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首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公布 为行业展示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新范式
证券日报· 2025-08-14 16:08
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应用与影响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一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 覆盖生物育种、发酵工程、生物合成和智能检测等环节 [1] -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驱动、算法优化和智能决策 破解传统生物制造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等痛点 推动产业向精准化、柔性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1] - 上海天鹜科技自主研发蛋白质通用AI模型 基于90亿条蛋白质数据 结合小样本学习算法和干湿迭代模式 实现从序列到功能的端到端预测 [1] 人工智能重构生物制造产业生态 - AI平台整合基因编辑、代谢工程、过程模拟等技术模块 在上游研发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 [2] - 柔性制造系统与AI调度算法结合 使单条生产线可快速切换不同产品 中游生产环节效率提升 [2] - AI驱动的预测性维护与供应链优化 通过需求预测算法动态调整产能 构建制造即服务(MaaS)新生态 [2] 人工智能对医药行业的变革影响 - 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深度融合成为医药行业变革核心驱动力 重塑医药研发与生产底层逻辑 [3] - 人工智能驱动的柔性制造系统使医药上市公司能够快速切换产品线以适应市场需求 [3] - 资本市场估值体系从以管线数量为核心 转向以人工智能技术壁垒、数据资产和智能化生产能力为核心的新标准 [3] 技术突破与产业范式革命 - AI算法通过分析海量数据构建预测模型 将传统医药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 [1] - 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融合不仅是技术叠加 更是产业范式革命 涉及细胞工厂智能化改造、生物基材料绿色制造和精准医疗个性化定制 [2] - 北京诚益通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案例涉及生物反应过程的智能控制 [2] 企业战略转型与竞争力重塑 - 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融合推动医药上市公司从规模竞争转向智能赋能 [3] - 企业需要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技术 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3] - 这一变革重塑公司核心竞争力 并重构资本市场价值评估逻辑 [3]
15位大咖将解密 “AI+生物制造” 万亿赛道黄金窗口!
AI+生物制造行业趋势 - 国家层面连续出台政策推动生物制造产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并发布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名单 [2] - 生物制造企业加速引入AI技术,部分相关公司已进入IPO冲刺阶段 [2]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聚焦AI与生物制造场景适配性、增益效果及落地路径等核心议题 [3] 行业会议核心议程 生物制造产业宏观论坛(8月21日) - 开幕式后将探讨AI赋能合成生物学的实践路径,由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主讲 [4] - 权威解读《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第一批)》,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陈渌萍发布 [4] - 酶赛生物副总裁陈海滨将分析技术重构背景下生物制造从创新到量产的逻辑 [4] AI赋能生物制造专题论坛(8月22日) - 智峪生科CEO王晟提出AI在生物制造的梦想、现实与突围方向 [5] - 百图生科专家罗朝晖展示生命科学基础大模型对前沿发现的助力作用 [5] - 圆桌研讨汇集投资机构、企业及科研代表,探讨AI技术落地生物制造的具体挑战与方案 [5] - 浙江大学研究员姚远将介绍数据驱动的可编程化蛋白挖掘技术 [6] -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建分享大数据驱动的工业生物过程智能制造技术 [6] 行业协作与成果转化 - 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联合DT新材料举办案例推广活动,并筹备《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 [10] - 同期设置科技成果展示、合成生物创新展览及青年论坛,覆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 [14][15] 行业生态参与方 - 主办方宁波德泰中研联合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协办单位,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多家机构支持 [11] - 顾问专家包括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等权威学者 [11] - 战略合作涵盖膜材料、检测技术、仪器设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 [12]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黑龙江哈尔滨: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谱写振兴发展新篇
央视网· 2025-08-14 13:00
历史背景与产业基础 - 哈尔滨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活动区域和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所在地(1927-1936年) [1][3] - 城市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之一 [5]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5] - 以航空航天、生物制造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建设为发展引擎 [5] - 重点培育生物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5][6] 文旅产业发展 - 深挖特色地域文化并创新文旅产品 [6] - 推动特色文旅由"一地一季"向"全域全季"转变 [6] - 2024年接待游客1.79亿人次(同比增长32.2%) [6] - 2024年实现旅游收入2314.2亿元(同比增长36.7%) [6]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 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6] - 巩固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 [6] - 培育冰雪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新增长极 [6]
海南立法支持民营经济在自贸港大显身手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17:48
海南自贸港民营经济新规核心内容 立法背景与定位 - 采用"小切口"立法形式 共二十九条 不分章节 为全国首部民营经济地方性法规 [1] - 专门为海南民营企业应对封关机遇与开放挑战提供法治保障 [1] 公平竞争保障机制 - 明确规定平等准入原则 包括生产要素使用 公共服务资源获取 自贸港政策适用等 [1] - 细化禁止性条款 包括不得设置准入障碍 不得在公共资源交易中排斥民营主体 [1] 自贸港政策赋能方向 - 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四大主导产业及重点项目建设 覆盖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领域 [1] - 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享受所得税优惠 "零关税" 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税等政策红利 [1] - 鼓励加大研发投入 重点发展种业 深海 商业航天 数字经济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 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融资渠道创新 - 要求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推广应收账款 仓单 股权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2] - 明确金融机构须平等对待民营主体 禁止设置歧视性授信条件等五种行为 [2] 融资便利化措施 - 计划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首贷拓展力度 引导信贷资源向民营经济倾斜 [2] - 推动扩大抵质押物范围 支持通过股票 债券 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直接融资 [2] 政策落地实施路径 - 海南省发改委将重点推进市场准入 政企沟通 配套政策三方面工作 [3] - 当前正落实首批22条放宽准入措施 研究制定第二批特别措施 [3]
低利率环境:哪些企业盈利更稳定?
