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

搜索文档
中美“关税战”最大牺牲品浮出水面!特朗普突遭晴天霹雳,中国铁了心不再购买美国大豆
搜狐财经· 2025-08-22 06:15
美国大豆出口形势分析 - 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量约1.05亿吨 其中美国大豆仅2213万吨 与去年持平但新季对美采购一船未签 为近二十年来最晚开局[1] - 中国将9月及10月进口窗口优先锁定巴西 9月进口800万吨 10月进口400万吨 并可能继续追加订单[1] - 美国大豆出口高度依赖中国 2018年前七年平均28%产量销往中国 占其大豆出口总量60% 2023/24年度对华出口近2500万吨 对欧盟不足五分之一[3] 美国农业面临的压力 - 美国大豆价格下跌 同时化肥、柴油、设备及利息成本上涨 农民现金流紧张 面临仓储、利息、违约及保险等多重压力[1][3] - 美国农业采用合同化生产模式 订单中断将引发连锁财务风险 2018年加征25%关税时对华出口跌至830万吨 造成约20亿美元经济损失[4] - 白宫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一方面要求中国增加四倍大豆采购 另一方面又延长关税暂停期九十天 导致市场规则不可预期[5] 中国采购策略调整 - 采购转向南美主因价差优势 南美增产周期叠加运价回落使FOB贴水更友好 到岸价竞争力增强[4] - 供应链节奏优化 中巴双方协调港口、通关及压榨环节 实现月度稳定调度 买方按周安排仓容与压榨产能[4] - 实施多元化风险控制 以南美豆为主力 保留美豆弹性窗口 同时采用菜籽油、葵花籽油替代部分油料需求 并推进豆粕减量化饲料配方[4] 中国供应链韧性建设 - 强化南美主力供应地位 优化船期、通关及国内压榨-物流-仓储链条 提升期现对冲效率[7] - 推广豆粕减量技术、低蛋白日粮配方及DDGS等替代原料 降低对单一来源的依赖[7] - 通过多元化替代品组合增强弹性 减少政治噪音对供应链的干扰[7] 美豆潜在竞争优势与改进方向 - 美豆具备稳定的品控、成熟的金融与保险配套以及可靠的物流组织能力[8] - 若降低政治噪音、收敛关税不确定性并实现检疫通关数字化协同 美豆仍有机会在季节性窗口夺回份额[8] - 具体改进措施包括制定关税处理时间表、设立装船联络机制、对接检疫数据、提供稳定融资保险条款 并将农产品议题与其他战略话题分轨处理[8] 市场博弈核心逻辑 - 市场订单流向取决于价差优势而非政治表态 中国采购策略基于风险管理而非情绪化反应[10] - 美国豆农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其困境源于经济议题被捆绑进不可交易的政治要价[4][10] - 最终胜出方将是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不确定性的一方 而非将政治作为交易主线的一方[10]
扛不住了!中国转向巴西大豆,美国豆农致信:尽快对华达成协议
搜狐财经· 2025-08-22 05:58
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将1200万吨大豆订单全部交给巴西 美国未获得任何份额[1] - 中国1-8月大豆进口总量7800万吨 同比增长12.5% 其中巴西占比78.3% 美国份额降至4.2%[1] - 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从2024年2213万吨骤降至2025年300万吨 跌幅超过85%[4] 价格与成本分析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跌至每蒲式耳8.22美元 低于生产成本15%[5] - 巴西大豆价格比美国便宜31美元/吨 形成明显价格优势[16] - 美国宣布610亿美元农业补贴后 大豆价格反而下跌1.5%[9] 供应链重构 - 巴西计划将大豆种植面积扩大15% 预计2026年产量达1.6亿吨[4] - 中国在巴西投资港口 铁路建设和农业科技园区 实现全链条打通[13] - 巴西到中国的大豆运输时间从20天缩短至14天 效率大幅提升[16] 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104%关税 中国反击对美国大豆加征10%关税[7] - 35%的巴中大豆贸易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 规避美元汇率风险[16] - 中国计划到2030年将大豆自给率提升至25% 减少进口依赖[17] 行业影响 - 美国88家农场申请破产 数量同比激增76%[14] - 阿根廷和乌拉圭扩大对华大豆出口 形成南美出口联合体[17] - 中国东北地区耐盐碱大豆亩产突破300公斤 自给能力提升[17]
