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显示面板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方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将持续优化资本结构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2: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012.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45% [1] - 归母净利润32.4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2.15% [1] - 经营性现金流每年保持约500亿至600亿元人民币 [2] - 折旧与资本开支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双高峰" [2] LCD业务表现 - LCD五大主流应用产品出货量持续位居全球首位 [1] - LCD氧化物 75英寸及80英寸以上产品 车载显示产品出货量均居全球第一 [1] - LCD产业基本实现弱周期发展 未来十年仍是显示产业主流 [1] - 电视平均尺寸逐年增长推动LCD未来三年稳定向上发展 [1] OLED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OLED出货量超7100万片 同比增长7.5% [1] - OLED出货量增速超过4%的行业水平 [1] - 出货量稳居国内第一 全球第二 [1] - 成功突破核心客户LTPO项目并实现量产供货 [1] - 8.6代OLED产线将于明年率先量产 [1] 创新业务布局 - 布局钙钛矿业务和玻璃基封装载板业务 [2] - 钙钛矿光伏中试线产品发电效率突破18% [2] - 1.2米 2.4米中试线效率稳定性通过ITC认证 [2] - 玻璃基封装载板试验线2025年6月开始设备搬入 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 [2] - 已产出超大尺寸7-2-7玻璃载板 封装集成度显著提升 [2] 资本战略与股东回报 - 由大规模产能建设阶段转向高质量经营发展阶段 [2] - 未来资本战略聚焦三方面:日常经营保障 增厚公司利润 加大投资者回报 [2] - 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5% [3] - 未来三年每年回购注销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人民币 [3] - 2025年上半年完成2024年利润分配18.7亿元人民币 [3] - 截至8月底回购并注销约7亿元人民币 [3] - 将价值约10亿元的A股股份变更用途为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3]
京东方半年营收突破千亿大关,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6 12:09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12.78亿元 同比增长8.45% [1] - 归母净利润32.47亿元 同比增长42.15% [1] - 每年保持约500-600亿元健康经营性现金流 [6] LCD业务表现 - LCD五大主流应用产品出货量持续位居全球首位 [5] - LCD氧化物、75英寸及80英寸以上产品、车载显示产品出货量均全球第一 [5] - 产业基本实现弱周期发展 未来十年仍是显示主流 [3] - 电视平均尺寸逐年增长推动产业稳定向上发展 [3] OLED业务进展 - 上半年OLED出货量超7100万片 同比增长7.5% [5] - 出货量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5] - 成功突破核心客户LTPO项目并实现量产供货 [5] - 8.6代OLED产线将于明年率先量产 [5] 创新业务布局 - 钙钛矿业务1.2米及2.4米中试线效率稳定性通过ITC认证 [6] - 钙钛矿光伏中试线产品发电效率突破18% [6] - 玻璃基封装载板试验线提前5个月于2025年6月启动设备搬入 [6] - 成功产出超大尺寸7-2-7玻璃载板 产品集成度显著提高 [6] 资本战略规划 - 2025年后折旧与资本开支预计逐步回落 [6] - 通过回购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持续增厚公司利润 [6] - 加大对投资者回报力度 实现企业价值与股东利益协同增长 [6]
一周解一惑系列:8.6代OLED产线建设加速,车载、IT等需求逐步释放
民生证券· 2025-09-16 11:08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8.6代OLED产线建设加速,全球面板龙头厂商投资总额接近1700亿人民币,TCL华星、京东方、维信诺和三星显示均积极布局 [1][8][11][12] - OLED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包括蒸镀FMM OLED、ViP OLED和印刷OLED三种方案,各有优劣且均获主流厂商采用 [2][13][19] - AMOLED面板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出货量将超过13.3亿片,占比提升至35%,其中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和桌上型显示器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3%、27%和19% [3][21] - 2025年Q2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环比增长5%,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用OLED面板出货量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分别环比增长110%和44% [3][26] - 苹果计划从2026年起逐步将iPad mini、iPad Air和MacBook Air等多款产品升级为OLED显示屏,进一步推动中大尺寸OLED需求释放 [3][27] 技术路线分析 - 蒸镀FMM OLED技术目前唯一成熟并实现量产,但存在材料利用率低(约30%)、掩膜成本高和像素开口率低(30-40%)等缺点,主要采用厂商为三星显示和京东方 [2][13][19] - 印刷OLED技术材料利用率高(可达90%)、制造成本理论更低且易于实现大尺寸化,但大规模量产良率仍需验证,TCL华星采用该技术路线 [2][19][20] - 无FMM蒸镀(ViP)技术结合蒸镀成熟性和印刷优点,像素密度可达1700-2000PPI,开口率理论达60-70%,维信诺采用该方案 [2][19][20] 产能建设进展 - TCL华星投资295亿元建设8.6代印刷OLED产线,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2.25万片,预计2025年11月开工,2027年底量产 [1][8][13] - 京东方投资630亿元建设8.6代AMOLED产线,月产能3.2万片玻璃基板,2025年5月设备搬入,预计2026年10月量产 [11][12][13] - 维信诺投资550亿元建设8.6代AMOLED产线,月产能3.2万片玻璃基板,2025年6月主体结构封顶 [12][13] - 三星显示投资224亿元建设8.6代OLED产线,月产能1.5万片玻璃基板,预计2025年底试运行 [11][13] 市场需求动态 - 2025年Q2三星显示全球OLED面板市场占有率达37%,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量环比增长131%,同比增长121%,主要客户为华硕、戴尔和联想 [3][22] - 京东方2025年Q2市场占有率15%,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量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213% [22] - 维信诺2025年Q2市场占有率从12%上升至14%,出货量环比增长21% [22] - 美国对中国产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及零部件征收高关税,导致LCD与OLED产品价格差距缩小,提升了OLED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3][26] 产业链投资机会 - 奥来德突破8.6代蒸发源设备技术,中标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并布局PSPI材料生产基地,总投资额2.4亿元 [31][32][33] - 联德装备中标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中标金额2.01亿元,提供自动贴合机、偏光片贴片机和覆膜机等设备 [36][37] - 大族激光中标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激光修复机项目,数量达16台,2024年上半年半导体设备业务营收7.52亿元 [38][39] - 迈为股份中标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供应3套平板显示器基板切割机和2套激光切割机,2021年以来合作设备超20套 [40][41]
京东方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 将持续优化资本结构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0: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收1012.78亿元同比增长8.45% 归母净利润32.47亿元同比增长42.15% [1] - 经营性现金流每年保持约500至600亿元规模 [3] - 2025年折旧与资本开支规模将达到"双高峰" 公司进入高质量经营发展阶段 [3] LCD业务表现 - LCD五大主流应用产品出货量持续位居全球首位 包括氧化物/75英寸及以上/车载显示产品 [2] - LCD产业基本实现弱周期发展 未来十年仍是显示主流 未来三年呈稳定向上趋势 [1] - LCD业务持续为企业贡献稳定现金流 起到发展压舱石作用 [1] OLED业务进展 - 2025上半年OLED出货量超7100万片同比增长7.5% 高于4%的行业增速 [2] - 出货量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成功突破核心客户LTPO项目并实现量产供货 [2] - 8.6代OLED产线将于2026年率先量产 持续保持LTPO等高端技术领先优势 [2] 创新业务布局 - 钙钛矿业务中试线产品发电效率突破18% 1.2米/2.4米中试线效率稳定性通过ITC认证 [2] - 玻璃基封装载板试验线2025年6月设备搬入 较原计划提前5个月 [2] - 已产出超大尺寸7-2-7玻璃载板 封装集成度显著提升 [2] 股东回报政策 - 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5% [3] - 每年用于回购并注销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 可进行中期利润分配 [3] - 2025上半年完成2024年利润分配18.7亿元 截至8月底回购注销约7亿元 [3] - 将2024年已回购的价值10亿元A股股份变更用途为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3]
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LCD产业已基本实现弱周期发展 将推进资本战略转型
中证网· 2025-09-16 09:32
行业展望 - LCD产业已基本实现弱周期发展 未来十年仍是显示产业主流 [1] - 老旧产能陆续退出 电视平均尺寸逐年增长等积极因素推动LCD未来三年稳定向上发展趋势 [1] - LCD将持续为公司贡献稳定现金流 承担企业发展压舱石作用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12.