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

搜索文档
营收超292亿,LG Display公布Q2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4 09:50
LG Display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5.587万亿韩元(约292.20亿元),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17% [1] - 营业亏损1160亿韩元(约6.07亿元),上一季度营业利润335亿韩元,去年同期亏损937亿韩元 [1] - 净利润8910亿韩元(约46.60亿元),上一季度净亏损2370亿韩元,去年同期净亏损4710亿韩元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652万亿韩元(约609.40亿元),同比下降3%;营业亏损826亿韩元(约4.32亿元),同比减亏4805亿韩元 [1] 业绩影响因素 - 第二季度为传统淡季,移动产品出货量环比下降 [3] - 退出液晶电视业务及韩元兑美元汇率走弱对业绩产生影响 [3] - 汇率波动带来的外汇收益增加及出售广州LCD工厂股权收益推动净利润转正 [3] 业务结构 - 按应用划分:电视面板占营收20%,IT设备占42%,移动及其他设备占28%,汽车面板占10% [3] - OLED产品占总营收56%,同比增长4% [3] - 中小型OLED业务:凭借Tandem OLED技术强化竞争力,稳定供应智能手机面板 [3] - 大尺寸OLED业务:提供多样化产品线,巩固高端市场领先地位 [3] - 车载显示业务:布局超大尺寸、高分辨率、低功耗产品 [3] 战略调整 - 完成广州8.5代LCD工厂转让交割,正式退出电视LCD面板制造领域 [5] - 投资1.26万亿韩元(约66.56亿元)在韩国坡州建设OLED面板工厂,专注下一代高端OLED面板 [6] - 通过提前还款和降低借贷规模改善财务结构 [4] 产品创新 - 车载显示:展示可拉伸汽车显示屏,可扩展至原始尺寸150% [8] - 显示器:量产27吋第四代OLED面板,峰值亮度1500尼特,刷新率280Hz [8] 行业动态 - 韩系面板厂加速向OLED转型,LG Display和三星显示为代表性企业 [5][9] - 三星显示筹备苹果折叠手机OLED面板生产线,年产能1500万片 [9] - 三星显示布局XR头显OLEDoS屏幕,像素密度4200 ppi,峰值亮度20,000尼特 [10] - LG Display和三星显示共同发力车用OLED市场,获得豪华车企订单 [12] 行业展望 - 韩系面板厂通过技术创新与产能聚焦巩固OLED赛道领先地位 [13] - 折叠iPhone、高端电竞显示器、车载显示屏等应用将推动OLED需求增长 [13] - 技术更新与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竞争关键因素 [13]
黄仁勋访华释放积极信号,看好算力与应用端共振的AI投资机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7-23 08:31
英伟达与中国AI发展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中国开源AI为全球进步催化剂,数百项目基于NVIDIA Omniverse平台推进工厂仓储数字孪生建模及机器人虚拟训练 [1][2][3] - H20芯片重启供应预期升温,有望缓解本地AI企业算力焦虑,助推Agent及推理模型规模化部署 [3] - 人工智能进入"机器人浪潮"时代,未来十年工厂将由软件和AI驱动人机协作生产智能产品 [3] AI算力硬件升级 - 台积电Q2净利润同比增长60.7%,AI芯片代工需求驱动全年销售额增速近30%,超过行业增速17%-18% [2][4] - GB200服务器已规模化放量,GB300预计9月由广达等厂商出货,采用2080亿晶体管芯片、1万亿次/秒算力及液冷技术实现性能跃升 [2][4] - 戴尔PowerEdge XE9712服务器率先出货GB300NVL72系统,专为推理任务设计,AI推理输出提升50倍,吞吐量提升5倍 [5] AI模型与Agent发展 - 国产模型KimiK2完成1T级跨代迭代,采用MuonClip优化器支撑万亿参数模型训练,完成15.5T token训练且全程无loss spike [2][4] - OpenAI推动智能需求扩张,xAI Grok4实现决策闭环,软银计划年内部署10亿个AI Agent [2][4] - Kimi K2在编程、工具调用及数学推理维度超DeepSeek-V3等国产模型,部分测试略逊于GPT-4.1 [4] PCB与服务器产业链 - GB300出货推动PCB量能增长,新设计需使用超大型ABF基板,提升PCB层数要求 [6] - ASIC服务器板采用M8等级高频高速铜箔基板,设计层数达30层以上,单颗芯片对PCB贡献值超900美元 [6] - 随大型CSP扩展CoWoS封装产能,ASIC服务器用高阶PCB市场规模有望翻倍 [6] 面板行业动态 - 7月电视面板需求放缓,32吋、43吋价格下跌1美元,50吋、55吋、65吋、75吋下跌2美元 [7] - 京东方25Q1在折叠OLED屏幕领域超过三星显示成为行业第一 [7] - 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上半年净利润超46亿元(同比+70%),小尺寸OLED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7] 消费电子产业链建议关注 - 消费电子零组件&组装:工业富联、蓝思科技、鹏鼎控股、立讯精密等 [8] - 面板:京东方、TCL科技、彩虹股份、深天马A等 [8] - CCL&铜箔&PCB:胜宏科技、鹏鼎控股、沪电股份、生益电子等 [8]
