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总产量352.4亿斤 安徽夏粮再获丰收
新华网· 2025-08-12 06:30
夏粮产量表现 - 安徽省夏粮总产量达352.4亿斤 同比增加0.5亿斤 [1] - 夏粮亩产406.7公斤 较上年减少1.03公斤 [1] 播种面积与政策支持 - 夏粮播种面积4332.6万亩 较上年增加17.5万亩 连续5年增长 [1] - 通过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种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 [1] 生产条件与灾害防控 - 生产期间病虫害等灾情偏轻 旱情通过人工增雨和灌溉有效缓解 [1] - 夏收期间未出现干热风、烂场雨及大面积倒伏灾害 [1]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万物竞发绘新景——6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08-12 05:49
农业科技与夏收进展 - 全国夏粮收获进度超90%,冬小麦大面积收获基本结束[7] - 安徽麦收较往年提前3天完成,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22天内完成收割[6] - 新型农机应用显著降低损耗:山东德州小麦机收损耗控制在1%以内[6] - 农业技术升级:北斗导航播种机、气吸式免耕智能播种机等设备投入夏种[7][10] 生态环境与绿色转型 - 长江消落带生态修复成效显著,重庆丰都县1200亩人工湿地形成完整生态系统[12] - 宁夏中卫市实施153公里固沙锁边带工程,采用麦草方格等经典治沙模式[12] -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调查期实现"双缩减"[12] - 节能宣传周活动展示绿色低碳转型成果,涵盖建筑、电力、垃圾处理等领域[13] 就业市场与政策举措 - 贵州六枝特区建立东西部劳务协作站,提供从招聘到维权的一站式服务[18] - 浙江绍兴产业学院联合企业定制培养方案,实现毕业生技能与岗位无缝对接[18] - 湖北举办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考核与招聘联动会,广西高校开展多样化双选会[19] - 重点群体就业支持:贵州总工会针对转岗职工、残疾职工推送精准岗位[19] 高温应对与生产保障 - 基建工程防暑措施:成都高铁工地配备冰饮站、天津塔吊驾驶室加装空调[25] - 电力系统备战暑峰:国网北京对延庆换流站等重点设施完成检修[25] - 城市保障部门联动响应,气象部门加强高温预警与防暑提示[26]
权威数读丨今天这几组数据,提气!
新华网· 2025-08-12 05:42
夏粮生产 -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 同比减少52.0万亩或下降0.1% 保持基本稳定 [4] - 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 同比增加0.1公斤 基本持平 [6] 快递行业 - 截至7月9日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 较2024年提前35天达到千亿件 [9] - 快递业务量连续5年突破1000亿件 行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12] 矿产勘查 - 上半年新发现矿产地38处 同比增长31% 其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多数矿种提前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 [15] - 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资金69.93亿元 同比增长23.9% 增幅持续扩大 [17] - 社会资金投入矿产勘查33.59亿元 同比增长28.2% 占比达48% 企业投入积极性增强 [19] 汽车产业 - 上半年汽车产量1562.1万辆 销量1565.3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 [23]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四成 [25]
我国秋粮面积稳中略增 长势总体正常
央视网· 2025-08-08 22:12
秋粮生产关键期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5% [1] - 当前立秋时节是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 [1] - 主产区正加强田间管理以保障秋粮收成 [1]
中原粮仓 太难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6:42