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45%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2.4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2.15% [2] - 每年保持约500亿元至600亿元人民币经营性现金流 [1] 产能与投资 - 公司由大规模产能建设阶段转向高质量经营发展阶段 [1] - 折旧与资本开支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双高峰 [1] - 未来几年产线投资下降 推进资本战略转型 [1] 市场地位 - LCD五大主流应用产品出货量持续位居全球首位 [2] - LCD氧化物显示产品 75英寸及80英寸以上显示产品 车载显示产品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2] - OLED出货量超7100万片 同比增长7.5% 出货量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2] 资本分配战略 - 资本战略聚焦三方面:保障企业日常经营 通过回购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增厚利润 加大对投资者回报力度 [1] - 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5% [2] - 未来三年每年回购并注销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人民币 [2] 股东回报实施 - 2025年上半年完成2024年利润分配18.7亿元人民币 [2] - 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回购并注销股份约7亿元人民币 [2] - 将原用于股权激励的价值约10亿元A股股份变更用途为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已完成注销 [2]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TCL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5.66元
格隆汇· 2025-09-16 07:57
项目投资 - TCL科技拟投资295亿元建设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项目(t8项目)[1] - 项目月产能规划为2.25万片2290mm×2620mm玻璃基板[1] - 项目建设周期24个月 预计2025年11月开工[1] 技术实力 - 公司印刷OLED专利数量超过1200件[1] - 在打印头精度和材料效率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1] - 已完成5.5代印刷OLED产线量产 具备成熟产线和工艺管理经验[1] 市场前景 - OLED在IT和车载等中大尺寸领域需求成长确定性高[1] - 公司通过8.6代线项目有望享受中大尺寸OLED面板需求增长红利[1] - 印刷OLED技术可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产品性能[1] 估值评级 - 基于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1.92倍PB估值水平[1] - 对应目标价5.66元 维持买入评级[1]
总投资295亿元,TCL科技欲建第8.6代印刷OLED面板生产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16 04:00
项目投资 - TCL科技及子公司TCL华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出资投建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t8项目),总投资额约295亿元 [1] - 项目公司由TCL华星100%持股,各方共同出资147.5亿元注册资本金,其中TCL华星出资88.5亿元,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的国企共计出资59亿元 [1] 技术规划与行业前景 - t8项目定位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月加工2290mm×2620mm规格玻璃基板约2.25万片,产品适用于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领域 [2] - 项目成功运营可实现TCL华星在高世代印刷OLED产业商业化,并助力中国显示器件制造厂商在印刷AMOLED技术领域超越境外企业 [2] - 2024年AMOLED面板出货量10.1亿片(占比27%),预计2030年出货量将超过13.3亿片(占比提升至35%),OLED有望成为高端显示技术主流 [2] - 印刷OLED技术具有色彩表现优异、分辨率高、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投资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适配小、中、大全尺寸的规模化商用 [2] 技术储备与产能 - t8项目采用TCL华星自有技术,公司已研究OLED技术十余年,拥有超1200件印刷OLED专利 [3] - TCL华星基于印刷OLED技术的G5.5代线已于2024年实现量产,产能正从每月3000片提升至9000片玻璃基板 [3] 公司业绩表现 - TCL科技上半年营收855.6亿元(同比增长6.65%),半导体显示业务收入575.5亿元 [4] - TCL华星营收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加51%) [4] - 上半年TCL科技的柔性OLED手机出货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四 [4]
一家VC创始人深度复盘“合肥现象”
投中网· 2025-09-16 03:48
文章核心观点 - 合肥通过政府主导的战略投资模式成功培育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其核心在于"有为政府决策+善用股权资本+精选行业龙头+孵化产业集群"的组合策略[4] - 合肥现象难以复制的关键在于其独特的产业生态系统构建 包括对产业趋势的精准判断 全链条资源整合能力及长期战略定力[4][19][21] 创新基因与城市发展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0年代落户合肥 为城市奠定创新基因 后续推动合肥成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及多项国家级创新试点城市[5][6][7] - 城校协同形成"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制高点-爆发增长"发展路径 为显示面板 集成电路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6][7] 显示面板产业投资案例 - 