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元器件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怎么干?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新增长极轮廓显现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18:32
第二增长曲线培育方向 - 无人机机身制造纳入成飞集成十五五规划 目前处于探索培育期[2] - 航发控制将嵌入大飞机产业链 预计十五五中后期产生业绩影响 同时加强中高端通航动力和无人机动力的控制系统研制[2] - 振华科技瞄准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高端民用领域 力争十五五末民用业务占比提升至30%[2] 新材料领域布局 - 海油发展扩大DPC催化剂和功能膜材料产能 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3] - 沈阳化工聚焦高端糊树脂及聚醚多元醇产品 服务于汽车座椅、医疗手套、高端革材等高增长行业市场[3] 数字化转型路径 - 招商公路在巩固收费公路主业同时 布局交通科技、智能交通、交通生态等产业链上下游业务[3] - 公司计划十五五期间推动数智化、绿色化发展 拓展路衍经济培育新利润增长点[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中材国际将重点推动业绩向上、结构向优、质效向好 全面融入中国建材集团产业布局[4] - 国有企业需做到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齐头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4] 能源与化工产业转型 - 中绿电将新型储能项目研发落地作为重点方向 提升绿电使用效率[4] - 湖北能源发展检修检测、新型储能技术、氢能制储运销等新兴业务[4] - 红四方开展农肥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研究 将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作为优先方向[5] 产业链整合与延伸 - 江南化工推动民爆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整合 开展产业链整合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5] - 中核科技向阀门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和运维服务领域延伸[5] - 振华科技向上游关键材料领域延伸 布局高性能电子浆料、高端钽粉、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等[5]
共达电声:9月1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3:18
公司治理与会议决议 - 第六届第十四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16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受让产业基金份额暨关联交易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中电子元器件占比89.0% 电子元器件分销占比11.0% [1] - 公司当前市值51亿元 [1] - 股票收盘价14.24元 [1] 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属于电子元器件行业 [1]
王子新材(002735) - 002735王子新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10:20
包装业务 - 塑料包装业务涵盖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包装领域 产品包括塑料包装膜 塑料托盘 塑料缓冲材料 EPS EPO 蜂窝纸等上百个品种 [2] - 2025年半年度塑料包装业务实现营收约6.4亿元 [2] - 泰国工厂业务涉及塑料包装 薄膜电容器 消费电子(移动电源类产品) [3] - 拟在越南设立子公司开拓电子家电 新能源等产业配套包装材料市场 [3] 海外业务布局 - 已在泰国设立子公司并建设生产基地 [2] - 拟在越南设立子公司应对产业转移及复杂国际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 [2] - 2025年半年度境外业务营收占比较低 [3] - 未来将持续拓展家电 日用消费品 食品 医药等包装市场 [3] 可控核聚变业务 - 子公司宁波新容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保持良好沟通 [3] - 2025年2月签订储能电容和支撑电容采购合同 为安徽合肥项目供货 [3] - 电容产品正陆续交付中 [3] - 业务团队正在积极接触其他可控核聚变项目寻求合作 [3] 电容器业务竞争力 - 通过引进德国和日本先进超薄蒸镀设备实现自主镀膜和生产流程自主可控 [3][4] - 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通过ISO9001 ISO14001 ISO45001 IATF16949 军工保密资质等认证 [3][4] - 拥有CQC UL CUL TÜV VDE等产品认证 [3][4] - 深度参与合肥项目前期方案设计 产品开发和性能验证 满足客户高安全性要求 [4] 宁波新容业务情况 - 电容器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家电 军工 可控核聚变等领域 [4] - 2025年半年度薄膜电容产品业务实现营收约2.5亿元 [4] - 在募集资金支持下新增购置高性能新设备及检测仪器 [4] - 正在优化生产线布局 扩大薄膜电容器生产规模 [4]
维峰电子:在数据中心领域,公司部分产品已用于服务器电源控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14
业务应用领域 - 汽车智能驾驶领域提供车规级高可靠性连接器 适配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和视觉感知等关键模块 [1] - 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精密连接器 覆盖关节驱动 动力传输及视觉感知模块 [1] - 数据中心领域部分产品用于服务器电源控制 同时持续进行相关产品技术储备 [1] 核心技术优势 - 核心解决高速信号传输与严苛环境下的稳定性问题 [1] - 通过抗振动 抗电磁干扰设计满足高动态场景需求 [1] - 支撑服务器高频数据传输需求 [1] 技术竞争力基础 - 基于工业级连接器领域积淀的精密加工能力 [1] - 具备高频高速仿真技术及全场景验证体系 [1] - 拥有跨行业技术迁移与快速客户响应优势 [1]
中航光电(002179.SZ):公司在空芯光互连方面进行了专利布局
格隆汇· 2025-09-16 07:38
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在空芯光互连领域完成专利布局 [1] - 相关产品已实现多轮迭代优化 [1] - 与行业头部客户建立深入合作关系 [1]
国家统计局: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2.7%
财经网· 2025-09-16 07:29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8月份,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 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17.7%、13.1%,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增长23.5%。产业升级态势良 好,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8.1%、9.3%,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绿色转型步伐稳健,8月份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 池产量分别增长22.7%、44.2%。(中国汽车报) ...
