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省气象局】陕西气象助力秦岭保护修复纪实
陕西日报· 2025-08-20 00:18
生态保护成效 - 秦岭陕西段生态优良区域占比达99.4% 植被指数达监测以来最大值[2] - 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历史平均下降45% 大气环境显著改善[2] - 构建地空天一体化监测体系 积累37TB气候生态数据集[2] 科技应用与产业支持 - 气象部门研发11大类63种精细化服务产品 覆盖生态农业与气候康养等领域[2] - 布设梯度网格气象监测站 建成木耳气象智能物联网监测预警系统[3] - 搭建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平台 促成23家企业获批2.1亿元气候价值贷[3] 防灾减灾体系 - 创新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三合一调度指挥平台 整合10个部门350类数据[4] - 平台实现防汛救灾一张图指挥 精准组织撤离保障人员安全[4][5] - 2024年汛期成功应对5条河流6次洪峰和2次超警戒洪水[4]
青海强化政治监督守护生态屏障,木里矿区复绿显成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菱骏 自青海报道 青海省海西州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筑牢祁连山南麓生态安全 屏障,护航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图为8月16日,该州纪检监察干部协同生态管护员,查看天峻县木里矿 区聚乎更5号井植被复绿情况。王弋龙 摄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 极生态。" 转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深度关注·"做实政治监督 推动绿色发展"之三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念兹在兹,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两山"理念 提出二十周年之际,记者走进青海,探寻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如何以有力监督,推动"两山"理念引领高原 蝶变。 木里重生—— 绿染矿坑复葱茏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重要指示批示中,木里多次出现。 祁连山南麓、地跨海北藏族自治州与海西蒙古族藏族 ...
废弃矿山变“聚宝盆”,重庆“生态修复+”破题价值转换 | 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8-18 06:33
生态修复模式转型 - 重庆梁平区竹山镇从依赖矿山开采和土法造纸的"靠山吃山"模式转型为生态修复与绿色产业结合的发展路径 通过关闭各类矿山、整治塌陷区、实施复绿工程 彻底改变原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格局 [1][4] - 竹山镇借鉴浙江安吉经验 采用系统性生态修复方法 包括矿山修复、污水治理和育林造林等综合措施 修复65个采矿"天坑" 实现整个生态环境的提升 [4][5] 生态价值转化成效 - 梦溪湉园梯塘小微湿地项目将50亩矿山塌陷区改造为100余个梯级塘湿地群 荣获国际湿地艾景奖 该项目创新性结合尾水处理与湿地建设 形成"保护、净化、休闲"多功能生态节点 [5] - 生态修复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竹山镇2024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 旅游收入突破2亿元 形成百里竹海特色民宿群 带动发展民宿农家乐近100家 [12] 产业融合发展成果 - 竹山镇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一产通过竹林抚育和林地流转4.2万亩 亩均收益提高至2000元 林农和村集体年增收300万元;二产引进6家加工企业 形成笋竹食品和竹工艺品加工体系 年销量达2000万元;三产通过"小微湿地+民宿康养"模式盘活闲置农房8000多平方米 [12] - 北碚区静观镇既白民宿通过种植2万多株果树完成矿山复绿 2023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旺季入住率稳定在45%以上 成为全国甲级旅游民宿 带动周边30名村民就业 人均年收入约5万元 [7][9][10] 社会资本参与机制 - 采用EOD模式引导民营资本参与生态修复 重庆怡幽谷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亿联集团等企业共同建设民宿项目 竹山镇吸引各路资本进入转型发展各环节 实现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良性循环 [5][11] - 既白民宿成为民营资本EOD模式典型样本 通过"废弃矿山-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闭环实践 破解环境治理资金困境 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 [11]
