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花式”医保套现:搭讪老人收药,中医馆员工半年就诊300次
新京报· 2025-07-03 13:59
医保诈骗案件概况 - 上海警方披露多起医保诈骗案件,涉及非法倒卖药品的黑色产业链,涉案药品总价值超过120万元[1] - 2025年以来上海共捣毁医保诈骗团伙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0余名,涉案金额达1400余万元[2] - 徐汇警方查获涉案药品100余箱、近3万盒,涵盖速效救心丸、通心络胶囊等百余种常用药品[1] 非法药品倒卖产业链运作模式 - 犯罪团伙构建收购、贩卖、转运"一条龙"产业链,药品通过物流园发往外省市诊所和药房[3] - 中间商周某、於某根据销售反馈指定重点回收药品,拒收包装破损或临期药[3] - 核心中间环节滕某单次交易金额常超过万元,下线按一周至一个月不等的频率供货,每次交易金额约2000元[4] - 药品收购价低至市场价的20%(市场价50元的药品以10元以下价格收购)[4] 针对老年参保人员的诈骗手法 - 犯罪嫌疑人在医院附近以收二手旧货为幌子搭讪老年人,以自费金额加价3到5元一盒的价格回购药品[6] - 宝山警方破获两个诈骗团伙,抓获23名犯罪嫌疑人,涉案药品金额超40万元[6] - 另一团伙以于某为首,通过搭讪老人方式收购药品,查获各类医保药品2380余盒[8] 民营医疗机构骗保行为 - 上海逸养中医门诊部与上海三针堂中医门诊部存在虚假诊疗行为,被暂停医保结算[10] - 逸养中医医院员工赵某及其配偶半年内就诊超过300次,存在大量重复开药记录[10] - 两家中医馆通过药品串换方式私吞贵重药材(党参、鹿茸等),涉案金额高达1200余万元[11][12] - 犯罪团伙涉及骗保记录5万余条,34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12]
蹊跷!半年看病300次?出租屋藏药30000盒,警方通报一批医保诈骗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2:44
医保诈骗案件 - 上海两家民营中医馆(上海逸养中医医院和上海三针堂中医馆)在2年内通过虚假诊疗和串换药品骗取医保基金超1200万元 [2][3] - 涉案中医馆存在重复开药和理疗项目的行为 参保人员每12天或24天出现类似就诊记录但多数未实际就诊 [3] - 医院在职员工赵某及其配偶半年内就诊超300次 并每周带邻居驱车30公里前往中医馆就诊 行程几乎不间断 [3] - 同一时段实际就诊仅2-3人 但就诊记录显示10多次 存在黄牛带诊和虚假诊疗行为 [3] - 中医馆管理层通过串换药品私吞党参、鹿茸等贵重药材 或开具600至1000元名贵中药后寄送低成本汤剂 利用快递记录掩盖骗保行为 [4] 非法药品倒卖 - 上海徐汇警方捣毁一个通过医保配药并非法倒卖的诈骗团伙 查获涉案药品价值超120万元 [7] - 犯罪链条包括陈某等人从参保人手中收药 转售给滕某 再通过周某、於某分拣打包后发往外省市诊所和药房 [8] - 警方在出租屋查获100余箱、近3万盒涉案药品 涵盖速效救心丸、通心络胶囊等百余种常用药 [8] 医保药品追溯新规 -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销售药品需扫描药品追溯码方可进行医保结算 追溯码为每盒药的唯一电子身份证 [13] - 同一追溯码被多次扫码销售可能涉及假药或回流药 2026年1月1日起无码药品将不再享受医保报销 [13] - 新规重点打击参保人低价转售医保药品、药店二次销售及串换销售行为 [13]
10年间数量从3000余个增加到4.2万个 中医馆健康服务越来越便捷(健康焦点)
人民日报· 2025-06-26 22:02
中医馆发展现状 - 中医馆数量从2015年的3000余个增加到4.2万个 [1] - 中医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全覆盖,99.6%的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 - 中医馆面积从不足200平方米扩展到500余平方米 [1] 服务能力提升 - 中医馆已能开展8大类19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1] - 能够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比例提升到98% [6] - 中医馆增加"医针药"综合诊区,形成"一站式"服务 [3] 特色诊疗服务 - 开展中医特色熏洗疗法治疗儿童疾病,已为近30名儿童提供服务 [4][5] - 针对儿童常见健康问题形成"预防—治疗—康复"的服务模式 [5] - 增设CT检查、供氧室和口腔诊室,解决患者看病远的问题 [5] 人才队伍建设 - 宣城市举办两届"西学中"培训班,累计136人参训 [8] - 陕西省7年累计投入3633万元培训中医药人才,培养骨干人才533人 [9] - 通过"师带徒"方式提高医生水平,某中医馆年门诊人次超过1.3万 [9] 健康管理服务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超1.6万人 [6] - 为健康人群提供每年至少一次、重点人群每季度一次中医健康服务 [6] - 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6] 资金投入情况 - 中央转移支付累计投入70余亿元支持中医馆建设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培训推广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6]
固生堂推出“国医AI分身”,中医+AI创新实践再迎里程碑
智通财经· 2025-06-11 00:26
中医AI技术发展 - DeepSeek-R1全面开源并与多领域适配推动AI医疗进入技术融合与行业重构新阶段 [1] - 中医人工智能技术因能解决优质供给紧缺等痛点受到高度重视 [1] - 固生堂作为中医AI先行者早在2019年就启动名中医诊疗经验数字化工作 [1] 固生堂AI产品发布 - 公司于6月7日发布"国医AI分身"和"AI健康助理"两款产品 [1] - "国医AI分身"是国内中医领域首个数字分身产品 已上线广东省名中医李浩主任分身 [2] - 该数字分身采集数万例病例数据 具备专家90%+能力 [2] - 计划年底上线约20个专家分身 后续打造全球首个AI互联网中医院 [2] - "AI健康助理"以AI技术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提供诊前诊后个性化服务 [3] 行业影响与解决方案 - 中医行业长期面临优质资源紧缺和人才培养周期长等问题 [2] - "国医AI分身"可突破名医精力限制提升就诊效率 同时加速年轻医生成长 [2] - 每年约200名专硕应届生到固生堂坐诊 AI分身有望大幅缩短其成长周期 [3] - 未来将通过平台化输出AI中医解决方案 覆盖国内外更多医疗机构 [4] 战略合作与数据积累 - 公司已完成"中医+AI"初步探索 包括"AI助手"、"智能舌诊"等产品落地 [3] - 基于海量真实高质量数据持续探索"中医+AI"可能性 [3] - 与华为达成协议 聚焦中医药大模型研发等四大领域深度合作 [3]
固生堂(02273.HK):发布首个国医AI分身,价值体系有望重构
格隆汇· 2025-06-09 06:21
公司AI布局与产品发布 - 固生堂发布首个"国医AI分身"产品和"AI健康助理"产品,标志着AI技术在中医领域的深度应用 [1] - 首个国医AI分身为广东省名中医李浩主任的数字化复制,旨在提升优质医疗供给能力 [2] - 公司计划在年底前上线20位专家AI分身,并推出AI助手、智能舌诊等患者端应用 [5] 技术基础与资源积累 - 公司自2010年起自研IT系统,2019年打通线上线下形成数智化模式,并与DeepSeek、华为合作强化AI技术根基 [4] - 拥有8位国医大师、数百位全国/省级名中医资源,累计1700万就诊量、800万+病例、2000万+处方数据沉淀 [4] - 合作专家网络可实时反馈并标注AI生成数据,持续优化模型 [4] 商业模式与增长潜力 - AI分身突破时空限制,服务患者数量指数级增长,边际成本降低带动毛利率提升 [8] - 构建AI互联网中医院远期目标,向行业开放能力形成多元盈利曲线 [5][8] - 通过AI工作室培养青年医生,强化行业人才供给垄断地位和生态话语权 [9] 行业痛点解决路径 - AI分身数字化复制名医经验,缓解顶级专家稀缺问题 [7] - AI实时指导青年医生辨证用药,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7] - AI健康助理完善诊后服务,提升患者体验满意度 [7] 战略转型与价值重估 - 公司从医疗服务商向AI医疗平台转型,打开增量市场和收入结构 [7][8] - 独特数据资源和"活体知识库"构筑竞争壁垒,占据行业制高点 [9] - AI驱动的智慧医疗生态有望重塑中医行业服务模式与竞争格局 [1][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到今年11月底前将实现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儿科设置全覆盖
快讯· 2025-06-03 10:5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天(6月3日)举行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 国中医医院儿科设置和专科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到2025年11月底前,将实现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儿科 设置全覆盖。(央视新闻) ...