鹏华产业升级混合A,鹏华产业升级混合C: 鹏华产业升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01:42
基金概况 - 基金简称鹏华产业升级混合,主代码011568,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合同生效日2021年9月2日 [1]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1,214,284,247.32份,其中A类份额1,196,235,015.48份,C类份额18,049,231.84份 [1][3] - 投资目标为在严格控制风险前提下,精选产业升级主题企业进行投资,力求超额收益与长期资本增值 [1] - 投资策略包括资产配置策略、自上而下行业遴选和自下而上个股选择,重点关注企业竞争力分析和管理层分析 [1][2] 业绩表现 - 2025年Q2鹏华产业升级混合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5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64% [4][8] - 2025年Q2鹏华产业升级混合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3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64% [4][8] - 过去六个月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8.20%,C类份额为17.73% [4] - 过去一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23%,C类份额为33.18% [4] 投资组合 - 报告期末股票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94.61%,金额为962,873,168.88元 [9] - 通过港股通投资的港股公允价值为297,911,184.18元,占净值比29.39% [9] - 行业配置以制造业为主,占净值比57.32%,其次为医疗保健22.57%和信息技术8.11% [9][10] - 港股投资中医疗保健占比最高达22.57%,信息技术占比4.97% [10] 基金经理观点 - 上半年市场震荡,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AI等板块获得显著超额收益 [7] - 基本面仍在磨底阶段,PMI低于荣枯线,需要增量政策对冲下行压力 [7] - 当前持仓以医药、电子为主,电子主要配置半导体和面板行业 [7] - 半导体行业处于2023-2025年上行周期,国内企业估值在全球定价中偏低 [7] - 面板行业供给能力强,需求弱增长,但盈利能力提升确定性高 [7] 份额变动 - 报告期内A类份额总申购1,363,737.61份,总赎回60,808,190.59份 [10] - 报告期内C类份额总申购81,506.91份,总赎回2,250,884.33份 [10] - 期末A类份额1,196,235,015.48份,C类份额18,049,231.84份 [10]
“面板三哥”惠科股份二度冲刺深交所,百亿豪赌LED进阶版
华尔街见闻· 2025-07-17 03:55
公司概况 - 惠科股份是全球面板行业第三大厂商,仅次于京东方A和TCL华星 [2] - 公司2024年收入达403亿元,归母净利润33亿元 [5] - 公司正在深交所主板IPO进程中,此前2022年曾撤回创业板IPO申请 [1][8][9] 行业格局 - 大陆厂商在LCD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市占率接近70% [2][3] - 日韩厂商持续退出LCD市场,如三星出售苏州工厂,LG出售广州厂,夏普停产大尺寸面板 [19] - 市场集中度提高后LCD价格波动趋缓,2024年TV面板单价580元,较2021年仅下滑8% [1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亏损20.97亿元,与行业整体低迷有关 [10][11] - 2024年收入较2021年增长1倍多,但净利润仅为2021年的60% [14] - 固定资产折旧大幅增加,累计折旧从2021年84亿元增至2024年244亿元 [16] 产能与技术 - 2024年面板产能达769万大板,较2021年增长30% [17] - 拥有4条G8.6 LCD产线,采用高效玻璃基板掩膜套切技术满足大尺寸需求 [18] - 85英寸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全球第一 [18] 战略布局 - 计划IPO募资85亿元投向OLED和Mini-LED项目 [6] - 2024年已规划2个MLED项目,总投资190亿元 [6][20] - MLED技术包括Mini LED和Micro LED,但大规模应用仍存挑战 [21] 资本结构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68.78%,高于同业中位数16个百分点 [22] - 待收购股权及相关负债达129.27亿元 [24] - 计划用10亿元IPO募资偿还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24]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717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6 13:35