2008年合肥暂缓地铁建设 投入60亿元(占当时财政收入三分之一)引进京东方 建设国内首条6代TFT-LCD产线[10] - 京东方后续追加投资超千亿元 带动180余家产业链企业聚集 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合肥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获利约200亿元[11][12] - 显示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吸纳近4万名从业者 建成三大显示技术基地[12] 集成电路产业投资案例 - 2017年合肥市政府与兆易创新以80%:20%股比合资成立合肥长鑫 总投资超千亿元[13] - 长鑫存储三年内推出国产首代10nm级8Gb DDR4芯片 跻身全球存储芯片企业前四强[13] - 吸引通富微电子 寒武纪等企业入驻 2024年集成电路产值增长30% 动态存储与显示驱动芯片全球市场领先[14][15] - 若长鑫存储上市 预估为合肥带来超千亿元浮盈[15] 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案例 - 2020年合肥通过产业基金向蔚来汽车投资70亿元 助其度过危机[16] - 2023年蔚来合肥产量突破40万辆 带动产业链120余家企业聚集 形成超3000亿元营收规模[16][17] - 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5万辆(同比增81%)出口量增3.3倍 吸引比亚迪 大众等企业入驻[17] 地理优势与产业生态 - 合肥地处中部交通枢纽 具备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区位优势[20] - 通过"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战略培育战新产业地标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0] - 政府深度参与产业规划与运营管理 整合政策 人才 市场等全链条资源[13][15][19]
武汉如何激活“协同密码”
长江日报· 2025-09-16 00:55
长江浩荡,中流击水。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要求"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2022年初,国家层面的《实施方案》获批,为城市群设定了量化目标: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铁路总里程突破1.4万公 里,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 五年来,武汉矢志不渝地做着一件事:锻造一个更强大的"核",以自身能级的跃升,驱动武汉都市圈成为名副其实的"心脏"——不是 地理上的中心,而是经济版图上强劲搏动的动力源。 为此,武汉双管齐下:对内,擘画"965"现代产业体系,剑指全国科创高地;对外,深化"1+8"都市圈协作机制,以规划同编、交通同 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为抓手,让跨区域协同从"纸上协议"走向"地上实景"。 "产业同链",奏出了美妙音符。 在武汉东,光谷左岭因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的入驻,崛起为千亿级的"显示面板之都"。 今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 发展增长极。 "基本实现城市群内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联合发行旅游一卡通""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2022年,《长江中游城 ...
北京日报社区小板报 | 双井“小哥”有了公租房,就在CBD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23:40
空气质量改善 - 2025年1-8月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25.6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17.2% [1] - 同期优良天数198天 同比增加20天 其中8月PM2.5月均浓度16.7微克/立方米 [1] - 实施"0.1微克"攻坚行动 推动结构/工程/管理三大领域创绿提升 [1] 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 北京城市副中心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 从城市框架向功能品质提升迈进 [7] - "十四五"前四年新增高品质商业设施总面积超500万平方米 相当于25个西单大悦城 [7] -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完成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开放 将成为我国首家综合类收藏型研究性科学博物馆 [4][6] 文化产业与消费升级 - 2026年《故宫日历》发布四个版本 累计出版17年发行850余万册 [8][10] - 亮马河国际艺术季举办约百场活动 贝壳剧场改造后成为北京首个水上户外演出新空间 [12] - 朝阳区2025年上半年演出票房收入约11亿元 带动综合消费超75亿元 [12] 产业项目与科技创新 - 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在房山区开园 作为北京市"三个100"重点工程 [14] - 项目为首都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产业支撑 为京津冀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动力 [14] 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 - 北京CBD西大望路"怡舍"公租房项目提供208间房间 专为新就业群体设置 [3] - 快递外卖员每人每月租金约700元 由街道联动部门企业多方资源开辟 [3] - 顺义后沙峪镇养老服务中心提供120张床位 优化镇级养老服务体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