串起绿地、碧水、金沙也串起生态蝶变、文旅升级、民生幸福 一条城市绿道里的共赢逻辑
四川日报· 2025-08-18 06:32
银江湖公园的银江沙滩成为当地亲子游热门打卡地。攀枝花观察 湛璐霜 摄 用好一湾碧水 打造最美"城市阳台" 晨雾还未散,53岁的银江湖公园安全员李惠忠已从绿道起点出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以前哪里有这么多植 被哦。现在不仅树多了,鱼群、飞鸟也多了。"他望着湖水感慨。 攀枝花地处攀西大裂谷,城市依金沙江而建,"邻水不能亲水"一度是攀枝花市民的遗憾。2024年12月,随着 银江水电站的闸门缓缓落下,金沙江攀枝花城区段的水位缓慢上升,总库容近6000万立方米的银江湖悄然呈现。 如何利用好这一湾碧水?攀枝花启动银江湖公园滨江生态休闲廊道建设,并依托这条城市绿道开启了一场生 态修复实践。 8月12日,晨曦微露,攀枝花市东区瓜子坪街道佳运社区金泉苑小区的61岁居民刘忠禹,已经来到银江湖边, 沿着绿道散步。 刘忠禹还记得第一次在小区里看到施工队捧着图纸比比划划的情景。听他们说要改造小区外的乱草堆,他不 以为意,觉得"能有多大变化嘛"。没过多久,推土机的轰鸣在小区外的边坡上响起,湖岸焕然一新。如今,这条 绿道已经成为他每天散步、舒展的好去处。 金泉苑小区周边的变化,是攀枝花依托银江湖公园滨江生态休闲廊道建设启动的配套设施改造成 ...
Hegang: From "Coal Capital" to "Park City," Poetic Living Weaves a New Scroll of People's Livelihood
Globenewswire· 2025-08-18 03:46
城市转型战略 - 鹤岗市从"煤都"向生态城市转型,打造"公园中的家园"新篇章 [1] - 公司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原则,将8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改善 [2] - 通过生态修复将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改造为生态空间 [2] 生态建设成果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5%,建成32个由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改造的公园广场 [3] - 东山体育公园生态修复后拥有32万株树木、500万株花卉、4个人工湖和5.5公里步道 [3] - 南山南星空营地占地12万平方米,包含18顶帐篷和5个"草帽亭" [3] - 兴安区将2.8万平方米废弃荒地改造为中式"社区花园" [3] 环境治理成效 -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现"两河十四溪"清水长流 [4] -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5%,获评"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4] 发展理念 - "不是在城市里建公园,而是把整座城市变成一个大公园"的核心发展理念 [4]
2025年广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发布
广西日报· 2025-08-18 01:59
这9个案例是:贵港市覃塘区覃塘街道姚山村等2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钦州市孔雀湾海 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桂林市临桂区二塘横山里采石场石灰岩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来宾市合 山国家矿山公园(东矿园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平果教美铝矿采矿用地土地复垦修复项目、 桂林西湖生态修复提升工程项目、荔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桂林小东江穿山段生态修复提 升工程项目、南宁市邕江综合整治和利用工程项目。 近年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国土综 合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实现由重点整治向系统治理的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的转变,取得了 阶段性成效。自2021年发布第一批典型案例以来,广西已先后分三批发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共 31个。(唐广生 周复宏 袁文馨)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2025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择优推 选出9个案例,集中展示广西生态修复治理在制度建设、技术运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补偿、自 然恢复实践等方面的创新亮点和典型经验,以此宣传广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和模 式,带动打造更多的广西 ...