宏观 - 当前需求端整体表现稳定 但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主要因高温天气 PPI同比下行及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导致市场主体投资决策更趋谨慎 [4] - 二季度经济数据呈现需求端稳定 投资端增速放缓格局 供需关系有所改善 与5-6月核心CPI同比稳定上涨趋势一致 [4] 房地产 - 2025H1光大核心30城住宅成交面积6737万㎡同比-5% 成交均价24968元/㎡同比+4% [5] - 核心15城二手住宅成交面积8006万㎡同比+13% 核心10城二手住宅成交均价24275元/㎡同比+0.5% 区域与城市分化加深 [5] 高通(QCOM.O) - 公司有望维持高端智能手机SoC和智能座舱SoC市场份额领先地位 PC SoC和智驾SoC市场份额或持续扩大 [6][7] - 布局AI智能眼镜 数据中心CPU业务 远期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但受苹果自研基带芯片影响 FY2025-FY2027业绩增速放缓 [7] 科达制造(600499.SH) - 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7.00-7.90亿元 同比+54.03%-73.83% 二季度业绩稳中有升 [8] - 两个陶瓷厂6月投产 海外建材持续扩产升级 预计2025年末建陶产量突破2亿平 海外建材板块毛利率或稳中有升 [8] 濮耐股份(002225.SZ) - 2025H1归母净利6660-7990万元同比-49.99%至-40% 扣非净利5130-6460万元同比-47.53%至-33.92% [8] - 控股子公司翔晨镁业年产6万吨高效沉淀剂项目投产 湿法冶金用沉淀剂产能达11万吨/年 [8] 北方导航(600435.SH) - 2025H1预计归母净利润10500-12000万元同比扭亏 主因"十四五"末本部交付主要产品同比增加 [9] - 作为兵器集团导航控制核心企业 有望受益于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9] 京东方A(000725.SZ) - 拟以48.49亿元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 对应注册资本427418.10万元 [10][11] - 收购符合发展战略 有助于巩固竞争优势 强化行业影响力 提升整体业务竞争力 [11]
【京东方A(000725.SZ)】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面板龙头地位进一步夯实——跟踪报告之六(刘凯/朱宇澍)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6 13:35
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 - 京东方拟通过公开竞价收购彩虹股份持有的彩虹光电30%股权 对应注册资本42741810万元 挂牌底价48486369万元(约4849亿元) 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 [4] - 本次收购符合京东方发展战略 有助于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 强化行业影响力 提升业务整体竞争力 [4] 回购武汉B17少数股东权益 - 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回购少数股东部分股权并减少注册资本 权益比例由4714%提升至5836% [5] - 回购股权并减资将进一步提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 对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5] - LCD领域供给格局稳定 需求在大尺寸化和高端化推动下稳步增长 武汉京东方等高世代线成为经营成长重要支撑 [5] 公司折旧情况 - 2024年公司折旧约380亿 2025年北京、合肥、重庆、福州四条85代生产线全部折旧到期 [6] - OLED产线中 成都第6代AMOLED生产线(B7)、绵阳第6代AMOLED生产线(B11)、重庆第6代AMOLED生产线(B12)已全部完成转固 [6] - 公司折旧预计在25年达到峰值 后续新项目转固和成熟产线折旧到期将带来可观利润弹性 [6] - 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产线定位 提升运营效率 改善盈利水平 [6]
