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

搜索文档
我国造17.5万立方米LNG船在大连交付
新华网· 2025-09-24 12:40
船舶交付与规格 - 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17.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海韵"轮在大连交付 [1] - 船舶总长295米、型宽46.4米、型深26.2米,设计吃水11.5米 [1] - 液货舱总舱容17.5万立方米,可停靠全球绝大多数大型LNG岸站 [1] 技术特性与行业地位 - LNG运输船与航空母舰、豪华邮轮并称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 [1] - 船舶采用燃油和燃气双模式,均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严格排放标准 [1] - 具备运输零下163摄氏度液化天然气的能力,是液化天然气供应链关键装备 [1] 建造主体与合作关系 - "海韵"轮由中船集团大连造船为招商轮船建造 [1]
我国自研17.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交付
科技日报· 2025-09-24 12:30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连造船自主研发设计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 实现首船即达标且交付即领先的突破 [1][3] - 船舶集成多项国际前沿技术 包括GTT Mark Ⅲ薄膜型围护系统(日蒸发率仅0.085%)和新型LNG双燃料低速主机 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高排放标准 [3] - 采用创新双艉鳍线型设计与空气润滑系统 显著提升水动力性能并增强推进系统安全冗余 [3] 运营性能与效率 - 单次满载运输LNG可满足大连市1.5个月民生与工业用气需求 具备全球绝大多数大型LNG岸站停靠能力 [3] - 试航阶段创新采用"双试合一"模式 11天内完成岸站一次性对接及20小时靠泊装载卸货全流程 [4] - 试航期间IS/IBS碳氢监测值为零 燃气模式耐久及无人机舱试验一次性通过 所有指标优于合同要求 [4] 产能与市场地位 - 大连造船手持LNG运输船订单达17艘 已实现开工13艘与下水7艘 形成批量接单建造的产能优势 [4] - LNG运输船被公认为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 全球仅少数船厂掌握核心建造能力 [3]
育企强链双赋能,济宁工业经济上半年交出答卷
齐鲁晚报网· 2025-09-24 12:1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茜 通讯员 李文浩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济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济宁工业经济延续强劲 态势,增速自开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以"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为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这 一成绩的背后,是济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一个万亿、五个倍增"为总纲,推动"链 长制"走深走实,全力打造"232"优势产业集群的战略定力与实践成效。 企业培优为梯 绘就企业登高蓝图 "链长制"为笔 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企业培优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驱动力。在济宁,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 企业组成的培育梯队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当地工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注脚。浩珂科技、源根石化等 企业的硬核实践,更让这份"驱动力"愈发强劲。 位于济宁高新区的浩珂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以塑代钢"技术,不仅开创了"中国煤矿用高分子聚合材 料"这一全新行业,更摘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桂冠。 "一平方米仅有1000克的丝织网格,在矿山支护中可以替代钢丝网,成为煤矿综采工作面回撤环节的重 要一环。"浩珂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韩广东的话,道出了产品的突破价值。 更具颠覆性的是"以丝代钢"的 ...
国轮国造、国车国运!超大型汽车运输船安吉茂盛轮在烟台港首航
齐鲁晚报网· 2025-09-24 11:3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严纲轩 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获悉,日前,最新款9500车位甲醇燃料深度预留汽车运输船(PCTC)"安吉茂 盛"轮,在山东港口烟台港装载3459台国产品牌汽车,首航前往欧洲,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尺度级别最 大、装载能力最强、能效水平最佳的低碳智能超大型汽车运输船正式投运。 国轮国造,国车国运。作为中国汽车与船舶产业协同创新最新成果,"安吉茂盛"轮是中船集团江南造船 联合中船贸易为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9500车位甲醇预留汽车运输船系列船首制船(H2676 船),也是今年新交付的第4艘全球最大9500车位汽车运输船。该船核心设备均实现国产化,预留超大 容积甲醇燃料舱及燃料准备间,为未来替代燃料选择提供最大灵活性,具备装车能力强、装卸更高效、 节能环保佳等行业领先优势,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加速出海提供更安全、更绿色、更高效的远洋航运解 决方案。 作为山东港口商品车物流基地和中国北方商品车物流枢纽港,烟台港依托覆盖全球的16条航线网格,商 品车年运量突破71万台,运量规模全国第三,国际中转量居全国首位。今年以来,全球最大汽车运输 船"安吉安盛""安吉宏盛""安吉茂盛"轮、全球最长汽车运输船 ...
