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

搜索文档
新能源重卡现616辆大单!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8 06:48
产品发布与战略布局 - 中国重汽汕德卡在昆明正式发布新能源系列产品 聚焦德系品质与绿色科技深度融合 响应双碳战略和物流行业绿色转型需求 [1][3] - 公司完成传统能源+新能源全产品矩阵布局 成为高端重卡领域标杆品牌 累计服务超百万客户并多次获得年度最佳高端重卡荣誉 [5] - 活动现场多家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并完成首批新车钥匙交付 体现市场对产品力的高度认可 [11] 产品技术特性 - 搭载大容量高性能电池并采用模块化强度升级的电池框架 结合整车智能节能管理 实现超长续航满足中长途干线物流和区域配送等多场景需求 [9] - 通过轻量化车身设计和高效电驱系统优化 实现一车一场景一策略的精准控制 提供最优TCO解决方案以降低运营成本 [9] - 应用国际专利被动安全技术 曼专利技术铰接 航空气囊座椅 超宽卧铺和智能语音交互等配置 全面提升安全性与驾驶舒适性 [9] 服务体系与行业影响 - 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覆盖放心买车 安心用车 省心养车等环节 强化服务保障能力 [11] - 新能源系列产品为物流企业提供德系品质与节能高效的新选择 彰显行业领军企业的责任担当 [13] - 产品逐步投放市场后将通过更强产品力和更优服务体系 为物流行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15]
8月新能源轻卡销近1.8万辆史上最高!TOP4超2000辆,奇瑞暴涨104倍排第几?|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8 06:4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新能源轻卡实销1.77万辆 环比增长21% 同比增长91% 创历史单月销量新高[4][6][7] - 2025年1-8月累计实销10.53万辆 同比增长94% 已超过2024年全年10.44万辆的总销量[9][26][33] - 新能源轻卡市场自2025年3月起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 其中4-8月三次突破1.5万辆 8月达1.77万辆为历史峰值[1][2][7] - 2025年8月新能源轻卡在整体轻卡市场渗透率达31.27% 创历史新高 较去年同期提升超11个百分点[9] - 2025年1-8月新能源轻卡市场平均渗透率为23.11% 较2024年全年17.73%的渗透率显著提升[9] 区域市场表现 - 2025年1-8月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均有新能源轻卡上牌 其中21个省上牌量超1000辆[12] - 广东省以3.53万辆上牌量位居全国第一 占全国总上牌量的33.48%[12] - 河南 浙江 江苏 河北 四川 山东 云南等8省上牌量均超4000辆[12] - 上海 河北 山东等省同比增速领先 分别增长328% 237% 194%[14] - 主要上牌城市包括深圳 广州 郑州 成都 北京 石家庄 重庆 昆明 上海 武汉等[14] 技术路线分布 - 纯电动车型占主导地位 2025年1-8月占比92.31% 较2024年同期提升2.73个百分点[17] - 混合动力车型占比7.06% 1-8月累计实销7437辆 同比增长68%[17][21] - 燃料电池车型占比0.63% 1-8月累计实销664辆 同比下降46%[17][20] - 混合动力领域前五企业为远程 比亚迪 解放 福田和江淮 市场份额分别为50.54% 18.45% 12.20% 9.35%和5.38%[21] - 燃料电池轻卡仅7家企业实现销售 其中跃进8月销售40辆空降累销榜第四位[20] 企业竞争格局 - 2025年8月远程新能源以3252辆蝉联月销冠军 市场份额18.36%[3][23] - 福田汽车 上汽跃进 江淮汽车8月销量均超2000辆 分别为2908辆 2779辆和2177辆 市场份额分别为16.41% 15.69%和12.29%[3][23] - 中国重汽8月销量963辆位列第五 陕汽 比亚迪 潍柴新能源分列六至八位 销量分别为705辆 668辆和649辆[3][23] - 2025年1-8月远程新能源累计销售2.18万辆保持第一 市场份额20.68%[27][31] - 福田汽车累计销售1.80万辆位列第二 市场份额17.08% 较去年同期提升8.5个百分点[27][31] - 上汽跃进和江淮汽车累计销售9474辆和8904辆 分列三 四位 市场份额分别为9.00%和8.46%[27][31] - 陕汽集团 中国重汽 浙江飞碟位列五至七位 累计销量分别为6108辆 4891辆和4236辆[27][31] - 前12家企业中有11家实现正增长 其中福田 跃进 江淮 陕汽 重汽 飞碟和比亚迪同比增幅均超100%[29]
加速商用车电动化变革,比亚迪推出电动客车首个千伏高压平台