东吴5月金股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行业包括金融、军工、环保公用、贸易、医药、电子设备、传媒互联网、机器人等;涉及公司包括美股市场、中国电子云、军品相关公司、汉兰环境、小商品城、百时美施贵宝、金智达、兆易创新、巨人网络、三花智控、汇川技术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宏观市场与投资方向** - 观点:贸易战缓和预期发酵使美股修复跌幅,美元贬值预期下资金或流向亚太市场,5月市场风格或转变,可关注科技成长方向 [1][2][3] - 论据:美方频繁表示与中国进行经贸谈判,美股修复4月2日贸易战开始前的下跌位置;巴菲特表态美国政府当前情形会侵蚀美元价值致其贬值;过去几轮润美元周期下A股成长特别是科技成长方向表现好 2. **科技行业** - 观点:看好科技产业趋势、自主可控、基本面改善方向,人工智能主线中数据是关键,看好中国电子云 [4][5][6] - 论据:TMT板块成交度曾达较高水平;美国在科技封锁方向谈判空间小;半导体、创新药等方向基本面改善;中美在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和数据方面,数据差距最大,高质量数据集成限制产业发展瓶颈;中国电子云背靠中国电子,在数据基础设施及要素创新有先发优势,2024年IT数据业务收入1.5亿,预计今年至少三倍以上增长 3. **军工行业** - 观点:军工行业有望保持高关注度,关注订单预期加超跌组合属性标的 [10] - 论据:行业二级季度是收货订单及业绩触底反转周期;国际局势紧张,俄乌战事难快速结束,提振军品外部需求 4. **环保公用行业** - 观点:看好汉兰环境等垃圾焚烧发电公司,行业有分红能力提升和成长空间 [15][17][19] - 论据:行业资本开支降半以上进入成熟期,经营效率有提升空间,化债使垃圾处置费收集和上网发电效率提升,主流公司可分配现金可达利润100%以上,分红能力有一倍以上提升空间;垃圾焚烧发电公司与数据中心等合作体现绿色价值变现,经营效率提升,单项目有业绩弹性,国内分布式垃圾焚烧发电类似海外分布式核电模式 5. **贸易行业** - 观点:重点推荐小商品城,其对保证中国贸易安全重要,业绩兑现能力强,估值偏低 [24][27][28] - 论据:小商品城从县级市获国务院级别政策,构建非美贸易安全枢纽;2019年换管理层后改革,2023年改革见成效,租金和综合服务收费增长快,2022 - 2023年复合增长超30%;目前租金远低于市场价,业绩兑现能力强,中美的摩擦持续,公司业绩兑现程度高,估值不到20倍 6. **医药行业** - 观点:看好百时美施贵宝,其临床开发和全球商业化能力突出,成长确定性高 [29][31][35] - 论据:作为创新药龙头,研发能力强,有多个研发平台,产品数据好;全球商业化能力突出,泽布替尼在全球70多个国家上市销售;预计2025 - 2027年利润快速增长,管线布局完善,实体瘤管线有看点 7. **电子设备行业** - 观点:金智达下有底上弹性大,值得布局;兆易创新当前位置性价比合适 [36][39][40] - 论据:金智达面板业务订单未来两到三年维持20%左右增长,半导体业务2025 - 2027年收入增长约100%,毛利率提升,客户有增量,当前市值70亿,预计今年利润约2亿,目标市值翻倍以上;兆易创新近期调整后反弹,当前位置性价比合适 8. **传媒互联网行业** - 观点:看好巨人网络,基本面稳健,AI布局积极,是游戏板块首推标的 [40][42] - 论据:存量产品流水健康增长,新游戏产品周期暑期开启;预计2025 - 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和18亿,同比增长15%和9%,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和16倍;行业监管向好,游戏作为AI应用方向降本增效、玩法创新,年报和一季报业绩超预期 9. **机器人行业** - 观点:5月机器人板块机会明显,看好三花智控和汇川技术 [43] - 论据:三花智控一季度汽车和家电业务表现好,全年汽车业务预计增长20%左右,是特斯拉核心执行器主力供应商,机器人业务有空间,估值20倍出头;汇川技术一季报超预期,各业务无短板有长板,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好,机器人业务有核心自制能力和工业客户场景优势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假期汇率异动,不仅人民币破7.2表现强,亚洲货币整体表现较强,与美元贬值及资金流向亚太市场预期有关 [1][2] - 军工公司业务包括镍基高温合金、银镁钛等金属合金,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民用燃机、核电、石化等行业,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有产能和能力 [11] - 小商品城上市公司租给一手租户租金远低于市场价,十几年前价格为三千多一平,目前市场价三万一平 [27] - 百时美施贵宝产品CK46去年全球卖130亿美金,奥希替尼全球销售额曾达100亿美金左右 [34] - 三花智控机器人业务目标市值1500 - 2000亿;汇川技术新能源汽车业务前年盈亏平衡,去年利润9亿多、收入160多亿,今年预计利润15 - 18亿 [44][46]
京东方A(000725):跟踪报告之六: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面板龙头地位进一步夯实
