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百果园“教育消费者”言论引热议,市场反馈成最好老师
搜狐财经· 2025-08-11 16:15
公司近期舆论事件 - 创始人余惠勇回应价格质疑时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例解释高品质水果价格较高原因 强调早期日本高端品种使用有机肥控制产量 而国内为提高产量使用化肥导致品质下降价格降低 公司坚持高品质路线因此售价较高 [1] - 创始人提出商业有两种模式 利用消费者无知或教育消费者成熟 并声称公司多年来一直教育消费者而非迎合消费者 该言论引发年轻消费者群体强烈反感 被认为具有"爹味"且难以接受 [1] - 类似钟薛高和张小泉等品牌教育消费者行为均遭遇消费者强烈反弹 对于水果等大众消费品 零售企业通常选择满足不同目标用户需求的品牌定位 本质是对消费者需求的迎合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最大连锁水果零售商 创始人学农出身 从江西农科院辞职后在深圳开设第一家门店 经过多年摸索调整成为行业第一 [2] - 年营收已过百亿 但在国内水果行业市场占有率仅1%左右 [2]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品质和服务 提供丰富水果品种及洗净分切等增值服务 实行"无实物无小票无理由"三无退货政策赢得消费者好评 [2] 财务表现与经营挑战 - 公司因高品质服务被贴"贵"标签 但盈利水平并不高 近年来毛利率维持在11%左右 净利率始终未突破3% [2] - 2024年集团业绩大幅下滑 毛利率降至7.4% 全年巨亏3.86亿元 门店数量大幅减少 [2] - 上市后股价大幅走低 市值较上市之初大幅缩水 投资者对发展预期不乐观 [2] 行业竞争环境 - 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模式普及使水果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价格透明度越来越高 [2] - 当前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和个性化需求 公司需要深入理解消费者需求 优化成本结构 提供更具竞争力产品和服务 [2]
【西街观察】百果园“教育消费者”,不妨听市场怎么说
北京商报· 2025-08-11 13:55
公司定位与市场争议 - 公司定位高端水果零售商并成长为国内最大水果零售商 通过水果专家定位塑造品牌溢价 [1][2] - 创始人言论引发舆论反弹 包括“教育消费者”和“不迎合消费者”等观点导致消费者心理不适 [1][2][3] - 价格居高不下引发市场质疑 有消费者吐槽“月薪两万元吃不起” [1] 行业特性与竞争环境 - 水果行业具有高频消费和刚需特性 市场规模足够大但损耗率高且集中度低 [3] - 线上线下充分竞争 消费者每日进行三方比价且对价格敏感 [2][4] - 零售业本质是连接人货场 核心是满足消费者需求 [3] 品牌溢价与消费者认可 - 品牌溢价需商品与服务支撑 消费者认可度随时间变化 需明显品质差异和体验优越 [2] - 消费者需求是花合理钱买对等品质 最有效教育是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体验提升 [5] - 定价体系、品质标准、供应链管理、损耗控制和服务体验是说服消费者关键 [4] 企业言论与市场影响 - 创始人言论传递企业价值认知但措辞值得商榷 “利用消费者无知”等表达产生高高在上感 [2] - 消费者产生被教育感后品牌好感度骤降 转化为对品牌和价格不信任并影响购买决策 [3] - 价格争议核心是公司能否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 需市场最终评判 [4][5]
「月薪两万吃不起」的百果园,去年关店近千家
36氪· 2025-08-11 13:35
公司战略与消费者争议 - 公司董事长公开表示"不会迎合消费者",强调通过教育消费者成熟来维持品牌定位,引发社交媒体热议[5] - 消费者核心诉求为"合理价格对应品质",反对以教育为名掩盖高价低质问题[10] - 公司2024年财报24次提及"性价比",战略从"好吃"转向"高品质与高性价比",实际推出低价促销活动[30][31] 品牌发展历程 - 2001年以400元起家,2002年首家门店单日销售额达1.8万元,单月突破40万元,定位中产家庭消费升级需求[13] - 早期通过"不好吃退款"承诺和水果精细分级定价建立品质信任[14] - 曾提出十年千亿营收、超万家门店计划,但2024年出现战略收缩[35] 产品质量危机 - 