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

搜索文档
“上门经济”重构生活图景 服务入户拓展消费新边界
搜狐财经· 2025-08-12 10:37
行业定义与核心逻辑 - 上门经济是数字经济发展与消费升级碰撞出的新业态 核心逻辑在于消费者与从业者通过互联网平台 社交媒体等渠道建立联系 将服务或商品直接送到消费者家中或指定地点[1][3][4] - 服务形态从外卖 快递的单一形态演变为覆盖生活多场景 包括私厨 宠物护理 整理收纳等多领域[1][4] - 满足消费者对时间效率和体验品质的追求 在快节奏生活中提供省时 提升生活品质的服务[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厨师上门O2O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9亿元 预计今年将达到13.7亿元[6] - 市场规模增长反映消费者对上门服务需求持续攀升 越来越多人愿意为省时 提升生活品质买单[6] 从业者与职业发展 - 上门经济催生兼具灵活性与成长性的新职业 如整理收纳师于2022年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成为158个新职业之一[12] - 从业者背景多元 包括全职宝妈 线上品牌主理人 外企员工等 通过服务不断提升技能 推动行业从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12] - 专业厨师从酒店后厨转型上门私厨 团队规模扩大 如张振坤团队已有十来个厨师[6] 互联网平台的作用 - 互联网平台如抖音 小红书 美团等搭建通道 通过线上传播-私信咨询-线下上门服务链条打开市场[8] - 社交媒体平台利用技术和大数据满足消费者所需产品和服务上门 推动商业业态创新和新型消费场景打造[9] 消费者需求与体验 - 消费者追求效率和品质 如家庭聚餐选择上门私厨以避免采买烹饪繁琐 专注家庭互动[4] - 宠物服务需求超越基本喂养 注重陪伴与情感需求 智能设备无法替代专人上门服务[13] 未来发展方向 - 紧跟消费者需求变化 消费者的需要和满足的时间限定成为发展空间和时间边界[14] - 服务和产品需满足上门条件 社会相关部门需出台相应标准[14] - 明确法律法规对涉及的主体 产品和服务标准 可能产生的纠纷进行界定和规范[14]
集智集力 夯实就业压舱石
辽宁日报· 2025-08-12 01:22
就业数据表现 -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 同比增加5.1% [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28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8元 [1] - 新就业人员中18-45岁中青年群体占比达75.5% [3] 稳岗扩岗措施 - 制造业企业上半年员工工资支出同比增加63万元 [2] - 举办招聘活动8811场次 发布高校毕业生岗位22.3万个次 [3] - 扶持创业带头人7920人 带动就业5.9万人 [4] 技能培训体系 - 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项目化培训模式 [6] - 培育"辽服到家"家政服务品牌 覆盖养老护理等重点领域 [6][7] - 构建"技高者多得"分配机制 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与股权激励 [7] 重点群体就业支持 - 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24.8万人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1万人 [7] - 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挖掘适合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机会 [7] - 通过609个"舒心就业"服务站点加强兜底帮扶 [7]
2025年海南省巾帼家政服务技能竞赛设置4个赛项
海南日报· 2025-08-08 01:24
竞赛概况 - 2025年海南省巾帼家政服务技能竞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设置母婴护理员、家务服务员、家庭照护员、整理收纳师4个赛项,覆盖家庭生活全环节 [1] - 竞赛面向在海南工作、学习、生活满1年以上的16岁至法定退休年龄女性开放,报名截止时间为9月7日 [1] 奖励机制 - 总奖金达12.4万元,设立金银铜奖、优胜奖及"优秀组织奖" [1] - 获奖选手将按《海南省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1] 组织架构 - 由海南省妇女联合会、省人社厅、省商务厅联合主办 [2] - 海南日报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赛事承办工作 [2]
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6000万人,但仍面临总量不足、结构失衡问题 “白领”和“蓝领”,年轻人该如何择业(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43
