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矿山生态修复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河北地质二队助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见闻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4 01:33
依燕山,临渤海。这里是河北唐山。 昔日伤痕累累的椅子山,经过修复治理,如今绿意盎然,苹果、梨子挂满枝头。 翻过山,有飞鸟越过海面。 置身曹妃甸海草床生态修复项目现场,晨光轻柔,鳗草摇曳,"海底草原"随波起伏…… 近日,记者来到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以下简称二队),深入矿山、土地、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现 场,切身感受他们勇当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服务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的精神风貌—— 从椅子山出发,走过平原,深入城乡,奔赴大海,以敬畏之心重塑山海,以科技之笔点染新绿。 上山,带头攻关矿山修复 "十年了,我眼看着椅子山一天天变绿。"刘艳华递给记者一个山梨,"别看它个头不大,梨味可足了。" 二队技术人员刘艳华被称为"守山人",他见证了椅子山生态修复前后的变化。 "二队的转型发展,椅子山是个新起点。"刘艳华感慨地说,"队领导班子精准研判时与势,最终确定了 方向——从找矿铁军到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转型还是要立足地质,从'矿'字入手。2015年,队里主动 向省相关部门申请,集中技术力量打造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攻关试验区——滦州市椅子山。" 成功"拿下"椅子山,二队的矿山修复技术能力一炮而红——针对滦州市12座矿山, ...
“生态伤疤”变“致富塘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7 02:5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 广西二七二地质队受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委托对铁山港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实施生态修复 涉及31处历史遗留图斑和22处需修复矿山 [2] - 修复总面积达58平方公里 其中图斑面积54平方公里 采用削坡 修整坡面 坡脚支挡等工程措施消除地灾隐患 [2] - 超过120亩修复区域被改造为海水养虾塘 部分复垦耕地种植玉米和木薯作物 [2] 生态修复与农业转型 - 项目采用排水沟 土地平整 土壤培肥等工程措施将修复区域转化为耕地 并就近引用海水发展特色农业 [2] - 修复后区域形成连片玉米地与虾塘 昔日的生态伤疤转变为致富塘田 [2][3] - 修复工程包含监测与管护措施 确保治理效果可持续 [2]
蒲城县以矿山生态修复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环境报· 2025-07-22 01:25
生态修复成果 - 蒲城县修复治理点位240个,增加耕地76.78公顷,新增林地214.2公顷、草地246.6公顷,显著改善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 [1] - 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提升,生态屏障功能稳定发挥,实现从"生态伤疤"到"绿色明珠"的转变 [1][6] 治理规划与资金投入 - 全县排查需修复矿山260余处,建立生态环境档案,编制《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等专项报告 [2] - 累计整合财政及涉农资金约1.97亿元,严格执行企业生态修复基金制度,确保资金足额到位 [2] 分类治理措施 - 露天矿山采用削坡降坡、修建挡土墙等工程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3] - 废弃矿坑通过回填覆土、平整压实实现土地复垦,破损山体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3] 生态价值转化 - 修复后的卧虎山等点位发展休闲旅游,新增耕地带动周边村庄发展农林果业 [4] - 村民转型种植金银花、连翘等经济作物及发展养殖业,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统一 [4] 监管与长效机制 - 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加强项目设计、施工及验收环节的监督检查 [5] - 成立司法保护联系点,健全乡村生态治理体系,激发企业及村民参与治理动力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