河南旱情现状 - 河南多地迎来久违降雨,局部旱情明显缓和,但驻马店、漯河等多地旱情仍未解除 [1][4] - 7月以来河南平均气温创64年来新高,41%气象监测站点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为2000年以来最严重旱情 [1][3] - 7月河南平均降水量79.5毫米,较常年同期减少五成以上,驻马店7月降水仅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6% [3][4] 粮食生产格局 - 河南以不足全国1/16耕地贡献全国近1/10粮食、1/4小麦,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 [1][6] - 全国粮食生产呈现"北上中移"趋势,2000-2022年生产重心向东北移动301.18千米,主要在河南境内 [6] - 2023年周口、驻马店等五市贡献河南近六成粮食产量,其中周口和驻马店占全省超1/4 [7] 旱情影响与应对 - 高温干旱对玉米穗发育和花生果实膨大造成不利影响,成为"保秋"最大挑战 [3][4] - 河南统筹115万眼机井抗旱,周口、驻马店打应急井1.29万眼,水利部门调引黄河水11亿立方米支援 [4] - 周口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2023年夏粮总产量达110.30亿斤,较上年增长0.01% [7][8] 长期应对措施 - 河南建立气象水文动态追踪机制和分级预警系统,形成"监测-预警-响应"闭环管理 [9] - 周口协调河道调水1.45亿立方米,完成20.94万眼机井排查维修,累计完成抗旱浇水1615万亩次 [10] - 专家建议提升高标准农田信息化功效,建立智慧灌溉决策方案应对极端气候 [10][11] 全国粮食安全挑战 - 河南、山东、河北地表水资源仅占全国4%却生产全国24%粮食,对极端干旱敏感 [11] - 气候变暖将使中国种植北界北移500千米,三熟制区域面积从13.5%扩大至35.9% [11] - 需制定完善极端气候农业应对战略,提升长期抵御灾害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11]
中原粮仓,太难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6:32
河南旱情现状 - 河南近期迎来降雨,局部旱情有所缓和,但整体仍严峻,是2000年以来最严重旱情[1] - 7月以来河南平均降水量79.5毫米,较常年减少五成以上,驻马店7月降水仅6毫米,较常年偏少96%[5] - 周口、驻马店等地35℃以上高温连续15-31天,部分站点超过30天无有效降雨[5][2] - 平原地区平均地下水位11.87米,较上年同期下降3.57米[5] 粮食生产格局 - 中国粮食生产呈现"北上中移"趋势,河南成为全国粮食生产重心[7][9] - 河南以全国6%耕地贡献10%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占全国小麦产量1/4[1][9] - 2023年周口、驻马店等五市贡献河南近六成粮食产量,其中周口和驻马店占全省超1/4[10]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前十省份合计占比近七成,黑龙江、河南、山东位列前三[9] 旱情影响与应对 - 玉米和花生等秋作物关键生长期受干旱影响,玉米穗发育和花生果实膨大受阻[5] - 河南统筹115万眼机井抗旱,周口、驻马店打应急井1.29万眼,调引黄河水11亿立方米[6] - 周口完成抗旱浇水1615万亩次,2023年夏粮产量110.30亿斤,连续三年稳定[10][15] - 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种植结构和灾害预警等组合拳缓解旱情影响[11] 长期应对策略 - 建立气象水文动态追踪和分级预警系统,形成"监测-预警-响应"闭环管理[13] - 提升高标准农田信息化功效,构建智慧灌溉决策方案[15] - 需加强东北地区谷物政策倾斜,巩固中部小麦水稻生产地位[15] - 未来需提升长期抗灾能力,制定极端气候农业应对战略[16]
全球玉米贸易格局的演变
期货日报网· 2025-08-07 01:15
主要种植区域和产量 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种植范围极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南美洲以及亚洲这三大区域。 美国是北美洲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2024/2025年度,美国玉米产量约为3.78亿 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2%。美国玉米的主产州包括中西部地带的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内布拉斯加州以及明尼 苏达州等,这些州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美国的46%和54.2%。 巴西和阿根廷则是南美洲的主要玉米生产国。巴西拥有广袤无垠的平原,热量充足,雨水丰沛,适宜农作物生 长。巴西玉米种植带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南部地区,主产州有马托格罗索州、巴拉那州、南马托格罗索州、戈亚 斯州等,这些州的玉米产量约占巴西全国总产量的71%。阿根廷的玉米种植相对集中,主产区分布在科尔多瓦 省、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圣菲省等地,这些地区的产量占阿根廷全国总产量的72%。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位居全球第二,占全球总产量的24%。玉米主产区包括北方春玉米区(黑龙江、 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黄淮海夏玉米区(河南、山东等地)和西南山地玉米区(四川、云南、贵州等 地),这些地区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85%以 ...