光大证券· 2025-07-16 05: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京东方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对应注册资本427,418.10万元,挂牌底价约48.49亿元,此举符合其发展战略,能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强化行业影响力,提升业务整体竞争力 [1] - 京东方回购武汉B17少数股东权益,将权益比例由47.14%提升至58.36%,在LCD领域“按需生产”、供需格局良好背景下,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 - 2024年公司折旧约380亿,2025年折旧预计达峰,后续新项目转固和成熟产线折旧到期,公司会优化产品产线定位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 [3] - 考虑面板行业景气度和折旧情况,调整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87.84亿/124.71亿元,调整幅度为 - 7%/-8%,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4.86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17X/12X/10X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4,543、198,381、224,978、250,005、273,063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2.17%、13.66%、13.41%、11.12%、9.22% [5]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7、5,323、8,784、12,471、14,486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66.26%、108.97%、65.02%、41.97%、16.15% [5] - 2023 - 2027年EPS分别为0.07、0.14、0.23、0.33、0.39元,ROE(归属母公司,摊薄)分别为1.97%、4.00%、6.29%、8.41%、9.23% [5]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60、29、17、12、10,P/B分别为1.2、1.1、1.1、1.0、1.0 [5]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4,543、198,381、224,978、250,005、273,063百万元 [10] - 2023 - 2027年营业成本分别为152,633、168,222、185,756、202,407、221,742百万元 [10] - 2023 - 2027年折旧和摊销分别为34,677、38,252、48,424、45,782、47,965百万元 [10]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8,302、47,738、64,028、61,257、70,265百万元 [10] - 2023 - 2027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分别为 - 29,302、 - 32,650、 - 33,644、 - 48,568、 - 45,171百万元 [10] - 2023 - 2027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1,661、 - 5,517、 - 7,585、 - 6,763、 - 7,614百万元 [10]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总资产分别为419,187、429,978、444,242、459,348、480,695百万元 [11] - 2023 - 2027年总负债分别为221,388、225,432、233,290、239,526、250,827百万元 [11] - 2023 - 2027年股东权益分别为197,799、204,546、210,952、219,822、229,868百万元 [11] 盈利能力 -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2.6%、15.2%、17.4%、19.0%、18.8% [12] - 2023 - 2027年EBITDA率分别为23.6%、26.1%、29.2%、27.0%、26.5% [12] - 2023 - 2027年ROE(摊薄)分别为2.0%、4.0%、6.3%、8.4%、9.2% [12] 偿债能力 - 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3%、52%、53%、52%、52% [12] - 2023 - 2027年流动比率分别为1.59、1.24、1.41、1.43、1.49 [12] - 2023 - 2027年速动比率分别为1.32、1.04、1.22、1.23、1.30 [12] 费用率 - 2023 - 2027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14%、1.01%、1.30%、1.40%、1.30% [13] - 2023 - 2027年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41%、3.13%、3.00%、3.20%、3.00% [13] - 2023 - 2027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49%、6.62%、6.50%、6.50%、6.15% [13]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年每股红利分别为0.03、0.05、0.10、0.15、0.19元 [13] - 2023 - 2027年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02、1.27、1.71、1.64、1.88元 [13] - 2023 - 2027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3.44、3.53、3.73、3.96、4.20元 [13]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60、29、17、12、10 [5][13] - 2023 - 2027年PB分别为1.2、1.1、1.1、1.0、1.0 [5][13] - 2023 - 2027年EV/EBITDA分别为9.6、7.9、5.9、5.8、5.3 [13]
