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

搜索文档
利好突袭!刚刚,直线拉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02:15
政策发布与市场反应 -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1] - 电力设备板块在政策发布后局部走高 科华数据涨停10.01% 大烨智能涨5.35% 卧龙电驱涨5.15%[3][4] 主要目标 - 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 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5][9] - 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 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5][9] - 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5][9] 工作举措:供给质量与需求扩张 - 加快"补短板" 推进关键零部件攻关突破 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电网装备创新项目[5][10] - 扩大国内需求 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开发[5][10] - 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 推进新一代煤电改造 稳妥淘汰落后产能[5][10] - 稳步推进核电开发 推动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5][10] 工作举措:国际市场与产业升级 - 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全产业链合作[6][11] - 鼓励能源开发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金融机构组团出海[6][11] -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 加快装备绿色化升级改造[6][13] - 提升配电母线智能化水平 加快"5G+工业互联网"应用[6][13] 工作举措:标准体系与产业链协同 - 加快变压器、电机等技术标准升级 完善电线电缆行业标准[12] - 推进标准国际化 加强技术标准国际互认[12] - 开展产业链共链行动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14] 保障措施 - 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6][15] - 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能源电力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6][15] - 鼓励金融机构为电力装备企业提供创新金融服务[6][15] - 建立稳增长协调机制 加强重点领域数据监测[15]
利好突袭!刚刚,直线拉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02:07
政策发布与市场反应 - 三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政策发布后电力设备板块局部走强 科华数据涨停(+10.01%) 大烨智能(+5.35%)和卧龙电驱(+5.15%)跟涨 [1][3] 行业核心目标 - 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目标保持6%左右 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3][9] - 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目标7%左右 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10%左右 [3][9] - 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 [3][9] 供给侧质量提升措施 - 加快"补短板" 依托国家科技专项推进关键零部件攻关突破 [4][10] - 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行动 提升产品安全可靠性和能量转化效率 [10] - 继续支持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领域关键核心产品创新项目遴选 [4][10] 国内需求扩张路径 - 依托能源重大工程项目稳定需求 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海上风电建设 [4][11] - 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 推进新一代煤电改造和落后产能淘汰 [4][11] - 稳步推进核电开发 核准建设一批沿海核电项目和电力互济工程 [4][11] 国际市场开拓策略 - 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光伏、储能领域全产业链合作 [4][12] - 鼓励能源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和金融机构组团出海 [4][12] - 支持零部件制造企业融入海外供应链 强化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4][12] 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 发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作用 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12] - 实施保险补偿政策替代质保金 支持企业申报能源领域首台(套)项目 [12] - 加快试验验证平台建设 推动资源开放共享和产业化衔接 [12] 绿色智能转型方向 -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 加快装备绿色化升级 [4][13] - 提升配电母线智能化水平 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和5G+工业互联网应用 [4][13] - 提高电动机、变压器等能效水平 促进新能源装备循环利用和再制造 [5][13] 产业生态优化举措 - 研究制定风电、光伏行业规范条件 引导合理研发节奏和产业布局 [13] - 完善标准体系 加快变压器、电机等技术标准升级和回收利用标准制定 [13] - 开展产业链共链行动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 [14] 政策支持保障机制 - 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5][15] - 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能源电力领域设备更新 [5][15] - 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创新金融服务 加强产融合作平台数据共享 [15]
9.12犀牛财经早报:公募机构大力布局增强指数型基金 太保发行超155亿港元零票息可转债
犀牛财经· 2025-09-12 01:40