华夏时报· 2025-09-18 02:4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中国商用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长19.9% [1] -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达27.6% 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 [1] - 货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 重型卡车销量同比大幅攀升46.7% 中型和微型卡车分别下滑9.3%和14.8% [2] - 客车市场整体增长11.6% 大中型客车增速9.2%落后于轻型客车的12.4% [2] 新能源技术发展 - 比亚迪推出全球首个客车千伏高压平台 实现整车能耗降低18% 低温续航提升50-80公里 [1] - e-Bus平台3.0采用全域1000V高压架构 配合智能热管理系统解决续航焦虑和能耗问题 [5] -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提升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 重新定义客车安全标准 [5] - 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实现底盘、驱动、车身控制的高效协同和智能控制 [6] 企业战略布局 - 比亚迪累计投入超140亿元研发新能源商用车 研发人员超过7000人 [3] - 公司新能源客车出口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400个城市 [3] - 欧洲市场累计下线5000台大巴 国际化进程加速 [3][4] - 新技术平台旨在应对国内市场"内卷"并布局全球市场战略卡位 [2] 市场前景展望 - 新能源商用车出口增速9.5%远低于国内市场的58.6% [2] - "金九银十"销售旺季或将推动汽车市场迎来新一轮销量高峰 [6] - 技术创新推动商用车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 [6] - 环保要求严格和运营成本攀升加速道路客运电动化转型 [7]
一汽解放:将持续深化质量建设 质量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
中证网· 2025-09-17 13:11
公司荣誉与质量管理模式 - 公司"12347-E2E卓越运营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标志着商用车行业质量管理迈入新阶段 [1] - 质量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 聚焦市场端可靠性工程与生产现场工艺优化 通过三个闭环和四大工程实现端到端质量管控 [2] - 公司2025年品牌价值达1450.29亿元 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58位 连续14年居商用车行业首位 [3] 质量管控具体措施 - 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设立三年质量攻坚目标 拆解为研发/采购/制造/交付/服务等12个维度具体指标 [2] - 通过产品线端到端责任机制 工厂工艺优化与检测能力提升专项攻关 构建横纵交错的质量攻坚网 [3] - 推行领导带头督查机制 一线员工执行负面清单管理 整车交付质量和可靠性持续提升 [3] 战略规划与行业地位 - 2025年明确四大攻坚方向:商品力提升 制造精细化升级 市场可靠性升级 质量管理体系能力建设 [4] - 作为商用车行业领军企业 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自1953年起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3] - 公司恪守长期主义 以中央企业责任担当树立行业质量标杆 支撑品牌向上与用户满意度提升 [4]
商用车板块9月17日涨0.49%,江淮汽车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427.3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7 08:42
板块整体表现 - 商用车板块当日上涨0.49% 跑赢上证指数0.37%和深证成指1.16%的涨幅[1] - 板块内个股涨跌互现 10只个股中有4只上涨 5只下跌 1只平盘[1][2] - 江淮汽车以2.09%涨幅领涨板块 汉马科技以1.95%跌幅领跌[1][2] 个股价格表现 - 江淮汽车收盘价57.76元 涨幅2.09% 成交量71.89万手 成交额41.46亿元[1] - 江铃汽车收盘价21.08元 涨幅0.62% 成交量3.86万手 成交额8118.34万元[1] - 中国重汽收盘价17.11元 涨幅0.59% 成交量13.53万手 成交额2.30亿元[1] - 汉马科技收盘价7.04元 跌幅1.95% 成交量34.09万手 成交额2.42亿元[2] - 宇通客车收盘价27.94元 跌幅1.20% 成交量17.63万手 成交额4.96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6427.39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33.45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6393.94万元[2] - 江淮汽车主力净流入1456.42万元 占比0.35% 游资净流入4565.22万元 占比1.10%[3] - 中国重汽主力净流出2774.44万元 占比12.04% 游资净流入1756.85万元 占比7.62%[3] - 宇通客车主力净流入635.94万元 占比1.28% 游资净流出2185.87万元 占比4.40%[3] - 曙光股份主力净流出1007.48万元 占比9.10% 散户净流入1626.50万元 占比14.69%[3] 成交活跃度 - 福田汽车成交量最大达124.06万手 成交额3.61亿元[1][2] - 江淮汽车成交额最高达41.46亿元 远超其他个股[1] - 江铃汽车成交额最低为8118.34万元 成交量3.86万手[1]