2025-08-13 14:53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1 **行业利润结构变化** - 2023-2024年工业企业利润比重显著回升至15%以上,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12.5%,仍高于疫情前5.9%的平均水平[1] - 公用事业利润占比回升至12.1%,制造业利润占比下降至75%[1] - 出口导向型行业(计算机、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及饮料、有色金属行业盈利稳定[1][3] - 采矿业利润受PPI波动影响,2020-2022年受益于PPI上涨,2023年后因大宗商品价格调整和需求不足走弱[1][4] 2 **盈利驱动因素** - **价格变动**:采矿业PPI上涨带动2020-2022年利润增长,2023年后大宗商品价格调整导致盈利走弱[4] - **海外需求**:计算机、电子设备、电气机械等行业受益于海外需求拉动,利润占比高于疫情前[4] - **政策支持**:设备更新政策对电气机械、专用设备等行业产生积极影响[4] - **消费复苏**:饮料及茶饮制造业因出行消费复苏稳中有升,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因市场需求恢复保持平稳[4] 3 **资本投入回报率** - 公用事业、煤炭、石油石化领域资本回报率较高[5] - 制造业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美妆护理服务表现良好[5] - 房地产产业链(建筑材料、建筑装饰、钢铁)投资回报率偏低,2021年以来明显下降[5] - 大多数行业2023年恢复正向收益,仅房地产仍为负值[5] 4 **细分领域盈利能力** - **能源领域**:能源金属、煤炭、油气开采盈利能力突出[6] - **高科技领域**:航空航天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设备表现优异[6] - **出口导向领域**:电子元件、消费电子、小家电、光伏设备、摩托车等海外市场需求大[6] 5 **上游采矿业PPI对公用事业的影响** - 上游采矿业PPI走低减轻公用事业成本压力,2022-2025年上半年利润率和增速回升[7] - 随后利润增速同步回落,可能与终端需求不足有关[7] 6 **中国出口产业表现** - 2020-2021年因疫情错位出口份额提升,2023-2024年欧美补库带动阶段性回暖[8]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利润占比和投资回报率表现良好[8] - 2025年受关税摩擦影响,但通过东盟、中东等经济体间接联系提升[8] 7 **出海热潮对行业盈利的影响** - 家用电器、有色金属、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行业投资回报率改善[9] - 电子行业、美妆护理行业回报率领先[9] - 摩托车、白色家电、小家电等海外业务收入比重高且盈利稳定[10] 8 **产业政策催化行业前景** - 能源金属、煤炭、油气开采将得到更多保障[11] - 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发展机遇[11] - 机械半导体、化工原料、生物技术等领域IPO融资处于细分行业前列[11] 9 **服务消费增长潜力** - 健康养老、助餐托幼、家政服务等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12] - 政策强调提振消费,服务消费中长期增长空间巨大[12]
入选数量全国第一 北京3家企业上榜第一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
北京商报· 2025-08-13 09:30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第一批)》全国共有16家企业应用案例入选[1] - 北京市3家企业上榜入选数量与上海市并列全国第一[1] - 北京市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深度融合促进生物制造全产业链提质升级[1] 企业技术成果 - 北京诚益通控制技术集团应用SemDB数据库技术实现大规模生物制造过程全链条精准工艺控制和AI大数据分析获评优秀等级[1] - 北京昭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化AI平台驱动的稳定高表达细胞株构建获评优秀等级[1] - 百图生科(北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基于AI大模型高效改造药用酶用于酶替代疗法获评典型等级[1]
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丨革命老区产业兴旺焕新生 民生不断改善
央视网· 2025-08-12 07:21
历史背景与红色文化传承 - 新四军第五师于1943年底建立以桃花山为中心的石公华抗日根据地 最初江南挺进支队为1个连 至1945年春扩建为5个主力连[1][3] - 根据地辐射石首 公安和华容3县 从南面钳制盘踞武汉的日军并牵制日军攻占常德的战略企图[3] - 当地通过弘扬抗战精神发展特色产业 桃花山被打造为集旅游 休闲 度假于一体的森林公园 带动文旅产业发展[6] 现代农业与特色产业发展 - 东山镇仙鹅寺村发展皱皮柑种植达5000多亩 实现大面积挂果[8] - 东山镇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文旅项目 三封寺镇培育芥菜种植与加工品牌 北景港和注滋口等乡镇形成稻虾种养产业[10] - 华容县2017年实现2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8860元增至2024年30296元 增幅达241.9%[10][18] 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 - 长江岸线华容段投产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 并落地年发电量68亿度的国能岳阳电厂[12][14] - 10万吨供销粮油仓储物流项目落地 全力争取常岳九 荆岳昌等铁路尽快实施[14] - 建设环洞庭湖能源消费中心 形成以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加工 纺织服装 通用装备制造 生物制造为主导的产业格局[14][16] 区域经济发展成效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204.1亿元增长至2024年416.7亿元[18] -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 专精特新企业27家 税收过1000万企业12家 地方收入突破10亿元[16] - 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调整产业布局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2][16]
