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搜索文档
“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企业创想三维递表港交所:去年“增收不增利”,今年一季度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超100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2:17
公司IPO申请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投资、海外用户运营、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 以及战略合作和收购[1] - 公司曾于2024年1月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中金公司于4月完成第五期辅导工作 但四个月后转战港交所[1] - 若成功上市 将成为港股市场"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 填补二级市场空白[1]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按2020-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 公司为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市场占有率27.9%[2] - 2024年单年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约70万台 市占率16.9% 位列全球第二[5][7] - 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2] - 制造业务位于武汉、惠州和深圳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18.83亿元和22.88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7.08亿元[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29亿元、8866万元和8156.4万元[4] - 2024年营收增长21.5% 但净利润下滑31% 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4] 产品结构与销售渠道 - 3D打印机营收占比从2022年81.7%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61.3%[3] - 3D打印耗材营收占比从3%提升至12%[3] - 销售渠道从线下向线上转移 线上销售主要依赖亚马逊、eBay、天猫、京东和淘宝等平台[3][4] 成本结构与运营效率 -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超75% 报告期内分别为82.7%、76.7%、76.4%和75.2%[4] - 存货规模持续增长 从2022年1.84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5.16亿元[5]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86.5天延长至100.8天 存在存货管理风险[5] 融资历史 - 公司成立11年间仅完成一轮外部融资 2021年6月完成5.08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和深创投[12]
东莞市亿丰三维打印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9 06:28
公司基本信息 - 东莞市亿丰三维打印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1] - 法定代表人为吴祖桃[1] - 注册资本为20万人民币[1]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3D打印服务及3D打印基础材料销售[1] - 制造和销售增材制造装备[1] - 从事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及激光打标加工[1] - 涉及门窗制造加工及金属链条等金属制品制造[1] - 从事橡胶制品制造与销售[1] - 生产家具零配件[1] - 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及其他电子设备[1] - 提供互联网销售及电子产品销售服务[1] - 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1] - 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及信息系统集成服务[1] - 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1] - 提供工业设计服务、平面设计及广告设计代理[1] - 从事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及物业管理[1] - 提供广告制作服务[1] - 从事货物进出口及技术进出口[1]
华曙高科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存货明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8 22: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5.43%,其中第二季度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10.41% [1] - 归母净利润450.84万元,同比下降86.3%,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09.83万元,同比下降53.21% [1] - 毛利率43.23%,同比下降11.5%,净利率1.88%,同比下降87.0% [1] - 三费占营收比21.11%,同比增长10.14%,存货同比增幅达32.18% [1] - 每股收益0.01元,同比下降86.29%,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6元,同比增长41.8% [1] - 货币资金6.92亿元,同比下降27.99%,应收账款2.91亿元,同比增长0.89% [1] 盈利能力与资本效率 - 2024年ROIC为2.74%,资本回报率不强,但净利率13.66%显示产品或服务附加值高 [3]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为9.84%,2024年为最低水平2.74% [3] - 扣非净利润169.83万元,同比下降94.24% [1] 业务驱动与战略 - 