公募基金产品布局 - 增强指数型基金获公募机构青睐 今年以来新发行106只 合并发行份额610.97亿份 数量与规模均超2024年全年42只/214.27亿份和2023年全年59只/265.9亿份 [1] 债券市场监管动态 - 沪深交易所下半年对28只债券发行人实施书面警示至公开谴责等纪律处分 重点关注定期报告披露及时性及募集资金合规使用 [1] 企业再融资创新纪录 - 中国太保发行155.56亿港元零票息H股可转债 创港元零票息可转债最大规模纪录 转股溢价率25% 长线投资者认购超七成 [2] - A股再融资规模达8002.14亿元 较去年全年2231.20亿元增长258.7% 主因注册制改革优化流程及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技术升级资金需求 [2] 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升级 - 中央结算公司与同业拆借中心将于2025年10月10日联合推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 以提升市场流动性及结算效率 [2] 电力装备行业政策支持 - 三部门印发2025-2026年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方案 目标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6% 新能源装备出口增长 产业集群年均增速7% 龙头企业增速10% [3]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增长 - 全球腕戴设备2025Q2出货量4920万台 同比增长12.3% 主要厂商华为/小米/苹果份额居前三 [4] 具身智能产业投资升温 - 近三个月新注册具身智能企业86家 上半年人形机器人企业注册量105家 超2024年总量 同比增183.78% [5] 村镇银行整合加速 - 广州农商银行获准吸收合并兴宁珠江村镇银行 国有大行与农商行参与村镇银行合并重组案例增多 [5] 企业舆情与法律动态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否认使用预制菜 宣布公开罗永浩消费菜单供监督 并就商誉影响提起诉讼 [6] - 小红书因热搜管理问题被网信部门约谈处罚 公司成立专项整改小组推进生态治理 [6] 医药企业运营调整 - 华润医药启动薪酬体系优化项目 由中智管理咨询中标 系新任总裁程杰上任后重要经营举措 [7] - 美迪西全资子公司因技术服务合同纠纷被索赔1.59亿元 公司2023年起连续亏损 2024H1亏损超1200万元 [7]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 - 宿迁联盛股东方源智合持股4.30% 拟减持不超3%股份(1256.9万股) [8] - 凤凰航运股东华远国际陆港持股5.9164% 拟减持3%股份(3036.24万股) [9] 全球资本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创新高 标普500涨0.85%至6587.47点 道指涨1.36%至46108点 纳指涨0.72%至22043点 特斯拉涨6% 美光涨超7% [10] - 中概股指数涨近3% 阿里巴巴涨8% 蔚来涨超6% [11] -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0% 美元指数转跌 黄金短线转涨 [11] 大宗商品与外汇市场 - 欧央行鹰派言论推动欧元及十年期德债收益率刷新日高 [12] - IEA上调全球供油预期 美油盘中跌超2% 止步三连涨 [13]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来了,涉及风电光伏、核电等
第一财经· 2025-09-12 01:35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提高装备供给质量、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际市场等举措,推动电力装备行业稳定增长,其中明确提及"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1][2] 行业目标 - 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1] - 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 [1] - 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 [1] 提高装备供给质量 - 统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突破一批标志性装备 [2] - 加快风电等新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行动 [2] - 依托国家科技专项推进关键零部件攻关,在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支持关键核心产品创新项目 [2]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 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海上风电规范建设 [2] - 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推进新一代煤电改造建设,稳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 [2] - 积极稳妥推动重大水电建设,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稳步推进核电开发 [2] - 核准建设一批重点电力互济工程,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和电源电网侧储能应用 [2] 开拓国际市场 - 加强绿色基建、新型基建等领域合作,拓展电力装备海外市场 [3] - 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全产业链合作 [3] - 支持电力领域对外承包工程合作,鼓励能源开发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金融机构组团出海 [3] - 鼓励零部件制造企业融入海外供应链 [3] 加快装备推广应用 - 充分发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政策体系作用 [4] - 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支持企业申报项目 [4] - 加快电力装备领域首台(套)试验验证平台建设,推动资源开放共享 [4] - 发挥国有企业大用户作用,鼓励采购电力装备领域创新产品 [4] 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 研究制定风电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管理办法,推动研发迭代保持合理节奏 [5] - 深入实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 [5] - 支持企业优化招投标规则,引入多种评价体系,开展装备全生命周期评估 [5] - 鼓励行业协会引导企业通过提升质量、强化服务等手段提高竞争力 [5] 强化标准支撑引领 - 加快变压器、电机等技术标准升级,引导低端产品更新改造 [6] - 完善电线电缆等行业标准,进一步强化质量要求 [6] - 加大回收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发布一批回收利用和再制造标准 [6] - 推进标准国际化,加强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国际互认 [6] 推动绿色智能转型 -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装备绿色化升级改造 [7] - 引导企业加快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提升配电母线智能化水平 [7] - 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应用 [7] - 提高电动机、变压器、配电装备等能效水平,促进新能源装备循环利用 [7] 加强产业链协同 - 支持电力装备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向世界级迈进 [8] - 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业链共链行动 [8] - 培育认定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8] 财税金融支持 - 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 [8] - 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能源电力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8] - 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加强数据对接共享 [8]
三部门:稳步推进核电开发,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01:25
