 华西慧创认缴3000万元 占比14.563% [1] - 其他七名有限合伙人合计认缴1.25亿元 占比60.680% [1] 投资方向与战略协同 - 专项基金投向某半导体芯片设计企业 与公司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主业形成协同效应 [1] - 通过投资促进主业发展 提升公司综合竞争能力 助推封装测试业务持续增长 [1]
“绿色主题”买成半导体,嘉实绿色主题前十大芯片股持仓超71%,机构持仓比例两年降逾50%
新浪基金· 2025-08-26 10:01
核心观点 - 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基金出现显著风格偏离 实际投资高度集中于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 与名称暗示的环保低碳绿色主题完全不符 [1][4][5] - 该基金表现出高弹性和短期爆发力 2025年以来收益率达45.76% 近一年回报111.57% 但波动性极大 最高连续6月回报为-38.34% [2] - 基金经理明确阐述投资理念聚焦芯片设计产业链 策略基于寻找爆款和量化指标优选股票 与绿色主题完全脱节 [4][5] - 基金规模1.55亿元 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从2023年中报91.61%大幅下降至2024年年报35.32% [5][6] 基金持仓结构 - 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芯片半导体行业个股 合计占净值比例极高 [1] - 主要持仓包括澜起科技 思特威-W 兆易创新 海光信息 芯原股份等 [1] - 芯原股份较上期大幅增持71.04% 显示基金经理对板块坚定看好和持续加码 [1] 业绩表现 - 2025年以来收益率45.76% 近一年回报111.57% 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列 近一年排名25/946 [2] - 自成立以来总回报27.64% 年化回报10.15% 显著跑赢业绩基准和沪深300指数 [2] - 波动性极大 最高连续6月回报为-38.34% 凸显押注单一赛道的高风险特性 [2] 投资者结构变化 - 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从2023年中报91.61%下降至2024年年报35.32% [5][6] - 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从2023年中报8.39%上升至2024年年报64.68% [6] - 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从2023年中报47户增加至2024年年报881户 [6] - 平均每户持有人基金份额从2023年中报232,273.23份下降至2024年年报32,136.49份 [6]
星宸科技股价微涨0.70% 机构账户大宗交易买入1210万元
金融界· 2025-08-15 19:58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报60 12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42元 [1] - 盘中最高触及60 49元 最低下探59 35元 [1] - 成交量为89098手 成交金额达5 33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芯片设计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 安防监控等领域 [1] - 作为福建地区高科技企业 已入选深成500指数成分股 [1] 大宗交易 - 8月15日盘后出现一笔大宗交易 机构专用账户买入20 28万股 [1] - 成交价59 70元 较当日收盘价折价0 70% [1] - 总成交金额1210 72万元 占当日竞价交易成交额的2 27%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819 86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2273 46万元 [1]
汇顶科技股价上涨1.42% 公司回应无六维力传感器研发计划
金融界· 2025-08-04 17:1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15时,汇顶科技股价报75.2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2% [1] - 当日开盘价为73.72元,最高触及75.27元,最低下探73.72元 [1] - 成交额2.48亿元,换手率0.72%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芯片设计,产品涵盖指纹识别、触控、音频等解决方案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物联网等领域 [1] - 所属板块包括半导体、深圳特区、物联网等 [1] 公司动态 - 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不属于"专精特新"企业申报范围 [1] - 目前未研发六维力传感器,但会持续关注相关技术 [1] 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2.72% [1] - 户均持股42.3万元 [1] 资金流向 - 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7.57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7493.88万元 [1]
豪赌年亏8亿晶圆厂 国科微回应标的将在多层面支持下扭亏
中国经营报· 2025-06-10 09:29
