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

搜索文档
能转化不确定性的“贝叶斯定理” | 红杉Library
红杉汇· 2025-08-01 00:03
贝叶斯定理的核心概念 - 贝叶斯定理通过数学公式将不确定性转化为可计算概率,其表达式为$$P(A\,|\,B\,)={\frac{P(B\,|\,A\,)\!\cdot\!P(A)}{P(B)}}$$,包含先验概率P(A)、似然度P(B∣A)、边际概率P(B)和后验概率P(A∣B)四个核心部分[5][6] - 定理本质是通过新证据动态更新对事件概率的判断,例如癌症测试中即使准确率高达99%,阳性结果的实际患癌概率仍可能很低[7] - AI技术的基础是贝叶斯定理,如图像识别和内容生成本质是通过训练数据预测人类行为模式[7] 贝叶斯决策思维的三重境界 - **先验信念科学化**:将直觉转化为可量化数据,例如历史数据显示高端消费者选择品牌的概率为70%,经济衰退期低价商品销量增长概率为80%[13] - **动态调整策略**:根据新证据更新概率模型,如新能源汽车企业根据销售数据将单身白领用户权重从15%提升至30%并调整产品设计[15] - **概率化思维**:构建多可能性决策沙盘,例如项目成功概率初始为65%,但需预设竞品提前上市导致概率降至40%的应对方案[17] 贝叶斯思维的普适性 - 人类大脑天然采用贝叶斯模式处理信息,感官数据作为似然函数不断修正预测模型[19] - 理想决策需符合贝叶斯定理,其应用范围涵盖微生物觅食、基因复制到宏观经济政策制定[20] - VUCA时代下,贝叶斯框架提供持续进化的决策路径:量化初始判断→数据驱动更新→概率化风险管理[21] 行业应用案例 - 视频平台通过用户观看记录(先验)和实时点击行为(新数据)动态优化推荐算法[15] - 医疗AI基于贝叶斯模型实现39毫秒延迟的手术辅助,推动精准医疗发展[23] - 干细胞疗法研发中,贝叶斯方法加速癌症与糖尿病治疗方案的临床验证[24]
地铁上的阅读(读书有味)
人民日报· 2025-07-31 22:22
地铁阅读现象观察 - 北京地铁上记录2800多个阅读瞬间和1300余种图书 反映通勤人群利用碎片时间深度阅读的习惯 [2] - 乘客阅读书籍涵盖经典文学《红楼梦》《平凡的世界》《三体》及学术著作《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显示纸质书在通勤场景的持续生命力 [2][3] - 观察到独特阅读行为:乘客使用机票票根作书签 并排共读高尔基《童年》等场景 体现阅读与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 [2] 出版物内容趋势 - 经典作品如《人类简史》《围城》《活着》持续高频出现 穿越岁月长河抚慰当代读者 [3] - 热门影视剧推动相关书籍流行 如《狂飙》带火《孙子兵法》 显示影视IP对图书销量的显著拉动效应 [4] - 短视频平台算法影响地铁书架构成 既助推优质旅行文学《午夜降临前抵达》 也使评分仅4.8的速成类图书频现 [4] 出版行业挑战 - 大量优质作品触达读者困难 出版方面临流量逻辑与内容价值平衡的行业必修课 [4] - 碎片化时代催生阅读形式变革 电子书/听书占比上升 轻型口袋书与刷边特装版并行增长 [5] - 行业需解决深度内容与碎片化阅读场景的适配问题 通过书籍形态创新融入用户品质生活 [5] 阅读文化价值 - 地铁阅读构建通勤者精神角落 7年观察显示书籍在多元文化消费中仍具不可替代的精神建构意义 [5] - 阅读行为帮助个体穿过迷雾照见自我 持续成为解答人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5]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并继续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31 17:56
现金管理操作 - 公司到期赎回5,000万元结构性存款产品,收回本金5,000万元并获得收益27.86万元 [4] - 公司继续使用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中信银行单位大额存单230327期 [6][12] - 现金管理总额度不超过7.60亿元,可滚动使用,有效期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 [9] 资金用途与审批 - 资金来源于闲置募集资金,不影响募投项目正常进行 [7][8]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监事会及保荐机构均发表同意意见 [9] - 现金管理目的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现金资产收益 [5] 产品选择与风险控制 - 投资产品限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产品(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 [9] - 产品不得用于质押,公司建立审批执行程序确保资金安全 [10] - 财务部负责操作并监控产品净值变动,纪检部门进行日常监督 [10] 财务影响 - 本次现金管理金额占最近一期期末货币资金62,198.77万元的8.04% [13] - 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开展,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13]
“读书人”正在快速消失
虎嗅APP· 2025-07-31 14:02