宁愿赔钱也要把粮食卖中国!美国的粮食垄断梦,如何被中国瓦解?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36
贸易战背景与美方行动 - 2018年特朗普政府将大豆列入对华加征关税首批商品[3] - 美国曾占据中国大豆进口市场34.4%份额 年进口量达3285万吨[4] - 美方试图通过控制大豆出口在贸易谈判中获取利益[4] 中国应对策略与产业调整 - 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 三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7][9] - 国产大豆产量从1200万吨跃升至2000万吨 自给率突破20%[9] - 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 每头猪节省31公斤大豆 全国年减少豆粕用量超1000万吨[11] - 加工技术提升使损耗率降低3个百分点 年多产出30万吨豆油[13] 进口格局重构与供应链转移 - 2025年1-7月中国进口大豆65%来自巴西 6月单月美豆占比不足6%[15] - 巴西对华大豆出口从2018年6608万吨增至2024年7465万吨 占比突破71%[15] - 南美物流设施升级 中资参与港口扩建使装卸效率提升40% 海运时间缩短至21天[15] - 2025年8月中国未采购一单美国大豆 美方可能错失价值数十亿美元订单[19] 美国农业经济影响 - 美国大宗农产品价格过去三年持续下滑 生产成本不断上涨[17] - 美国农民仓库积压700万吨大豆 面临43亿美元收入蒸发风险[19] - 美国农业经济状况比2018年贸易战期间更艰难[17] - 农业运输联盟称危机已全面爆发[20] 全球农业合作新格局 - 中国在非洲培育12个百万亩级大豆种植基地[22] - 与日韩重启农业部长级会议 日本计划2030年大米出口量翻三番[2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日本越光米增长19.4%[22] - 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占全球总量41% 金砖机制下农业合作深化[23]
不到48小时,美国终于对印交底,贝森特再出招,莫迪做了两手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8-21 12:43
美国对印度关税政策 - 美国对印度加征25%关税并威胁进一步上调 打破印度降税努力[1][5] - 美国取消原定代表团访印行程 使印度数月努力化为乌有[5] - 美国通过分步施压策略 包括关税威胁和额外关税加征 迫使印度采取应对措施[5] 印度石油贸易动态 - 印度从俄罗斯采购石油占比从冲突前极低水平升至42%[7] - 美国官员暗示印度借石油交易"发战争财" 为制裁寻找借口[7] - 印度石油采购行为是对全球能源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对[7] 美中贸易与能源关系 - 美国不对中国实施石油制裁 担心导致全球能源价格上涨[3] - 中国已完成9月份大豆采购全部来自南美 从南美预定了400万吨大豆[3]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市场 使美国农民面临巨大压力[3] 印度应对策略 - 印度推进"印度制造"计划 力图通过自力更生削弱关税影响[9] - 印度宣布暂时取消棉花进口11%关税 向美国释放善意信号[9] - 印度面临50%关税落地风险 可能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9] 美国国内农业压力 - 特朗普提议未来十年为农民提供600亿美元补贴以平息不满[3] - 美国大豆种植者要求政府尽快与中国达成协议[3] - 美国农民焦虑源于中国采购转向南美市场[3]
中国尚未预购,美种植户忧心忡忡!