面板厂商半年预报:业绩大增,多家减亏,大屏化趋势有望持续
南方都市报· 2025-07-13 08:22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面板厂商显示业务重回增长,多家长期亏损公司亏损明显收窄 [1] - 二季度面板行业承压,终端需求可能下降,但厂商通过弹性生产、产能调配、多元化布局应对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视市场累计出货量1662.5万台,同比小幅增长1.4% [7] - 2025年5月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1930万片,同比下滑7.5%,出货面积同比下降6.7%至1450万平方米 [7] 公司业绩表现 华映科技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66亿至4.86亿元,同比改善13.81%至17.36% [3] - 扣非净利润亏损4.7亿至4.9亿元,同比改善14.30%至17.80% [3] - 通过整合生产线、压降材料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品毛利 [3] 京东方华灿光电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50亿至-9000万元,同比增长39.13%至63.48% [3] - 通过提升产能、强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毛利产品占比 [4] - 非经常性损益新增约5400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 [4] TCL科技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26亿至906亿元,同比增长3%-13% [4] - 归母净利润18亿至20亿元,同比增长81%-101% [4] - 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超46亿元,同比增长超70% [4][5] - 大尺寸显示领域供给侧格局优化,高端化及大尺寸化趋势拉动需求 [5] - TCL中环光伏业务亏损12.0至13.5亿元,受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影响 [5] 彩虹股份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10亿至4.80亿元,同比下降55.23%至47.59% [6] - 扣非净利润3.6亿至4.3亿元,同比下降48.25%至56.68% [6] - TV面板价格同比下降导致毛利下降,G6基板玻璃产销量大幅下降 [6] 市场趋势 - 第三批国补资金即将下发,中国市场终端需求有望持续 [8] - 显示大屏化趋势延续,2026年超大屏市场有望超240万台 [8] - 大尺寸化趋势拉动面积需求增长,主要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5]
传再关闭一座面板厂?群创官方回应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1 05:43
产能调整与工厂关闭 - 公司计划将南科五厂产能整并至其他工厂 这是继2024年关闭南科四厂后的又一次关厂行动 [1] - 南科五厂相关产品线(笔电 显示器及医疗用面板)将分别转往竹南T2厂与南科三厂生产 最快2026年中前完成产线迁移 [2] - 公司2024年已关闭中国大陆南京模组园区厂区 并将设备转至宁波厂 分批遣散员工约上千人 [1] 转型战略与业务布局 - 产能整并是为配合市场变化与非面板业务比重提升 资源聚焦具长期成长潜力应用 [3] - 公司强调转型不影响客户需求 将协助完成生产分流与重新认证 确保订单供应不中断 [4] - 未来六年将持续深化转型Tier 1车用供应商角色及积极布局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 [5] 车用业务发展 - 公司计划让专注于智慧座舱整合解决方案的子公司CarUX赴美挂牌上市 [6] - 以约337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82.60亿元)股权价值并购Pioneer 实现与CarUX的互补结合 [6] - 目标是为车用客户提供多元化及一站购足的系统整合性服务 [6] 行业背景 - 面板业2022年遭逢景气下行严峻挑战 产能利用率于当年第3季降至谷底 [1] - 2023年起面板厂陆续启动关厂和产线调整作业 公司是最早关闭并出售南科四厂的企业之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