电动客车千伏平台强势来袭!比亚迪要在商用车行业掀起新浪潮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7 07:45
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第三代电动客车技术平台e-Bus平台3.0 实现千伏高压架构 多项全球首创技术 聚焦安全 高效 智能三大领域 [1][9][12] - 基于新平台研发全新高端旅团客车C11 满足通勤 景区 客运等场景需求 实现空间 舒适性 能耗等多维度升级 [14][16][19] - 公司作为新能源商用车行业领军者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电动化转型 全球累计投放电动客车超8.9万辆 连续两年新能源客车出口第一 [3][6][21] 行业电动化转型背景 - 国内商用车保有量仅占汽车行业12% 但碳排放量高达55% 电动化转型迫在眉睫 [4] - 公司通过融资租赁 车电分离运营模式及电池回收业务解决运营企业成本顾虑 售后渠道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技术平台迭代历程 - e-Bus平台1.0实现电动化技术突破 完成高安全电池 轮边驱动桥等技术攻关 [10] - e-Bus平台2.0实现关键系统模块化 整车能耗降低10% [10] - e-Bus平台3.0采用全域1000V高压架构 搭载1500V碳化硅功率芯片 综合能耗最大降低18% 零下15度低温续航提升50-80公里 [12] 安全与智能化创新 - 全球首创客车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电池包具备十层防护 可承受50吨重卡碾压 超4倍国标挤压 [13] - 首推客车云辇A车身控制系统 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 高速爆胎稳行系统等 提升操控稳定性与舒适性 [13] 新产品C11核心特性 - 搭载云辇A技术 实现车身自升降 侧跪 多级钢度调节 一级踏步高度345mm 优于同级车型 [16] - 车内宽2410mm 行李舱容积达7立方米 可容纳105个20寸行李箱 [19] - 最大爬坡度25% 风阻系数0.329行业最低 整车能耗降低5% 续航超400公里 [19] 全球市场影响力 - 公司电动客车产品获欧盟WVTA认证 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偏见 [6] - 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周观点】9月第1周乘用车环比-30.0%,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9-17 05:15
本周复盘总结 - 九月第一周交强险数据为36.0万辆,环比上周下降30.0%,环比上月周度下降3.9% [2][11] - 细分板块涨跌幅排序为:SW商用载货车(+4.2%) > SW汽车零部件(+3.4%) > SW摩托车及其他(+0.8%) > SW乘用车(-1.8%) > SW商用载客车(-2.1%) [2][11] - 本周已覆盖标的涨幅前五为立讯精密、均胜电子、新泉股份、恒帅股份、春风动力 [2][11] 团队研究成果 - 外发蔚来半年报点评 [3][11] 行业核心变化 - 小鹏G7增程版、长城欧拉猫、零跑lafa5登录工信部公告 [4][11] - 地平线机器人与哈啰达成战略合作,加速Robotaxi商业化落地 [4][11] - 保隆科技汽车传感器获得国内头部合资品牌车企项目定点 [4][11] - 文远知行旗下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落地比利时鲁汶市,标志着正式打开全球第十一国市场 [4][11] 板块配置观点 - 2025年下半年建议加大汽车红利风格配置权重 [5][7][12] - 汽车行业进入新十字路口阶段:电动化红利进入尾声,智能化处于"黎明前黑暗",机器人创新在产业0-1阶段 [7][12] - 参考2011年/2018年汽车产业新旧切换阶段,仍可布局结构性行情 [7][12] 配置主线推荐 - 红利&好格局主线:客车(宇通客车)/重卡(中国重汽A-H/潍柴动力)/两轮(春风动力/隆鑫通用)/零部件(福耀玻璃+星宇股份+新泉股份+继峰股份) [7][12] - AI智能化主线:乘用车优选港股(小鹏汽车-W/理想汽车-W/小米集团-W)>A股(赛力斯/上汽集团/比亚迪);零部件优选(地平线机器人-W/中国汽研/德赛西威/伯特利/黑芝麻智能等) [7][12] - AI机器人主线:零部件优选(拓普集团+精锻科技+福达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等) [7][12] 市场表现分析 - 本周汽车A-H股表现一般,子板块中商用载货车表现最佳,机器人主线表现最佳 [6][12] - 八部委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强调2026年目标是稳中向好态势,规模和质量并重 [6][12] - 马斯克称Optimus Gen 3关键突破在于"手",大规模量产成本在2万美元;智平方将在未来三年部署超过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6][12] 板块行情数据 - A股汽车板块在SW一级行业中本周涨跌幅排名第15,港股汽车与零部件板块排名第21 [16][18] - 三个月板块内表现最好是SW摩托车及其他,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也是SW摩托车及其他 [23][25] - 本周SW商用载货车表现最佳(+4.2%),SW汽车零部件(+3.4%)次之 [21][27] 景气度跟踪 - 2025年9月第1周乘用车销量36.0万辆,新能源车21.8万辆,渗透率达60.5% [50][51]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目标,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 [53] - 预计2025年国内零售销量2370万辆,同比增长4.1%;新能源车销量1341万辆,同比增长24.56% [54][55] 智能化预期 - 预计2025年L3智能化渗透率(分母为新能源汽车)达20%,L2+渗透率达到33% [56][57] - 车企智驾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特斯拉/华为/小鹏等车企高端车型加速普及城市NOA [56][57] 重卡景气度 - 预测2025年重卡上险量75万辆,同比+24.9%;出口量29.5万辆,同比+1.6% [59][60] - 批发销量预计105万辆,同比+16.9% [59][60] 大中客市场 - 2025年国内销量预计增长15%,出口销量预计增长20%,新能源出口增速更快 [62][63] 机器人领域 - 人形机器人指数本周+4.15%,近一月+11.95%,年初至今+61.99% [65][66]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下半年板块处于持续催化阶段 [66] 金股组合调整 - 2025年下半年调入理想汽车/星宇股份/春风动力,调出德赛西威/伯特利/新泉股份 [71][74] - AI成长风格和高股息红利风格权重对调,下半年给予更多权重给高股息红利风格 [74] - 增加"3年战略品种"和"确定性品种"标的维度 [74]
8月牵引车销售近5万辆增长42% 同比“4连增”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3:52
重卡及牵引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重卡市场销售9.16万辆 环比增长8% 同比增长47% [1] - 2025年8月牵引车市场销售4.89万辆 环比增长14% 同比增长42% 实现同比四连增 [1] - 2025年1-8月牵引车市场累计销售36.19万辆 同比增长9% 较去年同期净增2.85万辆 [5][10] 牵引车市场历史表现 - 2025年8月牵引车销量4.89万辆为近五年同期最高 较去年8月净增1.45万辆 [3] - 近十年同期销量排名中 2025年8月销量位列第三 [3] - 近五年8月销量呈现降-降-增-降-增走势 与重卡整体走势完全一致 [3] 企业月度表现分析 - 重汽以1.41万辆销量蝉联月榜冠军 同比增长88% 市场份额28.92% [6][7][9] - 解放以1.05万辆位列第二 同比增长41% 市场份额21.48% [6][7][9] - 福田汽车销量6282辆 同比大涨141% 市场份额12.84% [7][9] - 徐工汽车销量2085辆 同比增长100% 市场份额4.26% [7][9] - 前十企业8增2降 福田和徐工领涨 东风和宇通出现下滑 [7] 企业累计销量表现 - 重汽1-8月累计销售9.78万辆 同比增长14% 市场份额27.01% [7][14] - 解放累计销售7.81万辆 同比下滑4% 市场份额21.57% [7][14] - 福田累计销售4.55万辆 同比增长59% 市场份额12.56% [7][12][14] - 徐工累计销售1.37万辆 同比大增165% 市场份额3.78% [7][12][14] - 远程商用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01% 北汽重卡增长58% [12]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前五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90.17% 重汽、解放、陕汽、福田、东风份额均超10% [9] - 累计销量前十企业合计份额99% 行业集中度极高 [14] - 福田市场份额同比提升3.98个百分点 徐工提升2.24个百分点 重汽提升1.38个百分点 [14] - 行业排名发生变化 福田从去年第5升至第4 徐工从第7升至第6 远程从第10升至第7 [15] 细分市场对比 - 牵引车市场42%的同比增幅低于重卡市场整体47%的增速 [1] - 1-8月牵引车市场9%的累计增幅低于重卡市场14%的累计增幅 [16] - 牵引车市场连续六个月跑输重卡市场大盘 [16]