环球时报· 2025-08-21 00:43
中美大豆贸易关系 - 美国大豆协会呼吁政府取消对华关税并促成中方大量采购美国大豆 否则将给美国农业带来严重且长期的经济后果 [1][6] - 中国加速转向巴西等国采购大豆 尚未预购美国新季大豆 导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同比下降39% [1][7] - 大豆价格下跌而生产资料投入增加 使美国种植户面临巨大财务压力 难以长期承受与最大客户中国的贸易争端 [1][7] - 中国在2023-2024销售年度采购美国54%的出口大豆 总额达132亿美元 但2025年上半年采购量仅占美国出口预估总量的14% [6][7] 中印双边关系进展 - 中印外长会谈达成10项共识 包括恢复直航航班 修订民航运输协定 提供签证便利和重启边境贸易市场 [4][5] - 双方同意设立划界专家小组 在条件成熟地段启动边界划定谈判 并建立将军级会谈机制管控边境局势 [4][5] - 印度总理莫迪表示印中是伙伴而非对手 两国相互视作机遇而非威胁 这种定位变化对双方有利 [5] - 此次访问标志着2020年边境冲突后两国关系的重大修复 为亚洲稳定与繁荣注入动力 [4][5] 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合作 - 第六次中阿巴三方外长对话在喀布尔举行 这是塔利班掌权后首次在阿举办的高级别多边会议 [2][3] - 会议重点讨论反恐合作 区域互联互通和经贸议题 包括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延伸的可能性 [2][3] - 阿富汗政府表示将深化对华关系 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不干涉内政原则 赞赏中方帮助阿方化解政治困境 [2] - 中方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 反对单边霸凌 愿与阿方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各领域合作 [2][3] 日非经济合作倡议 - 日本提出"印度洋与非洲经济圈倡议" 计划通过提升连通性 促进贸易投资和培养30万名非洲人才来支持非洲经济增长 [9][10] - 日本媒体报道称该倡议旨在对冲中国在非洲持续增强的影响力 但日本外务省公开演讲稿中未直接提及中国 [10] - 共同社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和援助削减为非洲经济蒙上阴影 日本希望通过多边合作缓解负面影响 [10] 中韩建交纪念活动 - 中国驻韩大使祭奠前总统卢泰愚 强调感念其1992年作出的中韩建交历史性决策 使两国人民受益至今 [8][11] - 韩国国会议长接见中国大使并收到赴华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 韩中议员联盟议员可能随行访华 [11]
美大豆协会呼吁尽早同中国达成协议,缓解豆农危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0 23:26
美国大豆行业现状 - 美国大豆种植户正面临极大的财务压力,主要由于大豆价格持续下跌和生产投入及设备成本大幅上涨 [2] -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警告,与中国长期贸易纠纷将导致豆农难以承受冲击,收获季临近使时间压力加剧 [2] 中美大豆贸易关系 - 2018年前7年间,美国大豆年均28%出口至中国,占同期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0% [2] - 2023-2024市场年度(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2500万吨,显著高于对欧盟出口的490万吨 [2] 行业诉求 - 美国大豆协会敦促政府在中美贸易谈判中优先解决大豆出口议题,以缓解豆农危机 [2]
【环球财经】美大豆协会呼吁尽早同中国达成协议缓解豆农危机
新华财经· 2025-08-20 22:19
新华财经纽约8月20日电(记者刘亚南)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19日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表 示,美国大豆种植户正面临"极大的"财务压力。随着收获季迅速到来,美国就大豆出口与中国越晚达成 协议,美国豆农受到的冲击就越严重。 拉格兰在信中写道:"大豆价格继续下跌,同时我们农户的生产投入和设备成本大幅上涨。美国豆农无 法撑过与我们最大客户长时期的贸易纠纷。"他敦促特朗普在美中贸易谈判时优先考虑大豆议题。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美国大豆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18年之前的7年,美国生产的大豆平均有28%出口到中国,占同期 美国大豆出口总量60%。在2023至2024市场年度(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美国向中国出口 近2500万吨大豆,远超向第二大市场欧盟出口的490万吨。 ...
