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消费品
icon
搜索文档
百炼金精,越辩愈明
华安证券· 2025-09-28 12:07
[Table_StockNameRptType] 策略研究 月度报告 百炼金精,越辩愈明 [Table_RptDate] 报告日期: 2025-09-28 [Table_Author] 分析师:郑小霞 执业证书号:S0010520080007 电话:13391921291 邮箱:zhengxx@hazq.com 分析师:刘超 执业证书号:S0010520090001 电话:13269985073 邮箱:liuchao@hazq.com 分析师:张运智 执业证书号:S0010523070001 电话:13699270398 邮箱: zhangyz@hazq.com 分析师:陈博 执业证书号:S0010525070002 电话:18811134382 邮箱:chenbo@hazq.com 相关报告 1.策略周报《行业轮动后的市场结构 将如何变化?》2025-09-21 2.策略季报《坚守主线,挑战新平台— 2025Q4 季度 A 股投资策略》2025-09- 15 3.策略周报《坚守主线还是高切低?》 2025-09-07 4.策略月报《案阔正帆势未休—2025 年 9 月 A 股市场研判及配置机会》 2025- ...
策略周观点:A股和海外中资股中报分析
2025-09-15 01: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A股、港股(海外中资股)及全球市场[1][3][4] * 公司涵盖头部互联网科技公司、金融(非银金融)、消费(传统消费品、新消费)、科技硬件、医药、汽车、有色(铝业)、农林牧渔、家电、机械等[7][11][15][17][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流动性及市场影响 * 全球流动性宽松利好风险资产 美国财政部配合美联储操作(如增加短债发行)可能进一步压低美国利率 支持风险资产上涨[1][4] * 港股和A股有望受益于流动性宽松 港股资金流入主要是被动资金 速度高于市场涨幅 外资对中国仓位仍低配1.7个百分点 有进一步增配空间[1][8] * 三季度美债发债高峰过去后全球流动性趋向宽松 9月份降息及银行购买国债能力增加等因素压制美国利率[3] AH溢价与汇率影响 * AH溢价从35~40%收窄至20%以下 主要受中美利差变化、股权风险溢价变化及市场对中国中长期增长率预期改变影响[1][3][5] * 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回归正常 科技创新涌现 资本开支数据修复 AH溢价仍有下降空间[1][5] * 人民币汇率升值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支撑下行空间 并带来外资流入 历史数据显示升值期间外资持续大幅流入 被动型资金反应更剧烈 市场回撤较小[1][6] 板块表现与投资机会 * 港股科技板块迎来估值和景气双击机会 头部互联网公司AI、游戏、云服务等业务获得更多关注 增量业务扩展预期良好[1][7] * 科技硬件和新消费板块在海外中资股中营收和盈利增速突出 互联网和汽车营收增速上修但盈利增速下行[15][16] * 人民币升值阶段科技行业表现领先 有色、农林牧渔、家电和机械等行业受益于成本压力减轻和出海优势 具有强正贝塔[1][9][10] * 海外中资股ROE小幅抬升 净利率改善是主要贡献项 低通胀和低利率环境推动利润率改善[18] * 港股首推科技 其次金融(非银金融)和消费(传统消费品)[11] 财报与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海外中资股业绩平稳 营收增速约2% 盈利增速约5% 非金融板块表现相对稳健[13][14] * 营收超预期个股占比不到20% 低于预期个股超过40% 盈利超预期个股占比超过30%[13] * 2025至2026年一致预期小幅下修约3%[14] * 非金融行业同比营收增长2% 预计2025年底及2026年达7%至8% 盈利弹性更大[16] * 非金融口径下现金流改善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两个半年度同比上行 货币资金转正 分红规模同比增长约10% capex增速从1%上升至10%以上[20] 情绪指标与市场动态 * 情绪指标可客观衡量市场参与者情绪状态 若个人感觉乐观但指标显示悲观 可能是加仓时机[2][12] * 2025年8月中旬触及乐观区间后市场趋缓 5月份触及恐慌区间时市场修复[2][12] * A股交投活跃度偏高 产业趋势驱动特征明显 融资、散户等交易性资金持续入场 公募、外资等配置型资金仓位修复[22] * 国内基本面中期向上预期难以证伪 高频数据显示短周期改善迹象 M1减M2同比剪刀差继续上行 PPI同比改善且环比持平[23][24] 行业筛选与推荐 * 行业筛选基于库存周期和产能周期 推荐关注订单改善困境反转品种(如钢铁、基础化工、建筑、通用设备等)及订单补库趋势均改善内需品(如电网设备、计算机、工程机械、食品加工等)[29] * 推荐景气度向上细分行业:新消费(潮玩、黄金饰品)、科技硬件元件、互联网、创新药、大众消费品龙头、铝业、财险龙头[21] * 产能周期拐点行业推荐:风电、工程机械、电网设备、通信设备等 出清底部品种如电池、包装印刷、小金属、环保等[29] 其他重要内容 * 港股整体内卷情况比A股好 产能过剩压力不如A股明显 但煤炭和物流存在内卷压力 农化和白电表现较好[19] * 美联储降息对A股成长风格有利 医药行业超额收益和胜率弹性最优 其次为港股科技板块 降息进入深水区后资源品超额收益可能体现弹性[25] * 中报股东回报增强 中期分红公司数量及总额创历史新高 中国公司出海强度及优势提升 海外收入占比创历史新高[27][28] * 当前投资建议关注国产算链、创新药、机器人、化工电池及大众消费龙头 从单纯看景气度转向景气度与性价比综合考虑[26]