“两山”理念·江苏实践|从“临江不见江”到“拥江又亲江”——南通编织贯通江海的生态锦绣
新华日报· 2025-08-16 23:13
生态修复成效 - 南通沿江地区从"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态绿地 清理54艘船只 取缔18家散乱污小作坊 [1] - 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 清理小杂船162条 拆除违建6.5万平方米 腾出修复岸线12公里 [2] - 新增森林面积6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城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3.3% [2][3] 产业转型升级 - 狼山港区集装箱作业区整体搬迁至通海港区 腾出2626米生产岸线和1980亩陆域土地 [2] - 通海港区2019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 2023年上半年完成81.96万TEU 达年度计划51.23% [5] - 沿江生态景观带催生生态旅游 狼山国家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5000万元 [5] 生态经济价值 - 五山滨江片区嵌入文旅功能 开展160多场活动 包括轮滑马拉松和滨江啤酒节 [5] - 生态环境改善吸引人才 上海交大博士等高端人才被"大美南通"吸引落户 [5] - 全市物种数量较2019年增加475种 2022年以来新增194种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4] 城市功能重塑 - 打造430公里贯通江海的生态廊道 实现可车览 可骑行 可漫步的多功能景观带 [3] - 军山生态岛试验区通过人工干预形成生物栖息地 工作重点从种植转向保护养护 [3] - 布设江豚声学监测设备 编撰动植物图谱 启动"江豚湾"保护项目 [3][4]
长沙大力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生态底色更加鲜亮
长沙晚报· 2025-08-16 03:10
生态修复与城市规划 - 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成为城市"生态新IP",吸引大量市民休闲运动,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2] - 《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83.82平方千米,构建"一江六河、东西两屏、南心北垸"的生态安全格局 [3][4] - 规划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提出水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等生态要素的保护与利用要求,并围绕"天蓝、水碧、土净"目标制定污染控制措施 [4] 矿山生态修复案例 - 浏阳市永和镇金桥磷矿通过"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模式,累计栽种树木6800棵,复垦复绿面积2公顷,绿化复垦率达90%,并发展苗木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5] - 长沙市自2022年启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已完成217.02公顷历史遗留矿山和107.61公顷有责任主体矿山的修复,实现绿色矿山全覆盖 [6] 生态价值转化实践 - 湘江欢乐城利用废弃矿坑建成全球最大深坑乐园,采取"生态+人文景观+旅游产业"模式激活发展新动能 [8] - 圭塘河井塘海绵公园通过EOD模式将93公顷修复绿地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吸引社会资本13.8亿元,创造2.75亿元预期运营收益,形成"生态修复—土地增值—商业反哺"循环 [8] - 湘江欢乐城和圭塘河案例入选湖南省首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经验 [8] 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 长沙市持续推进资源与产业、生态深度融合,完善"三级三类"规划体系,健全规划管理和实施机制,强化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 [9]
新华鲜报丨第三个生态日!大美中国日新月异
新华社· 2025-08-15 13:52
生态环境改善成果 - 我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 [1]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发展底色鲜明 [1] 城乡人居环境建设 - 北京通州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全覆盖,在森林碳汇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2] - 多措并举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包括加强排污口管理、实施无废城市和低碳城市试点 [2]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包括光盘行动、全民义务植树、垃圾分类和拒绝白色污染 [4] - 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 [4]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光伏+治沙"模式在多地推广,实现新能源开发、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发展"一举多得",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 [4]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56.8%下降到2024年的53.2% [4]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 中国为世界提供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10年间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 [7] - 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包括节水梯田模式在埃及运用、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在斯里兰卡落地等 [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长沙自然守护之道
长沙晚报· 2025-08-15 09:53
国土空间规划 - 长沙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83.82平方千米 主要分布在东部浏阳大围山和连云山系、北部黑麋峰、西部宁乡沩山山系 [3] - 构建"一江六河 东西两屏 南心北垸"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依托山水脉络让城市融入自然 [3] - 规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谋划水资源 森林资源 洲岛资源 湿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保护利用 [3] 生态修复成效 - 金桥磷矿累计栽种灌木树木6800棵 复垦复绿面积达30亩 总体绿化复垦率达90% [7] - 长沙市完成217.02公顷历史遗留矿山图斑和107.61公顷有责任主体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 实现绿色矿山创建全覆盖 [8] - 湖南湘江新区利用废弃矿坑建成全球最大深坑乐园湘江欢乐城 采取"生态+人文景观+旅游产业"修复模式 [9] 生态价值转化 - 圭塘河井塘海绵公园通过EOD模式试点 将1400亩修复绿地转化为经营性资产 创造2.75亿元预期运营收益 [9] - 配套商业用地政策吸引社会资本13.8亿元 形成"生态修复—土地增值—商业反哺"良性循环 [9] - 湘江欢乐城和圭塘河治理案例入选湖南省首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形成可复制经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