美大豆协会呼吁尽早同中国达成协议缓解豆农危机
财联社· 2025-08-20 19:23
美国大豆行业贸易压力 - 美国大豆种植户面临极大财务压力 价格持续下跌而生产投入和设备成本大幅上涨 [1] - 美国大豆协会敦促政府优先考虑大豆议题 越晚与中国达成出口协议对豆农冲击越严重 [1] - 历史数据显示美国大豆28%产量出口中国 占同期总出口量60% [1] 美国大豆出口市场结构 - 2023至2024市场年度对华出口近2500万吨大豆 显著超过对欧盟出口的490万吨 [1] - 中国持续保持美国大豆最大客户地位 出口量达第二大市场欧盟的5.1倍 [1] - 贸易纠纷持续时间直接影响美国大豆产业稳定性 [1]
特朗普收到警告信,美国财长对中国示好,满意对华关税税率
搜狐财经· 2025-08-20 13:58
美国政坛最近的两件事闹得很热闹。一是美国大豆协会给特朗普发警告信,说豆农快扛不住了,要他赶 紧找中国谈大豆采购;二是美财长贝森特放话,中美经贸对话 "很好",11 月前再碰面,想借 90 天关税 暂停期敲定协议。看着没关系,其实是一回事,就是美国自己搞出来的麻烦,想让中国来收拾。 先看这封警告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过去五年买走六成出口大豆,美国豆农以前靠中国市场 活得滋润。但特朗普一搞贸易战,对中国加高额关税,一切都变了。中国不傻,订单直接转去南美,尤 其是巴西。2023-2024年,中国还买了美国54%的出口大豆,总价值132亿美元;但是路透社的最新报道 中说,中国现在买的美国大豆,只有从巴西进口的15% 特朗普收到美国农民的警告信 秋收要到了,中国没给美国下新订单。美国豆农慌了,怕损失再扩大,只能逼特朗普。之前特朗普喊着 让中国多买美豆,豆农还高兴了一阵,大豆期货涨了点,结果没几天就打回原形。中国早有准备,不光 多买巴西大豆,还砸120亿美元帮巴西建港口铁路,把运输时间从45天缩到33天。这样一来,美国大豆 想要出口给中国就更难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只能一边吹特朗普的政绩,一边对 ...
中国没买美国大豆,特朗普以退为进,取消对华报复,最大赢家浮现
搜狐财经· 2025-08-20 11:36
中美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7-8月中国对美大豆采购订单降至新低 巴西对华出口量同比增加28%创历史新高[1] - 前七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总量达7150万吨超去年全年 美国对华出口仅995万吨同比大幅缩水[4] - 中国大豆供应形成"南美主导+本土提升+俄蒙补充"新格局 极大提升抗风险能力[12] 美国大豆产业影响 - 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降至3242万英亩 较2024/2025年度减少超过7%[2] - 美国大豆协会预计本年度对华出口损失或超百亿美元 农户种植意愿下降[2][6] - 农业机械、物流、化肥等上下游产业链全线承压 种植面积创近五年新低[6] 中国进口战略调整 - 进口多元化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核心 油料作物本土产能持续提升[4] - 中国贸易企业在采购高峰期大单转向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2] - 与拉美、非洲、东南亚经贸联系更加紧密 供应链柔性与稳定性提升[14] 南美市场受益情况 - 巴西大豆出口总量有望刷新历史纪录 中国订单拉动农业产业链升级[12] - 南美产区价格优势明显 运输更灵活、通道更稳定[6] - 巴西港口加速扩能满足激增需求 相关机械、物流和服务业同步增长[12] 全球贸易环境变化 - 美方4月宣布对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 税率提升数倍[4] - 美国暂停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二级关税 被视为利益再平衡[8] - 全球供应链重构已成定局 新兴市场农产品出口占比不断增加[16] 经济数据表现 - 美联储预测全年美国CPI涨幅或保持在4.8%以上 远高于目标区间[8] - 2020-2023年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 贡献近三成出口收入[4] - 2025年中美贸易总额增速放缓 但中国进口结构持续优化[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