8月牵引车销近5万辆增42%!重汽/解放均破万 福田/徐工翻倍涨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7 02:46
重卡及牵引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重卡市场整体销量9.16万辆 环比增长8% 同比增长47% [2] - 牵引车市场8月销量4.89万辆 环比增长14% 同比增长42% [2][5] - 牵引车市场累计销量36.19万辆 同比增长9% 较去年同期净增2.85万辆 [7][15] 牵引车市场历史表现 - 8月销量4.89万辆为近五年同期最高 较去年8月净增1.45万辆 [4] - 近五年8月份销量走势呈现降-降-增-降-增模式 [4] - 今年8月销量在近十年同期中排名第三 [4] 主要企业月度表现 - 中国重汽8月销量1.41万辆 同比增长88% 市场份额28.92% 蝉联月榜冠军 [9][11][14] - 一汽解放8月销量1.05万辆 同比增长41% 市场份额21.48% [9][11][14] - 福田汽车8月销量6282辆 同比大涨141% 市场份额12.84% [11][14] - 徐工汽车8月销量2085辆 同比增长100% 市场份额4.26% [11][14] 企业累计销量及份额变化 - 中国重汽1-8月累计销量9.78万辆 同比增长14% 累计份额27.01% [11][20] - 福田汽车累计销量4.55万辆 同比增长59% 累计份额12.56% 较去年同期提升3.98个百分点 [11][18][20] - 徐工汽车累计销量1.37万辆 同比大增165% 累计份额3.78% 较去年同期提升2.24个百分点 [11][18][20] - 远程商用车累计销量同比大增101% [18] 行业竞争格局 - 前五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90.17% 重汽/解放/陕汽/福田/东风份额均超10% [14] - 行业前十企业成员与7月一致 仅宇通和江淮排名互换 [14] - 与2024年终排名相比 福田从第5升至第4 徐工从第7升至第6 远程从第10升至第7 [22]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91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7 00:43
核心观点 - 海外长端利率持续上行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 由通胀压力上行和财政预期加强驱动 而美国利率在降息预期下趋于下行 [2][8] - 历史经验显示利率上行可能引发风险资产流动性压力 需关注美债波动率、通胀约束、财政扩张事件及全球估值水平等指标 [3][8][9] - 长期系统性风险触发点在于私人部门承担能力不足或财政紧缩 当前企业信用利差处于5年低位显示风险可控 [4][9]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62点 单日涨0.04% 5日涨4.47% 1月涨1.43% [1] - 深证综指收盘2490点 单日涨0.74% 5日涨8.22% 1月涨3.72% [1] - 小盘指数近1个月涨6.36% 表现优于大盘指数8.3%和中盘指数10.54% [1] 行业涨幅 - 家电零部件行业近6个月涨25.04% 近1个月涨16.94% 单日涨6.28% 涨幅居首 [1] - 综合Ⅱ行业近6个月涨45.43% 近1个月涨21.17% 表现突出 [1] - 电机Ⅱ行业近6个月涨29.37% 近1个月涨20.62% 单日涨3.78% [1] 行业跌幅 - 航海装备Ⅱ行业单日跌3% 近1个月跌6.01% 但近6个月仍涨14.64% [1] - 股份制银行Ⅱ行业近1个月跌5.78% 近6个月跌2.23% 表现疲软 [1] - 小金属Ⅱ行业近6个月涨50.51% 但单日跌2.35% 显示近期波动 [1] 利率驱动因素 - 30年期法国国债收益率上行21bp至4.5% 英国上行16bp至5.7% 德国上行11bp至3.4% 期限溢价是主要推动力 [8] - 美国30年国债利率下行2bp 降息预期升温是下行主因 与欧洲走势分化 [8] - 期限溢价中枢自2023年7月以来持续抬升 是长端利率上行的核心驱动力 [8] 历史风险案例 - 2022年英国养老金危机期间30年英债利率3周内上行近150bp 导致恒生科技跌19.4% 越南跌18.4% [8] - 2023年美债供给侧冲击使10Y美债利率一个月内走高100bp 上证综指跌8.3% 标普500跌10.3% [8] - 2024年法国选举冲击导致CAC40下跌6.75% 2025年日本国债拍卖冲击使30年日债利率升至2.74% [8] 风险监测指标 - 美债利率历史波动率超过10%需关注流动性冲击风险 MOVE指标是重要观察工具 [3][8] - 通胀约束货币政策时财政融资将面临负循环 当前英国和日本通胀压力相对更大 [3][9] - 财政扩张事件风险排序:实质性推出财政方案>增加发债规模>执政党内阁不稳定 [3][9] - 全球股市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主要国家PE分位数均在90%以上 对利率冲击更敏感 [9] 长期风险阈值 - 企业债信用利差是重要观察指标 当前美欧日利差处于过去5年的5%以下分位数 风险可控 [4][9] - 当长久期利率约束政府行为导致财政紧缩时 资产价格可能面临持续调整 [4][9] - 主权债CDS和政治周期是需要重点观察的长期风险信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