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科普
icon
搜索文档
你所刷到的网红医生可能是AI伪造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5 09:00
2025.09.25 本文字数:5003,阅读时长大约8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钱童心、冯小芯 封图 |AI生成 "短视频里的医生"已成为大众接触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在全国10.74亿网络视听观众中,92.1%曾通过短视频平 台接触健康科普内容,其中63%的观众已养成定期关注健康科普账号的习惯。 打开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搜索带"医生"称呼的用户,有大量的搜索结果,粉丝数量少则数千,多则数 百万。 但是,医生要坐诊、做手术、做科研,公立大医院的医生更是忙碌,怎么还有拍短视频的时间和精力? 这是不少网友的疑问。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多方调查发现,网红医生的账号背后,既有全能医生携同事亲自上阵,利用业余时间 写稿、拍摄,也有操盘打造医生IP的运营公司存在,医生甚至只需出镜,文案都不用自己负责。 在采访中,很多医生都表示,做视频是抱着健康科普、预防疾病的初衷,但随着流量席卷,"短视频里 的医生"火了,红利和乱象也一并到来。 图片来源:AI生成 谁在运作医生视频账号 今年6月,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与数据科学实验室等机构完成的《数智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评价 报告》(第二期)( ...
你所刷到的网红医生可能是AI伪造
第一财经· 2025-09-25 08:52
2025.09. 25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在全国10.74亿网络视听观众中,92.1%曾通过短视 频平台接触健康科普内容,其中63%的观众已养成定期关注健康科普账号的习惯。 本文字数:5003,阅读时长大约8分钟 打开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搜索带"医生"称呼的用户,有大量的搜索结果,粉丝数量少则数千,多则 数百万。 但是,医生要坐诊、做手术、做科研,公立大医院的医生更是忙碌,怎么还有拍短视频的时间和精 力?这是不少网友的疑问。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冯小芯 封图 | AI生成 "短视频里的医生"已成为大众接触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 图片来源:AI生成 谁在运作医生视频账号 今年6月,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与数据科学实验室等机构完成的《数智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评 价报告》(第二期)(下称"《报告》")显示,研究涉及的在社交媒体平台上1.47万个账户所发布的 超过15万个视频中,有22.4%的账号粉丝数量超过10万,3.9%的账号粉丝数量超过100万。 《报告》还提到,在医生健康科普的内容生态中, 肺结节、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构成肺健康话题 , 成为算法时代的"流量中心"。 一位拥有近 ...
呵护医疗科普背后的健康需求(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03
让医疗科普更好满足大众需求,不仅要追求量足、质优,还应追求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医疗知识 往往相对专业,如何让知识传得开、让人们能听懂?正如一位医生所言,需要"蹲下来,用对方的眼睛 看世界"。前段时间,科普微短剧《回到三国当名医》热播,通过重现三国历史场景,巧妙串联起古代 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知识,让观众能边追剧边学医学知识。从微短剧到脱口秀,再到舞台剧,不断创新 形式,善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科普工作,有助于推动健康知识从"医院围墙内"延伸到大众日常生 活。 规范只是第一步。各种医疗科普内容在网上走红,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医疗科普有着广泛的大众需求。 有报告显示,全国10.74亿网络视听观众中,92.1%的观众曾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健康科普内容,其中 63%的观众已养成定期关注健康科普账号的习惯。正视需求,在规范的基础上,推动医疗科普生态向专 业化、清朗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好为全民健康添砖加瓦。 医疗科普阵地,优质内容不去占领,"伪科普"、劣质内容就可能野蛮生长。总体来看,优质医疗科普内 容供给仍然不足。2024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1.87%,且城乡差距较大,健康知识普及依旧任重 道远。广大医务人 ...
“健康科普市集”走进北京校园
新京报· 2025-09-16 12:36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9月16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北京景山学校联合举办首个全国科 普月宣传活动,以健康科普市集、科普剧、相声等形式为约150名学生带来了沉浸式互动体验。 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君代表医院向北京景山学校捐赠《儿童健康好帮手》科普丛书。该丛书聚焦 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家长最关心的3236个问题,堪称儿童健康科普"百科全书"。 据了解,该活动获批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5年科普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北京儿童医院每年举办各类科 普活动约100场,其中科普进校园活动20余场,逾100名医护人员长期参与健康科普工作。 "你刷牙刷到位了吗?我们用这个菌斑检测仪,照一照就能得出答案""这张照片是爱因斯坦还是玛丽莲· 梦露?不同的近视度数,看到的可不一样哦""少吃油炸食物多吃蔬菜,前进2格;经常熬夜,后退2 格"……今天下午,在健康科普市集现场,来自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精神科、骨科、眼科、口腔 科、中医科、肿瘤内科、护理部8个科室30余名医护人员,与北京景山学校四年级同学进行互动。 活动现场分设"舌尖上的营养秘籍""做情绪的小主人""守护骨骼小卫士""眼球小子大通关""口腔探险 队""国潮养生杏林手 ...
