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草种业
icon
搜索文档
青海省林草局与蒙草生态携手 科技赋能“三北”工程攻坚战
全景网· 2025-09-25 13:36
战略合作框架 -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与蒙草生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聚焦三北工程攻坚战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高原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重点领域[1] - 双方将围绕生态修复 国家公园建设及乡土草种保育展开深度合作 为守护中华水塔 建设美丽青海提供科技与产业支撑[1] 合作基础与背景 - 合作源于前期坚实的互信与共识 青海省林草局局长杜平贵一行于9月17日专程赴蒙草生态调研 考察种质资源库 荒漠化治理示范区及智慧草种车间[3] - 青海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承担守护中华水塔重任 是我国第四大沙区和三北工程重点省区[6] - 公司自2017年起扎根青海 成立本地化公司 建立高寒植物种业研究所和生态修复示范区 针对高海拔寒冷干旱条件选育耐寒抗旱乡土草种[6] 技术能力与成果 - 公司在草种业与生态修复领域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其中25个草品种入选国家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8] - 培育的蒙农1号蒙古冰草 巴尔虎羊草等国产草种新品种展现优异抗逆特性 成为攻坚青海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治理难题的科技支撑[8] - 创新产品种子绳治沙提高种子成活率15%~20% 节水90%[11] - 为祁连山 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治理 重度退化草原修复提供适地适草解决方案[6] 合作意义 - 本次战略合作是青海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的重要实践[11] - 标志着三北工程建设正通过政企协同 科技创新的方式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11]
蒙草生态2025年上半年订单累计超15.32亿元,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全景网· 2025-08-26 13: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3亿元 同比增长19.4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5.24万元 同比增长97.98% [1] - 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1] 业务进展 - 上半年中标扎鲁特旗/锡林郭勒/库伦旗等"三北"工程项目 [1] - 涉及沙漠锁边/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沙地综合治理等领域 [1] - 各类合同订单合计达15.32亿元 [1] 行业机遇 - "三北"工程等国家生态战略稳步推进 [1] - 生态修复和草种业市场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1] - 内蒙古2025年上半年完成防沙治沙1551.6万亩 占年度任务77.6% [2] 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乡土种源"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 [1] - 已选育295种乡土植物 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2] - 25个乡土草品种入选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 [2] - 编制各类标准540项 集成776项草种科技专利集群 [2] - 研发种子包/种子绳/种子杯等创新产品 [2] - 配合1300余台智能机械设备应用于生态修复 [2] 战略规划 - 持续聚焦"种/技/机"全链条创新 [2]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业务拓展和内部管理 [2] - 助力"三北"工程提质增效 [2]
蒙草生态(300355) - 300355蒙草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4
2025-07-14 10:16
公司经营与财务 - 2024 年全年营收 21.46 亿元,同比增长 13.27%,新增在手订单金额 24.58 亿元,比 2023 年增长 26.9% [12] - 2024 年净利润 3538 万元,同比下降 85.8%,主要因大青山前坡项目调整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15][19] - 2023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16.99 亿元、15.78 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2][4] - 2024 年每 10 股派 0.04 元,派发现金红利 641.70 万元,2022 - 2024 年累计现金分红 7219.08 万元,达近三年平均净利润 46% [9] - 2024 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7443 万元,较 2023 年增加 10521 万元 [16] - 2024 年研发投入 2 亿元,累计研发投入 13.38 亿元 [16] 业务发展与布局 生态修复领域 - 依托核心技术等优势,助力“三北”工程三大战役实施,2024 年中标 80 余个项目,金额超 20 亿元,多集中在三北工程防沙治沙领域 [1][8] - 构建“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建成种质资源库,收存种质资源 2300 余种、6.5 万份等,选育 295 种乡土植物,拥有 105 个草品种 [5][6][23] - 布局 21 个草种良繁基地,28 万亩良种繁育及饲草基地,解决生态用种问题 [4][5] 草种业领域 - 推动科技创新赋能种业发展,获批全国首家草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截至目前累计申请专利 990 项,授权 545 项,编制标准 530 项 [4][9] - 专利在全球草种业创新主体企业排名第四,“混合草走路草坪及其建造方法”获重要奖项 [4][10] 机械装备领域 - 2024 年研发 1270 余台机械设备,实现全流程自有机械化作业,应用于多地生态修复 [2] 产品创新领域 - 创新种子包、种子绳、种植杯等防沙治沙新产品,特点为节水、提高成活率等,应用于多地生态治理 [14] 科研合作与成果 - 联合 80 多家科研院所等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多个科研项目,如紫花苜蓿基因芯片研发等 [13][14] -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创建与理论创新及修复模式示范推广”获内蒙古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3][17] 公司管理与战略 - 采取严格新项目投标管控、清理应收账款、强化预算管理等措施,稳健经营,改善现金流 [4] -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通过把控投标、预算管理、部门整合等实现降本增效 [18][29] - 围绕集团业务宣传,2024 年蒙草品牌价值评估为 158.66 亿元,优化人才配置,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7] -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立三级质量检查机制,项目质量优良,多个项目获业内重要奖项 [7][8] 发展机遇与应对 - 受益于“三北”工程及“双碳”政策,参与“三北”工程建设,提供种源保障,参与草原碳汇标准体系建设 [10][12] - 关注政府化债进展,与地方政府沟通完善项目结算手续,具体回款关注公告 [10][24] 公司核心竞争力 - 优质种源保障,收存各类种质资源及土壤样本 [17] - 30 多个国家、自治区级科研平台支撑,联合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 [13][17] - 布局草种良繁基地及制种车间 [17] - 科技塑造核心产品,定制化种子产品应用广泛,相关技术获重要奖项 [14][17] - 创新机械装备,拥有 1270 余台机械设备 [2][17] - 优秀专业化团队,多个项目获业内奖项 [18] - 良好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获多项称号,举办国际草业大会提升品牌价值 [18]
呼和浩特农畜产品生产“链式思维”展新图
内蒙古日报· 2025-05-18 11:29
乳业产业链发展 - 呼和浩特市以千亿级乳业为引擎,串联7条产业链包括百亿级玉米、肉类和十亿级草业、马铃薯、杂粮油料、都市农业 [1] - 布局和林格尔县4万头奶牛智慧牧场、托县18万头绿色养殖示范园区等标杆项目,培育国家级核心育种场 [6] -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两大千亿级项目推进奶酪三期、高端乳清脱盐粉智能化生产线等差异化项目 [6] 科技与创新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攻克常温益生菌活性提升1000万倍、苜蓿草蛋白含量达21%等国际领先技术 [9] - 优然牧业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采用机器人精准饲喂,饲草自给率突破80%的"青贮玉米+苜蓿+燕麦"三元供给模式 [3][6] - 蒙草集团研发抗低残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品种,突破草种"卡脖子"难题 [9][10] 园区与产业集群 - 呼和浩特建成6个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入驻企业147家,和林格尔县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7] - 土左旗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形成覆盖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乳品生产、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格局 [7] - 2025年目标产值500亿元,111个重点项目蓄势待发,257亿元投资注入产业链 [13] 冷链物流与供应链 - 明品福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将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一级农批市场,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7][8] -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多温区冷库"、武川县"中央厨房"等项目推动现代化物流发展 [8] 品牌与市场拓展 - 呼和浩特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强化产业链招商和龙头企业招商 [11] - 伊利携大洋洲乳业参展第七届进博会,推动"蒙字号"品牌与国际渠道商深度对接 [11] - 通过京蒙协作机制和进博会等平台,提升"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四张名片影响力 [11]
蒙草生态(300355) - 300355蒙草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1
2025-05-11 15:32
行业发展前景 - 草种业和草产业发展是保障国家多重战略需求及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布系列政策提供有利保障,2024 年国家多部门发布相关意见,2025 年 3 月内蒙古自治区多部门也发布指导意见,草种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 [1][2]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2025 年 3 月 5 日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内蒙古是治理荒漠化主战场,公司专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将受益于生态修复行业机遇 [2] 公司竞争优势 - 二十多年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专注草种科技研究,建立草种“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形成突出竞争优势,种业科技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2][5] - 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土种源保障 + 生态大数据导航”的蒙草生态修复模式,在乡土种源保障、智能机械装备、创新防沙治沙产品和荒漠化治理集成技术等方面优势突出 [4] -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乡土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和引种驯化、大规模繁育方面处于前沿,依托种质资源优势,形成“特色种业 + 大数据”核心竞争壁垒,在西北地区生态治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4]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业务与国家战略高度一致,国家政策支持是行业发展和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 [3] - 2024 年公司种业科技稳步推进,在生态修复领域中标多个新能源防沙治沙项目,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业绩相关情况 - 2024 年业绩下滑主要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以及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 PPP 项目投资调整,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8.15%,归母净利润亏损 1693 万元但同比大幅减亏,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2.22% [5] - 2024 年全年累计中标 80 余个生态修复项目,累计超 20 亿元,中标项目会按合同约定执行,业绩情况将在定期报告披露 [6] 风险应对措施 - 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回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梳理项目、明确责任、制订目标及奖惩措施,推进手续办理,协调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清理保障资金范围 [7] - 协同项目发包主体与金融机构探讨创新金融业务模式,开展应收账款保理、债务重组及转让、资产证券化等资金管理措施 [7] - 承接新项目时将对方回款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避免新增项目带来应收账款快速增长 [7] 其他问题回应 - 公司重大事项会按规定披露,关于并购重组、未来盈利、二季度业绩、机器人概念等问题请关注公司公告 [2][4][6][7][8] - 2024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15.78 亿元,处于历史较好水平,2024 年筹措资金全额回购 8 亿元优先股,优先股股息税前 7.5% [6] - 2024 年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曾增持公司股份,部分人员减持是基于个人资金需求,公司重大事项将按规定公告 [8]
我国草原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4-30 03:37
草原生态保护进展 - 我国草原生态状况实现从"整体恶化"到"整体改善"的历史性转变 但仍有约70%草原存在不同程度退化 [1]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过6年努力取得历史性进展 但干旱半干旱地区修复治理难度大 [1] 草种业发展 - 布局建设"1个中心库+20个资源圃"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 国家林草设施保存库已试运行 [3] - 截至2024年底新建60万亩草种繁育基地 年产优良乡土草种2.5万吨 形成青海20万亩披碱草、内蒙古10万亩羊草等基地 [4] - 草种对外依存度高 通过揭榜挂帅项目选育15个国家级审定品种 植被覆盖度超60% 草地生产力提高80% [5] - 目标2030年生态修复用草种和饲草国产自给率达75% [5] 草原资源利用 - 矿藏开采等草原许可事项审批效率提升 平均办理时长提前5个工作日 [7] - 推动"草光互补"模式 光伏项目聚焦沙化退化草原 实现板上发电板下修复 [7] - 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加强监管 [7] 内蒙古试点经验 - 17个旗县试点分流超载牲畜376.9万羊单位 草畜平衡指数从23.9%降至10%以下 [10] - 投入1.1587亿元支持草原网格化监管 计划2025年基本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10] 2025年重点工作 - 规划种草改良4000万亩以上 新建草种基地30万亩 生态草种供给提升至3万吨 [13] - 推进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治理 建设331国道阻沙带项目 [13] - 研究制定草原定额管理制度 规范"草光互补"项目 [13] "十五五"规划方向 - 以"提质、兴业、利民"为目标 构建草原功能分类管控制度体系 [14] - 形成草种供需匹配生产体系 建设完备保护体系和发达草业产业体系 [14]
国家林草局:截至2024年底已新建近60万亩的草种繁育基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4-22 08:54
草种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 - 草种业发展纳入《"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和《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方案》重点任务 [1] - 启动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 已有18个省区开展普查 [1] - 布局建设"1个中心库+20个资源圃"保存体系 国家林草设施保存库已试运行 [1] 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品种创新 - 编制30个主要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指标 [1] -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草种目录》 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品种审定制度 [2] - 开展92个草品种区域试验 累计审定59个草品种 [2] 草种生产基地建设与供给能力 - 截至2024年底新建近60万亩草种繁育基地 年产优良乡土草种近2.5万吨 [2] - 形成青海20万亩披碱草种子和内蒙古10万亩羊草种子扩繁基地 [2] - 涌现蒙草集团 三江集团等龙头企业及内蒙古通辽羊草小镇项目 [2] 质量监管与标准体系建设 - 连续五年开展草种质量抽检 生态修复用草种合格率大幅提高 [2] - 在甘肃省启动草种质量追溯试点 实现全流程监管 [2] - 将制定《生态草种质量分级》标准 加快质量追溯体系落地 [4] 行业发展目标与未来规划 - 当前草种业处于起步阶段 各类草种对外依存度较高 [3] - 目标2030年生态修复用草种和饲草草种国产自给率达75% [3] - 将组建草种业创新联盟 拓展繁育用地空间 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