海外波动与非美货币升值
2025-05-27 15: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金融、食品饮料、医药、传统消费品、钢铁、石油化工、新能源汽车、电池、商业航天、低空基建、车路云、汽车及延伸类消费、火电、林业 公司:东风、长安、重科曙光、海光信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全球金融市场 - 全球非美货币升值,与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及美元信用受损有关,资金流向欧元、瑞士法郎等,小型经济体波动性更大,考验各国央行应对能力[1][6] - 美国和日本长期限国债利率上行,反映招投标不佳及市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关注,美国“三高”困境难实施双紧缩,地缘政治加剧矛盾[1][4][5] - 特里芬难题扩大导致财政和货币政策分歧,美国债务上限及去美元化降低美债需求,加剧供需摩擦,增加金融系统不稳定性[1][7][8] 中国宏观经济 - 中国目前没有“三高”问题,资本管理严格,金融机构海外敞口较低,外部性影响较小,能营造稳定低利率环境应对压力[1][9] - 央行货币政策新框架通过质押式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MLF等调节流动性,但政策利率向实体融资成本传导效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效率存在差异[1][10][11] - 国内资金面预计延续均衡偏松态势,央行不会轻易收紧,出口尚未完全恢复,建议继续做多,将调整视为买入机会[1][22] 市场投资建议 - 短期市场震荡格局下,关注去港股上市公司引发的AH股联动,以及内需为主的食品饮料、医药和传统消费品领域,并购重组是重要主题[2][23][24] - 近年来传统消费品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化趋势明显,偏消费、偏医药类传统核心资产仍值得关注,关注资产负债率变动较大的民企[25] - 结构性产业政策聚焦去产能和反内卷,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两到三年或从产能优化技术进步获支持,碳中和相关政策推动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与产业更新再贷款支持商业航天等领域[26] - 消费领域关注汽车及其延伸类消费,充电桩、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或获政策或资金支持[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今年以来人民币显著升值,体现全球交易去美元化预期,受美国政策及美元信用受损影响[3] - 市场出现三类利率倒挂,分别反映收窄后的利率走廊匹配情况、传导顺畅度及机构期限需求变化,预计2025年货币政策适时偏紧带来利率上行压力[12] - 降存款利率不一定导致CD利率上行及整体资金环境偏紧,目前银行负债端压力未体现[15] - 央行自5月降息以来保持数量性收紧,对稳定市场预期有积极作用[16] - 目前银行业负债端压力较小,监管政策规范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17] - 银行理财产品降费反映理财收益下降,对银行负债端和存款压力有限,应坚定看多[18] - 海外长债利率上行因美日宏观经济环境不同,中国无类似“三高”问题,未来两三年内无需担心高通胀[19][20] - 中美利差重要性在央行眼中不断变化,目前无需过度担心,应坚定看多[21]
4月进出口点评:超预期出口得以延续
东方证券· 2025-05-14 02:36
进出口数据 - 2025年4月出口同比增长8.1%,进口为 -0.2%[3] 商品出口表现 - 传统消费品出口走势不及整体,4月鞋靴、玩具等累计同比为负,合计当月同比为 -3.9%[5] - 机电产品出口表现出色,4月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为8.3%[5] 地区出口情况 - 4月对美、欧、东盟等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 -21%、8.3%、20.8%等[5] 进口情况 - 进口降幅显著收窄,部分大宗和机电产品进口增速上升[5] 出口超预期原因 - 中国对美出口规模降幅有限,豁免约占对美出口27.1%,刚需约占25.3%[5] - 转口贸易对冲幅度超预期,对冲比例可能在44.5% - 90%之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