业绩主要依靠研发、营销及资本开支驱动,需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效益及资金压力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接近20%,对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7] - 公司与大客户共同研发,针对行业痛点提供个性化3D打印解决方案 [9] 行业与竞争 - 航空航天领域需求复苏,3D打印在轻量化、复杂结构件制造具优势 [8] - 更多企业布局3D打印,促进行业应用面扩大,公司通过技术研发提升渗透率 [8][9] - 钛合金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通过3D打印异型结构设计解决散热问题,材料选择取决于终端需求 [6] 股权与股东结构 - 两位大股东减持:兴旺建设减持2%回收投资成本,国投创业基金减持2.2% [8] - 减持旨在引入认可公司价值的长期机构投资者,优化股东结构 [8] - 股权激励方案设定2025年收入目标约6.9亿元,利润目标未明确 [7] 基金持仓变动 - 华安景气领航混合A新进持有264.46万股,富国创新趋势股票减仓至250.33万股 [5] - 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灵活配置混合A新进持有219.04万股,富国中小盘精选混合A减仓至161.96万股 [5] - 华安智能生活混合A新进持有146.61万股,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增仓至124.39万股 [5] 财务风险指标 - 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432.69%,需关注应收账款状况 [4] - 有息负债68.86万元,同比下降70.43%,每股净资产4.72元,同比增长2.33% [1]
3D打印巨头创想三维:四位80后创业者的港股IPO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8-28 21:18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消费级3D打印巨头 累计出货量超过610万台 全球市场份额达27.9% [1] - 公司2023年营收达22.88亿元人民币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4% [1] - 2023年单年出货量被竞争对手以120万台差距反超 失去销量第一地位 [1]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净利润率从2022年7.7%下滑至2023年3.9% 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1] - 毛利率长期徘徊在30%左右 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93.69天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由正转负 运营效率出现下滑迹象 [1] 创业历程与产品发展 - 四位80后创始人以30万元启动资金起步 从20平米办公室开始创业 [1][3] - 通过推出500美元的CR-10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该产品月销量迅速突破2万台 [1][3] - CR-10相关测评视频在YouTube播放量破千万 获得全球市场认可 [3] 业务战略与研发投入 - 从单一3D打印机业务向耗材、扫描仪、激光雕刻机等多元化业务拓展 [3] - 加强线上DTC渠道建设 通过直营和第三方平台结合提升利润空间 [3] - 旗舰产品打印速度达600mm/s 专业级光固化打印机售价突破3400美元 [3] - 研发投入注重AI技术 通过AI建模优化扫描精度和切片参数自动调整 [3] 上市战略与资本规划 - 选择港股上市因估值更侧重全球化能力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超50% [4] - 北美市场贡献33.3%收入 业务结构契合国际投资者估值模型 [4] - IPO募资主要用于研发投资、海外用户运营、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 [4] - 计划大量招聘技术人才 重点加强工业自动化硬件和AI图像处理算法研发 [4]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 - 港股投资者对盈利能力要求较高 净利率持续下滑可能影响估值水平 [4] - 多家竞争对手在特定细分市场持续追赶 行业格局正在剧烈重塑 [4] - 全球3D打印市场竞争加剧 公司需要提升盈利能力和技术竞争力 [4]
爱迪特:目前生产和销售的3D打印机暂时不能实现自动上下料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0:44
公司产品技术现状 - 公司目前生产和销售的3D打印机暂时不能实现自动上下料功能 [1] - 3D打印机在设计时已充分考虑材料兼容性问题 [1] - 部分通用齿科树脂材料在性能指标符合要求且经过参数调整后可用于公司打印机 [1]
铂力特(688333):2Q25归母净利润增长33%,粉末原材料产业化项目稳步推进
民生证券· 2025-08-28 09:23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8] 核心观点 - 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外具备产业化规模的金属增材制造创新研发、大规模生产企业 业务覆盖金属增材制造全产业链 与近3300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参与支持国家多个重点型号建设 [6] - 未来发展将聚焦于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专业化市场 向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等未来产业赋能 [6] - 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 持续开拓新市场和应用领域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和原材料营收均实现增长 [3] 财务业绩 - 1H25实现营收6.7亿元 同比增长17.2% 归母净利润0.8亿元 同比增长10.0% 扣非净利润0.4亿元 同比增长22.1% [3] - 2Q25实现营收4.4亿元 同比增长23.1% 归母净利润0.9亿元 同比增长33.4% 扣非净利润0.7亿元 同比增长41.5% [3] - 1H25毛利率同比下滑1.4个百分点至42.2% 净利率同比下滑0.8个百分点至11.4% [3] - 2Q25毛利率同比下滑0.8个百分点至44.9% 净利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20.7% [3] 分业务表现 -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及技术服务:实现营收4.2亿元 同比增长30.5% 占总营收63% 毛利率同比减少3.0个百分点至41.5% [4] - 