科普何以“入脑入心” 这场肿瘤防治“科普秀”引关注
人民网· 2025-09-15 07:50
"肿瘤科普知识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入脑入心,期待这样的科普作品展'多多益善'。" "通过这次肿瘤科普展,我学会了如何早期识别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也掌握了很多科学预防知识,回去要分享给家人朋友。" 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近日在山东济南举办,国内外肿瘤领域专家学者齐聚泉城,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值此契机,一 场聚焦肿瘤防治的"科普秀"——2025人民好医生肿瘤防治科普行动科普作品展(以下简称科普展)也在济南拉开帷幕,现场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观众在各 个主题科普区域驻足,或仔细阅读展板上的科普作品,或拿起手机拍照收藏健康"笔记"。原本专业深奥的肿瘤防治知识,在此刻具象为生动有趣的生活智 慧。 2025人民好医生肿瘤防治科普行动科普作品展启动。 作为本次科普展的支持方代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田勇分享了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助力科普工作的理念与实践。"齐鲁制药深知,我们的责任不仅在于 研发和生产高质量的药品,更在于积极参与构建从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方位健康保障体系。科技创新是抗击疾病的利器,而科普教育则是照亮预防 之路的明灯。肿瘤防治仅有好药远远不够,降低肿瘤发病率、提高早诊早治率,科普宣传与疾 ...
医疗科普不能成为牟利工具
人民日报· 2025-09-05 07:25
医疗科普行业乱象现状 - 网络自媒体医疗科普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网红医生将科普作为牟利工具 通过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诊线下引流及直播带货实现商业变现[1] - 存在假冒医生身份推销产品的行为 直接欺骗误导群众[1] - 典型乱象包括:康复医师在科普直播中弹出维生素胶囊购买链接售价99.9元/3瓶 皮肤病医生在未完成病理讲解时直接推荐治疗药物[2] - 部分账号橱窗商品涵盖药品、保健品、护肤品及口罩等 形成网络商店形态[2] 监管政策与法律规范 - 2023年8月中央网信办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 要求规范信息发布传播行为并支持专业内容生产[1]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 明确医疗科普变相发布广告的认定与监管标准[3] - 违规行为涉及多重法律风险:违反执业医师法、广告法及药品管理法 严重情形可能构成诈骗罪、虚假广告罪或非法行医罪[3] 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 需构建全流程监管模式: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违规营销 卫生部门监督执业行为 药监部门处理违规药品销售 网信部门管理互联网内容[4] - 网络平台需承担主体责任 建立违规处罚与生态治理机制 实施从功能限制到永久封禁的梯度处罚[4] - 平台应建立优质科普激励制度 推动医疗科普生态向专业化发展[4] 优质医疗科普实践案例 - 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主任梁静通过短视频普及妇科健康知识 内容基于门诊病例且不售卖任何产品[8]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健自2018年创建科普公众号 累计发布1100个音频、120件漫画及250个短视频 另出版7本科普书籍[7] -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申传安主编《烧伤预防》科普书籍 致力于烧伤预防知识传播[8] 医疗科普内容规范要求 - 平台需分类核查账号资质 区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学院校人员等类型 严禁无资质账号发布专业内容[11] - 必须严格标注信息来源 要求自媒体对内容真实性与科学性负责[11] - 严禁以健康养生知识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11] - 坚决清理借两性健康传播色情内容、利用AI编造涉医文案、编造健康故事售药等违法违规信息[12] 行业专业化发展方向 - 医疗科普需基于权威指南和临床证据 杜绝虚假夸大内容[10] - 医生应立足自身专业领域开展科普 避免跨专业缺乏公信力[9] - 科普目的应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而非吸引流量或违规变现[9] - 需增加权威专业健康知识供给 以多样亲民形式传达给公众[5]
医疗科普不能成为牟利工具(健康焦点)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27
近年来,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医疗科普,但医疗科普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网 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成牟利工具,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书,假借科普名义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 诊、线下引流,甚至直播带货。还有人假冒医生推销产品,欺骗误导群众。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通知》要求,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信息发布传播 行为,提升"自媒体"规范开展医疗科普行为意识,支持专业医疗科普内容生产传播,防范虚假医疗科普 信息误导公众,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整治医疗科普乱象,多部门形成协同治理合力,构建全流程监管模式 "我是一名从业十几年的康复医师,分享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中风后的居家康复锻炼,感谢大家 关注……"某直播平台,一名自称神经康复科医生的主播穿着白大褂在做科普的时候,视频右下角突然 弹出购买链接,某品牌维生素胶囊售价99.9元/3瓶。 "荨麻疹吃什么药?"某直播间内,一名认证为"皮肤病性病科医生"的主播还没有讲解完病理知识,就开 始上产品链接,推荐治疗药物。 在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 ...