市场分析:电池半导体领涨,A股震荡上行
中原证券· 2025-09-24 11:00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低开高走小幅震荡上行,上证综指收报3853.64点涨0.83%,深证成指收报13356.14点涨1.80%[6] - 创业板指表现强于主板,上涨2.28%,科创50指数上涨3.49%[6] - 两市超过八成个股上涨,电子化学品、半导体、游戏等行业涨幅居前[6] - 两市成交金额23475亿元,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3][6] 估值与资金 - 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15.61倍,创业板指数49.28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上方[3][13] - 外资8月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3][13] - 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形成增量资金,美联储降息利好A股走势[3][13] 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涨2.91%领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涨2.61%,计算机涨2.07%[8] - 银行行业跌0.30%,煤炭行业跌0.29%,旅游酒店等行业表现较弱[6][8] 政策与展望 - 国务院会议明确巩固经济回升势头,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3][13] - 市场预计短期稳步震荡上行,建议关注半导体、电池、计算机设备等行业机会[3][13]
我国自主研制17.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在辽宁大连正式交付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0:51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首次建造17.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并实现交付 标志着成为国内唯一同时具备大型LNG运输船与浮式生产储卸油船设计建造能力的船厂 [1][4] - 自主研发设计的LNG运输船总长295米 集成多项国际前沿技术 配备新型LNG双燃料低速主机及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系统 燃油和燃气模式均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高排放标准 [3] - 船舶具有较强的适港性和船岸兼容性 一次满载运输的LNG可满足大连市一个半月的民生与工业用气需求 且可停靠全球绝大多数大型LNG岸站 [3] 行业地位与产能 - LNG运输船是国际造船业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 其核心液货围护系统需在零下163℃环境中操作 全球仅少数船厂掌握核心建造能力 [3] - 公司手持LNG运输船订单达17艘 已实现开工13艘、下水7艘 形成批量接单和批量建造的产能优势 [3] - 公司今年6月交付新建储油能力200万桶的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 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 是目前世界最大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之一 [4] 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将依托LNG运输船和浮式生产储卸油船的研制基础 向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和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等方向拓展产品线 [4] - 通过技术延伸持续巩固在海洋油气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 [4]
今年首艘极地探险邮轮在江苏南通交付离港
央视新闻· 2025-09-24 10:10
9月24日9时许,极地探险邮轮"道格拉斯·莫森"(Douglas Mawson)轮从江苏南通海门招商重工码头顺 利开航,南通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靠前服务,保障邮轮如期交付、安全离港。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该邮轮船长104.4米、型宽18.4米,是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承建的系列探险邮轮项目中第七艘极地探险邮 轮,采用最先进的电力推进和控制系统,集安全、绿色、经济等特点于一身,其先进性、独特性在全球 范围内均处于领先地位,是专门为南北极极地旅游航线打造,交付后将驶往新加坡进行准备工作,随后 开启极地之旅。 ...
亚星锚链20250923
2025-09-24 09:35
**行业与公司** * 亚星锚链是深海科技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 业务聚焦船舶锚链 海工油服系泊链 漂浮式风电系泊链及矿用链[2][4][5] * 公司受益于船舶和海上油气行业景气度上行 以及漂浮式风电和矿用链带来的增长空间[2][5] **核心业务与优势** * 船舶锚链业务全球市占率超50% 国内市占率更高 通过拓展铸钢件产品(如锚 舵)将单船价值量翻倍 可操作市场空间从20亿元增至40亿元[2][7][10] * 海工油服系泊链业务受益于钻井平台利用率上升和油田投资周期 2025年上半年新接订单达3.95万吨 超2024年全年订单量[2][7] **增长驱动与市场空间** * 漂浮式风电是未来趋势 预计2030年进入商业化 2034年成熟 对应市场规模约140-150亿元人民币 公司作为系泊链供应商将显著受益[2][8][11] * 矿用链国内市场规模约20亿元人民币 目前多由海外企业占据 公司已中标国家能源 中国神华等核心客户订单 国产替代进程加快[2][8][12] * 深海科技被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 并与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并列 国家层面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司有望受益于政策推动[5][6][1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未来三年收入增速15%-20% 利润增速20%-26%[3][13] * 当前估值对应2025年市盈率30倍 2026年23倍 2027年19倍 处于有性价比阶段[3][4][13] **市场认知差异** * 市场低估了公司高市占率和品类拓展带来的业绩弹性 以及漂浮式风电和矿用链的增长潜力[2][9]
我国自研17.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正式交付
新浪财经· 2025-09-24 08:40
船舶交付与建造能力 - 中船集团大连造船自主设计建造的17.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正式交付给招商轮船 [1] - 该船总长295米 一次满载运输的液化天然气能满足大连市一个半月的民生与工业用气需求 [1] - 该船能够停靠全球绝大多数大型LNG岸站 将被用于全球各港口的液化天然气运输 [1] 行业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中国在高附加值船舶建造领域再添中国力量 [1]
效率提升至少30% 我国首创新型船舶下水系统试验成功
央视新闻· 2025-09-24 08:01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今天(9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集成式船舶反拉下水系统在湖北宜昌顺利完成试验。 船舶下水系统是船舶建造的核心环节,指通过特定的设备、设施和工艺,将完成主体建造的船舶,安全 平稳地转移至水中的一整套技术体系。这套创新翻坝下水系统可解决传统船厂临水近坝的地形限制;同 时系统配套的重载模块车可灵活托举自重达7000吨级的船舶在陆地上平稳移动,重型船舶从建造到下水 的长距离陆上转运更加安全高效。 在试验现场记者看到,一艘船舶依托新型下水系统,像坐电梯一样,"搭乘"轨道完成提升、翻越堤坝, 再经下坡滑道平稳入江。 中铁科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方敏介绍,下水系统将在十月正式交付使用,这是践行内河航运绿色 发展、智能升级的重要成果,也是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方针的积极响应。 新型集成式船舶反拉下水系统深度融合特种起重装备、船舶下水系统等四大模块,构建起"建造-运输- 下水"一体化作业链条。 中铁科工集团轨道公司总工程师陈家乐表示,把整个下水系统进行了集成,最核心是实现翻坝功能。整 个下水时间大概是5到6个小时,比传统的一些下水区间可能需要一天左右,这套系统整个效率大概提升 了至少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