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

搜索文档
列举“八大罪状”,千名用户联名控诉三星
虎嗅· 2025-09-12 10:20
用户抗议与产品问题 - 超过2500名用户在Changeorg平台联名请愿要求撤换相机业务负责人并重构移动影像战略[1] - 请愿书列出八大问题包括硬件升级停滞 技术落后竞品 忽视用户反馈 长期技术缺陷 盲目跟风苹果 肤色处理偏见 更新策略歧视 拒绝采用AI计算摄影技术[2] - 用户批评公司高调营销与实际体验存在严重割裂 社交媒体宣传"技术领先"但连最基本夜景噪点都控制不好[4] 产品技术缺陷 - 相机硬件多年未实现实质性创新 核心硬件迭代缓慢 从Galaxy S23 Ultra以来持续使用同款2亿像素ISOCELL HP2主传感器[2][7] - 四代旗舰产品从S24 Ultra到S27 Ultra将持续使用同一款1/252英寸 5000万像素后置长焦传感器[6] - 算法策略摇摆不定 未能形成统一技术路线 部分机型完全依赖高通和谷歌底层支持缺乏自主优化能力[8] 市场竞争态势 - 在算法 成像质量 夜景处理等方面明显落后于苹果 华为等竞争对手[2] - 面临小米15 Ultra OPPO Find X8 Ultra等竞争对手在相机技术方面的快速迭代压力[8] - 高端市场面临苹果在生态体验上的持续优势和中国品牌在硬件算法及性价比上的快速追赶[9] 品牌战略矛盾 - 在社交媒体发起针对苹果的标签攻势嘲讽iPhone 17"像素低 没折叠屏 创新滞后" 但自身存在基础体验落后问题[4] - 下一代旗舰Galaxy S26系列原型设计被曝采用横向矩阵镜头模组与iPhone 17 Pro高度相似 出现"一边嘲讽一边模仿"行为[10] - 折叠屏和AI功能的抢先宣传未能掩盖基础影像技术短板[6]
17999元起的华为三折叠Mate XTs开售,上线5分钟被抢空,黄牛加价数千元转卖
36氪· 2025-09-12 08:04
9月12日,华为新一代三折叠Mate XTs非凡大师(以下简称Mate XTs)开售。 图源:截图自京东商城 图源:截图自淘宝平台 据了解,Mate XTs是华为在9月4日发布的第二代三折叠手机,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用"三折叠,能超越华为的,只有华为"来 形容这款手机。Mate XTs首次搭载了鸿蒙5操作系统,设置了三折叠PC应用专区,如WPS、Wind金融终端、东方财富等专业应用都支持了PC版。 截至目前,华为依然是业界唯一推进商用三折叠手机的厂商。Mate XTs起售价为17999元,相比上一代的起售价19999元,降价了2000元。 在线上平台,12日上午10:08,Mate XTs在华为商城正式开售,开售五分钟内,页面即显示"暂时缺货";京东平台则从10:15开始预约,五分钟后也显示 所在地区无货;淘宝平台同样在开售后迅速显示商品已经卖光。据悉,Mate XTs下一次抢购时间将在9月13日10:08开启。 图源:时代财经摄 据IDC数据,上一代三折叠手机Mate XT截至今年7月出货量超过70万台。此前时代财经了解到,上一代三折叠手机拿货时,有经销商所在的整个地级市第 一批也只 ...