收购交易概况 - 国科微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中芯宁波94.37%股权,旨在推动核心器件国产替代并形成"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制造"双轮驱动模式[2] - 中芯宁波专注于射频前端、MEMS传感器特种工艺半导体代工,拥有6英寸SAW滤波器产线和8英寸BAW滤波器/MEMS产线[4][6] - 交易完成后国科微将从Fabless模式向IDM模式转型,但需承担标的公司当前亏损风险[5][6] 协同效应分析 - 产品协同:结合中芯宁波射频前端/MEMS制造优势,拓展智能手机、汽车等下游市场[5] - 技术协同:构建"芯片设计+晶圆加工"产业链,提升芯片集成度[5] - 客户协同:双方互补资源可为战略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5] - 行业人士指出双方工艺路径和专利壁垒存在差异,产线直接套用存在障碍[5] 标的公司财务与运营 - 中芯宁波2023年营收2.132亿元,2024年增至4.538亿元(+113%),但2024年仍亏损8.13亿元[6] - 两条产线处于产能爬坡期,设备折旧和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亏损,预计需8-10年才能改善毛利率[6][7] - N1产线2018年投产,N2项目2021年完成机台搬入,设备折旧期尚未结束[7] 市场与技术优势 - 中芯宁波是国内唯二能量产高端BAW滤波器的代工厂,技术打破海外工艺垄断[8][9] - 中国占全球射频滤波器30%市场但BAW滤波器自给率不足5%,国产替代空间广阔[9] - 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头部移动通信终端企业旗舰机型[9] 股东背景与交易细节 - 中芯宁波股东包括中芯控股、大基金一期等11家机构,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中芯国际/英特尔/台积电等[10] - 中芯国际全资子公司出售14.832%股权,交易后不再持股[10]
“轻资产高研发投入”标准提升科创板企业融资便利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6-06 21:00
政策影响 - 2024年10月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6号》已推动9家科创板企业提交再融资申请 合计拟融资247 96亿元 [1][2] - 政策有效破解"轻资产 高研发投入"企业的融资瓶颈 推动资源向技术创新前沿集聚 [1] - 首批案例中迪哲医药 芯原股份已注册生效 另有7家处于审核问询阶段 [2] 企业案例 - 寒武纪再融资申请获受理 拟融资49 8亿元 非资本性支出占比87 25% 主要用于人员工资与产品试制费 [1][2] - 迪哲医药通过该政策完成首单再融资 避免压缩新药研发投入 加速临床推进和产业化进程 [3] - 芯原股份在监管部门指导下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推动高质量发展 [3] 行业特征 - 适用企业集中于半导体芯片设计 创新药 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有研发驱动 技术密集特征 [4] - 科创板符合"轻资产 高研发投入"标准企业或超百家 但当前提交再融资申请者较少 [4] 政策优化建议 - 需加强政策宣导和操作指引 帮助企业与中介机构适应新标准 [5] - 提升审核透明度与效率 为企业提供更大融资灵活性 [4]
紫光国微: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2025)
证券之星· 2025-05-28 12:37
公司评级与财务概况 - 中诚信国际维持紫光国芯主体信用等级为AA+k,评级展望稳定,同时维持"国微转债"信用等级为AA+k [2][8] - 2024年公司总资产171.7亿元,所有者权益125.15亿元,负债合计46.55亿元,总债务22.01亿元,资产负债率27.11% [6][30]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5.11亿元,同比下降27.3%,净利润11.85亿元,同比下降53.3%,营业毛利率54.1%,较2023年下降6.95个百分点 [10][30]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智能安全芯片和特种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技术实力国内领先,产品覆盖通信、金融、工业、汽车等多领域 [4][17] - 2024年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收入25.77亿元,同比下降42.6%,毛利率71.69%,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收入26.38亿元,同比下降7.6%,毛利率44.16% [30] -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20.93%,但占比较低 [2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2.86亿元,占营业收入23.33%,研发人员1462人,占比52.44% [24] - 全年新增143个新产品立项,完成117款芯片研制,66款芯片通过鉴定,取得发明专利85项 [23] - 在汽车电子领域持续拓展,THA6第二代产品陆续产出,特种SoPC平台产品通过核心客户验证 [23] 财务风险与流动性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67亿元,应收账款43.43亿元,存货21.17亿元,周转率持续下滑 [30][32] - 截至2025年3月末货币等价物40.81亿元,银行授信额度未使用27.16亿元,流动性储备充足 [30][38] - 总债务/EBITDA从2023年0.81X升至1.55X,FFO/总债务从1.11X降至0.67X [30][32] 行业环境与发展趋势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达5741亿美元,中国市场预计突破1.75万亿元,国产替代加速 [12] - 芯片设计环节技术壁垒高,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比超55%,国内企业主要在细分领域形成优势 [13] - 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明显,2024年呈筑底回暖趋势,AI、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增长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