“食品药品违法掺西药”乱象如何破解
经济观察网· 2025-05-22 05:05
行业乱象 - 石家庄普泽中医院被举报中药饮剂中含有27.2毫克地西泮 目前已被立案调查 [1] - 中药/保健品违法掺杂西药现象频发 包括减肥产品添加布噻嗪 止痛药掺入布洛芬 降糖茶添加格列本脲等 [1] - 广式凉茶违规添加西药情况屡禁不止 [1] 监管挑战 - 非正规渠道(健康产品经销商/江湖游医)违规风险高于正规医疗渠道 [2] - 医药反腐后部分医药代表转战大健康产业 通过收"智商税"牟利 [2] - 专项整治行动后乱象易死灰复燃 需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2] 制度建议 - 建议卫健委增设消费者权益部门 统筹投诉渠道 将维权指标纳入考核 [2] - 借《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实施契机 扩大卫健委执法权限 [3] - 需降低中医机构对产品销售的依赖 引导合规经营 [3] 行业转型 - 中医行业存在重产品轻服务现象 过度依赖药品/保健品销售 [4] - 部分中医机构因医保控费压力铤而走险违法 [4] - 部分地区试行中西医价值付费 提升中医服务医保支付水平 [4]
石家庄普泽中医院中药添加安眠药?涉事医院被立案调查
观察者网· 2025-05-20 08:59
公司事件 - 河北普泽医养服务有限公司石家庄中医医院被曝中药饮剂中非法添加地西泮 消费者服用后出现嗜睡反应 检测结果显示含有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1] - 医院值班医生回应称"肯定不会添加" 但未提供证据支撑这一说法[7] - 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马彦龙名下关联3家存续企业[7] - 该中医院去年5月曾因消毒产品进货检查及医疗废物问题被处罚[8] 行业现状 - 中药行业存在乱象 包括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加工不规范 部分机构以"创新"为名违规添加西药[12] - 2001年湖南"梅花K"假药案中 产品违规添加四环素 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12] - 中西医结合领域乱象丛生 模糊了中药疗效的真实性 消费者对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误解可能忽视潜在风险[12] 检测信息 - 检测项目为地西泮 检测方法为BJS 201710[3]
以心治心,仁术济世—云太医苏慧敏主任的双心诊疗之路
搜狐网· 2025-05-20 03:23
双心诊疗模式 - 云太医郑州分院(素朴中医院)苏慧敏教授独创"中西医结合双心诊疗"模式,强调"治心"与"治身"并重 [2] - 该模式针对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交织的患者群体,解决反复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却持续存在躯体症状的问题 [1] - 诊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结合心理疏导,曾成功帮助频繁拨打急救电话的自测血压焦虑患者恢复平静 [4] 医疗平台建设 - 云太医郑州分院打造"线上+线下"融合诊疗新模式,患者可通过小程序预约视频问诊实现专家"面对面"交流 [5] - 平台提供中药代煎邮寄、用药指导、愈后跟踪等全周期服务,显著降低异地患者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5] - 医院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系统,实现初诊细致问诊与复诊高效沟通的"零距离"就医体验 [9] 医院特色与运营 - 医院以"中医传承为根,患者口碑为本",汇聚多位国家级名老中医资源 [7] - 建立"学术+临床"双轨制人才培养体系,开设双心科、慢病调理等特色科室 [7] - 将"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管理,推出四季养生方案定制服务以支持患者长期康复 [7] 医疗理念与实践 -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德为本"的核心理念,注重用仁心抚慰患者心灵 [10] - 践行"中医温度"服务标准,通过耐心倾听和通俗科普化解患者焦虑情绪 [4][9] - 未来将持续深耕双心疾病、焦虑抑郁领域诊疗工作,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0]
云太医儿科专家孟牛安:腺样体肥大不只靠手术,还需中医辨证论治
搜狐网· 2025-05-08 02:36
腺样体肥大治疗现状 - 腺样体肥大是发病率日益增长的儿科常见病 传统手术切除方式存在手术风险和较高术后复发率 [1] 中医治疗创新 - 云太医郑州分院特邀孟牛安教授深耕儿科40年 开发中医药整体化治疗方案 强调安全有效性 [2] - 治疗理念聚焦脾胃虚弱 肺脏娇嫩 气血不足等问题 通过调理脾胃 化痰清热 增强免疫实现症状缓解和腺体缩小 [4] 临床实践案例 - 6岁患儿通过云太医平台接受孟牛安主任辨证施治 采用补益肺脾 化痰除湿方剂配合穴位贴敷 睡眠打鼾症状显著改善 [5] 互联网医疗平台优势 - 云太医建立覆盖诊前 诊中 诊后的立体化中医互联网服务体系 与全国近百位名医专家协作 覆盖儿科等多元领域 [2] -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将个性化调理方案推广全国 已为数千名腺样体肥大患儿提供有效治疗 [7] 中医治疗特色 - 强调"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理念 提供预防护理建议 注重整体调理而非单一病灶 [7] - 治疗方法针对痰 热 瘀三邪交杂的病理特点 通过消除鼻咽喉刺激源实现腺体异常增生的根本改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