数智化时代阅读趋势与出版业变革 核心观点 - 全球范围内深度阅读习惯显著衰退,碎片化数字内容占据主流,传统"读书人"群体快速萎缩 [1][2][5] - 出版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纸质书销量断崖式下跌,行业加速向数智化融合转型 [6][7][8] - 文字介质在信息传递中的权重持续下降,音频/视频/游戏等新型媒介重塑文化形态 [9][10] 阅读行为变迁 - 中国成年国民日均手机浏览时长108分钟,纸质阅读仅24分钟,Z世代日均屏幕阅读达6.2小时 [5] - 美国大学生普遍丧失长篇文本处理能力,哥伦比亚大学学生难以专注读完十四行诗 [3] - 深度阅读培养的批判性思维和复杂同理心被碎片化阅读削弱,经典著作阅读沦为"黑胶唱片式"小众行为 [4][10] 出版行业现状 - 全球学术书籍印量锐减:美国东亚研究类书籍从800-1000册降至200册,中国学术书首印普遍800-1000册 [2][6] - 头部出版社印量暴跌:三联书店新书首印从5000-8000册降至4000册,整体行业发货量同比下降20%-30% [6] - 销售规模萎缩:年销超10万册的图书已成凤毛麟角,年销1万册即需庆祝,儿童读物等特定品类除外 [7] 行业转型方向 - 传统出版向"数智化融合出版"转型,重点开发IP全产业链(影视/游戏/知识付费/文创等) [7] - 纸质书可能演变为文化奢侈品,通过签名本、个性化定制等象征性消费维持存在 [8] - 出版业核心逻辑被颠覆:作者群体泛化(自媒体/AI创作),知识垄断体系瓦解 [10] 技术驱动变革 - 互联网普及30年来,文字介质权重持续让位于音视频,形成"数据库动物"式新型认知模式 [9] - 人工智能发展加速行业重构,2025年可能成为传统出版业的"奇点"年份 [6][9] - 后现代文化形态消解传统书籍概念,知识传播范式需要重新定义 [9][10]
出版板块7月31日跌1.28%,粤 传 媒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9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1 08:32
出版板块整体表现 - 7月31日出版板块整体下跌1.28% 领跌个股为粤传媒(下跌3.57%)[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18%至3573.21点 深证成指下跌1.73%至11009.77点[1] - 板块内21只个股中仅2只上涨 果麦文化涨幅5.14%居首 世纪天鸿涨幅1.07%[1] 个股价格变动 - 跌幅前列个股包括粤传媒(-3.57%)、读者传媒(-2.71%)、荣信文化(-2.66%)[2] - 中文在线成交额达19.42亿元 为板块最高 股价微跌0.45%[1] - 凤凰传媒股价异常显示为负值10.92元 但跌幅记录为-1.09%[1] 资金流向分析 - 出版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99亿元 游资净流出658.42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06亿元[2] - 世纪天鸿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539.13万元(占比5.59%) 但遭散户资金流出3188.30万元[3] - 果麦文化主力净流入1919.62万元(占比5.87%) 游资与散户资金均呈净流出状态[3] - 中南传媒获主力净流入860.37万元 同时游资净流入784.98万元 两者占比均超6%[3] - 皖新传媒主力净流出4732万元 但游资净流入423.90万元(占比4.81%)[3] 交易活跃度 - 粤传媒成交量84.70万手居首 成交额6.21亿元[2] - 天舟文化成交量60.83万手 成交额3.15亿元[1] - 中文在线成交量172.31万手 为板块最高流动性个股[1]
《我们的陆地和海洋》丛书首发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23:05
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主题展活动 - 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举办了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主题展,集中展示该领域精品出版物 [1] - 主题展现场举办了《我们的陆地和海洋》丛书新书发布会、《中国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知识分享会、《生态第一课·写给青少年的绿水青山》知识问答3场活动 [1] 《我们的陆地和海洋》丛书 - 中国地图出版社与海洋出版社联合策划出版《我们的陆地和海洋》丛书,共4册,分别针对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不同年龄段 [4] - 丛书内容涵盖国家版图、海洋权益、陆海自然环境、行政区划、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4] - 丛书打破传统科普图书套路,将版图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教育融为一体 [4] 大熊猫国家公园知识分享 -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森林覆盖率达96.15%,拥有3700余种珍稀野生动植物 [5] - 该区域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为A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 [5] - 分享会介绍了大熊猫、川金丝猴、四川羚牛的生活日常及巡护员工作内容 [5] 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 - 《生态第一课·写给青少年的绿水青山》活动以"走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海,认识我们的绿色家园"为主题 [6] - 活动介绍了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海八大自然资源要素的有趣知识 [6] - 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6]
贵州省推进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22:08