雅创电子9月15日获融资买入7506.02万元,融资余额2.1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1:3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2.96% 成交额达7.09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7506.02万元 融资偿还5443.53万元 融资净买入2062.50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10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43%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2.10亿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超过近一年70%分位较高水平[1] - 融券方面当日无偿还和卖出操作[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60万户 较上期持平[2] - 人均流通股5611股 较上期无变化[2] - 华宝动力组合混合A增持26.33万股至69.72万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3]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宝行业精选混合增持21.98万股至54.96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3] - 申万菱信智能汽车A新进持股41.37万股 成为第六大流通股东[3] - 华夏可转债增强债券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8.47亿元 同比增长125.74%[2] - 同期归母净利润4081.67万元 同比增长1.47%[2] - 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占比94.63% 自主芯片业务占比5.28%[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2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7805.17万元[3] - 公司于2021年11月22日上市[1]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汽车电子元器件分销及电源管理IC设计[1] - 注册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春光路99弄62号[1] - 成立日期2008年1月14日 上市日期2021年11月22日[1]
经济运行呈现多方面积极特点(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22:38
工业生产 - 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4][5] -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17.7% 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长13.1% 集成电路制造增长23.5% [6]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4% 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7] 服务业表现 - 8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 增势好于工业 [4][5]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2.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4% [6] - 暑期出行增多带动住宿餐饮业生产指数增速加快 [5] 消费市场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5]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家具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服务消费潜力释放 旅游休闲 演出赛事 信息通讯等服务较为活跃 [5] 对外贸易 - 8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 同比增长3.5% [4][6] - 出口和进口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6] - 1-8月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2% [6] 投资状况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5] - 制造业投资增长5.1% 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5] - 大规模设备更新对投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 [7] 就业与物价 - 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3% 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6][9] - 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6] - PPI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 同比降幅收窄 [9] 外汇储备 - 8月末外汇储备余额比上月增加299亿美元 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6] 政策效果 - 以旧换新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 [7] - 人工智能+行动推进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 [8]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 [7][9]