三大运营商将为苹果提供eSIM支持
第一财经· 2025-09-12 07:12
产品发售安排 - iPhone Air发售时间调整为"发售信息后续更新" 所有机型将在获得批准后发售 [1] eSIM技术应用 - iPhone Air通过eSIM激活运营商网络 不支持实体SIM卡 [2] - 使用eSIM需选择支持eSIM的运营商及移动通信服务计划 [2] -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提供eSIM支持 具体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 [2]
三大运营商将为苹果提供eSIM支持
新浪财经· 2025-09-12 06:45
产品发售安排 - iPhone Air发售时间变更为"发售信息后续更新" 所有机型将在获得批准后发售[1] - 产品发售具体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1] 技术规格与运营商支持 - iPhone Air通过eSIM激活运营商网络 不支持实体SIM卡[1] -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为本产品提供eSIM支持[1] - 使用eSIM需要选择支持eSIM的运营商及相关移动通信服务计划[1] - 建议联系运营商确认eSIM支持情况[1]
对标苹果秋季发布会!雷军第5届年度演讲,和小米16发布同时进行
搜狐财经· 2025-09-12 05:21
产品发布计划 - 小米16系列确认提前发布 与雷军年度演讲合并举行 对标苹果秋季发布会[3] - 发布会时间窗口预计在9月底 可能安排在9月25日、26日或29日 避开27-28日休息日[5] - 高通最新一代骁龙旗舰芯片将于9月24-25日发布 与小米发布会时间形成配套[5] 市场战略定位 - 小米16系列定位高端市场 与iPhone17系列形成正面竞争态势[8][9] - 苹果iPhone17系列全系标配120Hz屏幕 起售价5999元 较上代直降1000元[8] - 9月份搭载骁龙8 Elite Gen5芯片的新旗舰机型仅有小米16系列[9] 产品配置信息 - 推出三款机型:小米16标准版预计4499元起 Pro版4799元起 Pro Max版5299元起[9] - 全系搭载台积电3nm工艺骁龙8 Elite Gen5芯片 Pro版配备潜望长焦[11] - 电池容量全面提升至7000+mAh 后置相机采用横向大矩形设计[11] 软件系统更新 - 澎湃OS 3.0正式版将随小米16系列首发[8] - 技术团队已完成系统开发 进入发布准备阶段[8] 发布会背景 - 雷军年度演讲进入第五届 2021-2024年分别在8月10日、11日、14日和7月19日举行[13] - 本次演讲主题尚未公布 将与产品发布同步进行[15] 行业竞争格局 - 华为预计10月底或11月发布Mate80系列[13] - 下半年旗舰手机市场竞争加剧 形成多品牌角逐局面[13]
Canalys:预计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实现同比激增51% 并将持续带动2027年的市场动能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3:37
市场现状与短期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维持在1520万台左右,与之前水平持平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660万台 [4] - 2026年有望成为市场转折点,预计出货量将实现同比激增51%,并带动2027年市场增长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是2025年上半年主要亮点,出货量同比增长32.8%,增长主要由华为Mate和Pura X系列驱动 [4] - 美国作为第二大折叠屏市场增长相对温和,上半年同比增长7%,主要由摩托罗拉Razr 2025系列推动 [4] 竞争格局与产品创新 - 2025年迎来新机发布浪潮,厂商通过前沿工程技术解决了机身厚重和重量的顾虑 [1] - 大多数主要安卓厂商已加入折叠屏赛道,尝试不同的外形设计、价格定位和创新工程方案 [1] - 三星升级了其Fold系列并扩展了Flip系列,荣耀推出更轻薄的书本式机型并加大了分销力度 [1] 战略价值与财务贡献 - 折叠屏手机仍属小众市场,仅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0–1.5%,在售价高于700美元的机型中占比约5% [8] - 折叠屏在收入贡献和战略价值上远超其出货量体量,体现了“小众但重量级”的市场特征 [8] - 以三星为例,一台Galaxy Z Fold7官方售价约1899美元,其收入相当于约15部入门级Galaxy A06 4G的收入 [10] - 2024年,三星售价超过1000美元的智能手机仅占销量的15%,但贡献了惊人的44%出货价值,其中折叠屏机型在该价位段占比超过20% [10] - 折叠屏正成为行业推动高端化、品牌差异化以及长期盈利能力的战略杠杆 [10] 市场普及的挑战与机遇 - 消费者研究显示,96%的受访者对折叠屏智能手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近40%表示不感兴趣,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价格超出预算或无法满足需求 [11] - 普及的核心挑战在于“摩擦感”,要求用户重新思考与手机的互动方式 [13] - 2024年,书本式折叠屏手机的平均售价比标准直板机高出289%,翻盖型折叠机平均售价高出123% [13][16] - 企业应用正在浮现,折叠屏在专业场景下的生产力优势更容易被认可,例如三星将Galaxy Z Fold系列与DeX集成以展示企业应用场景 [14] - 厂商需重新思考“先体验后购买”的策略,实际动手体验对推动用户互动至关重要 [14] 行业长期定位与意义 - 对于大多数厂商,折叠屏的核心目的在于展示技术领导力和研发实力,其直接出货量和盈利目标相对较低,更注重品牌和营销的光环效应 [7] - 折叠屏成为检验硬件研发能否在行业中继续提供显著差异化的试炼场,尤其在行业重心向软件、人工智能和服务转移的背景下 [7] - 折叠屏智能手机的规模和更广泛战略意义正逐渐被提升至优先级议程 [7]
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迎来关键年
Canalys· 2025-09-12 03:03