倒计时8天+参会名单发布!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2] - 大会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等议题[2] - 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6项活动[2][7] 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3] -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3]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5家机构[3] 核心议程 - 8月21日举行开幕式及生物制造产业宏观论坛,专题论坛聚焦绿色化工与新材料[7] - 8月22日专题论坛包括AI赋能生物制造(9:00-12:00)和未来食品&农业(13:40-17:30)[7][24] - 同期活动包括20+行业领袖参与的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9] 科技成果展示 - 功能糖生物制备技术涵盖阿洛酮糖、塔格糖等16种产品[29] - 微藻基硒蛋白项目通过底盘改造实现小试生产,产量显著提升[30] - 天然萜类化合物平台实现圆柚酮公斤级生产,驱蚊效果达100%[31] - 人源化"4D"胶原蛋白突破自组装技术,形成独特蜂巢结构[31] 参会阵容 - 已注册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内蒙古伊利等500+企业[32][34][35] - 职务涵盖执行院长、首席科学家、研发总监等关键技术岗位[32][43] - 高校代表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30余所院校[36][37] 产业地图发布 - DT新材料将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51] - 已公布浙江(65家)、江苏(80家)、上海(66家)等区域企业榜单[52]
山东福瑞达年产200kg胶原蛋白生产线建设项目
山东福瑞达胶原蛋白生产线建设项目 - 项目为扩建性质 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经济开发区 总投资1200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 利用现有发酵一车间进行设备升级 不新增占地 [2]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迁移制水装置至2层 新增旋转膜设备、中空纤维膜设备、超滤膜设备及膜包、离子交换层析系统等专业生产设备 [2] - 预计2025年6月投产 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0kg胶原蛋白的产能 具体产品结构为:重组II型115 2kg/a 重组XVII型64kg/a 重组III型穿膜胶原蛋白20 8kg/a [3][2] 公司现有产能布局 - 透明质酸钠装置50t/a 普鲁兰多糖装置2t/a 聚谷氨酸装置2t/a 纳他霉素装置100t/a 乳酸链球菌素装置100t/a 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4] - 在建项目包括:微生物合成生物学技术系列产品一期(含50吨食品级γ-氨基丁酸、100吨饲料级γ-氨基丁酸、10吨依克多因、50吨虾青素装置)以及酒精精馏升级改造项目 [4] - 2023年完成10万吨高端生物发酵肥料改扩建项目自主验收 含液体/固体水溶肥生产线 [4] 行业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 设置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三大专题论坛 [8][9] - 大会配套活动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以及合成生物科技成果展示对接 [9] - 主办方联合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酶赛生物等机构 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行业组织支持 [8]
《常德市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政策 - 常德市获批《常德市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这是国内首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地方性法规,采用"小快灵"立法模式,全文共19条 [2] - 法规内容涵盖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政府和部门职责、招商促进、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19个方面 [2] - 常德市已形成以津市市、安乡县、常德经开区等区域为主的多点并进、各具特色的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格局 [2] - 该法规旨在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级产业集群,打造常德经济发展新引擎 [2] SynBioCon 2025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及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的产业化进展 [4] - 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酶赛生物协办,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机构支持 [4] - 同期活动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 [5] - 大会日程包含开幕式、全体大会、专题论坛(绿色化工与新材料、AI赋能生物制造、未来食品&农业)等环节 [6]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 -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已聚集50000名产业上下游人员,提供会议演讲、品牌推广、企业专访、产品展示等服务 [11] - 社群链接生物制造产业链,构建合作共赢生态,涵盖投资融资、需求对接、项目尽调等业务 [11] - 社群由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SynBic运营,提供媒体、会议展览、项目投融资、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