就业市场现状 - 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创历史新高[1] - 部分行业经营承压导致白领岗位数量增长趋缓甚至萎缩[1] - 全国城镇上半年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1] 蓝领职业新趋势 - 新型工业化浪潮推动智技融合的顶尖工匠需求显著增加[3] - 高学历人才加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技术骨干 薪资超过同龄白领[3] - 消费升级驱动服务行业向高品质个性化发展 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文化底蕴的知识型服务人才[3] 人才供需状况 - 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6000万人但仍面临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问题[5] -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显著增加 尤其在信息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产业化领域[3] - 高端家政定制旅游等新兴领域成为高技能人才施展才华的新舞台[3] 政策支持体系 - 职业教育法打通职教升学通道[5]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推进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5] - 多地推行新八级工制度拓展职业发展路径并优化积分落户政策[5] 行业发展方向 - 服务行业朝高品质个性化体验式方向跃升[3] - 院校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5] - 企业完善内部培养体系并建立科学的技能人才评价与晋升机制[5]
“白领”和“蓝领”,年轻人该如何择业(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40
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创历史新高;同时,部分行业经营承压,"白领"岗位数量 增长趋缓甚至萎缩。调整职业路径,投身技能型"蓝领"工作,成为一部分年轻人应对现实的务实之举。 未来,让"蓝领"更有吸引力,还需各方协同发力:相关部门做好前瞻规划,强化人力资源分析预测,加 大对职教和技能培训投入;院校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个人规划与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结 合,不盲目跟风;企业完善内部培养体系,建立科学的技能人才评价与晋升机制。当国家培养与个人投 入,都能精准转化为社会所需、个人所长时,人才浪费的担忧方能消解。无论是"白领"还是"蓝领",都 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职业价值不在"领子的颜色",而在于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和时代需要。每一个岗 位、每一份工作都是有意义的,也都会熠熠生辉。 新型工业化浪潮呼唤"智""技"融合的顶尖工匠。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加速迈向制造强国,信息通信、人工 智能等领域的新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高学历人才不断加入,为传 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大学生詹兆君入职联想合肥生产基地,从一线操作员干起,逐渐成长为 技 ...
做保洁的00后毕业生
虎嗅· 2025-08-07 12:23
行业趋势 - 家政行业呈现高学历化和年轻化趋势 21岁至40岁从业者占比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 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023年的4.2倍[4] - 平台入驻劳动者超200万人 初中学历仍是主流 本科生仅占个位数百分比[4] - 从业者通过平台接单 服务半径通常在居住地10公里范围内[29] 收入结构 - 资深保洁员月收入达8000-9000元 每日完成5单 实际工作时长9-11小时[2] - 独立接单的保洁员月收入可超过20000元 提供收纳和深度清洁等服务[19] - 新入职保洁员每日完成3单 实际工作时长约6小时[21] 从业者画像 - 00后本科毕业生占比提升 因收入高于白领工作而选择入行[4][5] - 从业者主要来自学前教育、林业等专业背景 曾从事幼儿园教师、电商运营等职业[7][13] - 部分从业者因经济压力选择行业 需偿还助学贷款并补贴家用[7] 平台运营机制 - 新员工需接受2天集中培训并通过4单试岗考核方可独立接单[19] - 平台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差评需重新培训 临时取消订单每单罚款100元 未打卡罚款30元[22][23] - 客户可通过平台支付打赏 单次金额达15元[30] 职业发展挑战 - 工作强度导致身体劳损 长期从业者出现肩椎和腰椎损伤[21] - 遭遇客户恶意投诉、性骚扰等风险 平台拉黑机制存在执行漏洞[27][28] - 新从业者流失率高 介绍入职的同龄人中坚持满一个月者寥寥无几[20] 客户特征 - 服务对象多为高收入人群 住宅位于高端社区[1][31] - 部分客户存在卫生条件恶劣、拒绝开空调、恶意刁难等行为[20][26] - 优质客户会给予额外打赏和长期订单 回头客订单可排至9天后[30][32]
新职业“家政服务经理人”亮相,京东政企服务以实践助力行业专业化升级
搜狐网· 2025-07-31 09:16