折叠屏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折叠屏智能手机通过前沿工程技术解决机身厚重问题,三星升级Fold系列并扩展Flip系列,荣耀推出更轻薄书本式机型并加大分销力度,多数安卓厂商已加入赛道尝试不同外形设计、价格定位和创新工程方案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保持660万台持平,中国市场同比增长32.8%由华为Mate和Pura X系列驱动,美国市场增长7%由摩托罗拉Razr 2025系列推动 [4] - 预计2025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维持在1,520万台左右,2026年有望成为转折点实现同比激增51%,但折叠屏仍将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低个位数比例 [4] 折叠屏战略价值与财务影响 - 折叠屏核心目的是展示技术领导力和研发实力,直接出货量和盈利目标相对较低,更注重品牌和营销的光环效应 [6] - 折叠屏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0–1.5%,在售价高于700美元机型中占5%,但收入贡献和战略价值远超体量,体现"小众但重量级"特征 [7] - 三星Galaxy Z Fold7官方售价约1,899美元,其收入相当于约15部入门级Galaxy A06 4G,2024年三星售价超1,000美元机型占销量15%但贡献44%出货价值,折叠屏在该价位段占比超20%有效提升平均销售价格并转移收入结构 [11] 市场普及挑战与解决方案 - 全球消费者研究显示96%受访者对折叠屏有认知,但近40%表示不感兴趣,超过三分之一认为价格超出预算或无法满足需求 [12] - 普及核心挑战在于"摩擦感",要求用户重新思考与手机互动方式,需激发消费者对可能性的想象力,评判成功指标可能转向用户留存率或定性反馈 [14] - 2024年书本式折叠屏平均售价比普通直板机高出289%,翻盖型高出123%,高端化虽驱动品牌认知和收入但排除大部分潜在消费者 [14] - 企业应用场景正在浮现,折叠屏在专业场景下生产力优势易被认可,三星将Galaxy Z Fold系列与DeX集成展示企业应用,其他厂商探索与企业应用提供商合作定位为生产力工具 [14] - 厂商需重新思考"先体验后购买"策略,实际动手体验至关重要,OPPO等品牌尝试"试用期"计划或退款保障以降低购买门槛 [14]
iPhone 17系列+谷歌AI ,是不是就完美了?
虎嗅· 2025-09-12 02:36
苹果新品发布会,基本没有更新苹果智能,这让果粉们开始羡慕谷歌Pixel 10手机的AI能力。谷歌可以 说是开创了手机系统级AI的先河,这是苹果Siri一直想做的事情,但至今AI未满。硬件性能无懈可击的 苹果,缺的是开放的系统生态。 ...
港股概念追踪|iPhone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折叠屏有望成为行业新增长点(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0:42
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5% [1][2] - 中国市场持续稳健表现 美国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1][2] - 摩托罗拉Razr 60系列翻盖手机成为推动美国市场增长的核心力量 [1][2] 区域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美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摩托罗拉Razr基础款零售价699美元为市场最低价 [1] - 华为Mate X6折叠屏手机占该品牌当季折叠屏出货量三分之一以上 引领中国市场 [1] - 三星Galaxy Z Fold与Flip7在第三季度创历史最高销量 但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3] 产品与技术发展动态 - 华为推出新款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 起售价17999元 [3] - UTG成为折叠屏新主流趋势 在折痕、硬度和透光率等性能指标优于CPI [2] - 蓝思科技作为UTG全球核心供应商 正进行新一代产能建设以支持高端折叠机量产 [2] 未来产品规划与预测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 预计出货量800-1000万台 [3] - 苹果计划2028年发布可折叠iPad 2027年折叠iPhone出货量有望增长至2500万台 [3] - 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预计平均售价将提高5% [2] 产业链相关企业 - 折叠屏产业链港股公司包括鸿腾精密、蓝思科技、比亚迪电子和舜宇光学 [4]
iPhone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折叠屏有望成为行业新增长点(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9-12 00:42
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5% [1][2] - 中国市场持续稳健表现 美国市场爆发式增长推动行业复苏 [1][2] - 摩托罗拉Razr 60系列翻盖手机成为美国市场增长核心力量 [1][2] 区域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美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摩托罗拉Razr基础款零售价699美元成为性价比最高产品 [1] - 华为Mate X6折叠屏手机占该品牌当季折叠屏出货量三分之一以上 引领中国市场 [1] - 三星Galaxy Z Fold与Flip7在第三季度创历史最高销量 但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3] 产品与技术趋势 - UTG成为折叠屏新主流趋势 在折痕 硬度 透光率 触感等性能指标优于CPI [2] - 华为新款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起售价17999元 [3]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 预计出货量800-1000万台 2027年增长至2500万台 [3] 产业链动态与企业行动 - 蓝思科技作为UTG全球核心供应商 深度配合大客户开发产品并进行新一代产能建设 [2] - iPhone 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摩根士丹利预计苹果将小幅上调价格 为2017年以来首次 [2] - 价格调整预计使2026财年平均售价提高5% 远高于市场预期且需求不受影响 [2] 相关上市公司 - 折叠屏产业链港股包括鸿腾精密(06088) 蓝思科技(06613) 比亚迪电子(00285) 舜宇光学(0238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