2024年315曝光门店将腐烂水果切块高价销售、虚假标注新鲜度、随意提升车厘子等级等乱象[15] - 2022年已有门店因售卖隔夜果切和变质水果被停业整顿[18] - 消费者投诉案例包括50元发霉荔枝、变质橘子、果切含塑料碎片等质量问题[20][22][24][26] 财务与运营恶化 - 2024年营收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净亏损3.91亿元,为上市后首次双降[34] - 门店总数净减少966家至5127家,日均关店2.6家,加盟店占比99.8%[36][37] - 付费会员减少31.7万人至85.4万人,降幅27.1%[38] 资本市场表现 - 港股上市首日市值94.74亿港元,2024年跌至26.94亿港元,跌幅71.5%[41] - 主要股东及高管2024年起频繁减持,常务副总裁持股比例从7.43%降至4.05%[40] 行业竞争环境 - 社区团购"次日达"、本地连锁生鲜"产地直采"等模式冲击传统水果零售[41] - 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升,品质与性价比成为核心竞争要素[42]
百果园董事长“教育消费者”言论致股价大跌
搜狐财经· 2025-08-11 13:22
公司股价与市场反应 - 8月11日股价一度下跌超过8% [1][5] - 董事长余惠勇称"不会迎合消费者"并强调"教育消费者成熟"引发争议 [1][3][5] - 4月7日股价跌至历史最低点0.823港元 上市两年累计市值下跌80% [5]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102.73亿元 同比下降9.8% [8] - 除所得税前亏损3.91亿元 上年同期盈利3.81亿元 为近五年首次净利亏损 [8] - 毛利率从2023年11.5%下降至2024年7.4% [3][10] - 2024年线下门店数量从6093家减少至5127家 净减少966家 [8][10] - 2024年下半年关店898家 日均关店近5家 [8] 门店结构与加盟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加盟门店5116家占总门店99.8% [9] - 集团管理加盟门店4039家占比78.8% 其他加盟店1077家占比21.0% [9] - 自营门店仅11家占比0.2% [9]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反馈 - 盒马、美团买菜等全品类平台凭借供应链和配送优势形成竞争冲击 [10] - 社交平台出现消费者对高价格的负面反馈 如半个西瓜50元、8个橘柑90元 [5] - 截至2025年2月累计注册会员数超过8000万 [7] 公司战略与行业挑战 - 坚持中高端品质路线 不降低品质换取低价 [5] - 国内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 高端水果需求减少 [10] - 加盟店未能有效执行总部策略 导致战略推行不力 [10] - 加盟商反映经营困难 存在亏损和倒贴情况 [10]
2万元月薪吃不起水果?百果园董事长称这么多年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百果园称被人有意截取
搜狐财经· 2025-08-11 13:10
公司管理层言论争议 - 董事长余惠勇在视频中表示"不会去迎合消费者"并强调消费者自主选择[1] - 相关言论被网友批评为"居高临下"和"脱离市场"[4] - 公司回应称视频遭有意截取 否认存在教育消费者的意图[4]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营收102.73亿元 同比下滑9.8%[4] - 毛利7.6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41.9%[4] - 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 录得-3.86亿元[4] 门店运营状况 - 2024年净减少门店965家 日均关店2.64家[4] - 经历大规模门店关闭潮[4] 产品质量与价格争议 - 2024年315期间被曝光腐烂水果制果切 隔夜果贴新标签售卖等问题[4] - 社交媒体出现"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等热议话题[4] - 财报中"性价比"一词出现24次 显示公司战略转向[4] 营销策略调整 - 自2023年8月起每月精选1-2款高品质果品以极具性价比价格"报恩"消费者[4] - 公司实际运营朝"迎合消费者对低价的需求"方向转变[4]
百果园董事长“爹味”说教,网友:卖个水果还搞起了“义务教育”?