行业政策与职业发展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17个新职业 包括"家政服务经理人" 反映高品质生活催生的就业新空间和行业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1] - 新职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为相关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实现就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1] - 京东家政服务为从业者设计清晰职业发展路径 从基层保洁师到培训讲师、区域团队长再到城市合伙人 体现职业发展路径多元化 [2] 公司业务覆盖与服务质量 - 京东自营家政业务通过100%自培从源头把控服务质量 提供专业培训和考核 采用全流程管控机制 推出"不满意重做"服务承诺 [2] - 业务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62个城市 累计服务数十万家庭和政企客户 好评率超过98% [2] - 公司依托"商品+服务"一体化供应链 为政企客户提供家政、衣物清洗、家电清洗、观影、洗车养车等多元化、一站式服务体验 [2] 服务场景与客户拓展 - 在员工福利场景已服务近500家政企客户 提供家政、清洗等多元服务 丰富员工福利选择范围 [1] - 在市场营销场景通过定制化家政服务助力银行、保险公司构建差异化会员体系 成为金融行业提升会员黏性的新抓手 [1] - 在社会关怀领域为某公益基金会提供专业服务 覆盖上百户残疾人家庭 [1] 从业人员收入与行业地位 - 京东家政保洁师超过三分之一月入过万 一线城市保洁师平均收入超8000元 实现远超业内平均水平的高收入 [2] - 公司以扎实的服务根基、领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不断拓展的服务场景 成为行业先行者 [2] - 家政服务作为京东政企业务服务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以全国履约及统一售后的自营服务为保障 [1]
辽宁:加快培育优质家政服务人才队伍
新华网· 2025-07-31 01:41
行业动态 - 辽宁省推出"辽服到家"品牌培育系列活动 旨在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 提高从业人员培养质效和服务能力 释放家政养老照护托育领域就业吸纳能力 [1] - "辽服到家"由辽宁家政服务行业龙头企业 骨干院校联合打造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相关行业部门联合培育支持 [1] - 该品牌涵盖家政 照护 托育 康养等服务领域 主要功能包括汇集行业培训就业资源 完善行业标准化体系 发展行业新兴职业和服务模式 [1] 品牌发展规划 - 辽宁省人社厅将以"辽服到家"品牌为契机 发挥辽宁家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联盟平台作用 实施家政服务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 [4] - 计划建设家政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开发推广统一的培训和评价规范 培育数量充足 技能过硬的家政服务人才队伍 [4] - 实施"辽服到家"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计划 每年建设家政服务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1至2个 培训家政服务行业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 [4]
“辽服到家”品牌培育系列活动举行
辽宁日报· 2025-07-30 01:04
品牌培育活动 - 辽宁省首次推出"辽服到家"品牌培育系列活动 采取"赛+会+展"模式 [1] - 活动旨在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并提高从业人员培养质效 [1] - 活动进一步释放家政养老等领域就业吸纳能力 [1] 品牌服务内容 - "辽服到家"涵盖家政 照护 托育 康养等服务领域 [1] - 品牌汇集行业培训就业资源并提升从业人员规模与技能水平 [1] - 品牌满足家政服务需求的同时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培训服务 [1] 实施进展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于今年5月印发品牌培育行动实施方案 [1] - 本次活动标志"辽服到家"品牌培育工作全面展开 [1] - 后续将实施家政服务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并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1]
青年整理收纳师捧上兴趣饭碗 政策需筑牢新就业群体防护网
证券时报· 2025-07-28 15:32
兴趣饭碗:从青旅店长到整理收纳师的跨界突围 - 整理收纳师安然从青旅店长转行,通过处理人、物与空间的关系获得职业成就感,体现了新职业对青年就业的吸引力[1][5][6] - 2023年中国接受职业整理收纳师培训人数超7.3万,同比增长97.29%,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6] -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中25岁以下占比近50%,高于传统就业模式,反映青年对工作自主性的需求[6] 跃入蓝海:新职业转型阵痛与蜕变并存 - 整理收纳师需兼具体力劳动(如深蹲抬重物)、脑力规划(空间设计)及客户沟通能力,工作强度高[9] - 行业收入存在两极分化:普通从业者月入过万需结合线下服务、团队接单及自媒体运营,初期收入可能下滑[10] - 2024年蓝领平均月收入6150元,同比增1.77%,近十年蓝领收入年均增速7.2%为白领增速(2.8%)的2.6倍[12] 制度托底:给新职业就业者权益保障织密"安全网" - 2019年以来人社部发布7批共110个新职业(如装修管家、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拓宽职业赛道[15] - 生活服务体验员带动300万人就业,文创设计师等职业吸引90后创业者,新职业成就业"蓄水池"[16] - 灵活就业者社保断缴问题突出,专家建议降低缴费基数下限或按收入比例缴费,需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以提升社保参与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