3D打印设备、配件及技术服务:实现营收1.9亿元 同比下降6.3% 占总营收28% 毛利率同比减少1.8个百分点至42.5% [4] - 3D打印原材料:实现营收0.6亿元 同比增长25.3% 占总营收9% 毛利率同比增加11.7个百分点至45.9% [4]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增材制造专用粉末材料产线建设项目拟建设高品质增材制造原材料钛合金、高温合金粉末产线 预计投资后产能增至3000吨/年 [4] - 项目将建成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粉末原材料产业化基地 以满足增材制造产业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4] 费用与研发投入 - 1H25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至34.3% [5] - 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至7.1% 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3.3个百分点至7.9% 财务费用率为0.4% 研发费用率同比减少0.2个百分点至18.8% [5] - 研发投入1.3亿元 同比增长16.1% [5] 财务状况 - 截至2Q25末 应收账款及票据12.4亿元 较年初增加13.2% 预付款项1.2亿元 较年初增加163.6% 主要系预付设备备件款增加所致 [5] - 存货12.1亿元 较年初增加46.3% 合同负债0.8亿元 较年初增加22.3% [5] - 1H25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0亿元 去年同期为-2.7亿元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亿元、3.39亿元、4.28亿元 [6][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63亿元、22.94亿元、29.02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33.0%、30.1%、26.5% [7][1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07倍、64倍、51倍 [6][7]
爱迪特(301580.SZ):目前生产和销售的3D打印机暂时不能实现自动上下料
格隆汇· 2025-08-28 07:34
公司产品技术现状 - 公司目前生产和销售的3D打印机暂时不能实现自动上下料功能 [1] - 3D打印机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材料兼容性问题 [1] - 市面上通用的齿科树脂材料若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经过参数调整后能够进行打印作业 [1]
又一个超级独角兽,下一个大疆出现了?
虎嗅· 2025-08-28 07:33
公司技术优势 - 公司将飞控、激光雷达、陀螺仪等尖端技术集成至3D打印机产品中 [1] - 公司团队源自大疆,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创新能力 [1] 市场地位 - 公司凭借单一产品实现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颠覆冷门行业格局 [1] - 公司产品竞争力极强,对全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1]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中国银行助推科创企业发展
人民网· 2025-08-28 01:24
国家政策支持与金融体系布局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指导意见 要求增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并优化风险分担机制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2]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 提出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覆盖从天使投资到资本市场融资的全链条[5] 中国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 - 推出"中银科创算力贷"创新产品 采用政府算力券与银行算力贷联动模式 覆盖人工智能产业链基础层、创新层和应用层三大客群[4] - 截至2025年7月科技贷款余额达4.6万亿元 授信客户数量近16万户[4] -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初创期提供"科技通宝"信贷及股权融资对接 成长期提供综合授信服务 成熟期提供上市融资及并购重组服务[5][6] - 联合中国人保推出"中试保融通"综合服务方案 计划未来三年提供2000亿元银行加保险支持 并建立"保-贷-补"协同机制[7] - 2024年8月启动"中银科创生态伙伴计划" 联合政府、投资机构、科研院所与产业龙头构建科创金融生态圈[7] 科技企业融资与服务案例 - 安徽合肥AI芯片初创企业通过算力服务合同获得信用贷款 金额覆盖合约总价的80% 解决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题[3] - 铂力特公司在中国银行支持下获得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包括初创期账户服务、成长期普惠贷款、上市前银团融资及产业并购支持[5] - 河北鹰眼智能科技从10余人团队发展为120多人的企业 持续获得信用贷款、技术评估和资源对接支持[5] - 舟山新材料公司通过"中试保融通"试点获得中试贷款及试验风险保险覆盖 配套政府补贴化解创新风险[7] 科技金融创新模式与行业趋势 - 金融机构从单一信贷支持转向风险共担、资源整合的综合服务模式 通过银保联动和政策贴息等工具组合提升服务效能[7] - 金融体系正实现从资金支持到生态共建的全面升级 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8]
铂力特(688333.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7631万元,同比增长9.9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7:3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收6.67亿元 同比增长17.22% [1] - 归母净利润7631万元 同比增长9.98% [1] - 扣非净利润4336万元 同比增长22.08% [1]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 [1] 运营数据 - 扣非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