扩大国内电力装备需求 - 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 [1] - 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1] - 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1] 清洁能源开发建设 - 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 [1] - 推动水风光一体化开发 [1] - 积极稳妥推动重大水电建设 [1] 煤电改造与产能优化 - 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 [1] - 推进新一代煤电改造建设 [1] - 稳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 [1] 核电与储能设施建设 - 稳步推进核电开发 [1] - 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1] - 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和电源电网侧储能应用 [1] 电力系统优化升级 - 优化全国电力系统设计 [1] - 核准建设一批重点电力互济工程 [1] - 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1]
三部门:支持电力领域对外承包工程合作,鼓励能源开发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金融机构组团出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1:22
政策导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实施周期为2025-2026年 [1] - 方案核心目标为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推动电力装备行业增长 [1] 国际市场拓展 - 积极参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绿色基建和新型基建领域合作以拓展海外市场 [1] - 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 光伏 储能等领域全产业链合作 [1] - 引导企业合理有序开展海外布局并强化产品质量 打造电力装备品牌形象 [1] 产业协同 - 支持电力领域对外承包工程合作 鼓励能源开发企业 装备制造企业 金融机构组团出海 [1] - 鼓励零部件制造企业积极融入海外供应链以深化国际合作 [1]
三部门: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能源电力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第一财经· 2025-09-12 01:17
政策支持 - 强化财税支持 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节能节水 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 [1] - 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能源电力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鼓励相关金融机构根据电力装备企业实际 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创新金融服务 [1] 金融服务 - 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 加强相关企业数据对接共享 挖掘数据增信价值 [1] - 引导金融机构为电力装备提供精准有效支持 [1]
三部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在电力装备领域应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1:10
政策导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实施期限为2025至2026年 [1] - 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 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在电力装备领域应用 [1] 能效提升 - 提高电动机 变压器 配电装备等电力装备的能效水平 [1] 新能源装备循环利用 - 促进风电 光伏等新能源装备循环利用 [1] - 鼓励企业开展退役叶片 光伏组件等再利用 [1] - 稳妥推进发电机 齿轮箱等高附加值产品再制造 [1]
从体量优势迈向质量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9-07 22:21
城镇化发展格局 - 郑州都市圈占全省15.6%面积 集聚全省近30%人口和近40%经济总量 [1] - 洛阳 南阳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增强 豫西 豫南 豫东 豫北四大示范区加快建设 [1] - 形成"一主两副 一圈四区 多点支撑"城镇化发展格局 [1] 区域协同发展现状 - 郑开 郑焦 郑许城际列车实现交通一体化 推动"双城生活"常态化 [1] - 社保 医保 户籍等制度层面"软联通"仍存在堵点 [1] - 需突破GDP分计 税收分成 土地指标置换等制度性障碍 推动"跨城通办"升级为"同城同标" [1] 产业结构特征 - 汽车产业整车产能突破200万辆 但缺乏世界级品牌 [1] - 手机出货量占全球七分之一 但研发能力薄弱 [1] - 产业多处于链条末端 需强化创新引领 [1] 科技创新投入 - 研发投入强度不足2.7% 低于长三角 粤港澳地区3%以上的平均水平 [2] - 需通过高等院校 研究机构布局和"揭榜挂帅"机制吸引科研人才 [2] 人才吸引策略 - 人才引进从政策导向转向生活场景导向 注重城市品质建设 [2] - 需配套国际医院 国际学校 音乐厅 足球场等提升生活品质的公共设施 [2] 产业协同布局 - 许昌电力装备 漯河现代食品 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加速嵌入都市圈产业链 [2] - 新乡电池材料 焦作氢能制备与郑州新能源整车形成产业呼应 [2] - 形成"总部+基地" "研发+制造" "总装+零部件"的分工格局 [2]
中金:升东方电气目标价至19.4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04 06:23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东方电气A股和H股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A股目标价30%至22.1元人民币 H股目标价67.2%至19.4港元 因雅下水电站建设和燃煤机组核准加快打开长期发展空间 且H股市场回暖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81.5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03% 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增长12.91% [2] - 第二季度收入216.03亿元 同比增长17.38% 净利润7.56亿元 同比下降3.79% 因计提减值损失增加 业绩略低于预期 [2] 订单与业务 - 上半年新增生效订单654.85亿元 同比增长16.78% [2] - 装备板块清洁高效能源收入同比增长19.2% 其中煤电收入增长32.6% 核电收入增长38.7% [2] - 煤电毛利率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至19.1% 因低价订单已逐步消化 核电毛利率下滑因产品交付结构影响 [2] - 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海外订单实现首次突破 看好海外市场持续拓展 [2] 估值与评级 - A股股价对应2025年15.8倍市盈率 2026年13.1倍市盈率 H股对应2025年12.8倍市盈率 2026年10.4倍市盈率 [1] - 上调后目标价分别对应今年18倍和14.5倍市盈率 [1] - 维持2025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