日本政府基本敲定大米政策将转向增产
搜狐财经· 2025-08-06 09:31
据悉,为了抑制大米过剩、维持米价稳定,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实行大米减产政策。去年夏天,受极端高温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大米价格大幅上涨。 去年8月,气象部门发布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的警示,引发民众囤米潮,日本一度出现"米荒"。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于5日在首相官邸召开了有关确保大米稳定供应的会议,基本敲定大米政策将转向增产。 在5日傍晚召开的阁僚会议上,围绕大米政策,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由于未能准确预测需求,产量不足,从而引发了大米价格高涨。政府将从2027年起全 面转向大米增产政策,全力推动大米出口。 日本农林水产省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21日至27日这一周,日本超市5公斤装大米平均售价为3625日元(约合人民币177元),比前一周有所增长。现阶 段,日本新米价格走向尚不明朗。 为了应对米价持续上涨,日本政府自今年3月以来已多次投放政府储备米。而近期日本遭遇高温天气,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大幅减少,多地严重缺水。受此影 响,部分地区水库蓄水量告急,水稻长势缓慢,新米收成面临危机。有日本媒体称,酷暑天气对今年新米价格的影响令人担忧。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潘煦 ...
全力以赴保秋粮安全(三夏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8-04 22:39
秋粮生产面临的气候挑战 - 秋粮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 距离大面积收获还有两个月 [1] - 入汛后气象条件总体偏差 华东华北强降雨 黄淮等地持续高温干旱 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1] - 下半年极端气候事件偏多 旱涝台风等威胁并存 [1][9] 各地防灾减灾措施 - 各地采取"人防+技防"联防模式 建设山洪灾害预警站 下拨防汛资金 提前购置抽水泵等物资 [3] - 农业农村部启动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并派出工作组指导抗旱 [5] - 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97亿元 支持7省份开展救灾工作 [9] 具体应对技术方案 - 水稻种植区需疏通排水沟渠 受淹田块排水露田1至3天 灌浅水促进根系恢复 [4] - 玉米受旱地块应结合灌溉设施 选择早晚时段进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 节约水肥超30% [6] - 对绝产玉米地块可采取青贮措施或种植短季作物减少损失 [7] 灾害应对成效与保障机制 -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完成赔款支付403.2万元 采取先赔付后补材料方式 [8] - 全国储备救灾备荒种子11.25万公斤 动物疫病防控物资5万余件 农田排涝设备1266台/套 [8] - 农业农村部制定34条防灾减灾救灾措施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沟渠修复 [10] 区域受灾具体情况 - 黑龙江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部分干旱严重地区可能出现阵性强降雨和大风 [4] - 豫中南玉米地块浇水2到4次处于抽雄散粉期 浇水1到2次即将抽雄 无灌溉条件不能正常生长 [5] - 陕西省定边县强降雨量突破100毫米 通过提前清理排水沟3公里护住七成以上农田 [3]
再现“最热7月”,滚滚热浪会加重今夏日本的大米危机吗?
第一财经· 2025-08-03 06:22
极端高温天气对日本的影响 - 2024年7月日本平均气温创1898年有记录以来最高纪录,连续三年出现"最热7月",平均气温高出正常水平2.89摄氏度 [3] - 7月30日西部兵库县丹波市最高气温达41.2摄氏度,刷新日本历史极值,全境39处观测点破高温纪录 [1][3] - 北海道地区7月24日出现反常高温,北见市达39摄氏度,远超往年26-28摄氏度的平均水平 [3] - 2022-2024年日本因中暑死亡人数逐年攀升,分别为1477人、1651人、2033人 [4][5] 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冲击 - 热浪导致福井县、新潟县和长野县等水稻主产区严重缺水,影响水稻生长和小豆播种发芽 [6] - 2024年东亚热浪致日本大米价格同比上涨48%,韩国白菜价格上涨70% [1] - 日本5月每5公斤大米含税均价达4268-4285日元(约213-214元人民币),为去年同期2倍多 [6] - 政府已投放36万吨储备大米(售价为市价一半),但7月20日当周5公斤大米均价仍达3432日元(166.43元人民币),同比维持高位 [6] 大米供需与价格走势 - 2024年日本大米产量679万吨,需求711万吨,连续三年供不应求,缺口38万吨 [7] - 超市渠道显示农协标志大米5公斤售价3931日元,普通大米2980日元,流通渠道无瓶颈但结构性价差显著 [7] - 农林水产省罕见未发布2025年需求预测,需重新评估此前预测偏差原因 [7] 通胀与货币政策影响 - 日本央行上调2026财年核心CPI预期至2.7%(原预测2.2%),6月核心CPI同比涨幅超3% [7][8] - 大米价格飙升被列为推高通胀的关键因素,央行需重新审视货币政策以应对物价压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