守住医疗科普专业底线
经济日报· 2025-08-23 22:15
行业乱象现状 - 网络平台存在大量由MCN机构批量孵化的网红医生使用夸大标题如"99%的人都不知道这种疗法"进行伪科普营销 [1] - 伪科普内容以牟利为目的兜售产品 严重误导患者并可能延误诊疗时机 [1] - 虚假信息侵蚀医疗公信力 挤压优质科普内容传播空间 [1] 乱象成因分析 - 利益驱动导致机构将医生身份包装成吸睛标签 内容制作迎合算法偏好且缺乏专业性 [1] - 平台审核流于形式 仅以执业证照作为免责符而未有效拦截虚假内容 [1] - 公众特别是老年群体缺乏健康信息辨别能力 易被耸动标题误导 [1] 监管措施与建议 - 中央网信办与国家卫健委已严禁无资质账号发布医疗科普内容 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 [1] - 需建立黑名单制度并提高违法成本 通过从严查处形成有效震慑 [1] - 平台应前移审核关口并严格核实医师资质 同时改进推荐算法扩大优质科普触达率 [2] 行业协同治理 - 医疗机构需将网络行为纳入医德医风考核 严禁医生参与虚假营销 [2] - 行业组织应通过树立典型和通报案例方式 构建守规受尊重、违规付代价的机制 [2] - 公众应优先咨询正规医院医生而非轻信即时见效的偏方广告 [2]
新闻1+1丨医疗科普短视频,如何去伪存真?
央视网· 2025-08-21 22:28
当然还有一些单位可以参与进来,比如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包括行业协会、行业组织,甚至一些消费者的权益组织,消费者本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进行监 管。 良性医疗科普短视频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全国10.74亿网络视听观众中,92.1%曾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健康科普内容,其中63%的观众已养成定期关注 健康科普账号的习惯。为了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账号,今年8月以来多部门陆续发布文件,界定相应的医疗科普资质和内容,对违法违规的医疗科普进行治 理,现在进展如何?医疗科普又如何"良币"驱逐"劣币"?《新闻1+1》连线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研究中心主任刘鑫,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 健康教育系主任常春,带来分析解读。 对于运营违规账号的第三方机构 该如何加大处罚力度? 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研究中心主任 刘鑫:现在我们科普的乱象、根源实际上就在第三方的辅助单位。像我们平常经常说的MCN,MCN在帮科普者运作 账号的同时,还会有一些其他动作,甚至会诱导或者鼓励科普者去打一些"擦边球"。所以如果对第三方的MCN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的话,这个问题很难解 决。所以我建议作为平台,就应该要求科普者在平台登记、注册 ...
医疗科普莫成“流量生意”
人民日报· 2025-08-20 02:56
行业现状与规模 - 短视频医疗科普覆盖全国10.74亿网络视听观众中的92.1% 其中63%观众养成定期关注健康科普账号的习惯 [1] 行业乱象与问题 - 存在同质化文案重复霸屏现象 部分账号以科普名义实际进行药品销售 [1] - 部分内容涉及软色情或擦边行为 并存在滥用AI技术假冒权威专家的情况 [1] - 存在违规广告行为 如南京医生因发布肉毒素治疗效果内容违反广告法被处罚 [2] - 平台出现夸大治疗效果宣传 如"5天治愈糖尿病"等不实内容被监管部门约谈 [2] 监管政策与措施 - 中央网信办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通知 要求对信息真实性和科学性负责 [1] - 实施分类核查认证账号资质 严格标注医疗科普信息来源 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 [1] - 上海推出全国首个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 禁止不当牟利和擅用职务身份 禁止夸大治疗效果 [2] - 平台联合中国医师协会推出同行评议机制 对科普内容质量进行评定认定 [2] - 完善平台规则 发布医疗账号运营规范和内容审核指南 公示违规案例 [2] 行业发展与创新机制 - 探索建立AI预审加专家复核机制 试行优质创作者信用积分办法 [3] - 给予优质创作者流量倾斜和商业变现优先权 推广医疗机构与科普达人结对子计划 [3] - 设置科普创作基金 奖励严谨专业科普短视频创作 [3] - 通过整治乱象激励优质内容创作 让正能量内容获得更大流量 [3] 行业价值与战略意义 - 健康科普被定义为疾病预防控制的社会疫苗 是预防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医疗科普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 使健康知识更好惠及群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