搜狐财经· 2025-08-11 12:42
核心事件概述 -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水果定价争议时表示"不会迎合消费者"并强调"教育消费者变成熟" 引发公众强烈不满并登上热搜第一 [1][3][5] - 公司相关负责人称短视频截取了最具争议部分制造对立 但董事长确实提到公司多年来坚持教育消费者成熟且绝不在品质上让步 [3] 定价策略与市场定位 - 百果园主打高品质水果定位高端市场 针对愿意为优质水果支付溢价的消费群体 [5] - 具体价格示例:北京门店荔枝售价39.9元/500克 较竞品鲜果汇16.8元/500克溢价137% [7] - 消费者反馈显示四个进口樱桃李售价51元 部分单品如A级仙进奉荔枝500克装预估价达76.5元 [7][8]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4年财报显示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 除所得税前亏损3.9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81亿元) [13] - 门店数量净减少近千家 截至财报期只剩5127家 [13] - 2023年上市后营收增速骤降至0.69% 归属净利润增速降至11.88% [13]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近3000条投诉 涉及烂果制作果切、水果不新鲜等问题 [8] - 消费者反映常买到坏或不新鲜水果 部分反馈品质甚至不如菜市场 [7][8] - 加盟商透露"三无退货"政策调整:公司仅承担60%退货金额且扣除整单利润 导致加盟商亏损 [9] 行业竞争与消费者行为 - 消费者明确表示高价需匹配高品质 强调品质价格平衡是核心决策因素 [7][14] - 市场存在明显价格分层:百果园高端定位与路边摊实惠型供给并存 [7] - 当前消费市场特征为品牌与消费者需平等沟通 而非单向教育模式 [14]
百果园董事长回应“水果太贵”引争议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8-11 12:35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3.86亿元,为2020年以来首次亏损 [6] - 2024年公司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 [6] - 2024年毛利率跌至7.44%,较2021-2023年11%左右的水平显著下滑 [5] - 截至2024年底零售门店数量同比净减少966家至5127家,公司解释为优化租金收入比高的门店 [6] 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97.1%来自水果及其他食品销售,其中新鲜水果占比95% [6] - 毛利率长期低于竞品洪九果品(后者2021-2023年毛利率稳定在15%以上) [6] - 加盟为主的经营模式增加环节,进一步稀释利润 [7] - 2019-2020年毛利率仅9.8%和9.1%,2021年通过提高加盟商售价小幅提升至11%左右 [5] 市场争议与品牌定位 - 董事长回应"水果太贵"称"不会迎合消费者",引发舆论争议 [2] - 港股股价当日盘中一度下跌近7%,收盘跌幅0.57% [4] - 专家指出公司给消费者留下"高价但品质体验未达预期"印象,说教式营销易引发反感 [7] - 建议采用双轨定价策略,同时覆盖高端与性价比需求,优化门店选址至高档社区等目标客群集中区域 [8] 行业特征与挑战 - 水果行业存在环节多、标准化率低、运输损耗高等固有难题,国产水果多采用薄利多销模式 [7] - 消费分层趋势下高端水果有市场空间,但需通过全维度运营匹配高端定位 [7]
百果园董事长豪言“教育消费者”,反遭市场“教育”:公司股价一度大跌7%!上市次年由盈转亏,净利润跌超200%
搜狐财经· 2025-08-11 11:48
近日,百果园(2411.HK)董事长余惠勇回应"水果太贵"的质疑。他表示,百果园不会迎合消费者,多 年来一直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此番表述迅速发酵,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 余惠勇回应视频截图 8月11日,百果园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相关短视频截取了发言的争议部分制造对立,完整内容有前因后 果,并非文中断章取义。 据其披露,余惠勇的完整表述为:"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 会去迎合消费者,他(消费者)并不清楚的,所谓便宜之类的。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 的选择,但是如果消费者不知情的时候,实际上他是无从选择的,他只能选择便宜,只能看价格。" 争议之下,百果园股价应声下跌。8月11日开盘后,公司股价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超7%;截至收盘, 每股报1.74港元,最新市值26.78亿港元,较2023年初的历史高位已蒸发72%。 "我只买了1个西瓜,怎么就要了我一百多块""结账的时候惊呆了""月薪两万也买不起"……诸多从百果 园门店走出的消费者发出类似感叹。 然而,高昂的定价并未支撑公司的利润持续增长。2023年初,百果园顶着"中国水果零售第一股"的光环 在港交所上市,但其业绩与 ...