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举措 - 建立贵州省版权登记平台并引入区块链技术 提供快捷高效安全的版权登记服务 [1] - 2020至2024年连续5年开展民族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服务工程 覆盖全省9个市州70多个县区 [1] - 设立15家版权服务工作站和5家贸易基地分中心 打通版权服务最后一公里 [1] 版权推广与品牌建设 - 常态化组织直播带货 云展览 故事分享会等活动 打造贵版流金版权工作品牌 [2] - 推动苗绣 蜡染 银饰等作品亮相国际展会 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2] - 围绕黄小西 村超 村BA等重点文旅IP加大整理提炼力度 [2] 版权资源体系建设 - 累计登记特色民间文艺作品超过6万件 [3] - 开展版权知识宣讲和登记培训280余场 服务4300余家企业和个人工作室 [3] - 整理收录苗绣 蜡染等优秀作品4万余件 建设版权资源数据库 [3] 版权转化与国际输出 - 打通与沿海发达地区轻工制造企业合作渠道 形成多方联动共建共享的转化路径 [3] - 《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英文版即将出版 [3] - 《这就是"村BA"》将由加拿大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正式推出 [3] 未来发展重点 - 整合人财物资源夯实保护基础 激活民间文艺版权价值 [4] - 做优做强版权贸易 在更大舞台展示多彩民族文化 [4] - 推动民间文艺走出国门 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4]
陈义望:数字文明时代出版需在技术浪潮中守护思想深度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14:59
核心观点 - 数字技术冲击传统出版行业 但出版的核心价值在于对知识的价值判断与体系建构 在信息过载时代这一价值更加凸显[1][2] - 行业需要驯服技术而非被技术驯服 需建立技术伦理框架对抗算法异化 维护受众思维自主性[1][2] - 未来出版将超越文化产业门类 成为塑造人类认知生态的基础性力量 承担调和社会认知 激活多元共创 干预文明演进三重功能[3] 数字技术冲击 - 算法写作和虚拟现实重构阅读等数字技术冲击传统出版 即时生产传播机制颠覆传统出版6-8个月周期规律[1] - 自媒体与算法推荐冲击专业出版构建的知识权威体系 碎片化阅读与即时反馈机制消解人类深度思考能力[1] 出版的核心价值 - 出版不是知识信息的简单搬运 而是使意识 观念 语言 构思 设计 表达物质化且远距离传播的创造发明[2] - 出版社不是印刷厂 其永恒价值在于对知识的价值判断与体系建构 这一价值在数字时代更加凸显[2] 行业使命跃迁 - 出版需超越简单载体转换 深入参与认知革命[2] - 在AI内容爆发时代 需转向价值判断能力和系统性知识架构能力 在信息洪流孤岛间架设桥梁[2] - 应成为不同文明体系间的意义转换器 实现思维模式 价值观念和审美体系的深度互译[2] 未来发展路径 - 需发掘人类文明底层的情感共鸣和理性共识 培育跨文明理解的共通感[2] - 出版人需培养既能看清技术发展本质又能洞察人文精神永恒的新视野 在技术浪潮中守护思想深度[3]
“我们这一代人,终究没能守住纸质书”
虎嗅· 2025-07-30 12:15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范围内深度阅读习惯正在衰退 数码媒体和碎片化信息消费取代传统书籍阅读成为主流 [1][2][3][4] - 出版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纸质书销售大幅下滑 行业向数字化和IP开发生态转型 [5][6][7][8] - 阅读行为性质发生变化 从求道求智转向符号化消费 传统"读书人"群体正在消失 [9][10][11][12] 阅读习惯变化 - 美国学术书籍印刷量从800-1000册降至200册 图书馆成为主要存放场所 [2] - 美国大学生阅读能力退化 哥伦比亚大学学生难以专注阅读整部《伊利亚特》 [3] - 全球数字阅读渗透率达58% Z世代日均屏幕阅读时长6.2小时 纸质书消费下降31% [5] - 中国成年国民日均阅读纸质图书24分钟 手机浏览时长达108分钟 比例达1:4.5 [5] 出版行业现状 - 2025年传统出版业出现"奇点" 发货和销售较去年下降20%-30% [6] - 学术书籍首印量降至800-1000册 大众文艺类首印量降至3000-6000册 [6] - 三联书店新书首印量断崖式下降20%-30% 从5000-8000册降至4000册 重印率大幅下滑 [6] - 图书市场头部畅销书稀缺 年销售超10万册属凤毛麟角 万册销量即需庆祝 [7] - 广电行业2022年被列为特困行业 出版行业可能面临相同处境 [8] 行业转型方向 - 出版业向"数智化融合出版"转型 发展多元媒介产品形态和IP全产业链开发 [8] - 未来纸质书将成为文化奢侈品 出版社重点转向数据库开发、影视游戏、知识付费等领域 [8] - 签名本和个性化定制成为图书销售策略 消费者更关注象征意义而非内容本身 [9] 技术与社会影响 - 1995年互联网普及后文字媒介权重下降 音频视频游戏社交平台侵占文字阅读空间 [10] - 自媒体时代人人皆可成为"作者" 传统基于精英大众二分的文化等级秩序崩解 [12] -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传统知识理论教育概念的失效 需要重新定义阅读和文化传承方式 [11][13]
中信出版:公司2023年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bilibili推出了《中国奇谭》图书系列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1:13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bilibili推出《中国奇谭》图书系列 完整呈现原作8个故事 [1] - 公司将国产动画佳作转化为经典图书载体 展现中华文化精髓与多元美学视角 [1] - 公司充分发挥图书版权优势 扩大影游书IP联动 [1] - 公司打造更具传播价值与市场影响力的IP矩阵 [1] 核心竞争力 - 公司具备内容策划和宣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1]