股指专题研究:不同经济周期下,上中下游股指走势详解
南华期货· 2025-09-15 06:38
报告核心观点 - 分析上中下游指数走势,结合其走势对比情况观察经济状态和经济预期变化,探寻股市运行规律,若上游/下游指数与沪深300指数走势呈理论逻辑相关性,可通过行业前瞻性分析对股市走势进行预期管理 [1] 上中下游对应不同经济状态下表现 上游行业 - 经济复苏阶段率先反弹,因基建投资和制造业回暖拉动需求、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市场预期经济回暖,股价和盈利增速领先市场;扩张阶段需求持续增长,盈利改善,但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可能引发政策调控;滞涨阶段需求增长放缓,利润波动加大,高成本可能导致需求萎缩;衰退阶段需求大幅下降,盈利下滑,股价疲软 [3] - 走势强弱为经济复苏阶段>经济扩张阶段>经济滞涨阶段>经济衰退阶段 [3] 中游行业 - 经济复苏阶段盈利逐步改善,受益于上游成本较低和下游需求回升;扩张阶段需求旺盛,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快速增长,但原材料成本上升可能压缩利润空间;滞涨阶段需求增长放缓,成本压力加大,盈利增速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衰退阶段需求萎缩,盈利大幅下滑 [5] - 走势强弱为扩张阶段>复苏阶段,滞涨至衰退阶段股价承压 [5] 下游行业 - 经济复苏阶段表现相对滞后,消费者信心恢复需时间;扩张阶段消费需求旺盛,盈利增长稳定,可选消费品表现优于必选消费品;滞涨阶段通胀压力使消费能力下降,盈利增速放缓,必选消费品表现相对稳健;衰退阶段消费需求大幅下降,盈利下滑,可选消费品股价回调明显 [6] - 走势强弱为经济扩张阶段>经济滞涨阶段,衰退至新一轮复苏开始阶段表现最弱 [6] 小结 - 经济复苏阶段上游表现最优;扩张阶段中游、下游表现较优;滞胀阶段下游表现较优;衰退阶段各行业均较差 [6] 上中下游走势强弱历史回顾情况 阶段一:2005 - 2007年 - 股市整体触底上行,风格走势为上游 > 中游 > 下游 [10] - 经济基本面先扩张后收缩,汇改、外需、大宗商品牛市、工业化和房地产发展使上游行业涨幅超5倍,中游受益于房地产,下游因居民收入增速滞后表现较弱 [10] 阶段二:2008 - 2009年 - 股市整体偏弱,风格走势为下游(防御性) > 中游 > 上游 [14] - 金融危机使经济下行,政策转变,上游行业受冲击大,中游因原材料成本下降和四万亿投资表现居中,下游因防御属性和政策刺激率先反弹 [14] 阶段三:2010 - 2015年 - 股市走出“V”型行情,风格走势为下游 > 中游 > 上游 [15] - 经济转型升级,上游受产能过剩和外需疲软影响走势最弱,中游因原材料成本下降和高端制造业发展走势居中,下游因产业升级、政策扶持和消费信贷兴起发展达到顶峰 [15] 阶段四:2016 - 2020年 - 股市震荡偏涨,风格走势为上游(2016 - 2017) > 下游 > 中游 [15] - 供给侧改革使上游利润攀升,走势偏强;中游受贸易摩擦和供给侧改革影响,走势最弱;下游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宽松和疫情“喝酒吃药”行情,表现居中 [15][16] 阶段五:2021 - 2024年 - 股市整体回落,风格走势为上游(2021) > 中游(2022 - 2023) > 下游 [17] - “双碳”目标使上游新能源概念股上涨,走势最强;中游受地缘冲突、疫情和欧洲能源危机影响,走势强弱居中;下游受疫情和地产下行影响,走势最弱 [17] 小结 - 中游多数表现居中,上下游走势分化明显;经济复苏时上游率先上涨,中游受补库存拉动,下游消费滞后;经济衰退时下游有防御属性,上游疲软,中游受成本下降传导走势居中;上游受供给侧政策和全球大宗定价影响明显,下游受需求侧政策主导,中游受事件和政策被动传导影响 [17] 行业对比及A股走势回顾 - 上游指数/下游指数走势与经济周期相关,与A股走势呈正相关关系,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衡量其与上游指数/下游指数走势对比,若呈理论逻辑相关性,可对股市走势进行预期管理 [18] - 2015年前后两者相关性逆转,之前呈正相关,上游行业弹性大;之后呈负相关,下游行业弹性大,主要受经济结构转型、政策调控、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等因素影响 [20][21] - 上游/下游呈趋势性上行时有指示意义,当前经济弱复苏,结合反内卷政策或驱动上游走势占优,利于大盘指数走势,中长期或形成套利机会 [22]
统联精密新设制造公司,含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业务
企查查· 2025-09-15 06:10
公司业务拓展 - 统联精密新成立广东统联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金属制品研发与销售 汽车零部件研发 电子元器件制造及电子专用材料研发 [1] - 该公司由上市公司统联精密(688210)全资控股 通过股权穿透显示完全所有权结构 [1] 战略布局方向 - 业务范围延伸至电子专用材料研发领域 强化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1] - 新增汽车零部件研发业务 拓展精密制造应用场景 [1] - 通过全资子公司形式布局华南地区制造基地 注册资本2000万元体现初始投资规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