百果园董事长回应“水果太贵”引争议,去年门店净减近千家,亏损近4亿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1 11:46
公司近期舆情与市场表现 - 公司董事长回应水果定价争议 表示坚守高品质并教育消费者而非迎合市场 [2] - 港股股价大幅低开近7% 收盘跌幅收窄至0.57% [2]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毛利率跌至7.44% 较2021-2023年11%左右水平显著下滑 [3] - 出现2020年以来首次归母净利润亏损 亏损额达3.86亿元 [3] - 2024年实现收入102.73亿元 同比下降9.8% [3] - 历史毛利率水平较低 2019-2020年分别为9.8%和9.1% [3] - 利润下滑主因出售物业厂房设备亏损及资产减值 [3] 同业对比与业务模式 - 毛利率显著低于竞品洪九果品 后者2021-2023年毛利率稳定在15%以上 [3] - 收入结构高度依赖水果销售 2021年水果及其他食品销售占比97.1% 其中新鲜水果占95% [4] - 采用加盟为主经营模式 增加环节并稀释利润 [4] 门店网络变化 - 2024年底零售门店数量净减少966家 剩余5127家 [4] - 门店减少系鼓励加盟商搬迁至高租金性价比门店及聚焦优势门店所致 [4] 行业特性与挑战 - 水果行业存在环节多 前端种植落后 标准化率低 运输成本高 储存损耗高等固有痛点 [4] - 国产水果品类多采用薄利多销跑量模式 [4] 专家观点与战略建议 - 高端定价在消费分层趋势下仍具市场空间 但需全方位运营匹配高端定位 [5] - 当前品牌存在高价但品质未达预期问题 说教式营销易引发消费者反感 [5] - 建议优化门店布局至高档社区/商务区等高频客群区域 [5] - 推荐采用双轨定价策略 同时满足高端需求与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5]
“水果刺客”百果园风波再起:董事长“教育消费者”言论致股价大跌,去年已关店近千家
搜狐财经· 2025-08-11 11:24
事实上,百果园曾头顶"中国水果零售连锁第一股"光环,但其水果因价格高昂成为消费者眼中的"刺客"。中高端战略让公司持续承压,不仅去年关店近 1000家,如今毛利率从11.5%减少到7.4%。"现在退也退不了,做也做得很累,只能慢慢熬下去。"一名加盟商称。 8月11日,百果园集团股价一度跌超8%。消息面上,据媒体报道,百果园集团董事长余惠勇近日就水果价格高昂作出回应。他在视频中称:"像百果园这 么多年来都走在一条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8月10日,#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冲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当天百果园回应 媒体表示,完整的内容有前因后果,并非文中断章取义。 百果园门店 价格高昂被称为"水果刺客" 百果园董事长"教育消费者"引争议 此次百果园的风波出自一条视频。记者看到,余惠勇在视频中指出,水果虽看似平常,可真正懂水果的消费者少之又少,百果园会始终坚守高品质。他还 直言:"商业模式大体分为两种,一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二是教育消费者走向成熟,而百果园多年来一直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道路上,不会去迎合消 费者。消费者只能看价格,一方面我们认为还有空间,在成本上继续去优化,能否再低一点的价格,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