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表业
icon
搜索文档
时间的语法:当科技与艺术在RICHARD MILLE并轨
财富FORTUNE· 2025-09-04 13:10
品牌历史与定位 - 公司作为机械便携式时计领域的杰出代表 将顶尖材料科学 微观力学和设计美学融入腕表设计 成为时代审美的象征 [1] - 品牌起源于16世纪机械时计发展时期 通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为时计制造制定全新标准 [1] 产品设计与技术 - 采用透明蓝宝石表壳 钛合金和碳纤维等尖端材料 实现力学极限堆叠与结构创新 [2] - 多款腕表融合艺术灵感:RM 63-01采用逆时针旋转表盘设计 RM 75-01蓝宝石浮动陀飞轮需350小时抛光 RM 16-02借鉴粗野主义建筑线条 [7] - RM 72-01与编舞家和作曲家合作设计三色计时盘 RM 52-05以宇航员为主题呈现宇宙叙事 [9] 艺术合作项目 - 2019年起与巴黎东京宫达成三年战略联盟 该艺术中心拥有2.2万平方米展览空间 为欧洲最大当代艺术机构 [3] - 2021年与阿布扎比卢浮宫开启十年合作 设立艺术奖并举办年度展览 首届主题聚焦"记忆 时间与领土" [4] - 2024年支持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来自数千电影片段拼合的24小时影像装置《时钟》 [4][6] 品牌理念 - 通过微缩艺术实验室模式 将腕表打造为融合齿轮 蓝宝石 碳纤维和陀飞轮的"时间语法"系统 [2][9] - 与艺术家合作时定位为激发空间提供者 不干预创作过程 支持自由艺术碰撞 [3] - 核心理念聚焦艺术 技术与设计的交融之美 持续探索时间与空间的边界感知 [4][9]
时间的会客厅:从贝蒂·费希特到“开路的人”|品牌新事
吴晓波频道· 2025-09-01 03:18
品牌历史与领导力 - 贝蒂·费希特于1920年代以制表学徒身份进入行业 十几年后成为瑞士制表业首位女性掌舵人 负责百年品牌战略方向[4][5] - 主导1930年代自动上链女表开发 突破女性作为首饰延伸的传统定位 重新计算尺寸重量及佩戴体感[8] - 1956年推出Ladybird腕表 搭载最小圆形机械机芯 在拇指指腹大小空间实现稳定运行 技术突破同时传递纤细不等于脆弱的产品哲学[8] 行业战略与技术坚守 - 1970年代石英浪潮冲击下 坚持机械制表路线 定义机械为思想与美学的住所 而非单纯工具[11] - 通过财务数据与市场分析驱动决策 校正生产线容差 整合库存与渠道体系 实现品牌全球化延伸[5][7] - 机械腕表最终以文化对象身份重返主流市场 验证长期战略眼光[11] 品牌文化跨界融合 - 与文学领域深度结合 通过宝珀理想国文学奖传递读书让时间更有价值的理念 强调制表与文学对细节耐心的共同信仰[14][15] - 推出播客节目《宝珀有时》 邀请奥运冠军 法律学者 心理学教授等女性嘉宾 分享赛场转型 体制突围等经验 构建声波式知识传播网络[19][23] 产品理念与技术创新 - Ladybird机芯技术突破体现装饰与力量共居的设计理念 重新定义女性腕表产品逻辑[8] - 机械机芯被视为时间的会客厅1.0 播客节目升级为2.0版本 实现从可见手艺到可听思想的载体迁移[23] 当代女性价值叙事 - 通过运动员杨扬 吴艳妮等案例 展现女性在竞技体育中精准掌控时间的能力 以及美甲与竞技速度并存的刚柔并济新语法[16][19] - 法律学者陈碧提出女性价值不应由家庭角色定义 作家宁不远强调时间作为资源的重要性 共同构建女性主体性崛起叙事[21]
39%高关税,“中立国”瑞士缘何成特朗普贸易战痛击对象?
凤凰网· 2025-08-04 08:04
贸易战对瑞士的影响 - 美国将从8月7日起对瑞士进口商品征收39%关税 仅次于巴西、老挝、缅甸和叙利亚等少数国家 [1] - 瑞士成为8月被征收对等关税税率高于特朗普4月"解放日"威胁的少数国家之一 [1] - 瑞士国庆日8月1日被征收高关税 被媒体称为自1515年以来最惨痛失败 [2] 美瑞贸易关系 - 今年前5个月美国对瑞士货物贸易逆差接近500亿美元 在美国贸易伙伴中排名第五 [5] - 瑞士每赚取1瑞郎就有约1/2来自对外贸易 其中19%出口目的地是美国 [9] - 瑞士是美国第六大外国投资国 包括雀巢、罗氏和诺华等企业在美支持约40万个就业岗位 [9] 瑞士制药业 - 瑞士制药业约60%出口销往美国 诺华和罗氏旗下基因泰克被要求降低药品价格 [12] - 制药公司今年已承诺在美国投资数十亿美元 [12] - 特朗普政府启动进口药品国家安全调查 可能面临高达200%的单独行业关税 [13] 瑞士经济影响 - 如果关税维持不变 瑞士GDP将下滑约0.6个百分点 [13] - 药品若被排除在关税豁免之外 影响会更大 [13] - 瑞士股市预计将跳空低开 诺华、罗氏、雀巢、历峰和斯沃琪等公司受影响 [12] 瑞士国内反应 - 瑞士国内相互指责 媒体批评联邦主席 企业界指责制药业破坏谈判 [11] - 部分人士反思是否应摒弃"中立国"立场 与欧盟建立更密切关系 [12] - 欧盟与特朗普达成的关税税率为15% 比瑞士更有利 [12]
劳力士暴跌,中产不接盘了?
创业邦· 2025-03-10 03:26
奢侈品行业价格波动 - 劳力士二手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迪通拿型号从120万降至50万,跌幅达58% [2] - 百达翡丽和爱彼二手市场价格分别下降6.5%和7.4%,爱马仕铂金包配货门槛从1:2.5降至1:1.2 [3] - 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2023年营收暴跌15%,Prada经典尼龙包价格下调20% [3] 供需关系与品牌策略 - 劳力士年产量从100万只增至124万只,专卖店提货周期缩短至60天,削弱稀缺性 [6][7] - 品牌推出官方认证翻新表,定价比非官方渠道高15%-20%,分流二手市场利润 [8] - 瑞士制表业订单不足,汝拉州40家公司申请补偿金以避免裁员 [8] 消费行为与市场趋势 - 高净值人群更倾向投资黄金,黄金价格坚挺导致机械表保值属性弱化 [9] - 中产消费转向实用主义,拼多多活跃买家突破9亿,医美消费从热玛吉降级为光子嫩肤 [15] - 消费者质疑奢侈品溢价,劳力士钢表材料成本不足售价10% [15] 奢侈品行业未来方向 - 高端品牌通过技术壁垒(如百达翡丽复杂工艺)维持稀缺性,吸引顶级客群 [18] - 轻奢化策略风险显现,帝舵使用劳力士同源机芯但价格减半,博柏利降价导致品牌价值缩水 [20] - 体验经济和智能化成为新增长点,Moncler体验驱动型消费贡献营收40%,智能手表销量为机械表10倍 [21] 行业结构性危机 - 奢侈品金融化叙事脆弱性暴露,价格波动性超过股票 [15] - 人造稀缺性、符号价值与金融化属性被市场重新审视 [22] - 未来奢侈品可能转向融合科技、文化与体验的新形态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